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4403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比照描写范进中举前后, 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 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 灵的荼毒。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 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拟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 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 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 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开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 度的艺术性。重点分析范

2、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并注意处理好与孔 乙己一文的比拟阅读。【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卓越的挖苦艺术,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2、了解文章是如何用鲜明的比照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3、感知人物性格,学习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教学重点】1、深入分析比照手法的运用,欣赏挖苦艺术。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人物描 写方法。【教学难点】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教学方法】1、比拟法:重点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胡屠户对他的不同 态度,了解夸张、比照手法在本文中具体运用所到达的强烈的挖苦效 果。2、引伸法,让学生假想孔乙己中举后将会出现的情景,既

3、训练了口 头表述能力,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 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 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一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 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 说家吴敬梓的长篇挖苦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二、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以下加点字的音。星宿(xiu )斋公(zhai) 醉醺醺(xun)癞虾螟(lai ha ma )阎王(ydn )攥(zuan

4、) 带挈(qie) 碎(cui)簇拥(cu) 侥幸(jiao)2、作家作品简介:吴敬梓(1701 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 家。父亲吴霖起,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样的 思想有一定影响。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 还没考上举人。由于科场不遇和家道衰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 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广泛的交 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 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长篇挖苦小说儒林外史就是在作者 这样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上写成的。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挖苦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 刺艺

5、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 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 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三、初读课文知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在此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2、故事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谁?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 发疯的丑态。教师总结,引出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 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 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类似对联: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

6、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四、研读课文: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1、地位一一连买肉的都瞧不起,岳父任意辱骂到不敢打,连做过知 县的乡绅也来巴结2、本人态度一一唯唯诺诺,老实巴交对胡屠夫的称呼(岳父一一老 爹),发疯的过程如此?很快与张乡绅打成一片,3、他人态度(岳父、张乡绅、邻居)岳父:语言、动作、神态、行为(两次贺喜所送的东西)(前倨后恭)(细节描写,拿银子时的动作描写)五、问题探究:1、造成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是什么?范进为什么会发疯?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关于封建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 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反动腐朽。明代

7、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 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 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 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 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清代的科举制度 是这样的: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 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禄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 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 式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 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

8、加会试的是举人, 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土,取中后统称为进土。殿试分三甲禄取。第一甲踢 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禄取三 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 鼎甲。(简单介绍相关常识,增强对文章内容的了解)2、走进人物:概括人物形象特征(1)范进一一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 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 中举后那么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 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

9、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户的语言、行动说明)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明确: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 承,趋炎附势(后)的市偿形象。(3)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 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说明他急于结 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到达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 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3、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 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明确: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 这类知识分子之

10、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 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 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 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六、课堂小结:总结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1、以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先前 的“岳父”到中举后的“老爹”。2、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如范进发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 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胡屠户为女婿扯衣服后襟,拿银子时的动作等 运用夸张、比照的手法进行挖苦。范进中举惊喜得发疯,运用了夸张 的手法,但并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虽不是普遍

11、现象,却也“会 有实情”的,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 功名到手就如痴如醉,惊喜假设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 具有辛辣的挖苦效果。比照手法主要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鲜明 的比照,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 私的典型市价的性格跃然纸上。七、拓展延伸:师生继续讨论,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这两篇小说你更喜 欢那一篇?为什么。我们将两篇文章从三方面进行比拟:1、人物和主题思想。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到晚年终于中举而发疯,一个始终 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格方面来说,他们都热衷于功名,迂 腐可笑,疯的不知为何而疯,死的不知因谁而死,麻木

12、不仁,可悲可 怜。因此,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 害,摧残他们的精神,摧残他们的肉体。2、作者的态度和挖苦夸张手法。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运用了挖苦手法,但又有区别。前者 是对主人公(范进)尖锐的嘲笑,那“抱着鸡,手里插了草标”的形 象,那“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丑态,刻画 得入木三分;后者对孔乙己的嘲讽,严厉而冷峻,却并不显露,那又 脏又破的长衫,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绘得那样淋漓 尽致。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吴敬梓对笔下的人物是的尖锐的嘲笑,无情的鞭挞,因为他痛恨封建科举制度;鲁迅对他笔下的人物却 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作者希望他能从麻木中觉醒,以便 拯救中华民族。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对该形象的态 度所决定。3、表现手法。范进中举主要运用了强烈的比照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 现主题思想;而孔乙己那么选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富有表现力的片断, 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去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