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婷).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81490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婷).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植树的牧羊人【教学目标】.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1 .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形象。2 .学习牧羊人的优秀品质,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 环保习惯。【教学重点】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形象。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以及议论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牧羊人的优秀品质,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 保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假如每一代人都想着后一代人去栽树, 何时才有树可乘凉呢?沙漠里想一下子长出大树的想法只能说是痴人说梦,而唯一的结果只 能是被活活晒死!所以做人,要

2、具有奉献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位植树的 牧羊人。2 .板书课题植树的牧羊人及作者让乔治。3 .继续认识作者。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 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很难被人归类,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 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整体感知1 .默读勾画,分析性格。请用5分钟默读全文,勾画文中关键语句,结合标题归纳全文内容。回顾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不停顿,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词做记号。(默读提示:注意勾画文章表现人物品质的词句。)二、初读感知(-)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 .初读课文勾画生

3、字词。2 ,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kaihetan ta慷f既干涸坍塌 VJUbo heliu tang山毛棒薄荷流淌主要内容:文章记叙了一个牧羊人,从1910年开始,在荒原中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 种树,重建美好家园的故事。(二)快速抢答,理清文章内容1:牧羊人叫什么名字?2: “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时牧羊人几岁?3:他住在哪里?4:他的性格怎样?5: “我”与他见过几次面?6:他在做什么事?怎么做的?7:他做的事的结果怎样?三:精读感悟(一)默读课文,勾画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填写表格。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

4、初遇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 了他山上的小屋,沿着山路种橡 树。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 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 草。太阳快把人烤焦了。狂风呼啸, 像野兽吼叫。再见牧羊人牧羊人还活着,身体硬朗。他不 再放羊,改养蜜蜂。战争并没有 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种树。向远处望去,看到一片灰灰的薄雾, 像地毯铺在高原上,那一大片像树也 长得很茂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 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水的地方,看到了 溪水。最后一1次相见那年,他已经87岁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声 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这里重 新充满了生气,又变得富饶了。3.理清时间顺序及三次见面的情形,高原上

5、的变化。 四:人物评价:植树的牧羊人。1 .找出课文中表现牧羊人品格或性格的内容读一读,用“他是 的人”的形式概括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2 .出示范例,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人物,尤其注意有理有据,在文中找到依据。例如: 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 来心无旁鹫,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过日子。3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找句子交流。4 .教师小结,出示答案示例。强调“要在文中找到依据”。答案示例:他是平和、乐观的人。他“原来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 着

6、,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他坦然的面对不幸,以平 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五:写作手法品析。1.巧用议论点题。(1)找出议论句子。(2)学生品析其作用。(3)教师小结。本文作者在首尾两段成功地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进行点题。开头段的议论起到了开宗明 义、提挈全篇的作用;结尾段的议论起到了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六:拓展思考: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 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把他(他们)的事迹讲给大 家听。.刘盛兰

7、: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属于当地分散供养的 五保老人。1996年就开始拾荒助学。18年来,他总计捐资助学10万多元,资助了 100 多个学生。由于最近腿疼得走不动,不得不暂停拾荒卖钱,但他捐资助学的脚步依然没有停 下。2014年2月1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第四届山 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刘盛兰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二陆良八老:云南陆良有8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三十余年来只做了两件事:种树、守山。 他们这16只手在荒山上种出了 13.6万亩树林,最后又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而他们每人每天 只领7毛钱的工资。他们的心愿,只是希望能

8、解决一下低保。从陆良县城出发,沿途高山大多遍布乱石,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土地石漠化程度严重。 然而在距县城30公里处,道路两旁忽然出现满眼的郁郁葱葱,这就是被称为花木山林场 的7400余亩林地。其施造者,便是人称“陆良八老”的8位耄耋老人。七、课堂总结本文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坚持,把废墟变成绿洲的故事。 第一部分使用议论开宗明义、提挈全篇,概括了牧羊人崇高的品质;第二部分重点使用记叙 描写,进行对比,生活经历,场景变化,荒原变成了绿洲I;第三部分使用议论,画龙点睛, 总结全文,揭示主题,告诉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 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很受学生的喜欢,我在备 课时,把它设置为学生抢答的方式,既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也为 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上课的现场反馈来看,学生还 是很积极的。特别是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在最后一个环节,加入当代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平凡 人,更让学生认识到默默付出的无私奉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