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ppt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2091819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PPT 页数:23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中国经济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史.ppt(2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经济史第一章第一章 古代社古代社会会的的资资源、源、环环境境与与生生产产方式方式自然自然环环境境与经济与经济制度、生活的制度、生活的关关系;系;自然自然环环境境与与人文人文环环境;境;影影响响古代社古代社会经济会经济波波动动的因素。的因素。导言导言从渔猎从渔猎到采集,到采集,从从圈圈养养到耕作,原始社到耕作,原始社会会的形的形态态由母由母系血系血统统父系血父系血统转统转化。原始社化。原始社会会初期,女性初期,女性从从事的采事的采集集业业以其以其稳稳定的收入成定的收入成为为原始人群生活方式的主原始人群生活方式的主导导。随随着人着人类类自身的繁衍和工具的革新,剩余自身的繁衍和工具的革新,剩余猎

2、猎物和剩余物和剩余食物食物种种子的出子的出现现,身体,身体条条件更件更为为强强壮壮易于大易于大规规模耕作模耕作的男性逐的男性逐渐渐取代了女性成取代了女性成为为社社会会生活中居于主生活中居于主导导地位地位的性的性别别群体。群体。远远古人古人类类的生活方式就的生活方式就这样这样在自然在自然条条件件的影的影响响下逐步下逐步转转化,新的社化,新的社会组织会组织形形态态国国家家诞诞生生了。在人了。在人类产类产生、生、发发展的整展的整个过个过程中,自然程中,自然资资源源与环与环境始境始终与终与之相互影之相互影响响、相互作用,促、相互作用,促进进或制或制约约着着经济经济发发展和社展和社会进会进步。在古代社步

3、。在古代社会会中,自然的因素中,自然的因素显显得尤得尤为为重要。重要。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资源与环境古代社会的资源与环境一一 古代社会的地理环境古代社会的地理环境(一)气候的变迁(一)气候的变迁(二)生态环境的变迁(二)生态环境的变迁在自然界的在自然界的诸诸要素中,要素中,气气候是最活候是最活跃跃的一的一种种。当当气气候候发发生生变变化化时时,其他要素,如,其他要素,如动动植物、河流、植物、河流、湖泊、冰川、雪湖泊、冰川、雪线线等都等都会随会随之出之出现现相相应应的的变变化。化。因此,要了解古代社因此,要了解古代社会会的地理的地理环环境,首先要境,首先要讨论讨论中中国历国历史史时时期期气气

4、候的候的变变化情化情况况。(一)气候的变迁(一)气候的变迁1 温暖期和寒冷期的概念温暖期和寒冷期的概念2 我国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总规律我国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总规律 a 总趋势总趋势 b 四个寒冷期四个寒冷期 c 四个温暖期四个温暖期3 气候影响下的人类活动气候影响下的人类活动1 1 自然自然环环境的境的变变化化 a a 森林森林带带分布及其分布及其变变化化 b b 荒漠荒漠带带分布及其分布及其变变化化2 2 生生态环态环境的破坏境的破坏 a a 人人类类活活动与黄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河流域的生态环态环境境 b b 人人类类活活动与长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江流域的生态环态环境境( (二二) )生态环境的变迁生

5、态环境的变迁人人类类社社会会的的经济经济活活动总动总是建立在是建立在对对一定的一定的资资源源开发开发利利用水平上,用水平上,从从某某种种意意义义上上讲讲,人,人类经济类经济活活动动的的历历史就史就是不是不断开发断开发、利用、利用资资源的源的历历史。尤其在技史。尤其在技术条术条件低下件低下的古代社的古代社会会里,自然里,自然资资源禀源禀赋赋影影响响着着国国家的家的经济规经济规模、模、结构结构及性及性质质,因此,考察中,因此,考察中国国古代的古代的资资源禀源禀赋赋,对对了了解中解中国国古代社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会经济结构及特征有重要的意及特征有重要的意义义。二二 古代社会的资源禀赋古代社会的资源禀赋(

6、一)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二)矿产资源(二)矿产资源1 1 土地面土地面积积地理面地理面积积地形特征地形特征耕地面耕地面积积(一)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2 2 土壤土壤种类种类及其分布及其分布土壤土壤种类种类分布分布区区域域3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地形地形与气与气候候对农业对农业生生产产的影的影响响1 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矿产资源的种类矿产资源的分布(二)矿产资源2 中国古代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古代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铜、铁、煤炭等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利用传统观念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经济制度的选择不仅取决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也受到人们固有观念的影响。在物质环境相似的基础

7、上,不同的观念、习俗便会直接影响人们在制度选择上的偏好。“重农抑商”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观念,它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制约了中国对近代化经济社会模式的选择。三 古代社会的人文环境(二)重农抑商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选择(一)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及演变1 1 重重农农抑商思想的形成抑商思想的形成管子模式与商君书模式制度选择的人文因素(中国历史的悖论现象)(一)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及演变2 2 重重农农抑商思想的抑商思想的发发展展古人对商业的理解重农抑商思想的转变(不彻底性,影响商业发展和中国的近代化转型)1 1职官设置与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产生中央集权制的加深(二)重农抑商思

8、想与中国传统社(二)重农抑商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选择会的制度选择2 2 轻轻商商与与近代化近代化转转型型传统观念与近代关税的丧失购买力束缚下的古代商业在古代,自然在古代,自然环环境的境的变变化很大程度上化很大程度上决决定人口的定人口的数数量、量、分布和分布和迁迁徙。反之,人口徙。反之,人口条条件又件又积极积极影影响响着自然着自然环环境境的的变变化。特化。特别别是以是以农为农为本的中本的中国国,人,人与与土地是固定的土地是固定的联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系在一起的。一定数数量的量的劳动劳动力是力是发发展展农业农业的必要的必要条条件,直接件,直接关关系到系到经济经济的的发发展。因此可以展。因此可以说

9、说,人口,人口既既是古代社是古代社会发会发展的展的条条件,又是古代社件,又是古代社会发达会发达的的标标志。志。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的增长、分布与流人口的增长、分布与流动动一一 古代社会人口的增长与波动古代社会人口的增长与波动二二 古代社会人口的分布与流动古代社会人口的分布与流动我我国国古代人口古代人口经历经历了四了四个发个发展台展台阶阶,在人口,在人口数数量和人口分量和人口分布上都有布上都有独独特的特的发发展特点。自然展特点。自然条条件的件的变变化也是影化也是影响响人口人口数数量周期性波量周期性波动动的重要因素。我的重要因素。我国历国历史上史上气气候的冷暖交替候的冷暖交替现现象,直接影象,直接影

10、响农业响农业生生产产,人口,人口规规模和增殖速度也模和增殖速度也会会受到受到限制。限制。从历从历史上看,史上看,气温气温的升降的升降与与人口的增人口的增减减大体一致。大体一致。汉汉唐人口高峰期和唐人口高峰期和清清代乾嘉盛世都代乾嘉盛世都处处于于气温气温回升期,魏晋回升期,魏晋南北朝等人口波谷南北朝等人口波谷则处则处在在气气候寒冷期。候寒冷期。一一 古代社会人口的增长与波古代社会人口的增长与波动动(一)古代社会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古代社会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中国古代人口的周期性波动(二)中国古代人口的周期性波动1 古代经济增长的前提古代经济增长的前提农业农业在古代在古代经济经济中的地

11、位中的地位 农业与农业与畜牧畜牧业业的分工不的分工不彻彻底,底,导导致中原地致中原地区区畜畜牧牧业业不不发达发达,农业农业居于主居于主导导地位。地位。影影响响古代古代农业农业生生产产的要素的要素 耕地、耕地、气气候、灾害、人口、政策。候、灾害、人口、政策。2 人口与耕地的悖论人口与耕地的悖论 古代社古代社会会前中后期,人口前中后期,人口与与耕地面耕地面积积的的变变化。化。(一)古代社会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一)古代社会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系1 人口周期性波动的原因(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周期性波动的原因(马尔萨斯陷阱)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社社会会因素因素2 波动的具体情况波动的具体情况 总总体体趋势

12、趋势 具体情具体情况况3人口波动所反映出的经济问题人口波动所反映出的经济问题(二)中国古代人口的周期性波动(二)中国古代人口的周期性波动中中国历国历史上人口分布史上人口分布与与流流动动同同经济经济生生产产方式密切相方式密切相关关。我。我国国自古以自古以农农业业立立国国,自,自给给自足的小自足的小农经济农经济是基本的生是基本的生产产方式。土地是社方式。土地是社会会最基本最基本的生的生产资产资料,人料,人与与土地土地结结合十分合十分紧紧密,密,导导致人口致人口长长期被束期被束缚缚在土地上。在土地上。传统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中的“ “孝道孝道” ”观观和和“ “农农本商末本商末” ”观观念,政府的念,政

13、府的户户籍制度都使人口籍制度都使人口流流动动受到了阻碍。因此,中受到了阻碍。因此,中国国古代人口的分布主要呈古代人口的分布主要呈现现凝固凝固状态状态。人。人口的流口的流动动主要呈突主要呈突变状变状,往往,往往与与人口周期性波人口周期性波动动的波谷同的波谷同时发时发生。生。这这种种突突变变式的人口流式的人口流动动主要有主要有两两次,次,总总体体趋势趋势是是从黄从黄河中下游地河中下游地区区流向流向长长江流域。江流域。二二 古代社会人口的分布与流古代社会人口的分布与流动动(一)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总趋势(一)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总趋势(三)古代社会人口流动与分布情况(三)古代社会人口流动与分布情况(二)

14、影响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因素(二)影响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因素1 由西北向东南流动由西北向东南流动政治中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一)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总趋(一)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总趋势势2 由北向南流动由北向南流动人口膨胀走西口(二)影响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因(二)影响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因素素2 突变趋势突变趋势政策性流政策性流动动战争迁战争迁徙徙生生产产性流性流动动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气候因素候因素人口的自然增殖人口的自然增殖灾荒性流灾荒性流动动在古代社在古代社会会,以耕,以耕织结构为织结构为基基础础的小的小农经济农经济一直居一直居于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生生产产方式的主方式的主导导地位。地位。它它萌

15、芽于夏商周,萌芽于夏商周,在春秋在春秋战国时战国时期确立下期确立下来来,随随着生着生产产力的力的进进步和社步和社会会的的发发展,展,这种这种以一家一以一家一户为单户为单位的位的经济经济生生产产方式方式被延被延续续下下来来, ,并并不不断断强化强化, ,成成为为中中国国古代社古代社会会超超稳稳定定结结构构的基的基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一一 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成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二 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根据根据马马克思的有克思的有关论关论述,我述,我们们可以把小可以把小农经济农经济界定界定为为:农业领农业领域域内与简

16、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陋的手工工具相联联系的、以直接生系的、以直接生产产者的小私有制者的小私有制为为基基础础的、以的、以个个体家庭体家庭为单为单位位进进行的、行的、以以劳动劳动的孤立性特征的小生的孤立性特征的小生产产。或者。或者说说,小,小农经济农经济是是农业农业中以中以个个体家庭体家庭为为基基础础的小生的小生产产和小私有的和小私有的统统一。一。一一 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成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成(一)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一)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 1 身份概念的形成身份概念的形成 贫贫富分化富分化 等等级级制度制度 2 家庭生产消费单位的出现家庭生产消费单位的出现 财产权财产权利的利的变变化化 政治地

17、位的政治地位的变变化化(二)耕织结构的形成(二)耕织结构的形成与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小农经济的发展1 精耕细作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与小农经济的稳固的稳固2 华夷之辨与男耕女织华夷之辨与男耕女织小小农经济农经济由小由小农农的生的生产与产与生活生活组组成。生成。生产产即是指小即是指小农农的主的主业业和主要副和主要副业业粮食和粮食和纺织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原料及其成品生产产,生活生活则则是小是小农经济农经济所所赖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条件。件。二二 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素(一)小农家庭的(一)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人口规模及其贫困1 古代家庭规模古

18、代家庭规模2 家庭贫困与富有家庭贫困与富有 (二)农业(二)农业“低投入低投入产产出出”的形成的形成1 经济模式的制约经济模式的制约2 “低投入低投入产出产出”的延续的延续 (三)农业高剥削率(三)农业高剥削率1 1 赋税赋税制度的制度的变变化化2 2 地租的地租的变变化化(五)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五)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1 1 户调户调式到地丁式到地丁银银2 2 副副业与业与耕耕织结构织结构(四)农桑之外的小农(四)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生活依赖1 1 农农民副民副业业2 2 商品商品结构结构第二章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传统

19、农业的发展及其成就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及其成就一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一)起源中国原始农业源头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不做任何的施肥和田间管理,到成熟时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 “耜耕农业”的发展阶段 大约在8000年前。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野生的谷物逐步进化,品质得到改良,初步脱离了野生状态,产量相应提高,农业也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标志:石制农耕工具;“刀耕火种” 和“抛荒制”为主的耕作方式 。 2.原始农业发展期 标志:农

20、具的种类增加,石制农具制作更加精致、实用,劳动效率提高。农田整治,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以及田间管理和保护等都得到进一步加强。原始农业的耕作制度已由原始的抛荒制进步到熟荒耕作制,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 3.原始农业的发达期大约在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石制农具的制作更加精致实用,种类增加,晚期还出现了石犁,标志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农作物的种类增多,粟、黍、稻、麦、豆、麻已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种植已往北扩大到黄河流域,粮食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后代称为“六畜”的马、牛、羊、猪、狗、鸡等均已人工饲养。采集、渔猎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显著下降。这一时期,我国的原始农业已形成

21、三大经济类型,即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粟作农业,以黄淮地区为中心的粟、稻混作农业和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稻作农业,基本上奠定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大体格局。 二二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一)概念(一)概念所谓传统农业,通常是指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使用人力、畜力,以手工器具和铁器等为生产工具,依靠先辈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生产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农业。与原始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在耕作制度、经营方式以及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二)传统农业的特点(二)传统农业的特点(1)农业的部门结构较单一;(2)生产规模较小;(3)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较落后;(

22、4)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上;(5)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和组合处于低级的和自发的状态。 (三)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4明清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

23、、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三 中国传统农业所取得的成就中国传统农业所取得的成就首先,中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驯化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栽培植物的重要发源地和食物品种资源最富有的国家。 其次,中国传统农业在利用土地、保持地力方面创造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第三,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成就还突出体现在粮食亩产量和投入产出比上升。此外,中国传统农业还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编著了大量的农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农业典籍最丰富的国家。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制度与租佃关系与租佃关系一一 、

24、地权关系及其变动、地权关系及其变动(一)土地所有制(一)土地所有制1.地主土地所有制及其发展地主土地所有制及其发展 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地主土地所有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 (1)战国秦汉时期 。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时期,相继出现了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士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3)隋唐五代时期 。门阀士族地主土地所衰落,开始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转型。(4)宋元明清时期 。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 。 2.国家

25、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土地所有制主要包括:(1)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诸如山林川泽沙漠荒地等。(2)国家所有的耕地,即官田(包括屯田、营田、官庄、没入田、户绝田等 )。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传统社会最大量、普遍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这种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土地所有制,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特征:(1)规模小。(2)地权流转速度快 。 (二)传统社会的土地运动机制及其趋势 1.土地买卖机制。土地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进入交换领域,开始商品化。特别

26、自唐宋始,土地买卖更是合法化,“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2.土地兼并机制。指各种社会财富不断地产化、土地占有不断集中化 。土地兼并早在秦汉时代就已产生,这种兼并土地的经济活动几千年来始终没有终止。 3.土地离散机制。是指通过土地买卖或其他方式,使土地占有规模日趋小型化、分散化的一种趋势。 上述三种土地运行机制并发作用的结果,造成了土地占有关系的剧烈动荡。这种剧烈动荡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极其高昂。 二二 租佃关系及其变动租佃关系及其变动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地主的土地除部分自营生产之外,大部分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形成租佃制度。传统社会租佃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以

27、依附农为主体的租佃制时期,以分成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时期,和以定额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三个时期。 (一)依附农租佃制(战国至隋以前)这种超经济强制关系是在地主占有土地的基础上,土地所有者凭借国家赋予的政治和法律特权,通过与无地农民建立依附关系而形成的。 (二)分成租“契约租佃制”(唐宋至明中叶以前) 唐宋以来,地主与佃农之间实现了从超经济强制关系到经济强制关系的转变,租佃制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开始进入“契约租佃制”时期。主要内容是地主以提供土地为条件,要求佃农按时按量交纳地租。这种契约租佃关系,在唐代已开始在某些地区流行,到宋代则已是很普遍的现象了。“契约租”包括分成租和定额租。 唐宋

28、至明中叶以前,佃农自有经济还不充实,需要地主提供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如粮食、种子、耕牛、农具等。与佃农自有生产资料不够充实相适应,分成租占居主导地位。(三)定额租“契约租佃制” (明中叶至清前期) 定额租始于唐,宋代江南地区有所发展,明代进一步发展,到清代,定额租已在全国范围内占居主导地位。 在定额租发展的基础上,押租制和永佃制随之发展起来。 上述租佃制关系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表明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四)地租形态的变化(四)地租形态的变化地租是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借助于超经济强制,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经济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地租形态遵循: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29、这样一种发展变化轨迹,但其间又有交叉。大致说来,夏商西周时期,劳役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自战国至唐初,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唐中叶后,出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端倪,到明清时期得到较快发展。不过,自秦汉以后,实物地租一直是古代中国地租的主要形式。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行为与政府行为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一、赋役制度与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发展一、赋役制度与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赋役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总起来看不外中国古代的赋役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总起来看不外两种情形,一是税人,一是税物,且其发展趋势是逐渐两种情形,一是税人,一是税物,且其发展趋势

30、是逐渐由税人向税物转化。赋役制度的发展变化,经历了赋役由税人向税物转化。赋役制度的发展变化,经历了赋役并重(秦汉至唐代中叶并重(秦汉至唐代中叶 )、赋重于役(唐中叶至明中叶)、赋重于役(唐中叶至明中叶前前 )、役并入赋(明中叶后至清雍正)的三个阶段。)、役并入赋(明中叶后至清雍正)的三个阶段。古代赋役制度的发展变化,具有多方面经济和社会意义。它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松弛对自耕农的束缚。因为国家米麦绢布的实物征课,不利于自耕农的自由种植;兵徭杂役不利于自耕农自由支配劳动时间。总之,中国传统社会赋役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也是自耕农经营自由不断扩大的过程。到明清时期,自耕农获得了比较完备的经营自由,这有利

31、于古代农业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二、政府职能与古代农业经济古代中国政府职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第一,调节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配置。 第二,修筑各种防旱抗洪的水利灌溉设施。 第三,提倡、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等,以促进农业生产。 第四,赈灾救荒。总之,政府作通过对农业经济的国家干预,维持了集约化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种种均衡条件,对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经济的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第三章 工商业发展与主要制度安排工商业发展与主要制度安排。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工商业发展概况一一 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发展阶段及特征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发展阶段及特征(一)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的发展阶

32、段(一)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的发展阶段1 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铁器广泛使用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铁器广泛使用2 宋代手工业发展,矿冶业、雕版印刷工业及纺织宋代手工业发展,矿冶业、雕版印刷工业及纺织业规模扩大,印刷技术进步业规模扩大,印刷技术进步3 明清时期手工业突出发展,体现在制瓷、棉纺织明清时期手工业突出发展,体现在制瓷、棉纺织等领域等领域(二)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的发展特征(二)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的发展特征1 手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手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2 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3 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生产规模

33、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4 官府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并存官府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并存5 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二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先秦时期商业的兴起(二)秦汉时期商业的初步发展(三)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五)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六)明清商业的兴盛 第二节手工业制度安排及其变迁手工业制度安排及其变迁一官营手工业制度安排及一官营手工业制度安排及变迁变迁(一)官营手工业的分类(一)官营手工业的分类:一类是皇室内府直接经营管一类是皇室内府直接经营管理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理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其对高级奢侈品的消费需其对高级奢

34、侈品的消费需求;求;另一类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另一类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经营管理,其经营范围在经营管理,其经营范围在各个时期不尽相同。各个时期不尽相同。(二)官营手工业在古代社 会经济中的作用 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分工细致和规资金充裕、分工细致和规模经济,先期发挥过积极模经济,先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和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对经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对经济进步的束缚作用和自身济进步的束缚作用和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到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到了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了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衰退,许多皇室和政府需衰退,许多皇室和政府需要的手工业品都通过

35、购买要的手工业品都通过购买的方式,向民间手工业者的方式,向民间手工业者采买。采买。二民营手工业制度安排及变迁(一)古代社会国家对民营(一)古代社会国家对民营手工业的抑制手工业的抑制 古代社会的重农抑商古代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抑的实际上是民营手政策抑的实际上是民营手工业,而非官营手工业工业,而非官营手工业(二)民营手工业在抑制之(二)民营手工业在抑制之下曲折发展下曲折发展 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之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之下,民营手工业呈现时生下,民营手工业呈现时生时灭、波浪式的曲折发展时灭、波浪式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商业制度的变迁与市镇经济的发展商业制度的变迁与市镇经济的发展一一 中国古代商业制度及其变

36、迁中国古代商业制度及其变迁(一)专卖制度(一)专卖制度 1专卖制度的内涵及分类专卖制度的内涵及分类 2酒类及其他专卖政策酒类及其他专卖政策 3专卖政策的作用专卖政策的作用(二)均属平准法 1均属法 2平准法二中国古代市镇及市镇经济的发展(一)战国秦汉时代的市镇与市镇经济(一)战国秦汉时代的市镇与市镇经济(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城市与城市经济(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城市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的发展(三)宋明时代城市经济的再度繁荣(三)宋明时代城市经济的再度繁荣(四)清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四)清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第四节对外经济交流及其演变(一)古代社会对外交流概况(一)古代社会对外交流概况 古代的对外贸

37、易,主要是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陆路贸易。 秦汉时出现互市; 汉武帝时的丝绸之外著称于世; 隋唐设置互市监,唐代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开始繁荣起来; 元代市舶制度趋于完善; 明代实施朝贡贸易制度; 清代的海禁。(二)古代社会对外贸易制度 1 市舶制度及其演变市舶制度及其演变 2 朝贡贸易制度朝贡贸易制度 3 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第五节重农抑商与工商业的发展第五节重农抑商与工商业的发展一一 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分析(一)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必然选择(一)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必然选择(二)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持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二)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持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38、三)文化传统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巨大影响(三)文化传统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巨大影响二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中央集权王朝的传统政策。古代社会,商人一直受到压迫,商业在这种政策下曲折发展,同时,这一政策也成为中央集权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不能顺利发展的原因之一。第十三章 计划体制下的国民经济本章提要 计划体制时期,经济体制经过三次较大的变动,基本是围绕权力的收放来进行的,而这种权力收放都是在计划体制的框架内展开的。其中,工业经济体制主要是从下放权力到上收权力再到下放权力的变动过程,而农业经济体制则正好相反,主要是从上收权力到下放权力再到上收权力的变动过程。这一时期全面铺开的工业化

39、建设主要是在赶超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开展的。计划体制造成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效率都极为低下,国民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计划体制不能继续下去的必然结果和要求。 关键词计划体制;演变;工业化;农村经济;绩效第一节 计划体制的演变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计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划体制的变动二、调整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二、调整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三、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三、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四、中国计划体制的运行机制及其主四、中国计划体制的运行机制及其主要特点要特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计划

40、体制的变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及其特点:经济管理决策权集中于国家计委,而集体经济和企业经营权则直接听命于国家计委的计划安排。在集体经济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按照国家计委下达的计划进行层层分解,最后到达生产队,生产队就按照这种计划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则由国家进行统购统销。在企业层次上,企业按照国家计委下达的生产指标进行生产,生产的原料和产品由国家进行计划调拨。 19561958年的体制变动 1956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体制会议。 1957年11月,国家发布了三个规定,决定改进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 1958年,又发布了改进税收管理、计划管理和农村财政贸易体制的三个规定。这次计划体制变动的总

41、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主要特点是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目的是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体制变革的主要内容 (一)工业方面。首先是将一部分企业和产品下放给地方,增加地方在物资分配上的管理权限;其次是扩大企业领导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 (二)商业方面。调整商业机构设置,改进商业计划指标,实行中央商业企业利润与地方分成等。 (三)财政方面。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管理体制,适当增加地方机动财力。农村财政贸易则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实行机构下放,计划统一,财政包干的办法。 (四)税收方面。扩大地方对税收的管理权限和一定范围内的机动调整权限。 (五)计划方面。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加强协作,

42、共同负责的原则,强调扩大地方的管理权限。集体经济体制的变动其方向正好与企业相反,追求人民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所以表现为管理权限的上收。作为农业直接生产者的农民已经完全没有生产经营的决策权。进一步地,这时作为农民集合体和经济利益代表者的集体也被剥夺了生产经营的决策权。 简单评价从改革的方向看是对的,有利于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但存在局限性,关键在于改革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更没有赋予企业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调整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1961年,中央决定对计划体制进行再调整,总原则就是1961年1月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得到批准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计划体制

43、变动的方向是上收中央已经下放到地方和企业的经济管理权限,以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其中主要是上收计划决策权、基建审批权、财政税收权、货币发行权、劳动工资计划权和物价管理权等。 计划决策权进行调整扩大国家计划的范围,增加计划指标。各地按照中央制定的全国一盘棋的计划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安排 。基建审批权的调整一切基建项目和投资都要列入国家计划。基建投资由地方财政包干改为中央财政专项拨款 。财税权和货币发行权的调整将“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改为“总额分成,一年一变”。 取消利润留成办法。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一律改为由财政拨款支付。 加强财政、现金管理。国家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一

44、本帐,划清财政资金的界限,不许挪用银行贷款作为财政性支出,不得在计划外增加贷款,坚持收入按政策,支出、预算追加按程序的“量入为出”的原则。 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严格现金管理和结算纪律,以保证把大量资金集中于银行。实行银行业务的垂直领导,把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集中于中央,严格货币发行,实行信贷资金的统收统支。经济体制的探索性改革 19651966年,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主要是在工业企业中试行固定工和临时工、合同工并存与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按经济区域合理组织粮油商品流通,理顺工农产品价格。重新建立集中统一的物资管理体制,扩大统配和部管物资的范围。计划体制变动

45、在农村的表现一是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一级的基本经济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或生产小队,即所谓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生产队或生产小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二是在全国各地农村广泛试行“任务到队、管理到组、措施到田、责任到人、检查验收”的集体责任制和个人责任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工资制和供给制被取消,停办公共食堂,重新实行按照劳动工分进行分配的制度。三是恢复农民自留地、副业生产和集市贸易。规定生产队耕地的5%10%划作社员的自留地。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体制的变动 1969年,中央再一次在生产、分配和流通等三个领域进行了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为主要内容和特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生产领域首先

46、是农业经济体制的变动。它表现为大张旗鼓地宣扬和推广“大寨经验”,是把农村经济管理权限再一次上收到生产大队手中,平均主义的弊端又被放大了。其次是工业经济体制的变动。1969年提出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要以“块块”管理为主,要将中央直属企业划分为地方管理、中央管理和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管理三种形式。1970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企业下放为中心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再次是基建管理体制的变动。1970年提出了试行基建投资大包干,即由地方负责包干建设国家规定的任务。国家把80亿元基本折旧基金下放给地方,由各省市区统一掌握,重点使用。1974年进一步规定按照“四三三”的比例分配投资。 分配领域 首先是财政体制。1

47、968年,国家决定临时实行地方和企业收入全部上缴,并由中央对全部支出进行分配的财政收支办法。19711973年,财政收支实行包干制,即核定地方收支指标后,收大于支就包干上缴中央财政,支大于收就由中央补助包干差额。19741975年,实行“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的体制。1976年则重新实行1959年的老办法,即“收支挂钩,总额分成”。其次是税收制度。从简化税制的目的出发,国家合并了多个税种,减少税率的档次,从而削弱了税收在经济调节中的杠杆作用。再次是银行信贷管理体制。1967年对银行利率水平进行下调,同时简化利率种类。这样,利率与税收一样,不能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进行

48、调节。196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甚至被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的一个出纳机构,形成“大财政、小银行”的体制。1972年重新制定了信贷、现金计划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体制,使银行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中统一。第四是劳动工资制度。19701971年,中央将增加临时工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各省市区,一些省份还进一步下放到行署专区。1971年11月底,国务院决定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和轮换工制度,把其中大多数转为固定工,临时工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下降了一倍多。1972年,国家不得不再次上收劳动工资管理权。流通领域 首先是商业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以来,集市贸易几乎被全部关闭。全国商业

49、渠道从国营商业的主渠道变化成国营商业这一条渠道了。1970年,商业部、粮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合并,成立新的商业部,并撤销经营性的各专业总公司。商业部直接处理流通领域中的各项经济事务,实现政企合一。其次是商业物资管理体制。1970年,撤销中央物资管理部和地方物资局,统配物资的调拨平衡权交由国家计委进行管理,并把统配物资中的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材料、建筑材料的管理划归有关工业部门进行管理。1972年,物资管理权大量下放,造成闲置和浪费。1973年,中央重新收回了物资管理权,扩大了统配和部属物资的种类。1975年11月,重新建立国家物资总局。计划体制的运行机制国务院通过

50、其下设的各个部委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和协调。而具体负责协调与经济有关活动的机构主要是国家计委和经委。前者对经济计划全面负责,包括拟定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后者主要是对年度计划的执行进行检查并负责领导经济体制改革。在微观经济单位的计划中,除中央直属的大型企业和由各省控制的重要企业外,一般工厂和企业都是由县或城市政府单位进行控制,更小的企业多由社队控制。通过这种具有层次的行政单位,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执行其经济计划,对重要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进行计划生产和计划分配。国家计委对各省计划商品的生产供给和需求进行审查,然后通过地区调拨或进口来实现年度计划的物资平衡。各省下属的县市等行政单位将其计划加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