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莘村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3358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莘村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莘村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莘村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莘村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兜风刘心武按说职业司机对坐车兜风不会感兴趣,可“的哥”青岭却发出这样感叹:“要能跟倪叔一起兜兜风就好啦!”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倪叔到青岭他们那个村子“蹲点”,吃“派饭”轮到去青岭家。“蹲点”指的是干部下 基层工作一段时间,从“点”上取得

2、经验,以后再往“面”上推广。“蹲点”干部一般住在生产大队队部,吃饭呢, 则由生产队干部分派到一些农户,轮流供应,以一定的“工分”作为补偿。青岭那时候八九岁,他娘给倪叔安排的饭 菜好香,光那一盘炒鸡蛋,就让青岭馋涎难禁,可是爹娘不许孩子们上桌,青岭只能扒着门缝偷看,没想到坐在炕上 炕桌边的倪叔瞅见他了,就坚持要他进屋上炕同吃,他爹娘怎么代辞也无效,只好唤他进屋,青岭那顿吃得好香!吃 完饭,倪叔还留青岭玩,青岭给倪叔说了自编的顺口溜:“河边有个庙,庙里盘个灶,灶上蒸白薯,惹来大老鼠,老 鼠甩尾巴,想把白薯拿,狸猫猛一蹦,老鼠忙钻洞,白薯滚出锅,变个大青骡,四蹄呱哒哒,跑到老虎家”倪叔 听了仰脖大笑

3、,如今青岭已经想不清楚倪叔的五官,但那天大笑的倪叔脖颈上暴突的筋腱,只要一回忆,还总能活生 生地呈现在眼前。后来有一天,倪叔结束“蹲点”,要回市里去了,市里派了一辆吉普车来接他。那年头,青岭他们那村子,有拖 拉机,也来过大卡车,可是很少有小轿车出现,吉普车更是头一遭进村。不知那最早见到吉普车的人是怎么嚷嚷的, 顿时全村轰动,说是“现代化来了”,那时候也不懂什么是“现代化”,反正一听说“现代化”就感觉幸福从天而降, 连小脚老太太也忙出屋去开眼迎福。结果,村东的姚奶奶,不慎摔了一跤,磕落了门牙一当时痛苦,几年后家里富裕 了给补上了乱真的假牙,她老人家逢人就先嘻开嘴唇,然后说:“可不是现代化了嘛”,

4、这是后话一且说倪叔把行李 放上车以后,执意要找到青岭,说是要让青岭上车,跟他在村边转转,兜兜风。当时车边围着多少大人孩子啊,多少 人想坐进那车里,跟着兜兜风,享受一下“现代化”啊,可倪叔只是一迭声地找青岭。偏那天青岭在河里摸鱼,人们 好不容易才把他找到,簇拥着来到倪叔面前,倪叔好高兴啊,热情地让青岭上车一起兜风,可青岭那时不知怎么地超 常羞怯,任凭倪叔催、同伴推,就是没有登上“现代化”后来倪叔只好让司机开车出发了,挥手向所有的乡亲告 别。关于倪叔的一切,若不是有偶然的线头牵动,那相关的记忆都淡若烟雾了。前些日子青岭歇工一天,拎了两瓶酒 一个蛋糕去给大哥祝寿,嫂子烧出一桌好菜,哥俩边喝边聊,大哥

5、忽然说起,曾见到过倪叔。大哥是电器修理工,有参考答案1、 (1) D(2)具有线索作用。“兜风”既是题目,也是叙事线索,多次出现,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展示人物性格。 作品写当年倪叔邀请青岭“兜风”,又写今天青岭欲寻到倪叔“兜风”,生动地展示了倪叔热情豪爽、青岭感恩重情 的性格。揭示小说主题。通过描写“兜风”故事,反映倪叔和青岭分享生活快乐的真挚意愿,有力地揭示作品的主 旨一一美情难获。(3)卒章显志。“我”由故事叙说、人物展示转到结尾的现实感悟,都在讴歌倪叔和青岭之间那种“完全超功利的” 的“美情”。揭示题意。这句话是“我”在青岭谈话之后表达的有关三“情”的真切感悟,它是对“兜风”故事的

6、意义的诠释。升华主旨。以这三“情”的感悟收束全文,客观上起到了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净化读者思想心灵,提 升作品人文价值的多重作用。【解析】(1)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 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D项,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没有夸张。“真挚关切”之说也不恰当,这句是作者的叙述,起到引发下文情节 的作用。故选D。(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章内 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

7、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 的作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 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文章的题目是“兜风”,故事从“的哥”青岭想和倪叔一起兜兜风开篇,文章多次出现的“兜风”,成为贯穿全文的 线索;倪叔”热情地让青岭上车一起兜风”,青岭想“找到倪叔,请他坐上我的车,免费一起兜兜风”是基于倪叔在 “蹲点”时和青岭产生的情感,这个词能突出这两个人物形象;青岭和倪叔产生的美情”是完全超功利的,产生于偶 然,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忽然喜欢”,文章就是表现了 “最难获得是美情”这一

8、主题,“兜风” 一词在文中 也能揭示这一主题。(3)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 析其作用。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 让人觉得回味无穷。从结构上看,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末尾,这是“我”对青岭和倪叔之间情感的评价,结尾点题;这一评价升华了文章的 主题,“我”的触动是对世间人与人之间“真、善、美这三类感情”的认识;从倪叔邀请青岭“兜风”到青岭要回报 倪叔“兜风”,这一温情故事体现的就是“美情”,作为见证人的“我”的这句话点出了小说的意义。【点睛】小说阅读的注意点:

9、1 .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明线 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 .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 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 .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 具体的作用。4 .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2、1. “根”

10、指动漫文化拥有了一大群欣赏观众,并且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的观众,如今长大。2. BC3. “更加理直气壮”的依据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孟旦证明,人生下来,本能地就有利他的倾向;威尔逊 证明,人类的道德倾向是具有遗传性的;脑神经认知科学最新发现表明,对造成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和公平感,是大 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两大先天情感;人类学家也早就发现,人类社会的起源,即人的社会性形成,善是 开端。二十一世纪渐渐清晰起来的一幅新的人性图景中,“雅”也是人性图景中的一部分,这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 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4. “重新认识”是指作者之前把“性善”当成了一

11、种后天的信仰,而后通过研究作者认为“性善”是一种人性的真实。 人身上不单单有“深藏的恶”,还有天然的“性善”,这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 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而且可以启发我们重新省视当代的文 艺、文学以及文化固有的思想框架。【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 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依据第段”约二十万观众来看,不仅吸引了各地的年轻人,欣赏人口创新纪录,而且,那一群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 的人

12、,如今长大,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可知“根”指动漫文化拥有了一大群欣赏观众,并且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 的观众,如今长大。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 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人总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更感到亲和,对亲人、朋友更痛痒相关,更愿意分享一些好东西、好信息”这句话很明 显属于第段所说的“亲亲之爱”;依据第段“威尔逊证明了亲亲之爱,建立在亲族选择即基因的自然选择基 石之上”,以及第段“威尔逊还说: 在多种有证据的遗传特性中,最接近道德趋

13、向的是对他人之不幸的移情,以 及婴儿与其保护人之间的某些情感过程。可以为道德趋向的遗传性再提供大量的历史证据”,可见威尔逊意在通过“亲 亲之爱”来表达人类的道德倾向是具有遗传性的。故选B。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 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A项,“雅化的文化思想成为主流”于文无据,原文只说“这一新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 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而“强调

14、人性正 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不能等同于“成为主流”。B项,“互相促进”说法错误;应该是抑制“随俗”,促进“雅化”。D项,“发掘”不属于“人性图景”。故选C。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 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文章第段说,“种种跨学科研究的合力,渐渐地正在拼合为一幅区别于蝇王的新的人性图景。这一新的变化, 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 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那么“种种跨学科研究”在文

15、中指代什么呢?往前看,我们可以发现:第段,美国密歇根 大学哲学系教授孟旦,通过现代社会生物学的成果,揭示了在人的自然本性和遗传中有互惠和利他的先天倾向。也就 是说,人生下来,本能地就有利他的倾向;第段,脑神经认知科学最新发现表明,对造成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和公平 感,是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两大先天情感;第段,人类学家也早就发现,人类社会的起源,即人的社 会性形成,善是开端。这些就是“种种跨学科研究的合力”,它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人性图景,这个图景可以让 我们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4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

16、是作答时,一定要依据文 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观点作答。“重新认识”是指作者之前认为“凡提升、发明、转化、美化人性中的自然性,皆为雅化的,如儒家之性善说”,可 见作者之前把“性善”当成了一种后天的信仰,,而非人性中的自然性,而后通过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孟旦的研 究和社会生物学研究者爱德华威尔逊的说法,作者认为“性善”是一种人性的真实。蝇王等作品呼吁人们要正视 “人自身的残酷和贪婪的可悲事实”,医治“人对自我本性的惊人的无知”,其实人身上不单单有“深藏的恶”,还 有天然的“性善”,这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

17、理 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这不仅可以教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几千年前的性善、仁爱、雅化、守 正等观念,而且可以启发我们重新省视当代的文艺、文学以及文化固有的思想框架。3、1. A. A2 .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 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 们的共鸣;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 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

18、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 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 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A项,“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错误,原文说的是“相较于外网 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只是说“质疑多”。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 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本题中,B项,“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 融贡献

19、中国智慧”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 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 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功夫熊猫的例子,并不能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C项,”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错误,李子柒的作品走红与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的经历并不相同。D项,“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 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而不是选项所说“主 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

20、故选Ao.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 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李子柒的故事 对中国文化输出的启示”相关内容:“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 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 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 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

21、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 原因”。据此分条概括即可。【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 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 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 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 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 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

22、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4、1. (1)美景 (2)抬. B2 . A.从那以后(林古度兄弟)每次登门拜访他,就袖中藏着饼饵给他吃,白云先生就很高兴。他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 读,像过去一样流泪哭泣。过了几年,最终穷困而死。3 . B.示例:林古度与陈昂都是福建人,又都寓居金陵;林古度同情陈昂的不幸命运;林古度欣赏陈昂的诗作;希望作者 能够传扬其人,传播他的诗作。4 .由林古度转述传主生平;传主自序中叙述自己的诗歌创作状况;作者耳闻目睹诗坛现状;友人张慎言的感叹。【解析】1.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的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解答时,

23、考生要根据 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 “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大意是“于是有机会游历三峡、剑 门这些胜景”,“胜”是名词,胜景。“舁之中野”,大意是“将其抬到在田野中掩埋”,“舁”,是动词,抬。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平时积累,理解时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古代职官常识等,必要时可用代入法做选择判断。”或自榜片纸于扉”,意思是“有时在门上贴着字纸”。“榜”, 联系所给选项看,最贴合语境的是B项,选“张贴”这一语意合适。故选B。3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平时积累,理解时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注意一词多义、

24、古今异义、 古代职官常识等,必要时可用代入法做选择判断。“皆宜物色之”,从结构上看,“物色”带宾语“之”,在“宜” 后面,应该是动词,排除CD项,比较AB项,应该选A,句子翻译为“都应该访求”,“物色”是访求的意思。故选A。4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 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坚持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下列关键词的解 释:其后:那以后。袖:名词作动词,在袖子中藏。饵食:给吃。辄

25、:就。居数年:过了几年。竟:最终。以: 相当于“而”,表修饰。5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时,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 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 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选择时可用排除法。看句中词语间关系,“百钱”“斗米”都是“持”的对象,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BC项中,“辄”经常用在句子开头表承接,“辄随所求以应”的主语是“他”,“他” 即白云先生陈昂;“持百钱斗米与之”就是“就带些百钱和斗米给他”,表意完整,后面自然停顿。排除C项。故选B。6 .本题

26、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解答时,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 境推断。林古度为什么向作者介绍陈昂其人其诗,这是一道析因题目,要尽可能从多个方面考虑。从“而林古度与其 兄楙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看,林古度与陈昂都是福建人,二者是同在金陵寓居的同乡,引介很 自然;”无所依,仍卖卜秦淮。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陈昂命运不幸,林古度同情他;”是时古度虽年 少,颇晓其大意,称之”,林古度欣赏陈昂的诗作;“自缙绅士夫,非其所交游品目,不使得见于世者多矣,况老 贱晦辱之尤如陈昂者乎? ”由此还可以看出,林古度向作者介绍陈昂其人其诗,还有希望作者能够

27、传扬其人,传播他 的诗作的目的。7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看的能力。解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每部分的内容要点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注意围绕题干要求进行概括。题干说全文取材有多种来源,这里的“材”是选取的材料,需要从内容方面解读。本文 一共三段,第一段“林古度日”,是作者由林古度转述传主生平;第二段中,由“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 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其自序略云”,后面的引用是作者用传主自序中叙述自己的诗歌创作状况来表意。“论 日是作者耳闻目睹的诗坛现状;第三段写“吾友张慎言曰”,是引用友人张慎言的感叹来表明感情。根据以上 内容分条概述即可。【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

28、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 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 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 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参考译文:林古度说:白云先生陈昂,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从他的衣食住行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 他自己隐居在诗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此后莆田被倭寇入侵,城池被破坏,先生率领妻子儿女投奔豫章郡,以 编制草鞋为生

29、。后来由于生意不景气,他又以占卜为生。无论是泛舟彭蠡,在庐山休憩,还是瞻仰陶渊明遗迹,都留 下了诗作。不久进入楚国,由江陵入蜀地,他是搭乘和尚的便船,并受雇于和尚,为他们烧火做饭前往的。到了蜀地 仍旧受雇于和尚,于是有机会游历三峡、剑门这些胜景,登峨眉欣赏美景。和尚死。他就从蜀地返回,寓居在湖北的 江陵、松滋、公安和湖南的巴陵等处。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地把它当做宾客,供他住处和食物。一段时间后,姚太 守也去世,他无所依靠仍然在秦淮河畔以占卜为生。有时在门上贴着字纸,替人家作诗文。那个地方的人家如果有小 小的喜事和丧事,就带些百钱和斗米给他,他就按照来人的要求去做。没有事的时候,又从事占卜,有时

30、再做些织草 鞋的事。林古度与他的兄长林茂是福建人林孝廉初文的儿子,寓居金陵。有一天,兄弟两人经过白云先生的门口,看 到贴在门上的字纸有不同,进到他的家,打听后才知道他是福建莆田人,白云先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情况。他的屋 内以草席为床以瓦罐作灶,用过的纸笔,杂乱地放在屋里。捡到他的诗作就诵读起来。这时古度虽年少,还能读懂诗 的大意,赞叹不已。每当赞叹一首诗时,白云先生就转过脸面向墙壁流泪悲伤,以至失声。从那以后(林古度兄弟) 每次登门拜访他,就袖中藏着饼饵给他吃,白云先生就很高兴。他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像过去一样流泪哭泣。 过了几年,最终穷困而死。他的儿子急急忙忙出去置办衣物棺木,将其抬到在

31、田野中掩埋。古度兄弟俩急忙赶去索取 他的诗集,一无所获,后来得到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他在自序中说:“陈昂年轻时,特别爱好五言,只是家贫没 有很多的古书,得到王维的书就读王维的,得到杜甫的书就读杜甫的。有时根据作品的格式揣摩创作,有时引申其中 的一点加以发挥,含笔构思往往直到笔毛腐烂,研读精髓也常常是绞尽脑汁。”有评论说:人因为诗而显名传扬,可是只有二三个君子因为诗歌而显名,诗歌这条路为什么狭窄啊?对于那些达 官贵人而言,诗歌并不是他们交游品鉴所需的,这才使诗歌不能流传到世上的这种情况很多,况且像陈昂这样的布衣 百姓呢?近有徐渭、宋登春,都是因为穷困而传扬,然而没有陈昂穷困。我的朋友张慎言说:

32、“从今天去集市,看见 卖菜的人都应该访求,唯恐有像白云先生这样的人。”他的话很有启发啊!5、1.(楚狂)接舆 屈原(1) “一杯酒”三句,运用反问手法,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2) “人间万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斥责朝廷轻重倒置、是非不分、一味苟安。(3) “悲莫三句,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与友人情谊深厚,不忍分离之情。(4)最后两句,化用典故,表明自己并不贪求个人富贵,宁愿归隐与白鸥结伴,含蓄地抒发了对投降派鄙视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找出运用的手法,再看此手法的效果。 题干问“上阕划画线句化用的典故涉及哪两个历史人物”,这是针对用

33、典手法来设题,需要找出关键语句及涉及到的 人物。“听我楚狂声”,出自论语微子篇一一“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楚人,姓陆名通,字 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所以“听我楚狂 声”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激愤的情感,而根据辛弃疾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可知,他处于南宋时期,常抒发抗金收复失 地的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而上文“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恨意连绵却无法言尽,“何人”为疑问,实则暗含 无人理解诗人,表达了诗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

34、悲愤。“富贵非吾事”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一“富贵 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处于东晋动荡时期,社会黑暗,但他生性质朴,不慕名利,过着简单的隐居生活,此 处诗人借用他的话,实则是表达自己也像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1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手法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 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表达技巧的答 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干要求”简要赏析下阕的表现手法及词人的情感”,回答时要指出手法再说

35、出诗人的情感。“一杯酒,问何似,身 后名? ”据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字季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 身后名耶? ”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词人用张翰的典故,乃是牢骚之气。他的抗金复国理想难 以实现,志业难遂,还要那“身后”的虚名干什么!这三句与首句相呼应,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 又转入激昂。“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道出了作者“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 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此处运用对比手法,这是词人对南宋小朝廷 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悲莫悲生离别

36、,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悲 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识。”这里是对陈端仁说的,表示对陈端仁有深厚的感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一句,又引用两个典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 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这 两句主要表明自己的心迹,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6、“到时候”改为“届时”;“贵校”改为“学校”;“奉送”改为“惠赠”(或赠送)“忙里偷闲”改为“拨冗”;“拜访”改为“光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能力

37、,语言得体、用语恰当需要考虑语体色彩、谦敬辞等,文段为邀请函,所以语体应为书面 语体,并注意使用谦敬词。第一处“到时候”是口语,需改用书面语“届时”;第二处“贵校”是对对方学校的尊称,这里是第一人称,且邱先 生是校友,所以不能称呼为“贵校”,可改为“学校”;第三处,“奉送”属谦敬词误用,人送己东西,通常用“惠 赠”“惠赐”等;第四处“忙里偷闲”是口语,应改成书面语“拨冗”;第五处“拜访”,也属谦敬词误用,应该为“光临”。7、假如我要乘坐游轮航行在太平洋上的话,我打算带着老人与海。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 人物,在作品中表现了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因为我对大海充满着憧憬与

38、希冀,渴望通过这次“出海”, 如老人一样,磨炼意志,锻炼“打渔”技巧,大海对于老人来说象征着茫茫的人生之路,没有方向,需要你自己去定 位方向,老人航行了 83天之后才打到一条大马林鱼,那种坚持,不放弃的执着让我敬佩,让我随着圣地亚哥一起出海 吧,去寻找一个全新的自己!我认为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大佬天保和弟弟二佬傩送都深爱着翠翠,与哥哥商定用唱歌的方式去争取得到翠 翠的爱情。当天保知道弟弟的心思后,内心无法在翠翠与弟弟之间做出选择。也不愿按照乡里的规矩,“来一次流血 的挣扎”。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借口押船离开了家。结果船出事死去了。他的逃避其实就 是他内心脆弱的表现。二

39、佬十分难过,把哥哥的死归咎于翠翠家,与翠翠家产生了误会。这种误会其实是他内心脆弱 的表现。孙少平,我看到了你灼热的心。少平,你好,认识你是在原西县读高中的时候,你从广袤的黄土地上走来,一身农 民后生的装束却掩盖不了精神高贵;你从荒原的街头走来,一卷揽工汉的铺盖却遮挡不住闯荡新生活的决心与智慧; 你从大牙湾煤矿走来,满脸的煤渣勾勒出的是被生活磨得棱角分明的刚毅的面庞我看到你灼热的心,那是不甘于 平庸,不甘于精神的贫瘠的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热情期盼,这份激情与憧憬是贫困日子中最宝贵的支撑。【解析】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

40、。 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 意高。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丰富的人物性格令我佩服,老人出海一连84天没有捕到鱼,惊叹老人的贪穷和无奈; 老人不怨天尤人,毅然前往远海,敬佩老人的坚持与倔强;在那个时代,许多渔人不再用传统的方式捕鱼,效率大增, 而老人依然使用几条钓索,一把鱼叉,让人思索他的固执与坚守。优秀作品中感召人心的人物总令人回味、思量。所 以我要带着老人与海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 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

41、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 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 边城小镇茶恫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 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坚强:痛苦也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我认为痛苦能让一个人变 得脆弱。比如大佬天保和弟弟二佬。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三选一,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发挥特长的空间。同时,该题具体具体提出了概括名著 情节、呈现语言风格、展现象征思维等要求,从而强化了对考生能力的综合考察。针对这一作文题命题趋势,作为复

42、 习备考的学生,平时要加强对历史知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强化名著阅读,都是很有必要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 平是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生在农村,学习相当艰苦,忍饥挨冻,始终不放弃,反而更加勤奋。小说勾刻 他的求学、成长、奋斗、成熟的经历,通过对其周遭社会环境的描写,按照史学家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时代。从这一点 上来看,一沙一世界,一个人即是一个环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家庭、爱情、理想、朋友以及命运等等无不包 涵在小说中。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从一个平凡的青年身上看到一个平凡的世界。他性格的成功,在于周遭环境及周围 人物的扶持。孙少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点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

43、考虑: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用什 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 明,合理,得体。8、选择三国演义,做成折扇。选取典型的人物形象,做封面,附上这样一段话,如“如果你是英雄主义者,你会 爱上三国演义,它是英雄的赞歌,在快意恩仇中彰显历史的宏伟壮阔。读书,是与知音的相遇”“人物语言富于个 性化,张飞的豪爽、关羽的高傲、曹操的机诈、孔明的智慧,常在简练的几笔勾画中显露出来”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写给谁或写 给谁看,即写作

44、对象;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 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题干要求“如果请你从红楼梦、三国演义或论语三本书中任 选一本,为其设计一款文创产品,你会设计什么?又会怎样设计?描述你的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需要明确自己 选择的书本,说明设计的内容,然后阐述设计意图。它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可从三组图书中去任选。一定注意 将书内容巧妙联系,要符合作品的人物和内容,且找到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 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

45、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 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 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 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 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 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

46、、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 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 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 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 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 回去一家修理冰箱,那位退休的老干部给他倒茶水剥橘子,闲聊中,问起他原是京郊哪儿的人,大哥一说出口,那老 大爷先“啃”

47、 了一声,跟着就问:“你们村有个叫青岭的孩子吧? ”大哥说:“那是我老弟呀!哪儿还是孩子!他孩 子都上中学啦!”青岭一听这话,酒醒了一半,忙问:“倪叔他家在哪儿呀? ”大哥说:“我成天跑东跑西修活儿, 哪还记得他那地址?你看这倪叔也真怪,村里那么多人,他偏就问起你一个。“青岭追问:“他还怎么说起我? ”大 哥说:“他就是反复说了好几次:青岭那个坏小子! ”青岭跟我说起这事,问我:“我该不该千方百计找到倪叔,请他坐上我的车,免费一起兜兜风呢?我们可以绕着 五环跑一圈,饱览现代化风光啊! 我说:“怎么实施你的愿望,我没有具体意见。只是听了这件事,我很受触动。 世上人们的感情,可以分三类,一类是真情

48、,这里面又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类是善情,或者针对具体的弱者, 或者针对弱势群体,对他们尊重、同情,竭诚地帮助他们。还有一类,就是美情。美情不同于亲情、友情、爱情,不 一定有非常坚实的基础;美情也不同于善情;美情是完全超功利的,产生于偶然,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忽然 喜欢,然后就想用一种方式,来让那人分享快乐,这种感情往往是只开花,不结果的。真、善、美这三类感情,其实 最难获得是美情啊! ”青岭听了我的话,一旁沉吟。(选自2008年9月1日北京晚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从“职业司机对坐车兜风不会感兴趣”起笔,再写“的哥”青岭发出的感叹,这样写起到了巧引故事、设置悬 念的作用。B.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一句点明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所叙“蹲点”一事则说明倪叔与青岭关系的非同寻常。 C.青岭特地为倪叔念出了自编的几句顺口溜,既表现出吃完那顿香饭后的愉悦之情,也表现了青岭的童真和对倪叔的 喜爱之情。D. ”若不是有偶然的线头牵动,那相关的记忆都淡若云烟了。”这一新奇美妙的比喻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青岭对倪 叔的真挚关切。(2) “兜风”一词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要分析其作用。(3)小说结尾处,作为见证人的“我”说:“真、善、美这三类感情,其实最难获得的是美情啊! ”试分析这句话在 小说中的作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