细胞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2984741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细胞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porin),通透性较高。内膜(inner membrane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 折叠形成嵴(cristae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基质(matrix)或内室: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 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RNA,核糖体。第1页/共59页Structures

2、 of the mitochondrion管状嵴线粒体第2页/共59页第3页/共59页第4页/共59页人黑色素瘤细胞线粒体第5页/共59页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线粒体组分分离方法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线粒体酶的定位第6页/共59页第7页/共59页第8页/共59页线粒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657070)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253030):磷脂占3/4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0.3:1(内膜);1:1(外膜)第9页/共59页三、氧化磷酸化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 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

3、成、细 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 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的分子基础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Mithchell,1961)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略图第10页/共59页真核细胞线粒体中代谢反应第11页/共59页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 分子中储藏的能量高能电子质子动力势ATPATP 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放能)与磷酸化(ADP+Pi(ADP+Pi,储能)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

4、结构体系执行 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的四种复合物,组成两种呼吸链:NADH呼吸链(复合物I,III,IV组成)FADH2呼 吸 链(复 合 物II,III,IV组成)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ATPATP合成酶(ATP synthaseATP synthase)(磷酸化的分子基础)第12页/共59页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复合物: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泵出4 H+复合物:琥珀酸脱氢酶

5、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作用:催化2低能电子FADFe-S辅酶Q(无H+泵出)复合物: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组成:包括1cyt c1、2cyt b、1Fe-S蛋白 作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 c;泵出4 H+(2个来自UQ,2个来自基质)复合物: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组成: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三维构象,cyt a,cyt a3,2Cu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2 H+参与 形成水第13页/共59页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示意图第14页/共5

6、9页第15页/共59页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Fe-S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能量转化),终止于O2形成水。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H2O/O2最高)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质侧泵到膜间隙,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第16页/共59页第17页/共59页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分子结构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

7、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 与ATP合成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F1颗粒具有ATP酶活性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 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ATP,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 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 成 机 制 Banding Change Mechanism(Boyer 1979)亚单位相对于亚单位旋转的直接实验证据第18页/共59页第19页/共59页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化学渗透假说内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

8、P,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ATP高能磷酸键。质子动力势(proton motive force)(proton motive force)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该实验表明:质子动力势乃ATP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 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第20页/共59页“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Theory)。认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matrix)泵至膜间隙(intrmembrane space),形成质子动力势(P)。P=-(2.3RT/F)pH 其中:pH=pH梯度,=电位梯度,T=绝对温度,R=气

9、体常数,F为法拉第常数,当温度为25时P的值为220mV左右。第21页/共59页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物质转运产热:冬眠动物与新生儿的Brown Fat CellBrown Fat Cell 线粒体产生大量热量第22页/共59页四 线粒体与疾病线粒体是细胞内最易受损伤的一个敏感的细胞器与人的疾病、衰老和细胞凋亡有关,线粒体异常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例如:克山病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因缺乏硒而引起 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 体积却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第23页/共59页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photos

10、ynthesis)第24页/共59页一、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叶绿体与线粒体形态结构比较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以外还有类囊体;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膜上。叶绿体超微结构第25页/共59页(一)叶绿体膜(叶绿体被膜 chloroplast membrane)chloroplast membrane)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间隙。外膜的渗透性大。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等可以透过内膜,ADP、ATP、NADP+、葡萄糖等及焦磷酸不能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tran

11、slator)才能通过内膜。第26页/共59页(二)类囊体(thylakoidthylakoid)是膜围成的扁平囊。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60:4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约87%),膜流动性高。基粒(granagrana):扁平小囊堆叠而成,每个叶绿体含4060个。基质类囊体(stroma thylakoid)(stroma thylakoid):连接基粒的没有堆叠的类 囊体。膜的内在蛋白主要有:细胞色素bf、捕光复合体(LHC)、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铁氧化还原蛋白(FD)、黄素蛋白、光系统I、II复合物等。第27页/共59页(三)基质 是叶绿体内膜与类囊体之间是流动性的基质

12、,其中悬浮着 片层系统。主要成分包括: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如核酮糖-1-1,5-5-二磷酸羧化酶 (RuBP羧化酶)占基质可溶性蛋白总量的60%。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如,ctDNA、各类RNA、核糖体等。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第28页/共59页Chloroplast 基粒 类囊体膜 基质 叶绿体外膜 与内膜 淀粉 颗粒第29页/共59页第30页/共59页第31页/共59页 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吸收光能,利用水和二 氧化碳合成糖类等有机化合物,同时放出氧的过程 称为光合作用。(1)光合电子传

13、递反应光反应(Light Reaction)(Light Reaction)(2)碳固定反应暗反应(Dark Reaction)光反应暗反应(光合碳同化)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图第32页/共59页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 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生成高能电子),进而通过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形成ATP 和NADPH并放出 O2 的过程。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primary reaction)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形成高能电子 (由光系统复合物完成,光合作用单位

14、的概念)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第33页/共59页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PSII接受红光后,激发发态P680*从水光解得到电子,传递给NADP+,电子传递经过两个光系统,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H+梯度驱动ATP的形成。这个过程中,电子传递是一个开放的通道,故称为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第34页/共59页循环式光合磷酸化PSI接受远红光后,产生的电子经过A0、A1、FeS和Fd,又传给Cytbf和PC而流回到PSI。电子循环流动,产生H+梯度,从而驱动ATP的形成。这种电子的传递是一个闭合的回路,故称为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第35页/共59页两个光系统的协调作用第36页/共59页暗反应(光合碳同化)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

15、TP 和NADPH,使CO2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即将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积存于有机物中。这一过程不直接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Calvin cycle)(C C3 3途径)C4C4途径或 Hatch-SlackHatch-Slack循环景天科酸代谢途径第37页/共59页Electron transport in the thylakoid membrane第38页/共59页第39页/共59页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 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RNA转录、蛋白质翻

16、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 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第40页/共59页三、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相似性:均由两层膜包被,内外膜的性质、结构有显著的差异。均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身的DNA及转译体系。因此绿色植物细胞内存在3个遗传系统。叶绿体的ctDNA不足以编码叶绿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因此必须依靠于核基因来编码其余的蛋白质。通过定向转运进入叶绿体的各部分。第41页/共59页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mtDNA/ctDNA)mtDNA/ctDNA形状、数量、大小 mtDNA和ctD

17、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的时 间在G1期。复制仍受核控制第42页/共59页mtDNA/ctDNA形状、数量、大小双链环状(除绿藻mtDNA,草履虫mtDNA)mtDNA大小在动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高等植物,120kbp200kbp;人 mtDNA:16,569bp,37个 基 因(编 码12S,16S rRNA;22种 tRNA;13种 多 肽:NADH脱氢酶7个亚基,cyt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3个亚基,ATP合成酶2个Fo亚基)第43页/共59页二、线粒体

18、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种情况:由ctDNA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由核DNA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由核DNA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第44页/共59页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第45页/共59页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的运送 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或膜间隙的蛋白质运送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第46页/共

19、59页第47页/共59页第48页/共59页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第49页/共59页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个体发育:由前质体(proplastidproplastid)分化而来。增殖:分裂增殖第50页/共59页附:线粒体的增殖线粒体来源于已有的线粒体的分裂。1.间壁分离:分裂时先由内膜向中心皱褶,将线粒体分为两个,常见于鼠肝和植物分生组织中。2.收缩后分离:通过中部缢缩分裂为两个。3.出芽:见于酵母和藓类植物,线粒体出现小芽,脱落后长大,发育为线粒体。第51页/共59页叶绿体的增殖

20、 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由前质体发育而来。在有光条件下前质体的小泡数目增加并融合形成片层,发育为基粒,形成叶绿体。在黑暗生长时,原质体小泡融合速度减慢,并转变为排列成网格的三维晶格结构,称为原片层,这种质体称为黄色体。在有光下仍可发育为叶绿体。幼小叶绿体能靠分裂而增殖。成熟叶绿体一般不再分裂或很少分裂。第52页/共59页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endosymbiosis hypothesis)非共生起源学说第53页/共59页内共生起源学说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MereschkowskyMereschkowsky,190519

21、05年MargulisMargulis,1970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 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 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Cyanobacteria),即蓝藻。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不足之处第54页/共59页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 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 质膜相似。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 的特

22、征。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 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第55页/共59页不足之处从进化角度,如何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 将大量的遗传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 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 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 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 从何发生?第56页/共59页非共生起源学说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 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 与演化的渐进过程。不足之处第57页/共59页不足之处实验证据不多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DNA分 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DNA酶、RNARNA酶和核糖体 的来源也很难解释。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第58页/共5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9页/共5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