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作业.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283630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7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史作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经济史作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史作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史作业.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次作业:1、中国传统社会中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什么?答:一.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二.小农经济的特点: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分工简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很少进行

2、商贸交流。4 农业的部门结构比较单一;5 生产规模较小;6 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教落后;7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上;8 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和组合处于低级的和自发的状态。2、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制度变迁的因素有哪些?答:1.土地兼并机制。促使土地兼并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第一.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加速了土地商品化;第二.地产带来的利益虽小,但风险也小,长远看来地产的利益是稳定持久和坚实可靠的;第三.地产不是财富运动的终点,在时机成熟时,地产可以转化为商人或高利贷资本,这种可逆性使人们把购置地产当作闲置商人资本或高利贷资本的最佳流向。2.促进土地

3、离散机制发挥效应的因素:第一,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要求;第二,中国传统的人口观念(多子多福)造成的人口不断增加而导致的诸子继承制度对财产的分割;第三,政府沉重的赋役剥削使自耕农无力或不愿意承担超过自己经营能力的更多土地。3.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秦朝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 隋唐:实行均田制(仅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 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大为少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 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

4、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3、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答:一积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消极:1.“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

5、发。2.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3.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共同执行的一项传统政策。2.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民间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制约的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4、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乡村社会中的高利贷?答:在封建社会中,高利贷作为封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适应封建制生产方式的条件和需要而形成的。特别是农村高利贷就是以维持小农的再生产而为封建制生产方式服务的。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以

6、及利率的降低,清代江苏松江府和苏州府,浙江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江西鄱阳湖地区,湖南洞庭湖地区的农民,已开始利用“米谷花豆质当”和“以物质谷”进行借贷,或“以济口食”,或“资其工作”,以进行经常性的生产周转。借贷遂由农民为应付天灾人祸的临时救急措施,进一步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成为经常发生作用的环节。5、如何评价中国传统社会中商品经济的作用?答:(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3)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

7、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4)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6)结束分裂走向统一,政局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7)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以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之类政策都会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 (8)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内对外贸易的发展(内河航运、两条丝绸之路)(9)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第二次作业:1、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答:1.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

8、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2.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3.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4.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军事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2、近代农业资本主义化遇到哪些困难?答:中国近代农业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极其缓慢,

9、资本主义成份所占的比重十分微弱,封建主义仍居于支配的地位。这与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不同。但因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故农业总产值仍比工业总产值大得多。所以,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所占的比重仍是很小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虽有某种程度的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微弱的资本主义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这就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夸大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尤其是夸大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是错误的;完全否认农业中资本主义经济成份的存在,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第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土地经济的扩大提供了可能,

10、而这种规模收益在现行土地均分、地块零碎、分散的制度安排下是无法取得的;第二,随着全社会范围分工分业的形成,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利润将非常巨大,而要获取社会分工所带来的益处,就必须改变目前“家家农工副,户户小而全”的局面;第三,在现行土地承包期不定、承包地变动频繁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农民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这对农民的土地投资不利;第四,在土地产权模糊、产权边界不清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下,由于产权配置的不规范必然会导致经济当事人相互侵权行为的发生,从而不能不影响到有关经济当事人的积极性;第五,我国人地关系极为紧张,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要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就必须建立和形成一定的土地流转机制从而

11、使土地资源从利益效率较低的单位和个人手中流动到利用效率较高的单位和个人手中,以便使土地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3、近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历程?答: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 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

12、力有限。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2战略调整、体制改革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到 70 年代末,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已相当突出,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长期停滞,使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无法继续进行。从 1979 年开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结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转为市场导向。这种由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

13、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4、山西票号兴衰的原因是什么?答:山西票号从发展壮大到最后衰亡的 100年间,绝大部分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内忧外患重重、战乱频仍的年代。票号作为一种信用机构,能够在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逐步成长,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山西票号成功承袭、并进一步发展了晋商五百年运作的经验和经营管理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使山西票号能够在很多大的社会变革与动荡中成功抓住了历史赋予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在山西票号的迅速衰亡过程中,政权的变更、国内的战乱、大银行的竞争等等客观的因素确实起着很大作用,但票号自身在长期繁荣发展的背后

14、逐渐滋生、暴露出的种种经营管理方面的弊端,以及其组织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没有随着业务的发展、环境的变迁而及时进行调整与改进等等内部组织管理因素也是导致其最后消亡的重要原因。兴盛原因:(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组织制度山西票号在总结 500年晋商运作经验的基础上沿袭并进一步完善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组织制度,即所谓的“东伙制度”或着叫“东掌关系”:东家出资、掌柜经营。票号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金融企业,这种两权分离的组织方式无论是在票号的创立还是兴盛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银股、身股并行的资本构成 票号的股份分为银股和身股两种。“其法,集巨资,-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在山西票号发展

15、的前期,身股数远远低于银股数,但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的身股数普遍超过了银股数。(三)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用人体制山西票号在用人制度上采取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多样化、高水平且富有弹性的分配体制上;约束机制则体现在对员工的选拔、任用、监督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和规章上。(四)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与灵活的经营体制 1、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山西票号一切业务管理、职工待遇、经营纪律都由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称为“号规”。2、灵活的经营体制票号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总号集权制,总号对各分号施行全面而有效的管理,但在具体的资金运用方面,则采取“酌赢济虚、抽疲转快”的资金灵活运用原则。(五)企业

16、文化理念的树立山西票号对儒家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使票号上下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义利统一的经营理念,造就了票号独有的企业文化,为票号的长期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衰退原因:(一)组织与管理制度的破坏造成经营的不稳定在山西票号发展的后期,票号的各种组织与管理制度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这种破坏使山西票号失去了发展前期那种“东伙之间同心、员工上下协力”的团结创业精神,内部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二)经营者权利与责任不对称导致票号业务畸形发展,经营风险加大 (三)缺乏创新机制的组织制度导致山西票号错失新的发展机遇山西票号在制度安排上严重缺乏创新机制,实行着一种家长制的管理模式,

17、一切由总经理说了算,其他经营者没有太多发言权。这种决策机制使山西票号缺乏应付外来挑战的制度空间,窒息了经营者的制度创新和制度选择的积极性。5、近代货币金融体制怎样近代化的变迁?答:秦:1.秦朝至西汉初期中国实行金钱复本位制,黄金的流通范围较广,但流通货币以铜钱为主。秦朝与两汉进行了多次币制改革,这使得中国的钱币体系从半两钱体系过渡到了五铢钱体系。以秦朝半两钱的铸行为开端,直至西汉武帝创立的五铢钱体系被废止之前,中国的钱币制度都属于量名钱体制。2.秦始皇规定黄金和铜为货币本位(币材),禁止其它财物作为币材,确立金铜(钱)本位制,这是货币复本位制的一种。这样,秦朝的币制就从秦国的钱布本位制演进为金

18、钱本位制,排斥了布等实物货币。规定货币种类分为黄金和半两钱两种。规定货币形制和单位:黄金为称量货币,沿用金钣、饼金的旧形制;单位为镒,1镒为 20 两。铜钱为圆形方孔的铸币,单位是半两。从此确定了中国钱币外圆内方的基本形制。规定铜钱的金属重量为“半两”,并以该金属重量命名铜钱,叫“半两”钱,后人称之为秦半两钱。这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半两钱不是秦统一后创造的新铸币,而是将统一前秦国的半两铜钱推广到全国。汉:1.在新莽币制中,白银才成为正式通货与黄金具有同样的货币职能。其单位为“流”。2.我国的货币金属长期以铜银为主,西汉是中国白银货币的肇始,唐宋时期白银作为货币使用的情况逐渐增多,明代确立白银的

19、货币地位,明清两朝实行银(铜)钱本位制,清末确立银本位制,民国初期确立银元本位制,直至 1935 年中国才废除银本位制。3.五铢钱成为汉武帝至唐朝初年 700 多年间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4.西汉初期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钱。5.东汉成立初期,以谷帛、货泉(王莽新币之一)、西汉五铢钱为货币。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杂用,币制混乱。6.汉代的信用出现职业化发展趋势,产生了“子钱家”这类专门从事放款取息的高利贷者。三国魏晋:1.三国魏晋时期货币制度不统一,各朝铸造的钱币轻重杂行,币制混乱。两晋至南朝刘宋前十年(公元 430 年),政府基本上实行不铸钱的政策。2.典质是中国古老的高利贷机构典当铺的前身。

20、典质的出现意味着民间的信用机构产生了。钱帛平行的货币制度,这是货币制度的倒退。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信用发展,最有意义的是典质、存款业务、抵押和质押放款的出现。隋唐:1.隋朝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通宝钱体制取代了五铢钱体制,年号钱取代了量名钱;白银的货币性逐渐增强,纸币产生并得到推广。2.唐代罗江县庸调四十两银饼是目前唯一存世的、反映唐代租庸调制度的白银实物,四十两重。3.产生了汇票(飞钱、便换)和世界上最早的支票书帖。4.五代十国的货币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二是这个时期的铸币大部分采用的是“铁”这种最为普通的金属 5.公廨钱就是隋朝政府拨付各地府县、用于放贷取利或经营别的盈利事业

21、以增加财政收入的官款。6.唐代办理抵押放款的民间信用机构是质库,它源于南北朝的典质,但已经独立于寺庙而由世俗商人和官吏经营。产生了最早的存款和保管业务,出现了寄附铺这种专门代人出售物品并放高利贷的商行,类似后世之当铺与寄卖商店。此外还出现了柜坊这种以保管和吸收存款为主业的信用机构。宋:1.铜铁钱币、纸钞、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则以铁钱为主;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货币流通混乱;白银的货币化加快,其货币性提高;最大特点是纸币的产生和推行。2.北宋政府制定了关于政府向民间提供抵押放款的法律市易法。北宋政府制定了有关政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的法律青苗法。3.

22、此时的银行是指银铺组成的专门市场,而不是近现代从事存放汇等信用业务的“银行”。4.北宋办理货币兑换的机构是唐代延续下来的金银铺,到南宋时办理货币兑换的机构叫做交引铺。明:1.纸币逐渐退出流通,白银取得了法定货币的地位;传统信用机构出现创新,钱庄产生;明朝后期汇兑重新兴起,会票、银票、钱票等信用工具开始使用。2.“大明通行宝钞”,建立纸币本位制度,形成钱钞、金银并行,以宝钞为主币的货币制度。明代的大明通行宝钞属于不兑现纸币。3.1435 年后,明朝形成了银钱并行的币制。白银与铜钱同时成为法定货币,银钱按照法定的比价同时流通,形成了法定的银铜(钱)双本位制。自此,中国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基本完成。4.

23、明朝最主要的信用机构和借贷业务经营组织是典当库,它与南北朝的典质、唐朝的质库、宋朝的解质同属高利贷机构,经营以物品抵押或质押的个人放款。5.明代信用创新的重要表现是产生钱庄这种新的信用机构。明代信用的另一个特色是汇兑业务重新出现。清:1.1910 年才确立“元两并行”的银本位制。虚银两最早是纹银,起源于康熙时期。2.清代的银两制度是一种落后的称量货币制度,它具有不便携带,容易损耗,各种银两成色、重量不统一、难以辨识和通用,交易成本高等问题 3.首先,账局的产生是中国传统金融业的重要创新。作为中国最早的银行业,对支持鸦片战争前后北方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票号的产生是传统金融业

24、的进一步创新,作为中国最早的汇兑专业银行,它弥补了账局的功能缺陷,使得传统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得到增强。4.我国铜元俗称铜板。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铜元的历史一直延续到 1936 年。5.英法两国商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新式银行。6、中国近代经济增长总趋势的制约因素有哪些?答:1资本因素(K)。资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增值,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会自觉地从低利润行业流向高利润行业,从而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带动经济的增长。资本因素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最重要的两大影

25、响因素之一,资本因素用“实际资本存量”来衡量。2劳动力因素(L)。劳动力来源于人口,人口数量越多,劳动力来源越广。劳动力数量是劳动力因素影响经济的具体表现之一,随着现代化的实施和高科技的运用,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程度的影响有超越前者之势。由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这就是至今仍保留劳动力因素的原因所在。劳动力因素用“从业人员数量”来衡量。3产业因素(I)。产业因素主要指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间各产业的比例关系及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其影响机制在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提高了资源的流通和

26、使用效率,改善了投入和产出的配比关系,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产业因素用“第二三产业人员比重5”来衡量。4制度因素(S)。根据近代学者们的研究表明,确实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影响的程度是否显著将通过统计学检验来断定。改革开发至今,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非国有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因此在众多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中,非国有化率成为了最好的选择。非国有化率可以通过间接计算非国有化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办法来衡量6。5FDI 因素(F)。持续的外部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合同利用外资仅仅还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才是促进增长的真正动力,因此必须准确区分用合同利用外资与实

27、际使用外资金额并加以统计。可见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这一指标来量化 FDI 因素是更加合适的。第三次作业:1、如何评价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答:从有利方面来说,1.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们用和平的手段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提高了国防和军事防御能力,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和发射了卫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和主权完整;迅速建立起来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配套能力和大发展提供了前提保证,积累了丰富的大工业建设经验,对工业化认识大大加深,为后来的工业项目引进及与国际化先进国家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优先发展重工业

28、的赶超战略与要素短缺的矛盾推动了高度国有化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3.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与落后的农业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合作化进程。不利:其一,农、轻、重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难以解决,比较严重的城乡二元分治问题趋于僵化,三农问题代价沉重;其二,非公有经济在与国有经济的竞争中不可避免的衰退;其三,由于没有市场竞争机制,非公有制经济的缺失,导致许多国有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效率低下,没有竞争力;其四,在国家要素禀赋不具备的情况下长期发展重工业战略,经济的停滞和恶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重工业建设周期和资本禀赋的矛盾:重工业建设的周期长,资本密集度要高,而且其回报率的周期也长。但是当时的中国资金

29、稀缺,并且是资金分散到各个地区,很难集中起来。重工业投资来源和被毁支付能力上的矛盾:重工业的技术设备需要进口。但是当时中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出口产品很少,创汇能力有限,其换汇和创汇能力是负担不起大规模的进口设备产品的支付。重工业的投资规模与资金动员能力上的矛盾:重工业的产业周期长,并且具有规模经济。但是当时的中国资本短缺,经济剩余很少,分散,其筹资能力有限,支撑不住大规模,周期长的重工业建设。2、如何评价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答:利:它调节经济有着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的特点。它比市场经济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好的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30、,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弊:1.资源无法微观有效分配 微观资源无法有效分配,是计划经济里最受批评的要点。因为国家所有资源都由政府或是财团决定,私人不掌握生产资料,于是乎国家可以罔顾私人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经济计划。如当国家要求全国广种苹果时,事实可以是民众对苹果的需求不大。如是者多种出来的苹果在微观层面就会形成浪费。因为私人不得反对政府或是财团的决策,如果民众对芒果的需求高涨,但政府可以不按民众的喜好,而拒绝种植芒果。因而芒果在这个计划经济国家,就变成短缺。短缺通常会引发黑市的产生,而黑市则会

31、对国家的计划经济造成极大地危害。另外,国家可以无视人民的需求和喜好而硬性要求他们的生产目标,违背了孙子兵法的“令民与上同意者。”会造成抵触,民众消极懈怠,造成生产效率低下。2.不能改善微观效率 计划经济下的微观效率通常是低落的,主因是国家或是财团往往不强调私人参与,而是由政府或财团一个全权话事。即是说,计划经济下会缺少私人竞争。缺少私人竞争,会造成产品质量降低,这也意味着生产者不能在生产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效率,甚至价格也不能通过竞争而有所调整。比如日本,大型财团形成卡特尔,垄断国内市场价格,大型企业内部依旧采用大锅饭,年功序列模式,缺乏微观竞争效率。但是从宏观角度,国家很容易通过计划经济

32、发展规模经济,使得发展效率大为提高,苏联短时期内成为超级大国,中国政治上被誉为“第三极”,日本战后致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超级大国,所以计划经济的出现给批评者的产生了严重的自我矛盾。就是微观的低效率无法延伸到成为宏观的低效率,宏观效率极高。3.扼杀个人自由 计划经济下经济问题都是由政府决定,不考虑少数阶层的诉求,个人的消极自由就自然被牺牲(见伯林自由论中关于消极自由的描述,自由主义评价自由程度是消极自由的程度)。又因计划经济下政府掌管国家一切经济活动,政府权力自然过大,容易实现明显的阶级专政。共产国家都是实行计划经济,但都几乎无一幸免地,在政治上诉求不通的群体都是归结其为极权主义,实际上是对其他违

33、背发展目标的群体实行压制,如苏联、古巴、朝鲜就是日本也是一样。3、计划体制时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它们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影响?答: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废除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只有把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从政府的直接控制下摆脱出来,由市场代替政府直接引导其生产经营活动,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才有可能得到落实。如果说落实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那么强化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自负盈亏责任,则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只有真正实行自负盈亏,才有可能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一方

34、面具有利益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具有利益的约束机制,从而才有可能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长期以来,人们都用“两权分离”、“双层经营”的理论来概括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而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表明这种理论带有滞后性,即它仅仅把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看成是经营方式的改革,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同时也是所有制的改革。我们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之所以能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深层原因在于改革了所有制。即把以往那种完全公有化的集体所有制,改革为不完全公有化的、集体所有制(主要是土地和农业基本建设)与个人所有制(土地以外的大多数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新型公有制形式。这就有利于调动农

35、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各种分散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较快地建立起新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步,就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家庭承包制是继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之后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三次的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的一招。而稳定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农村政策的基石,是解决农村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前提。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地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上。真正地将土地使用权交给农民,激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而其关键是稳定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关系。只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使用权

36、的转让才有意义,购买、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才有积极性,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有可能。只有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那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才愿意把不便自己经营的土地转让出去,那些擅长经营农业的大户才能放心地接包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应当说,我国人地矛盾还将会长期存在,但只有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用改革发展的眼光,才能逐步地得到解决。4、简述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并分析其弊端?答: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建立在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基础之上,同时要对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与平衡,多方面考虑未来世界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科学制定中国城市化

37、的目标与战略。其中最关键的四个方面因素需要重点考虑: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城市化规律,在尊重城市化规律的前提下来推进城市化进程!防止人为主观意志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二是要对城市化机制作出科学设计,城市化机制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城乡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城市化道路的最核心的要素,必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三是必须考虑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等生产要素缺乏的现实、充分认识在城市化初期非农产业发展与城市城镇建设中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四是要顾及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在东、中、西地区、南、北方之间的差异,在城市化

38、发展目标与模式选择上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一是行政推动如对建制镇与城市的设置标准下调从外延上扩大了城市的规模。1984 年国家降低设镇标准乡改镇的步伐加快.1986 年降低了设市标准,小城市数量迅速增加.二是对影响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的调整如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调整,调整的目的是要疏通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通渠道加快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乡村之间的流动、集聚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三.是政府加大对城市的直接投资加强了城市经营与管理,通过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提高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吸引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聚进而推

39、动城市化进程,市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发展对乡村城市化的推动。改革开放初期广大乡村尤其是乡镇的非农经济率先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吸引了人口与资源的迅速聚集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政府投资为主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道路”相对应,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城市化被称为“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城镇的投资主体逐步多元化从原来的政府一元推动变为民间、内联、外资、政府等多元投资推动!从产业主体看也形成了工业型、旅游型、交通型、商贸型、综合型等多类型城市与城镇。随着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政府一元推动机制向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机制转变多元城市化道路逐步形成并得到快

40、速发展。弊端:1、城市大气污染。随着人口在城市的聚集,特别是工业的高度聚集,工厂的各种排放物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与居民烧饭取暖的排放物更加剧了城市空气的污染。交通问题。城市道路建设总是赶不上 人口和车辆的增加。在城市化高速成长阶段,堵车成为常见现象,中心城区人口的过度密集,城区土地的过度开发,地铁、轻轨与公共汽车系统的严重滞后,道路资源的低效率配置,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不畅的普遍原因。城乡基本建设差距。在城市优先,大工业优先的方针指导下,大量的财政资金集中投资于城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越来越好,而农村却变得不尽人意。目前全国农村还有 0.5%的乡镇、7.9%的行政村和大量

41、的自然村不通公路,还有 20%的村庄没有合格的饮用水,自来水到村率不足 60%。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城市居民与农民由于身份不同,其子女受到的义务教育机会是不平等的。农村师资严重短缺,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2005 年我国农村在校小学生人数是城市的 4.5 倍,但专任老师仅为城市的 43.11%。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县乡级财政十分困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成为了其财政不堪重负的包袱,农村生均教育事业经费仅为城市的 3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初开始实施

42、农村改革,农民收入迅速增长,使城乡居民显性收入差距由 1978 年的 2.57:1 缩小到 1983 年的 1.76:1。20 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转向城市和国营大企业,农村由于家庭经营承包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多数产品丰年有余,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显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5.经济体制下如何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答:注重效率是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关键所在。公平起着稳定社会情绪,为经济社会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后续力量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应只看到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关系还应该看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能只追求公平而牺牲了效率,这是我们早就

43、丢弃了的“平均主义”;我们也不能只追求效率而不顾公平,这样只会引起社会贫富严重分化,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一旦失去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更无效率可言。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公平和效率的和谐共存。效率将整个社会的发展引领到更高的层面上去,公平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为社会的后续良性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1)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指导,促进公平竞争和充分竞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2)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是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机构。提供像教育、医疗、养老等对社会稳定和进步意义重大的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社会

44、稳定和公平的保障。在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最彻底的贯彻公平优先的原则,提倡无利和微利经营。虽然我们现在的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如教育和卫生领域鼓励私人投资,但是这些私人投资只能算作是有益的和有限的补充。像现在出现的入学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都应该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我们只有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和管理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本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将是越来越多的,并且对其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Forschung,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