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0294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pdf(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运动和力教案8.18.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主备人:李玉芹主备人:李玉芹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教学学内内容容:牛牛顿顿第第一一定定律律教学时数:教学时数:1 1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2)知知道惯性的概念道惯性的概念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

2、科学就在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2、认、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的进一步分析2 2、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新授课。方法:方法:先学后教、先学后教、适当适当点拨点拨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教案、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教案、第 2 页第 3

3、页(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控制方法: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变,控制方法: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相相等的高度等的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从静止开始滑下。)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化?(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改变方法: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改变方法: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毛巾、棉布)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要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

4、动状态的要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3)(3)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4)(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找出变化规律。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5)(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

5、力,速度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第 4 页教师指导(时间教师指导(时间 5 5 分钟)分钟)3 3、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说明:说明:(1)(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阻力。(2)(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

6、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变。惯性惯性(1)(1)、演示:让学生照课文第、演示:让学生照课文第3636 页图页图 11.5-411.5-4 所示,把所示,把4 4个棋子摞起来。先猜猜:如果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个棋子摞起来。先猜猜:如果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处?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处?提问: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提问: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呢

7、?呢?(2)(2)、让学生阅读课文第、让学生阅读课文第 3636 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一定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第 5 页(3)(3)让学生阅读课文第让学生阅读课文第 3737 页科学世界页科学世界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三三.课

8、堂小结课堂小结:(约分钟)(约分钟)(可师生共同小结本课收获)(可师生共同小结本课收获)四当堂检测四当堂检测.(时间(时间 1515 分钟)分钟)五作业:五作业: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七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8.18.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要方法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1.阅读课本阅读课本 4444 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想一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通过所学的

9、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2.2.自学课本自学课本 4545 页的探究实验,页的探究实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 1)要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必须满足)要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条件?_(2)(2)每次实验小车都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每次实验小车都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第 6 页什么?什么?_(3)(3)选择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是什么?选择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是什么?_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做一做】【做一做】利用桌上的器材按设计思路完成实验:利用桌上的器材按

10、设计思路完成实验:观观察实验完成表格察实验完成表格表面材料表面材料毛毛 巾巾棉棉 布布木木 板板光滑水平面光滑水平面阻力大小阻力大小小车滑动距离小车滑动距离分析上表得出结论分析上表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_,速度减小的越速度减小的越_._.如如 果果 小小 车车 不不 受受 阻阻 力力,小小 车车 将将_._.推推理理:如如果果物物体体不不受受阻阻力力,它它将将_._.上述实验证明上述实验证明_的观点是正确的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后来,_,_国物理学家国物理学家 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前人的研

11、究成果,概括出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第 7 页自学检测自学检测 1:1:1.1.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问:问:(1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同的。(2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

12、动的距离不同,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 就小,因此物就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牛顿第一定。牛顿第一定律因为是用律因为是用的方法得出,所以它的方法得出,所以它(填(填“是是”或或“不是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用实验直接得出的。二、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 2:2:1.1.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有惯性.2

13、.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惯性现象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惯性现象.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2 2:阅读课本:阅读课本 4646 页页.(1)(1)动手完成“想想做做”动手完成“想想做做”,并思考为什么?,并思考为什么?_;_;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放在一张纸条上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把纸快速把纸条抽出条抽出,看一下有什么现象看一下有什么现象?第 8 页自学检测自学检测 2 22 2、举例写出你观察到的在生产、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举例写出你观察到的在生产、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发生的惯性现象的两个例子,并结合所举事例分别方面发生的惯性现象的两个例子,并结合所举事例分别说明如何防止或利用

14、惯性。说明如何防止或利用惯性。_3 3、通过以上例子、通过以上例子:一切物体在一切物体在_情况下都具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三当堂检测三当堂检测.1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 B、物体保、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C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 D、物体的、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2 2、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

15、防、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A A、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 B、车辆、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 C、车车辆辆靠靠右右侧侧行行驶驶D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第 9 页3 3、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汽车驾驶员和、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对人身的伤害可能造成对人身的

16、伤害()()A A、汽车加速、汽车加速 B B、汽车速度过快、汽车速度过快 C C、紧急、紧急刹车刹车 D D、汽车突然启动、汽车突然启动4.4.运动员百米冲刺后运动员百米冲刺后,并不能立即停下来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这是因为运动员动员()()A A 失去了惯性失去了惯性 B B 具有惯性具有惯性 C C 不受力的作用不受力的作用 D D惯性大于阻力惯性大于阻力5.5.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因为()A A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 B B 子弹受到子弹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惯性力的作用C C子弹具有惯性子弹具有惯

17、性 D D 子弹的惯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6.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在市内限速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容易造成在市内限速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容易造成事故。事故。B 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 C物体处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如在太空的飞船内的物体处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如在太空的飞船内的物体没有惯性物体没有惯性 D D不存在没有惯性的物体不存在没有惯性的物体第 10 页8.28.2 二力平衡力二力平衡力主备人:主备人:梅炳灵梅炳灵审核人:梅炳灵审核人:梅炳灵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探究二力平衡

18、条件的条件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条件教教学时数:学时数:1 1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知道二力平衡知识与技能:知道二力平衡 2.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条件,具有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条件,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初步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教学重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

19、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方法:方法:先学后教、先学后教、适当适当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教案、教案、检测检测题,毛巾、木板、小车、钩码题,毛巾、木板、小车、钩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完成下列问题。(时间活动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1 1第 11 页分钟)分钟)二二.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活动二:阅读课本活动二:阅读课本 4747 页第一段页第一段,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平平

20、 衡衡 状状 态态 是是 指指 物物 体体 保保 持持 _ 或或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尽管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 _,_,所以相所以相当于不受力。当于不受力。2.2.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A.放在桌面上书放在桌面上书 B.B.空中飞行的小鸟空中飞行的小鸟 C.C.随传送带一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块上升的物体.D.D.正在起步的汽车正在起步的汽车E.E.悬吊着的电灯悬吊着的电灯 F.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G.匀速上匀速上升的电梯升的电梯 H.H.匀速下

21、落的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I.百米冲刺中的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运动员 J.J.树上的苹果树上的苹果.K.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它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它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活动三:

22、合作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根据桌活动三:合作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根据桌第 12 页上所准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上所准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还有若干质量相等或还有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不等的砝码),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用教材图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用教材图12.612.61 1 的装置进行。的装置进行。(1 1)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后可看到: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用手按住木块

23、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到: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时才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2 2)用手按住木块不动,把两个吊盘放在同一侧,两)用手按住木块不动,把两个吊盘放在同一侧,两盘加入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以看到:盘加入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以看到: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方向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方向才可能静才可能静止。止。(3 3)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木块静止,用手旋转)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木块静止,用手旋转木块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木块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

24、以看到:以看到: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物体才可物体才可能静止。能静止。(4 4)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分别系住一个吊盘,用手按住,)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分别系住一个吊盘,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看到:手后可看到:第 13 页结论:二力平衡说的是结论:二力平衡说的是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实验完毕,小组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实验完毕,小组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活动四: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活动四: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

25、,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完成下列问题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完成下列问题例:吊在空中重例:吊在空中重5N5N,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大?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约(约 4 4 分钟)分钟)(可师生共同小结本科收获)(可师生共同小结本科收获)当堂训练当堂训练(1515 分钟)分钟)(学生学案)(学生学案)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8.28.2 二力平衡力二力平衡力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

26、态或匀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直线运动状态.2.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3.3.知道平衡力的概念知道平衡力的概念.4.4.知道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完成下列问题。(时间活动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1 1第 14 页分钟)分钟)1.1.一一 切切 物物 体体 在在 没没 有有 受受 到到 任任 何何 力力 的的 时时 候候,总总 保保 持持_或或_活动二:阅读课本活动二:阅读课本 4747 页第一段页第一段,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平平 衡衡 状状 态态 是是

27、指指 物物 体体 保保 持持 _ 或或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尽管受到力的作用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_,所以相当于所以相当于不受力。不受力。2.2.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A.放在桌面上书放在桌面上书B.B.空中飞行的小鸟空中飞行的小鸟C.C.随传送带一块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上升的物体.D.D.正在起步的汽车正在起步的汽车E.E.悬吊着的电灯悬吊着的电灯F.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G.G.匀速上升匀速上升的电梯的电梯H.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I.I.

28、百米冲刺中的运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动员 J.J.树上的苹果树上的苹果.K.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活动三:合作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用教材图活动三:合作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用教材图12.612.61 1 的装置进行。的装置进行。(1 1)用手按住木块不动,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放手后可看到:可看到: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第 15 页到:到: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时才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可能继续保持静止

29、状态。(2 2)用手按住木块不动,用手按住木块不动,把两个吊盘放在同一侧,把两个吊盘放在同一侧,两盘两盘加入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以看到:加入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以看到: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方向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方向才可能静才可能静止。止。(3 3)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木块静止,使木块静止,用手旋转木用手旋转木块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块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看到: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物体才可物体才可能静止。能静止。(4 4)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分别系住一个吊盘,用

30、手按住,)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分别系住一个吊盘,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看到:手后可看到:结论:二力平衡说的是结论:二力平衡说的是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实验完毕,小组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实验完毕,小组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活动四: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活动四: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完成下列问题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完成下列问题 1.1.分析下列各对

31、力是否是平衡力分析下列各对力是否是平衡力,如果不是如果不是,写出原写出原因因.第 16 页 A AB BC CD ED EA.A.图中两个力图中两个力_平衡力平衡力,原因是原因是_.B._.B.图中图中两个力两个力_平衡力平衡力,原因是原因是_.C._.C.图中两图中两个力个力_平衡力平衡力,原因是原因是_.D._.D.图中两个图中两个力力_平衡力平衡力,原因是原因是_.E._.E.图中两个力图中两个力_平衡力平衡力,原因是原因是_._.当当 堂堂 检检 测测:1.1.悬悬 挂挂 的的 电电 灯灯 受受 到到 的的 _ 和和_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

32、5N,5N,则则电电线线对对它它的的拉拉力力是是_N;_N;放放在在桌桌子子上上的的书书受受到到的的_和和_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如果这本书重如果这本书重3N,3N,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_N;_N;2.2.在在水水平平路路上上匀匀速速行行驶驶的的汽汽车车受受到到的的 _和和_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牵引力是如果牵引力是 5 510104 4N,N,则它受到则它受到的阻力是的阻力是_N;_N;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已知人和伞总重为知人和伞总重为 700N,700N,则他受到的阻力是则他受到的阻力是_N._N.3.3.一本书放在水

33、平桌面上静止时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平衡力的是()A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B 桌子受到的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C C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D D 书受到的重书受到的重第 17 页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4 4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B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34、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D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平衡力5 5 如图,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如图,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则下列正确的是没能推动,则下列正确的是()A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B.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

35、动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C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D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6.6.下列受到非平衡力的物体是(下列受到非平衡力的物体是()A.A.匀速直线行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驶的汽车。B.B.用力搬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搬动。用力搬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搬动。C.C.静静止止在在地地面上的桌子。面上的桌子。D.D.从滑梯上加速下滑的小孩从滑梯上加速下滑的小孩第 18 页7.7.吊车以吊车以2m/s2m/s的速度将的速度将1 110104 4N N的重物竖直

36、向上匀速提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 _N,_N,若吊车改若吊车改为为 2m/s2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小是_N,_N,若吊车改为若吊车改为 4m/s4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N._N.第第 3 3 节节摩擦力摩擦力主备人主备人:阮红梅阮红梅审核人审核人:梅炳灵梅炳灵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教学学内内容容:摩摩擦擦力力教学时数教学时数:1: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1

37、)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领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第 19 页神。神。教教 学重学重 点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教 学难学难 点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

38、些因素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教 学准学准 备备: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钩码、钩码、木板、木板、玻璃板、毛巾。玻璃板、毛巾。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知识回顾:知识回顾:活动一活动一:自主预习自主预习:1 1、阅读、阅读 P60P60 页本节第一段,完页本节第一段,完成以下内容:成以下内容:做一做:做一做:(1 1)用牙刷在桌面上滑动,用牙刷在桌面上滑动,观观 察刷毛形变察刷毛形变(2 2)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慢慢移动,感受摩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

39、间关系.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小游戏拨河比赛。小游戏拨河比赛。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板书:摩擦力板书:摩擦力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第 20 页1 1摩擦力定义(方向、作用点)摩擦力定义(方向、作用点)。师:要认识一个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师:要认识一个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生:大小、方向、作用点。生:大小、方向、作用点。板书:大小、方向、作用点板书:大小、方向、作用点师: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师: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点。(演示海棉实验:木板不动,水平推动海棉)(演示海棉实验:木板不动,水平

40、推动海棉)(再演示海棉实验。海棉不动,水平抽动木板。(再演示海棉实验。海棉不动,水平抽动木板。)海棉还受到摩擦力吗?何以见得?它对运动起海棉还受到摩擦力吗?何以见得?它对运动起什么作用?发生在什么部位?什么作用?发生在什么部位?生:回答。生:回答。师:可见不管谁运动,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师:可见不管谁运动,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由此可见,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由此可见,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_,作用点在,作用点在_。生:生:(讨论后填空)(讨论后填空)师:能不能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它对师:能不能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它

41、对运动的作用,给它下个定义?运动的作用,给它下个定义?第 21 页(学生讨论后说出答案)(学生讨论后说出答案)活动二活动二:合作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合作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关?(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交流得出结论)活动三活动三: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师:若要增大摩擦力,该怎么办?师:若要增大摩擦力,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师:有时还需要减小摩擦力,逆向思维,看减师:有时还需要减小摩擦力,逆向思维,看减小摩擦力该怎么办?小摩擦力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师:师:你想怎么测摩擦

42、力?友情提示:你想怎么测摩擦力?友情提示:1 1怎么测量怎么测量摩擦力?摩擦力?(学生讨论后上台演示:弹簧秤拉木块)(学生讨论后上台演示:弹簧秤拉木块)师:说出操作要领和原理。师:说出操作要领和原理。生:匀速、水平、二力平衡。生:匀速、水平、二力平衡。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五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六六.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七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 22 页第第 3 3 节节 摩擦力导学稿摩擦力导学稿知识回顾:知识回顾:1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_2 2、当物体在、当物体在_或或_情况下,物体能保持静情况下,物体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自主预习

43、:自主预习:1 1、阅读、阅读 P60P60 页本节第一段,完成以下内容:做一页本节第一段,完成以下内容:做一做:做:(1 1)用牙刷在桌面上滑动,观察)用牙刷在桌面上滑动,观察刷毛形变刷毛形变(2 2)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慢慢移动,感受摩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小结:小结:(1 1)什么是摩擦力:)什么是摩擦力:(2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 3)摩擦力的作用点:)摩擦力的作用点:_;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的方向:2 2、阅读、阅读 P60P60 页探究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提页探究部分内容,完

44、成下列问题。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假设:猜想假设:你的依据是:你的依据是:_第 23 页设计实验:设计实验:A A、怎样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怎样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测量原理测量原理是是_B B、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_C C、我们是怎样改变和控制变量的?、我们是怎样改变和控制变量的?_(1)(1)实验器材:实验器材:_(2)(2)实验步实验步骤骤:_:_(3)(3)填出表格中所缺的内容填出表格中所缺的内容:分组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组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论证:摩擦力的大小跟分析论证:摩擦力的

45、大小跟有关,当有关,当一定时,一定时,越大,越大,摩擦力就越摩擦力就越_;摩;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擦力的大小还跟有关有关,当,当一定时,一定时,越大,摩擦力就越越大,摩擦力就越_;3 3、应用与提高(阅读书本第、应用与提高(阅读书本第 6161 页“科学世界”页“科学世界”)(1)(1)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_第 24 页(2)(2)哪些地方摩擦力起不良作用?哪些地方摩擦力起不良作用?_(3 3)说一说以上实例,说一说以上实例,整理总结:整理总结:减小有害摩擦力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有:的方法有:_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_合作探究:摩擦力的大小

46、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合作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分组实验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 1、下列几种关于摩擦力的说法,哪一种正确?、下列几种关于摩擦力的说法,哪一种正确?()()A A物体只有在很快运动的时候,才有摩擦力的作物体只有在很快运动的时候,才有摩擦力的作用用B B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摩擦力的作用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摩擦力的作用C C人的手握住东西,原因之一,靠的就是摩擦力人的手握住东西,原因之一,靠的就是摩擦力D D以上说法都不对以上说法都不对2 2、下列做法中,下列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的是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的是()A A短

47、跑运动员穿上钉鞋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B B足球守门员戴上手足球守门员戴上手套套C C篮球表面上印有花纹篮球表面上印有花纹D D旱冰鞋安装上滚旱冰鞋安装上滚第 25 页轮轮。3 3、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小摩擦()A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B B、自行车、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C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D D、北方下、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4 4 用水平力去推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大木箱,用水平力去推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大木箱,没有推

48、没有推动,其原因是:动,其原因是:()()A A木箱有惯性木箱有惯性B B木箱木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受到摩擦力的作用C C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D D木箱木箱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5 5 一辆重一辆重 100100 牛顿的小车,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需用推力需用推力 1010 牛顿,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擦力为:()A A100100 牛顿牛顿B B1010 牛顿牛顿C C5050 牛顿牛顿D D5555 牛顿牛顿6 6、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

49、摩擦的是(、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第 26 页A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B B在自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C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D D磁悬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7 7 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不会发生()A A饭将从嘴里滑掉饭将从嘴里滑掉B B人将寸步人将寸步难行难行C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 D物体将漂物体将漂浮在空中浮在空中8.8.运动和力复习课导学案运动和

50、力复习课导学案主备人:吴文文主备人:吴文文审核人:梅炳灵审核人:梅炳灵授课时间:授课时间:复习范围:第八章内容复习范围:第八章内容课时:课时:1 1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知识与能力: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弹力、摩擦力过程与方法: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测量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测量力的大小。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第 27 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会测量力的大小。学会牛顿第一定律会测量力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