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气象系统需求方案.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280458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104 大小:7.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洪气象系统需求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山洪气象系统需求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洪气象系统需求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洪气象系统需求方案.pdf(10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山洪气象系统需求方案 第i页 目 录 1 引言.1 1.1 文档概述.1 1.2 术语定义.1 2 项目概述.4 2.1 建设目标.4 2.2 建设内容.4 3 山洪及中小河流系统总体需求.6 3.1 系统概述.6 3.2 系统用户分析.6 3.3 总体业务流程.7 3.4 总体功能需求.8 4 相关数据需求分析.10 4.1 数据总体组成.10 4.2 地理信息数据库.11 4.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11 4.2.2 专题地理信息数据.11 4.3 承灾体数据库.12 4.3.1 承灾体空间分布数据库.12 4.3.2 承灾体灾损曲线资料库.13 4.4 气象资料数据库.13 4.4

2、.1 气象自动站的风、雨实时观测资料.13 4.4.2 精细化降水格点预报数据.13 4.4.3 精细化大风格点预报数据.13 4.4.4 短临预报产品(QPE、QPF).13 4.4.5 台风数据库.14 4.4.6 预警信号库.14 4.4.7 沿海浮标站资料.14 4.5 水文资料数据库.14 第ii页 4.5.1 水文部门的雨量观测数据.14 4.5.2 水文部门的水位观测数据.14 4.6 洪水淹没模拟结果图层数据库.14 4.6.1 山洪淹没模拟结果图层.14 4.6.2 中小河流水位变化模拟结果图层.14 4.7 致灾临界雨量指标库.15 4.7.1 地质灾害致灾临界雨量.15

3、4.7.2 山洪沟致灾临界雨量.15 4.7.3 中小河流洪水致灾临界雨量.15 4.8 暴雨洪涝灾情数据库.15 4.8.1 地质灾害隐患点资料.15 4.8.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资料.15 4.8.3 暴雨洪涝灾情实况信息数据.16 4.8.4 重大灾害个例过程资料库.16 5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7 5.1 洪水灾害预警业务相关资料查询显示(UC1).17 5.1.1 GIS 数据显示(UC1-1).17 5.1.2 自动站降水资料查询显示(UC1-2).20 5.1.3 自动站大风资料查询显示(UC1-3).24 5.1.4 水文站资料查询显示(UC1-4).28 5.1.5 格点

4、产品查询显示(UC1-5).30 5.1.6 台风路径查询显示(UC1-6).35 5.1.7 浮标站资料显示(UC1-7).37 5.1.8 预警信号显示(UC1-8).40 5.2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预警及风险评估(UC2).41 5.2.1 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展示(UC2-1).41 5.2.2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UC2-2).43 5.2.3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UC2-3).45 5.3 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及风险评估(UC3).47 5.3.1 山洪灾害短临风险预警(UC3-1).48 第iii页 5.3.2 山洪灾害短期风险预警(UC3-2).52 5.3.3 山洪淹没模拟(UC

5、3-3).56 5.3.4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UC3-4).59 5.4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警及风险评估(UC4).66 5.4.1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短临风险预警(UC4-1).66 5.4.2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短期风险预警(UC4-2).71 5.4.3 中小河流水位变化模拟(UC4-3).75 5.4.4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估(UC4-4).79 5.5 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预警结果检验(UC5).84 5.5.1 风险预警结果检验(UC5-1).84 5.5.2 致灾临界雨量及淹没结果订正(UC5-2).89 5.6 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灾情管理(UC6).92 5.6.1

6、灾情信息录入(UC6-1).93 5.6.2 灾情资料查询(UC6-2).95 5.6.3 典型灾害个例查询(UC6-3).97 第1页 1 引言 1.1 文档概述 本文档根据项目需求调研的结果,结合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相关业务的理解整理而成,涵盖了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数据库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以及初步的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及原型界面设计,旨在通过书面形式确认项目的需求范围及概要设计成果,以使用户和项目开发者双方对该项目的需求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也为项目组成员理解用户需求和初步设计提供一个简要文档,作为下一步系统开发及系统测试的依据。本文档面向的读者主要有:本项目的设计、系统开发、系

7、统测试、系统使用、系统管理等相关人员。任何一个参与本项目的成员必须先阅读本文档。1.2 术语定义 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的缩写。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POI 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商铺、一个邮筒、一个公交站等。QPE:Radar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Products,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 QPF:Radar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Products,雷达定量降水预报产品 承灾体:承灾体是指直接受到灾害影响和损害的人类社会主体。主要包括人类本身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8、如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业、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各种减灾工程设施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人们所积累起来的各类财富等。承灾体脆弱性:vulnerability of hazard-affected body,是指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区域容易受到伤害或损伤的程度大小,也就是承灾体对灾害的暴露程度、敏感性等,某孕灾环境区域内特定承灾体对某种致灾因子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性质。山洪:山洪是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由于溪沟流域面积小,河道的调蓄能力弱,坡降较陡,洪水持续时间短,涨幅 第2页 大,洪峰高,洪水过程线多呈尖瘦峰型。山洪常造成人员伤亡,

9、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导致水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山洪沟:山洪下泄冲刷形成的沟叫山洪沟,没有或少量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沟槽。一般流域面积小于 200km2,流域落差较大,有时可高达 1000m 以上。山洪灾害特别严重的地区,面积可适当放宽。隐患点:位于山洪沟及影响区(又称小流域)内的居民点、农田、铁路、公路、桥梁、厂矿(厂房)及其他公共场所或建筑,在山洪灾害发生时容易受洪水淹没的建筑设施或地方统称为山洪灾害隐患点。预警点:由于降水空间分布随机性很强,造成同一条流域不同位置洪水强度和时间有很大的不同,在资料(面雨量、隐患点淹没记录)完整的前提下,为提高洪水监

10、测和预警能力,一个小流域应当选择多个隐患点作为预警点,预警点的选取应优先考虑人口超过 50 人的村落。面雨量:整个区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能较客观地反映整个区域的降水情况。致灾临界(面)雨量:降雨是造成中小河流洪水的直接因素和主要激发条件。在一个流域内,降雨量(或面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和强度时,该流域可能发生洪水灾害,造成淹没农田、房屋、冲毁桥梁等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常把这一量值及强度称为该流域的致灾临界(面)雨量、雨强。致灾临界(面)雨量是洪涝灾害气象预警发布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关键指标,它的大小与地质、地貌、地形等特征、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情况有关。不同流域内不同地点的致灾临界(

11、面)雨量也不同。致灾临界(面)雨量随前期条件如降水、土壤水分、水位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这些条件的不断变化,致灾临界(面)雨量也呈现动态变化。中小河流:本文指流域面积大于 200 平方公里小于 3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称为河道。本指南所指山洪沟的河道,不是指水面的宽度,而是河水长年累月冲刷自然形成的一个区域,包括河水、杂石乱滩等,与人类活动区域有明显的分界线。河床:河谷中经常性被水所淹没的部分,即河谷中枯水期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第3页 河床按形态可分为顺直河床、弯曲河床、汊河型河床、游荡型河床。河堤:沿河道两岸用土或石等垒成似墙的构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比

12、降:亦称坡降、坡度。指水面水平距离内垂直尺度的变化。以千分率或万分率表示。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程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相比,称之为水面的纵比降。由于地球自转和河道弯曲处离心力的作用,河道横断面的水面也不平,左右岸水面的高程差与之相应断面的河宽之比,称之水面的横比降。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基面以上的高程。其单位为米。警戒水位: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险情的水位,一般来说,有堤防的大江大河多取决于洪水普遍漫滩或重要堤段水浸堤脚的水位,是堤防险情可能逐渐增多时的水位。它是我国防汛部门规定的各江河堤防需要处于防守戒备状态的水位。是防汛特征水位之一。保证水位:指堤防工程所能保证自身安全运行

13、的水位。又称最高防洪水位或危害水位。系指堤防设计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水位。也是中国根据江河堤防情况规定的防汛安全上限水位,往往就是堤防设计安全水位。是防汛特征水位之一。防洪高水位:水库遇到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位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是水库特征水位之一。设计洪水位:当遇到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经调洪后(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它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水库特征水位之一。校核洪水位:遇到大坝校核洪水时,坝前水库达到的最高水位,也称非常洪水位。是水库特征水位之一。第4页 2 项目概述 2.1 建设目标 建设一套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包括覆盖山洪地质灾害监测

14、、短临预警和短期精细化预报的一体化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Web 市县级平台,针对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的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气象支撑平台,以及覆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等功能的三农专项预报预警服务保障业务系统,并对相关软硬件设备进行升级。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实现对防治区局地突发性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准确、可靠监测,提高降水精细化预报、短时临近预报水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得到有效增强,提升各地区对山洪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精细化预报、监测评估和灾害防御能力。2.2 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软件技术开发,地理信息平台软件以及硬件设备实施。(一)软件技术开发 软

15、件技术开发包括三个系统:1 基于 WEB 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包括精细化预报系统和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实现站点雨情监测和分析统计、雷达卫星遥感监测产品显示、短临预警预报产品显示、山洪风险预警产品显示、数值预报及释用产品显示等主要功能。2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气象支撑平台 建设市县级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与风险一体化评估系统,利用山洪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平台整合的雷达拼图、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和预报(QPF)等短临产品,结合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致灾临界雨量确定成果以及水文部门共享的水位和水文预警信息等,实现对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的预警预报与风险评估。实现雨量观测数据及预报数据的查询

16、和管理,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的实时监测、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第5页 洪水淹没模拟结果查询显示,预警结果检验及灾情录入查询等主要功能。3 三农专项预报预警服务保障业务系统 建设三农专项预报预警服务保障业务系统,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和特色水果龙眼生长发育、气象灾害数据库,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模型,实现对冬季寒害、低温阴雨、倒春寒、干旱、龙舟水、洪涝、台风、高温、寒露风、霜降风等 10 种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和特色水果龙眼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以及对 10 种农业气象灾害和特色水果龙眼气象灾害的动态评估。第6页 3 山洪及中小河流系统总体需求 3.1 系统概述 山洪及中小河

17、流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三部分:(1)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综合数据库建设:基于 GIS 建立与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报业务相关的综合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山洪沟边界、中小河流流域边界等)、承灾体数据库、基础气象资料库、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报业务数据库(洪水淹没结果、致灾临界雨量、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等)、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灾情数据库、业务支撑数据库(用户权限数据库、运行日志数据库、参数配置库等)。(2)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报相关指标模型研究:对项目中涉及到山洪及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所需要采用的模型和指标进行研究,包括但不限于:

18、对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确定的山洪沟及 24 条内中小河流,建立或采用第三方成熟的模型,计算不同历时和雨强情景下的洪水可能的淹没范围,并结合历史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建立并输出上述所有的山洪沟及中小河流不同洪水灾害等级的致灾临界雨量。此外,还包括搜集暴雨洪涝承灾体易损曲线;研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等。(3)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报系统开发:基于统一的 WebGIS 框架,提供洪水灾害预警业务相关资料显示基础功能,实现对全省全部山洪沟和重点中小河流域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并提供对灾害预警结果的基本检验以及灾情管理功能。3.2 系统用户分析 根据本系统的定位,本系统的用户主要

19、包括三类:气象业务人员、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和决策部门用户。(1)气象业务人员 气象业务人员是本系统的直接用户,是山洪及中小河流系统的主要使用对象,包括省市县三级的气象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其中,省级气象业务人员使用该系统对暴雨引起的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进行基础气象资料(主要是气象部门的雨情资料和水文部门 第7页 的水情资料)的查询和监测,根据研究成果的山洪及中小河流灾害致灾临界雨量,对可能造成的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进行风险预警,并结合承灾体情况,对风险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制作风险评估报告。市级气象业务人员可以在省级指导下使用该系统对暴雨引起的本市范围内的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评

20、估。县级业务人员可以重点查看本县范围内的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并负责上报灾情。省级业务人员根据实况雨量和水文资料以及各地收集上报的灾情数据,对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结果进行检验。并能根据检验结果,对致灾临界雨量指标及洪水淹没结果进行滚动订正,不断提高山洪及中小河流域洪水灾害风险预警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系统管理维护人员 本系统建成后,将在省级集中部署。因此,系统的维护管理将由省级负责。系统管理维护人员负责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维护,包括对数据库的维护管理、用户权限的管理、系统定期的检查维护等。(3)决策部门用户 决策部门用户是本系统的服务对象。业务人员通过本系统

21、制作的风险评估报告可以作为决策服务材料提供给决策部门用户。对于气象部门的决策人员,还可以直接在气象专网内通过浏览器查看实时的灾害监测及风险预警信息。3.3 总体业务流程 系统的总体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分为三条线路:(1)灾害风险预警及风险评估子流程:基础气象资料监测报警-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警-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估(2)灾害上报及灾情管理子流程:灾情上报-灾情查询-典型个例查询(3)风险预警结果检验及致灾临界雨量及洪水淹没结果订正子流程 第8页 综合资料查询展示雨、风、水情监测报警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警致灾临界雨量山洪/中小河流洪水边界山洪淹没结果/中小河流洪水过程曲

22、线查看山洪/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预警等级查看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灾前评估)暴雨洪涝承灾体灾损曲线风险评估报告模板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结束预警业务人员灾情上报(灾后评估)灾情上报人员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灾情库致灾临界雨量订正结束查看预警检验结果预警检验人员临界雨量(更新)结束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预警灾情查询、个例查询洪水淹没结果订正淹没结果(更新)图 3-1 业务流程分析 3.4 总体功能需求 经过需求调研与分析,本系统的总体功能组成如下图所示:第9页 站点降雨资料站点大风资料预报产品台风路径水文资料浮标站资料预警信息地理信息数据(GIS数据)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山洪淹没模拟山

23、洪灾害风险评估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预警中小河流洪水过程曲线模拟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结果检验致灾临界雨量订正灾情风险普查资料查询典型灾害个例查询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预警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灾情实况上报及查询 图 3-2 系统功能组成 第10页 4 相关数据需求分析 4.1 数据总体组成 本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数据需求共分七类,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综合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承灾体数据库气象资料数据库水文资料数据库洪水淹没模拟结果图层致灾临界雨量暴雨灾情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承灾体空间分布风雨自动站实况雷达短临预报数据台风数据预警信号数据沿海浮标站资料雨量观测数据水位观

24、测数据山洪淹没模拟结果中小河流水位变化模拟结果地质灾害致灾临界雨量山洪致灾临界雨量中小河流洪水灾害致灾临界雨量地质灾害隐患点资料灾害风险普查资料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承灾体灾损曲线风雨格点预报数据洪水灾情信息数据灾害个例过程资料库 图 4-1 数据需求组成结构图 第11页 4.2 地理信息数据库 4.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全省的 DEM 数据和矢量数据,由气候中心提供,原始坐标为西安 80,现已经转换为 WGS84,存储于服务器的 Oracle 数据库中。数据列表如下:数据类别 数据说明 数据精度 数据时效 数据来源 DEM 全的 DEM 数据 25 米分辨率 2005

25、年 矢量 各级行政边界 全市县镇村五级行政区划面、线的矢量数据 1:5 万 2010 年 水系 全主要水系线、面数据 1:5 万 2005 年 交通道路 全交通道路的矢量数据 1:5 万 2005 年 居民点 全居民点的矢量数据 1:5 万 2005 年 4.2.2 专题地理信息数据 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山洪沟专题地理信息、中小河流专题地理信息、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等,原始坐标为西安 80,现已经转换为 WGS84,存储于服务器的 Oracle 数据库中。数据列表如下:数据类别 数据说明 数据精度 数据时效 数据来源 山洪沟边界 山洪沟边界(面数据)1:5 万 2006 年 山洪沟预警点 山洪沟

26、 1/3/6/12/24 小时预警点 1:5 万 2014 年 中小河流流域边界 主要中小河流域边界(面数据)1:5 万 2013 年 中小河流水文控制点 第12页 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数据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经纬度。2014 年 气象站点分布数据 全省自动站(包括国家站和区域站)分布点数据 水文站点分布数据 主要水文站点 4.3 承灾体数据库 为了评估气象灾害对承灾体的影响,应当建立基于 GIS 的承灾体数据库。本项目主要考虑四类承灾体:人口、GDP、土地(主要考虑农用地类型)和各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物、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电力、其它基础设施)。承灾体数据库建设包括承灾体空间数据的

27、采集以及各种承灾体灾损曲线的研究或资料搜集。4.3.1 承灾体空间分布数据库 数据类别 数据说明 数据精度 数据时效 数据来源 人口格点数据 人口分布格点数据 1KM*1KM 2010 年 经济格点数据 GDP 分布格点数据 1KM*1KM 2010 年 土地利用数据 全省各类土地(主要考虑农用地)分布数据 25 米 2000 年 30 米 2010 年 水稻分布数据 稻田分布数据 建筑物数据 建筑物分布数据(主要是需要山洪沟及中小河流域区域的建筑物)1:1 万 2010 年 敏感承灾学校 全省教育机构分布点 1:1 万 2013 年 医院 全省医疗服务点 1:1 万 2013 年 车站 全省

28、地铁站、客运站等 1:1 万 2013 年 道路 全省交通道路数据 1:5 万 2005 年 第13页 体 桥梁 低压输电线路 4.3.2 承灾体灾损曲线资料库 数据说明:适合的各种承灾体(本项目主要考虑经济、人口、农田、建筑物、道路)的灾损曲线资料。4.4 气象资料数据库 4.4.1 气象自动站的风、雨实时观测资料 数据说明:内国家自动站和区域气象自动站(新格式)实时数据。4.4.2 精细化降水格点预报数据 数据说明:未来 3 天(0-72 小时)的精细化降水格点预报数据(逐 24 小时预报数据)(格点精度为 5km*5km)4.4.3 精细化大风格点预报数据 数据说明:未来 3 天(0-7

29、2 小时)的精细化降水格点预报数据(逐 24 小时预报数据)(格点精度为 5km*5km)4.4.4 短临预报产品(QPE、QPF)数据说明:SWAN 格式的 QPE、QPF 数据。包括 QPE1 小时数据和 QPF0-30 分钟、30-60 分钟、60-120 分钟、120-180 分钟、未来 3 小时累计降水、未来 6 小时累计降水、未来 12 小时累计降水数据。第14页 4.4.5 台风数据库 数据说明:按照台风自定义编号获取实况数据。4.4.6 预警信号库 数据说明:全省当前生效的预警信号资料。4.4.7 沿海浮标站资料 数据说明:根据省份中文名称检索获取浮标站实时数据。4.5 水文资

30、料数据库 4.5.1 水文部门的雨量观测数据 数据说明:根据省份中文名称检索获取水文站实时雨量观测数据。4.5.2 水文部门的水位观测数据 数据说明:按省份获取每小时正点的水位数据、日平均水位数据等。4.6 洪水淹没模拟结果图层数据库 4.6.1 山洪淹没模拟结果图层 数据说明:包含山洪沟不同历时(1/3/6/12/24 小时)、不同重现期雨量条件下洪水淹没模拟的栅格图层,分辨率为 25 米。4.6.2 中小河流水位变化模拟结果图层 数据说明:包含主要中小河流域不同历时(1/3/6/12/24 小时)、不同重现期雨量条件 第15页 下水位变化及水文控制点淹没模拟的栅格图层,分辨率为25 米。4

31、.7 致灾临界雨量指标库 4.7.1 地质灾害致灾临界雨量 数据说明:地质灾害隐患点(本项目主要考虑滑坡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历时和不同风险等级下的致灾临界雨量指标。(现有的致灾临界雨量是不分等级的,系统预留分等级的接口)4.7.2 山洪沟致灾临界雨量 数据说明:各山洪沟不同历时和不同风险等级下的致灾临界雨量指标。4.7.3 中小河流洪水致灾临界雨量 数据说明:各中小河流流域不同历时和不同风险等级下的致灾临界雨量指标。4.8 暴雨洪涝灾情数据库 4.8.1 地质灾害隐患点资料 数据说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属性信息资料以及关联的图片资料。属性信息包括:统一编号、野外编号、灾害类型(泥石流、

32、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不稳定斜坡、崩塌)、灾害名称、灾害地点、规模等级、稳定性、危害程度、威胁人口、威胁财产、调查时间、防治对策、监测员、监测员电话、监测员手机、监测负责人、监测负责人电话、监测负责人手机、备注。4.8.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资料 数据说明:已经建立的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历史普查资料。第16页 4.8.3 暴雨洪涝灾情实况信息数据 数据说明:每次发生灾情后,由县级业务人员通过本系统收集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灾害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已造成的危害、环境条件、灾害诱发因素等所能收集到的灾害相关信息。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资料同步入库的字段保持一致,将录入同一个数

33、据表中。4.8.4 重大灾害个例过程资料库 数据说明:重大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发生过程的降雨过程资料,包括本次灾害发生过程中的自动站实况、QPE、QPF、精细化格点预报数据、风险预警等级图、淹没分布图等。第17页 5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1 洪水灾害预警业务相关资料查询显示(UC1)综合资料查询显示模块提供支撑山洪及中小河流监测预警业务所需的综合资料的查询显示功能,包括:GIS 数据显示 自动站降水资料查询显示 自动站大风资料查询显示 水文站资料查询显示 格点产品查询显示 台风路径查询显示 浮标站资料显示 预警信号显示 5.1.1 GIS 数据显示(UC1-1)5.1.1.1 功能概述 采

34、用基于瓦片技术的 WEBGIS 平台,支持地图显示、缩放、漫游、定位和图层叠加功能,支持等经纬度投影的地图瓦片和 Google Map 地形图瓦片和边界叠加。完善原有 WEBGIS 地图引擎,山区地形引擎和海图引擎,提升在漫游、缩放和定点分析的用户体验;提供地图缩放、漫游等基本操作,可以切换显示矢量、影像、地形三种背景底图,并基于基础底图叠加显示各种专题地理数据图层。5.1.1.2 用例定义 用例号 用例名称 优先级 用户角色 对应特性 UC1-1-1 地图基本操作 高 业务人员 通过鼠标操作对地图进行缩放、漫游;通过罗盘操作对地图进行缩放、上下左右移动;第18页 用例号 用例名称 优先级 用

35、户角色 对应特性 UC1-1-2 基础地理底图切换显示 中 业务人员 切换显示矢量、影像、地形三种背景底图 UC1-1-3 专题地理数据叠加显示 高 业务人员 叠加显示各种专题地理数据图层 5.1.1.3 地图基本操作(UC1-1-1)用例编号 UC1-1-1-1 用例名称 地图基本操作 用例概述 通过鼠标或罗盘操作对地图进行缩放、漫游 参与者说明 业务人员 输入数据 进入综合资料查询显示界面,显示地图 输出数据 目标范围显示在地图窗口中 成功保证 有地图数据 基本事件流 步骤 活动 1 滚动鼠标,实现地图缩放 2 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实现地图漫游 3 滑动地图罗盘的刻度尺,实现地图缩放 4

36、 选择地图罗盘上的方向键,实现地图向上下左右移动 扩展事件流 无 子事件流 无 业务规则与约束 无 5.1.1.4 基础地理底图切换显示(UC1-1-2)用例编号 UC1-1-2 用例名称 基础地理底图切换显示 用例概述 系统窗口默认显示范围内的矢量地图,系统通过地图切换按钮来实现矢量图、地形图、影像图的快速切换。参与者说明 业务人员 输入数据 进入综合资料查询显示界面,显示地图 第19页 输出数据 显示所选底图类型 成功保证 有地图数据 基本事件流 步骤 活动 1 默认显示范围的矢量地图 2 点击切换地形图,显示范围的地形图 扩展事件流 1a 点击切换影像图,显示范围的影像图 子事件流 无

37、业务规则与约束 无 5.1.1.5 专题地理数据叠加显示(UC1-1-3)用例编号 UC1-1-3 用例名称 专题地理数据叠加显示 用例概述 系统提供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包括降雨、大风、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沟边界、中小河流边界、承灾体数据、标注、站点、预警信息等)的叠加显示功能。参与者说明 业务人员 输入数据 进入综合资料查询显示界面,显示基础底图 输出数据 所选专题图层在基础底图上叠加显示 成功保证 有基础地图数据和专题地理数据图层 基本事件流 步骤 活动 1 从专题图层列表中选择某个专题图层 2 所选择的专题图层在基础底图上叠加显示 扩展事件流 无 子事件流 无 业务规则与约束 无 第2

38、0页 5.1.2 自动站降水资料查询显示(UC1-2)5.1.2.1 功能概述 实现对全省自动站降水资料的查询显示、实况监测报警及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5.1.2.2 用例定义 用例号 用例名称 优先级 用户角色 对应特性 UC1-2-1 自动站降水实况查询显示 中 业务人员 根据一定的查询条件查询自动站降水数据,并对查询结果按照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UC1-2-2 自动站降水实况监测报警 低 业务人员 根据自动站降水监测等级划分标准,实现对自动站降水资料的分级显示,对于超过监测阈值的站点进行闪烁报警,并以列表形式展示报警站点和不同降水等级的站点数 UC1-2-3 自动站降雨资料统计分析 低 业务人

39、员 按站点统计指定时段内的累计降水;按区域(行政区划、山洪沟、中小河流域)统计指定时间段内的平均面雨量 5.1.2.3 自动站降水实况查询显示(UC1-2-1)用例编号 UC1-2-1 用例名称 自动站降水实况查询显示 用例概述 根据一定的查询条件查询自动站降水实况数据,并对查询结果按照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参与者说明 业务人员 输入数据 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信息中心 WebService 接口)自动站降水实况资料查询条件,包括:时段(年月日时)、要素(1/3/6/12/24 小时降水)、显示方式(填图、等值线、等值面)、站点(国家站、区域站)输出数据 自动站降水实况资料查询结果显示,显示方式

40、包括:地图显示(填图、等值线、第21页 等值面)、列表显示、气泡显示(仅对于单站查询而言)、站点降水时序分析(24小时降水量柱状图)(仅对单站查询而言)成功保证 实时通过 WebService 接口读取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 基本事件流 步骤 活动 1 系统后台自动实时通过WebService接口采集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 2 在地图上选择某个站点,弹出气泡,显示该站点的编号、名称、观测时间、最近整点时刻的 1/3/6/12/24 小时累计降水,并提供“查看该站点最近 24 小时降水量柱状图”的链接 3 点击单站气泡上的“查看该站点最近 24 小时降水量柱状图”的链接 4 显示该站点最近 24

41、 小时降水量柱状图 结束或继续执行 2(查看其他单站降水资料)或 5(设置查询条件查看全省降水资料)5 设置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查询条件(要素选择一个,显示方式显示一种,站点选择国家站或区域站)6 在地图上以填图、等值线或等值面的形式,以及以列表的形式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自动站降水资料 结束或继续执行 2(查看其他单站降水资料)或 5(设置其他查询条件查看全省降水资料)扩展事件流 无 子事件流 5-1 指定显示方式为填图 5-2 指定显示方式为等值线 5-3 指定显示方式为等值面 6-1 地图上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自动站降水资料(填图、等值线或等值面)6-2 列表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自动站降水资

42、料(站点编号、站点名称、要素值)业务规则与约束 1 自动站数据能够按时采集,或延迟时间在规定范围内 2 以等值线或等值面显示时,无站点缺测资料 第22页 5.1.2.4 自动站降水实况监测报警(UC1-2-2)用例编号 UC1-2-2 用例名称 自动站降水实况监测报警 用例概述 根据自动站降水监测等级划分标准,实现对降水站点资料的分级显示,对于超过监测阈值的站点进行闪烁报警,并以列表形式展示报警站点和不同降水等级的站点数 参与者说明 业务人员 输入数据 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信息中心 WebService 接口)自动站降水监测等级划分标准(配置文件或通过界面配置)输出数据 地图上分级显示的降

43、水站点资料(填图)超过监测阈值的闪烁站点图标 报警站点列表(站点 ID、站点名称、要素值、报警原因)不同降水等级的站点数的统计列表 成功保证 实时通过 WebService 接口读取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 基本事件流 步骤 活动 1 系统后台自动实时通过WebService接口采集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 2 系统后台实时根据自动站降水监测等级划分标准,在地图上对降水站点资料分级显示,并以列表显示不同降水等级的站点数 3 若后台判断有站点的要素监测值超过了阈值,则以地图上闪烁图标和报警站点列表的形式进行报警 4 结束 扩展事件流 3a 若无超过监测阈值的站点,则地图无闪烁图标,报警站点列表为空

44、子事件流 2-1 在地图上对降水站点资料分级显示(按不同颜色显示)2-2 以列表显示不同降水等级的站点数(按降水等级统计站点数)3-1 报警站点在地图上以闪烁图标进行提示 3-2 在报警站点列表中列出报警的站点(站点 ID、站点名称、要素值、报警原因)业务规则与约束 1 自动站数据能够按时采集,或延迟时间在规定范围内 第23页 2 自动站降水实况监测等级划分标准(详见本文档 5.9 节)5.1.2.5 自动站降雨资料统计分析(UC1-2-3)用例编号 UC1-2-3 用例名称 自动站降雨资料统计分析 用例概述 按站点统计指定时段内的累计降水;按区域(行政区划、山洪沟、中小河流域)统计指定时间段

45、内的平均面雨量 参与者说明 业务人员 输入数据 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信息中心 WebService 接口)站点降雨资料统计条件,包括:起止时间段(业务规则与约束 1)累计降水量范围 统计方式:包括两种,按站点统计累计降水、按区域统计平均面雨量 输出数据 按站点统计累计降水的统计结果(统计量填图、等值线、等值面)按区域统计平均面雨量 成功保证 实时通过 WebService 接口读取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 基本事件流 步骤 活动 1 系统后台自动实时通过WebService接口采集自动站降水实况观测资料 2 设置站点降雨资料统计起止时间段(必选)和累计降水量范围(按站点统计累计降水此项可选,

46、按区域统计平均面雨量不设置此项)3 按站点统计累计降水,在地图上以填图、等值线或等值面形式显示各站点指定时间段的累计降水 4 按区域统计平均面雨量,在地图上点击某个区域(根据所选择的区域类型,可以在地图上点击所选类型的区域,如设置按山洪沟统计,则在地图上可以选择某个山洪沟),则以弹出气泡形式显示该区域的平均面雨量(需要将各站点的统计量先插值,然后与统计区域叠加,按照算术平均法求出各区域的平均面雨量)5 结束 扩展事件流 3a 若设置了累计降水量范围,则只显示此范围内的站点 第24页 子事件流 4-1 按行政区划统计各区域的平均面雨量 4-2 按山洪沟统计各山洪沟的平均面雨量 4-3 按中小河流

47、流域统计各中小河流域的平均面雨量 业务规则与约束 1 选中的时段间隔不能超过 72 小时,以减少系统做数据统计时的处理时间 5.1.3 自动站大风资料查询显示(UC1-3)5.1.3.1 功能概述 实现对全省自动站大风资料的查询显示、实况监测报警及大风资料的统计分析。5.1.3.2 用例定义 用例号 用例名称 优先级 用户角色 对应特性 UC1-3-1 自动站大风实况查询显示 低 业务人员 根据一定的查询条件查询自动站大风实况数据,并对查询结果按照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UC1-3-2 自动站大风实况监测报警 低 业务人员 根据自动站大风监测等级划分标准,实现对自动站大风资料的分级显示,对于超过监测

48、阈值的站点进行闪烁报警,并以列表形式展示报警站点和不同大风等级的站点数 UC1-3-3 自动站大风资料统计分析 中 业务人员 按站点统计指定时段内的最大/极大风速;按行政区划统计指定时间段内的最大/极大风速 5.1.3.3 自动站大风实况查询显示(UC1-3-1)用例编号 UC1-3-1 用例名称 自动站大风实况查询显示 用例概述 根据一定的查询条件查询自动站大风实况数据,并对查询结果按照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第25页 参与者说明 业务人员 输入数据 自动站大风实况观测资料(信息中心 WebService 接口)自动站大风实况资料查询条件,包括:时段(年月日时分)、要素、显示方式(填图、等值线、等

49、值面)、站点(国家站、区域站)输出数据 自动站大风实况资料查询结果显示,显示方式包括:地图显示(填图、等值线、等值面)、列表显示、气泡显示(仅对于单站查询而言)、站点最大/极大风速时序分析(最大/极大风速折线图)(仅对单站查询而言)成功保证 实时通过 WebService 接口读取自动站大风实况观测资料 基本事件流 步骤 活动 1 系统后台自动实时通过WebService接口采集自动站大风实况观测资料 2 在地图上选择某个站点,弹出气泡,显示该站点的编号、名称、观测时间、?分钟平均风速、瞬时风速,并提供“查看该站点最大/极大风速折线图”的链接 3 点击单站气泡上的“查看该站点最近 24 小时最

50、大/极大风速折线图”的链接 4 显示该站点最近 24 小时最大/极大风速折线图 结束或继续执行 2(查看其他单站大风资料)或 5(设置查询条件查看全省大风资料)5 设置自动站大风实况观测资料查询条件(要素选择一个,显示方式显示一种,站点选择国家站或区域站)6 在地图上以填图、等值线或等值面的形式,以及以列表的形式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自动站大风资料 结束或继续执行 2(查看其他单站大风资料)或 5(设置其他查询条件查看全省大风资料)扩展事件流 无 子事件流 5-1 指定显示方式为填图 5-2 指定显示方式为等值线 5-3 指定显示方式为等值面 6-1 地图上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自动站大风资料(填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