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经典大题例题.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281676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经典大题例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经典大题例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经典大题例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经典大题例题.pdf(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经典大题例题 单选题 1、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减小 B轴承内有滚珠,目的是减小压强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A.飞叶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所以飞叶的转速变慢;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飞叶的惯性不变,故 A 错误;B.轴承内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摩擦,故 B 错误;C

2、.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C 正确;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 2、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 2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 答案:D 解析: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 A 不符合题意;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 B 不符合题意;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 C 不符合题意,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是在压力

3、一定时,变滑动为滚动,是为了减小摩擦,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3、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B,在F=10N 的恒力作用下,物体 A 和 B 以相同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对 B 的摩擦力为 10N,向右 B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10N,向左 CB 对 A 的摩擦力为 10N,向右 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10N,向左 答案:D 解析:ACA、B 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则 A、B 之间没有摩擦力,故 AC 错误;BDB 受到 10N 向右的推力作用,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受到了平衡力作用,则地面对 B 的摩擦力大小3 为 10

4、N,方向向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对地面的摩擦力也是 10N,方向向右,故 B 错误,D 正确。故选 D。4、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实心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球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能在空中持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球相对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球在下落过程中,运动速度的大小都在改变,故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故 B 错误;C球在最高点时,仍有向前的速度,若此时球受的力消失,

5、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正确;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球能在空中持续运动是因为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 D 错误。故选 C。5、穿轮滑鞋的小致因用力推墙而后退,对此现象中相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小致相对墙是静止的 B小致后退时惯性变小 4 C力改变了小致的运动状态 D小致对墙的力小于墙对小致的力 答案:C 解析:A小致相对于墙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它相对于墙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物体惯性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所以小致后退时惯性不变,故 B 错误;C小致受到墙的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是力改变了小致的运动状态,故 C 正确;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

6、致对墙的推力和墙对小致的推力大小相等,故 D 错误。故选 C。6、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水泥路面上刻划出一道道的横线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游泳运动员身穿高科技泳衣“鲨鱼皮”参加比赛 答案:B 解析:根据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泥路面上刻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7、,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游泳运动员身穿高科技泳衣“鲨鱼皮”参加比赛,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5 合题意 故选 B.7、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答案:C 解析:动车减速,杯中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杯中水面向前倾斜,入射光的方向不变,所以入射角变大,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大而变大,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5N

8、 的力F向右运动,利用频闪照片每隔 0.2s 记录物体运动状况。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MO段的平均速度为 5m/s OQ段的平均速度为 6.25m/s MO段的摩擦力为 5N 6 OQ段的摩擦力小于 5N ABCD 答案:A 解析: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相同,MN的距离是 1m,每隔 0.2s 运动的距离 =12 1m=0.5m MO段的路程 sMO=3s=30.5m=1.5m MO段的平均速度为=1.5m30.2s=2.5m/s 故错误;OQ段的平均速度为=1m+1.5m20.2s=6.25m/s 故正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9、,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MO段受到的摩擦力为 f1=F=5N 故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PQ段的路程大于OP段的路程,故物体在OQ段做的是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则摩擦力 f2F=5N 7 故正确。故选 A。9、如图,小雯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它没有被推动。在上述过程中()A地面对沙发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A推沙发时,虽然没有被推动,但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

10、所以地面对沙发有摩擦力的作用,故 A 不符合题意;B沙发没有被推动,处于平衡状态,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 B符合题意;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不符合题意;D沙发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0、目前,部分快递企业开始使用无人机送货,当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升力8 F和阻力f,如图所示。这三个力关系式正确的是()A +B C=+D=答案:D 解析: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

11、,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由题意知,直升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其中升力F竖直向上。重力G和阻力f都竖直向下,则三者的关系是 =+即 =故选 D。11、足球是青少年热爱的一项运动,足球比赛中如图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足球还受到重力 B球最终落回地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足球飞在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静止 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9 答案:C 解析:A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足球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球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重

12、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足球飞在最高点时,仍然有向前的速度,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12、在无风的雨天,雨滴着地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匀速下落的,并且体积较大的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也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较大的雨滴下落的高度一定较大 B体积较大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较长 C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D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体积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小 答案

13、:C 解析:A雨滴是在同一高度下落,雨滴下落的高度与雨滴的体积无关,故 A 错误;B由题意知,体积较大的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也较大,平均速度越大,相同的高度,速度越大,时间越短,故B 错误;10 CD体积较大的雨滴的重力也较大,雨滴做匀速直线下落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等于阻力,所以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故 D 错误,C 正确。故选 C。13、下列选项哪个是摩擦力的单位?()ANBkg/m3CtDm 答案:A 解析: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摩擦力的单位同样也是 N,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

14、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5N 的力F向右运动,利用频闪照片每隔 0.2s 记录物体运动状况。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MO段的平均速度为 5m/s OQ段的平均速度为 6.25m/s MO段的摩擦力为 5N OQ段的摩擦力小于 5N ABCD 答案:A 解析:11 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相同,MN的距离是 1m,每隔 0.2s 运动的距离 =12 1m=0.5m MO段的路程 sMO=3s=30.5m=1.5m MO段的平均速度为=1.5m30.2s=2.5m/s 故错误;OQ段的平均速度为=1m+1.5m20.2s=6.25m/s

15、故正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MO段受到的摩擦力为 f1=F=5N 故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PQ段的路程大于OP段的路程,故物体在OQ段做的是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则摩擦力 f2F=5N 故正确。故选 A。15、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 B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 D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玩滑板时尽量

16、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人的稳定性,不能增加压力;故 A 错误;B人对滑板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人,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B 错误;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 C 正确;D人和滑板在地面滑行,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滑行,滑板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而不是惯性消失,故 D 错误。故选 C。16、下列四个现象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不等效的是()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 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 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

17、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 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匀速运动的力 13 答案:C 解析: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都是同一树叶移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 A 不符合题意;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都是一桶水搬到桌子上,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 B 不符合题意;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牛拉的是轿车,人拉的是卡车,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 C 符合题意;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匀速运动的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7、图示的四个实

18、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 答案:D 解析: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 A 不符合题意;14 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 B 不符合题意;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 C 不符合题意,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变滑动为滚动,是为了减小摩擦,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1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19、C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没有惯性 答案:C 解析:A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动能,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 A 错误;B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故 B 错误;C由于惯性,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前倾,甚至会飞出窗外,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故 C 正确;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有惯性,故 D 错误。故选 C。19、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15 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答案:C

20、 解析:动车减速,杯中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杯中水面向前倾斜,入射光的方向不变,所以入射角变大,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大而变大,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20、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A静止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下落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球在向上飞的过程中若是外力突然消失,球会由于惯性而保持外力消失那一刻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B 多选题 21、如图所示,四幅图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明推箱子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箱子所

21、受的摩擦力 16 B图乙中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等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图丙中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处于静止状态 D图丁中筷子提起米在空中静止时,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AC 解析:A图甲中小明推箱子没推动,箱子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箱子所受的摩擦力,故 A 错误,符合题意;B两手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两压力应大小相等,故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等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B时,不能保持静止,即会向A点运动,所以不是平衡状态,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筷子提米静止时

22、,米受到重力与筷子对米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它们是一对平衡力,米受到筷子向上的静摩擦力,而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C。22、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加润滑油 B滚动轴承 C涂防滑粉 D冰壶运动 答案:ABD 17 解析:A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 A 正确;B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的,故 B 正确;C涂镁粉的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C 错误;D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 D 正确。.故选 ABD。23、一水平传送带始

23、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当物块刚刚放上时,物块给传送带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B当物块匀速时,物块竖直和水平方向各受一对平衡力作用 C整个过程中,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整个过程中,物块的开始时运动状态改变后期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ABC 解析:A当物块刚刚放上时,物块随传送带做匀加速运动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即传送带相对于物块向右运动,则物块给传送带的摩擦力应该水平向左,故 A 错误,符合题意;B当物块匀速时,相对于传送带静止,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物块只有竖直方向上重力、支持

24、力这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整个过程中,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平衡力,故 C18 错误,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中,物块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运动状态先改变后不变,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BC。24、如图所示的力学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手在扳手不同位置拧螺母效果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两人相推后各自远离,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在拉力作用下,木块仍然保持静止,是因为拉力小于摩擦力 答案:AC 解析:A用扳手拧螺丝时,手在扳手的不同位

25、置拧螺母效果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 A 正确;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 B 错误;C甲推乙,甲对乙有一个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甲施加反作用力,所以两人会各自远离,故 C 正确;D在拉力作用下,木块仍然保持静止,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故 D 错误。故选 AC。19 25、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隐含的力学条件为物体受力平衡 B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桌子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C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你,你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给你

26、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天宫二号”与“神州飞船”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答案:CD 解析: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受力,则一定是受平衡力,即物体受力平衡;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也可能不受力,故 A 错误;B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此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是因为桌子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故 B 错误;C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你,你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给你的支持力是一对大小相等、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 C 正确;D“天宫二号”与“神州飞船”对接成功时,以彼此为参照物,位置都没有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 D 正确。故选 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