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三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7423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理论三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动控制理论三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三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理论三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动控制理论三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自动控制理论in课程英文名称:Control Theory III课程编号:204T0657学分:2.5学时:40 (其中: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一)、电子技术基础(一)/ (二)、电机学H、电力系统信号分析与 处理适用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使用教材:廖道争.自动控制理论M.科学出版社,2019.开课单位: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一、课程性质自动控制理论川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与学位课。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关 于自动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性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本课

2、程理 论性和工程应用性均较强,是数学思维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拓展。主要针对复杂工程系统的控制问 题,建立数学模型,基于传递函数这一主要数学模型,应用时域、夏数域、频域以及状态空间等理 论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校正,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从控制科学的内容、方法、思维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帮助学生树立良 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探索习惯。课程目标2:能够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的专业知识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正确规范表述,理解自动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普遍方法和通用规律。课程目标3:能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等数学知识对自动控制系统建立

3、微分方程、传 递函数、频率特性等数学模型并求解。课程目标4:能根据被测/控对象特征和控制性能要求,运用该门课程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 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状态空间分析法等控制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应用问 题的关键环节,正确表达和分析控制工程应用问题,体现出综合分析能力。课程目标5: 了解影响智能电网系统控制目标和方案的各种因素,掌握智能电网控制系统校正 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最终达到控制目标,体现出综合设计能力。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 撑关系1.工程知识指标点LL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 语言工具用于智能电网工程问题的表述。指

4、标点L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 学的知识对智能电网工程的具体对象问题建立 数学模型并求解。支撑目标:课程目标1,课 程目标2,课程目标32.问题分析指标点2.1: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 智能电网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指标点2. 2:能基于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正确表 达智能电网复杂工程问题支撑目标:课程目标1,课 程目标43.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指标点3.1:掌握智能电网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 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 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支撑目标:课程目标L课 程目标5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了解自动控制理论的发

5、展及应用;理解自动控制基本概念。(2)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术语。(3)理解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2 .重点难点: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3 .课程思政融入点:(1)自动控制领城典型事迹与爱国情怀、自动控制技术发展与科技报国的使命(2)工程师和科学家思路上的不同4 .考核要点: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5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探讨6 .作业安排: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6学时)7 .教学内容(1)理解动态系统数学模型的初步知识(2)掌握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3)掌握传递函数概念及性质(4)掌握电气系统的数

6、学建模(5)掌握方框图建立与化简8 .重点难点:传递函数的概念与求取9 .课程思政融入点:(1)数学建模的多种形式与唯物辩证法(2)自动控制系统数学建模与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思维10 考核要点: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求取传递函数1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探讨12 作业安排: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8学时)13 教学内容(1)掌握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2)掌握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3) 了解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4)理解稳定性的定义,掌握稳定性的充要条件,掌握劳斯稳定判据及其应用(5)理解稳态误差、系统型别的概念,掌握静态误差系数、稳态误差的计算2 .重点难点:

7、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的计算,稳定性分析3 .课程思政融入点:(1)系统稳定性与人的抗干扰性(2)阻尼系数的工程含义与工程应用4 .考核要点: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5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探讨6 .作业安排: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第四章根轨迹法(4学时)7 .教学内容(1)理解根轨迹的概念(2)掌握根轨迹的幅相条件和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3)掌握利用根轨迹图分析控制系统(4) 了解参数根轨迹14 重点难点:根轨迹的条件及绘制,用根轨迹图分析控制系统15 课程思政融入点:(1)通过根轨迹绘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事物的发展规律(2)从时域到复数域分析同一个系统性和分析事物的多维

8、度16 考核要点:根轨迹的绘制及根据根*九迹图分析控制系统17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探讨18 作业安排: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第五章频率特性法(8学时)1 .教学内容(1)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掌握Bode图的绘制(3)掌握Nyquist图的绘制(4)掌握Nyquist判据及其应用(5)掌握相角裕度、幅值裕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6) 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之间的关系2 .重点难点:Bo加图,Nyquist判据及应用,稳定裕度3 .课程思政融入点:(1)通过极坐标图、Bodo图的介绍,带领学生认识一些基本的工程哲学,掌握工程分析 的常用方法(2)从系统稳态性能指标和动

9、态性能指标兼顾的矛盾性引导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复杂性, 工程问题寻其中道。4 .考核要点:Bode图的绘制,稳定裕度的计算,Nyquist判据及应用5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探讨6 .作业安排: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4学时)7 .教学内容(1)理解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的基本概念及方式(2)掌握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特性(3)掌握频域法超前校正、滞后校正(4)掌握PID控制算法及其参数整定方法8 .重点难点:频域法超前、滞后校正9 .课程思政融入点:(1)系统校正与人自我反思校正(2)从微分环节D和积分环节T对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影响看待事物的两面性10 考核要点:频域法超前、滞后

10、校正1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探讨12 作也安排: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第九章状态空间分析方法(8学时)1 .教学内容(1)掌握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方法(2) 了解状态空间描述的线性变换及标准型(3)掌握由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描述(4)掌握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5)掌握能控性、能观性的定义及判别方法2 .重点难点:状态空间描述的概念与求取3 .课程思政融入点:(1)应用MATLAB做状态空间分析,介绍软件的发展。(2)引入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工程伦理 意识4 .考核要点:能控性、能观性的判断,极点配置问题、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求取5 .教学方法:课堂讲

11、授、课堂探讨6 .作业安排: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五、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支撑的课程目标讲课实验实践第1章 绪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应用;自动 控制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分 类,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术 语;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2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第2章型动态系统数学模型的初步知识;微 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传递函 数概念及性质;电气系统的数学建 模;方框图建立与化简。6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3制统时分法 型控系的域析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二阶系统的 时域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稳定性的定 义,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劳斯稳

12、定 判据及其应用;稳态误差、系统型 别的概念,静态误差系数、检态误 差的计算.8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第4章 根轨 迹法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的幅相条件 和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了解参 数根轨迹;利用根轨迹图分析控制 系统。4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第5章 频率 特性 法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Bode图的绘制;Nyquist图的绘制; Nyquist判据及其应用;相角裕度、 幅值裕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8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第6章 控制 系统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的基本概念及 方式;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特性; 频域法超前校

13、正、滞后校正:PID4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的校 正控制算法及其参数整定方法。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第9章 自动 状态 空间 分析 方法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方法;状态空 间描述的线性变换及标准型:传递 函数求状态空间描述;线性定常齐 次状态方程的求解;能控性、能观 性的定义及判别方法8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1.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九支撑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考核与评价方式合计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 (60%)线下成绩(含课堂考勤、课堂互动、课 堂讨论、纸质作业等)课程考试课程目标155指标点1. 1

14、课程目标281422指标点1. 2课程目标381422指标点2. 1课程目标461218指标点2. 2课程目标481422指标点3. 1课程目标55611总分占比先4060100说明: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课程目标的成绩比例可以在上下10%的范围内浮动,但必须保 证总成绩为100分2.课程考核评分标准七、参考书目:课程目标考核要求评分标准高于预期达到预期低于预期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课程目标1课堂考勤、课程总结拓展(5)54302课程目标2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堂 讨论、期末考试(22)202218191317012课程目标3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堂 讨论、期末考试(22)202218191317012课程目标4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堂 讨论、期末考试(40)364032352431023课程目标5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堂 讨论、期末考试(H)10118967051 .张爱民等.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 .胡寿松等.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9.3 .邹伯敏主编.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