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243795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8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行政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学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学概论》PPT课件.ppt(1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主 讲:孙讲:孙 进进行行政政任任 务务 行行政政主主体体建建 设设 行行政政运运作作过过 程程 行行政政保保 障障 绪绪论论 行行政政环环境境 行行政政职职能能 行行政政组组织织 人人事事行行政政 行行政政机机关关管管理理 行行政政领领 导导 行行政政决决策策 行行政政实实施施 行行政政公公共共关关系系 行行政政责责任任 行行政政道道德德 行行政政监监督督 行行政政信信息息 行行政政改改革革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行政管理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概述一、行政管理的含义(概念界定)一、行政管理的含义(概念界定)从政治与行政区别角度从政治与行政区别角度 从从“三权分立三权分立”角度角度 从管

2、理与行政区别角度从管理与行政区别角度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于国家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在我国指作为所进行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在我国指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的各级人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的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政府的工作。行政主体:行政主体:行政客体行政客体:行政管理本质:行政管理本质:二、行政管理的本质和特征二、行政管理的本质和特征(一一)行政管理的本质行政管理的本质1、行政管理不是一般的社会活动、行政管理不是一般的社会活动,而是国家而是国家活动。活动。2、行政管理

3、不是国家的所有活动,只是对国、行政管理不是国家的所有活动,只是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3、行政管理的性质由国家性质决定。、行政管理的性质由国家性质决定。(二)行政管理的特征(二)行政管理的特征 1、行使公共权力、行使公共权力2、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务3、谋求公共利益、谋求公共利益4、承担公共责任、承担公共责任三、行政管理的一般目标三、行政管理的一般目标(一)获得行政工作的成果(一)获得行政工作的成果(二)追求行政管理的高效率(二)追求行政管理的高效率(三)满足公务员的合理要求(三)满足公务员的合理要求(四)保持对行政环境的适应性(四)保持对行

4、政环境的适应性四、我国行政管理的性质和特征四、我国行政管理的性质和特征(一)我国行政管理的性质(一)我国行政管理的性质1、在行政地位上体现为派生性和执行性、在行政地位上体现为派生性和执行性2、在行政目的上体现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行政目的上体现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在行政方法上体现为说服教育和强制相结、在行政方法上体现为说服教育和强制相结合合(二)我国行政管理的原则(二)我国行政管理的原则1、人民管理原则、人民管理原则 2、党的领导原则、党的领导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4、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第二节行政管理学概述第二节行政管理学概述一、行政管理学定义一、行政管理学定义 行

5、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本质本质揭示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运行规律。宗旨宗旨是在把握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行政管理学特征三、行政管理学特征(一)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一)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二)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二)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三)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三)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四)规范性和变异性的统一(四)规范性和变异性的统一四、行政管理学与

6、相关学科的关系四、行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一)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二)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二)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三)行政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三)行政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四)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四)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五、行政管理学的目的(任务)五、行政管理学的目的(任务)(一)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一)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二)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二)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论证方式和实证技术。论证方式和实证技术。(三)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三)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六、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发展六

7、、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发展(一)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一)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二)行政管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二)行政管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1、早期行政研究时期创立时期(早期行政研究时期创立时期(1887年年1911年)年)代表人物是代表人物是威尔逊、古德诺、怀特威尔逊、古德诺、怀特 2、形成时期科学管理时期(、形成时期科学管理时期(1911年年20世纪世纪30年代)年代)代表人物是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3、成长时期行为科学时期(、成长时期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世纪30年代年代20世纪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年代)代表人物是梅奥梅奥 4、发展时期现代科学管理和新公共行政管理时期(、发展时

8、期现代科学管理和新公共行政管理时期(20世纪世纪60年代)年代)代表人物是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三)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式(三)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式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研究侧重点发生转移。、研究侧重点发生转移。3、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引进。、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引进。(四)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状况(四)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状况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1、宏观上研究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宏观上研究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2、研究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结构、运行机制。、研究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结构、运行机制。3、研究我

9、国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研究我国行政管理的民主化。4、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5、研究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现代化、研究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现代化6、研究行政机关的建设。、研究行政机关的建设。第三节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三节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意义一、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意义 二、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方法二、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方法第二章第二章 行政环境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一、行政环境的定义一、行政环境的定义 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系统的各种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系统的各种 因素的总和。因素的总和。二、行政环境要

10、素:二、行政环境要素:(一)行政自然地理环境(一)行政自然地理环境 (二)行政社会人文环境二)行政社会人文环境 三、行政环境的特点三、行政环境的特点(一)广泛性和复杂性(一)广泛性和复杂性(二)变异性(二)变异性(三)差异性(三)差异性四、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四、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美国学者 里格斯里格斯 四个领域:(四个领域:(1)社会环境的行政研究)社会环境的行政研究 (2)文化环境的行政研究)文化环境的行政研究 (3)生理环境与行政研究)生理环境与行政研究 (4)心理环境与行政研究)心理环境与行政研究 三种模式三种模式:融合型、融合型、棱柱型、衍设型棱柱型

11、、衍设型 第二节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第二节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一、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一、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一)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一)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二)行政管理必须与行政环境相适应(二)行政管理必须与行政环境相适应(三)行政管理必须满足行政环境需要(三)行政管理必须满足行政环境需要(四)行政管理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四)行政管理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五)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要保持动态平衡(五)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要保持动态平衡 二、社会变迁与行政变革二、社会变迁与行政变革(一)社会变迁社会变迁 凡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

12、制度和各种凡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具体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慢的变化。(二)社会变迁与行政变革(二)社会变迁与行政变革 (三)社会转型对中国行政管理的挑战(三)社会转型对中国行政管理的挑战(四)经济全球化对行政管理的挑战(四)经济全球化对行政管理的挑战 1.政府职能不仅是内涵的扩大而且需力度的政府职能不仅是内涵的

13、扩大而且需力度的 加强。加强。民族国家政府不仅要治理本国范围内的市场失灵,民族国家政府不仅要治理本国范围内的市场失灵,而且还要治理世界市场失灵。而且还要治理世界市场失灵。2.政府必须强化政府维护本国政府必须强化政府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经济安全”的职责,的职责,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3.政府必须强化维护本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能。政府必须强化维护本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能。第三节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第三节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 一、中国行政环境要素基本特征分析一、中国行政环境要素基本特征分析 (一)自然环境分析(一)自然环境分析 (二)物质经济环境分

14、析(二)物质经济环境分析 (三)政治法律环境分析(三)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四)精神文化环境分析(四)精神文化环境分析 (五)社会环境分析(五)社会环境分析 (六)国际环境分析(六)国际环境分析 二、现阶段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发展的要求二、现阶段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发展的要求(一)现阶段行政环境对中国行政管理发展(一)现阶段行政环境对中国行政管理发展的总要求的总要求(二)现阶段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发展的具(二)现阶段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发展的具体要求体要求 第三章第三章 行政职能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 一、行政职能的涵义及其特点一、行政职能的涵义及其特点(一)行政职能的定义(一)

15、行政职能的定义 行政职能,又称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行政职能,又称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所具有的对国家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作用。职责和作用。(二)行政职能与国家职能(二)行政职能与国家职能(三)行政职能的特点(三)行政职能的特点 1、法定性、法定性 2、执行性执行性 3、排他性排他性 4、动态性动态性 5、多样性多样性(四)行政职能的实践意义(四)行政职能的实践意义 1、行政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本质要求。、行政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本质要求。2、对政府的公共行政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对政府的公共行政活动具有指导作用。3、科学建立行政组织、设置行政机构的根本依据。

16、、科学建立行政组织、设置行政机构的根本依据。4、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科学化的保证。、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科学化的保证。二、行政职能的种类二、行政职能的种类(一)以行政管理的属性划分(一)以行政管理的属性划分 (二)以行政管理作用方向(二)以行政管理作用方向划分划分(三)以行政管理所作用的社会领域划分(三)以行政管理所作用的社会领域划分 (四)以行政管(四)以行政管理系统运行过程划分理系统运行过程划分(五)以行政管理体现的功能性质划分(五)以行政管理体现的功能性质划分 (六)层级职能(六)层级职能三、行政职能的主体、客体三、行政职能的主体、客体(一)行政职能的主体(一)行政职能的主体 1、政府、政府

17、 2、政府行政机关、政府行政机关 3、行政首长、行政首长 4、政府公务员、政府公务员(二)行政职能的客体(二)行政职能的客体 1、经济性组织、经济性组织 2、社会性组织、社会性组织 3、政治性组织、政治性组织 4、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 5、新闻性组织、新闻性组织 6、公民、公民 第二节行政管理职能体系第二节行政管理职能体系一、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一、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一)政治职能(一)政治职能(二)经济职能(二)经济职能(三)文化职能(三)文化职能(四)社会职能(四)社会职能 二、行政管理的层级职能二、行政管理的层级职能(一)中央政府专有职能(一)中央政府专有职能(二)地方政府专有职能(二)

18、地方政府专有职能(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 三、行政管理运行职能三、行政管理运行职能(一)决策职能(一)决策职能(二)组织职能(二)组织职能(三)协调职能(三)协调职能(四)控制职能(四)控制职能 第三节第三节 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手段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手段 一、行政手段一、行政手段 二、经济手段二、经济手段 三、法律手段三、法律手段四、纪律手段四、纪律手段五、教育手段五、教育手段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 (一)提出背景(一)提出背景 (二)基本

19、内容(二)基本内容 (三)基本内涵(三)基本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三、发展与增长三、发展与增长第五节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第五节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一、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一、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素(一)社会环境的变迁(一)社会环境的变迁(二)公共行政的科(二)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学化(三)技术手段的创新(三)技术手段的创新(四)传统行政文化(四)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的影响二、行政职能合理设定的理论尺度二、行政职能合理设定的理论尺度(一)政治尺度(一)政治尺度 (二)技术尺度(二)技术尺度(三)经济尺度(三)经济尺度 (四)价值伦理尺度(四)价值伦理

20、尺度 三、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三、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一)源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一)源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二)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二)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三)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三)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一)职能重心的转变(一)职能重心的转变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二)职能方式的转变(二)职能方式的转变(三)职能关系的转变(三)职能

21、关系的转变 第四章行政组织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涵义:一、行政组织的涵义:国家为实现对社国家为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而依法建立的组织实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而依法建立的组织实体,一般是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及其部门机体,一般是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及其部门机构的总称。构的总称。二、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二、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一)与政党组织的区别(一)与政党组织的区别(二)与权力机关的区别(二)与权力机关的区别(三)与司法机关的区别(三)与司法机关的区别(四)与社会团体的区别(四)与社会团体的区别三、行政组织的地位三、行政组织的地位四、行

22、政组织的特征四、行政组织的特征(一)政治性:(一)政治性:阶级性阶级性、决策性、决策性(二)社会性:(二)社会性:服务性服务性、管理性、管理性(三)权威性:(三)权威性:约束性约束性、强制性、强制性(四)法制性(四)法制性:自身建设的法制性、自身建设的法制性、对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性对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性(五)系统性:(五)系统性:结构性、结构性、有序性有序性(六)发展性:(六)发展性:动态性、动态性、适应性适应性五、行政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五、行政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一)法规制度健全(一)法规制度健全(二)组织目标明确(二)组织目标明确(三)人事调配恰当(三)人事调配恰当(四)权责分配合理(四)

23、权责分配合理(五)财务数量适中(五)财务数量适中(六)运行机制有效(六)运行机制有效(七)行为方式优化(七)行为方式优化(八)价值观念整合(八)价值观念整合第二节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第二节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结构划分和行政体制结构划分和行政体制一、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一、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一)按行政层级划分一)按行政层级划分(二)按行政机构的常设与否划分(二)按行政机构的常设与否划分(三)按行政机构的功能划分(三)按行政机构的功能划分 二、行政组织机构的结构划分二、行政组织机构的结构划分(一)纵向结构划分(一)纵向结构划分(二)横向结构(二)横向结构(三)行政组织机构结构改革的特征(三)行政组

24、织机构结构改革的特征 1、扁平化、扁平化 2、团队化、团队化三、行政组织体制三、行政组织体制(一)行政组织体制的含义(一)行政组织体制的含义 指国家依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指国家依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对于行政组织中各层次、通过法定程序,对于行政组织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式。(二)行政体制的类型(二)行政体制的类型 1、首长制、委员制及混合制。、首长制、委员制及混合制。2、分级制、分职制及并用制。、分级制、分职制及并用制。3、分权制、集权制及均权制。、分权制、集权制及均权制。4、完整制与分离制。、完整

25、制与分离制。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课堂讨论题:课堂讨论题:西方组织理论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西方组织理论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各阶段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对各阶段理论的基本评价。观点,对各阶段理论的基本评价。第四节第四节 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课堂讨论题:课堂讨论题:行政组织结构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行政组织结构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各自的要点、特点。各自的要点、特点。第五节第五节 行政组织设置原则行政组织设置原则课堂讨论题:课堂讨论题:1.行政组织设置的一般原则。行政组织设置的一般原则。2.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改

26、革的基本原则。第六节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第六节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三)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三)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四)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四)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五)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五)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三、三、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四、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四、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1999年年)(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基

27、本思路(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内容(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内容(三)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的成绩(三)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的成绩第七节第七节 中国现行各级政府的架构中国现行各级政府的架构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一)国务院的组织体制(二)国务院行政机构 1、国务院办公厅 2、国务院部委 3、国务院特设机构 4、国务院直属机构 5、国务院办事机构 6、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7、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直接管理的直属事业单位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情况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情况(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基本情况(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基本情况 1、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具有双重性、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具有双重性

28、 2、地方各级政府组成、地方各级政府组成 3、地方各级政府的任、地方各级政府的任期期(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上级垂直管理部(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门、派出机构 第五章第五章 人事行政人事行政 第一节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人事行政概述一、人事行政定义一、人事行政定义 特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凭借一系列特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凭借一系列法规、制度、措施对行政活动中形成的行政事务与行法规、制度、措施对行政活动中形成的行政事务与行政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工作人员相互之间的政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工作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

29、管理活动。关系进行的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管理活动。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三、人事行政的职能三、人事行政的职能 (一)人事计划职能(一)人事计划职能 (二)人事组织职(二)人事组织职能能 (三)人事开发职能(三)人事开发职能 (四)人事保障职(四)人事保障职能能四、人事行政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四、人事行政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五、人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五、人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选贤任能,德才兼备原则 (二)扬长避短,适才适用原则 (三)考试考核、晋升唯功原则 (四)智能互补,结构合理原则 (五)不断更新,合理流动原则 (六)依法管理,用人治

30、事一致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人事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与人事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与 现代人事行政的趋向和特征现代人事行政的趋向和特征 一、中国人事行政管理历史沿革一、中国人事行政管理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用人思想(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用人思想 (二)新中国人事行政管理发展(二)新中国人事行政管理发展 1、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初期人事行政管理、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初期人事行政管理 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2、改革开放以来人事行政管理改革成效与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事行政管理改革成效与存在问题 3、当今世界各国人事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特征、当今世界各国人事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特征二、现代

31、人事行政管理主要趋向和特征二、现代人事行政管理主要趋向和特征 (一)主要趋向(一)主要趋向 (二)特征(二)特征 1、公平性、公平性 2、公开性、公开性 3、超然性、超然性 4、适应性、适应性 第三节现代人事行政分类第三节现代人事行政分类 制度与运作机制制度与运作机制一、人事行政分类制度一、人事行政分类制度 (一)职位分类(一)职位分类 (二)品位分类(二)品位分类 (三)两种分类制度比较(三)两种分类制度比较二、现代人事行政运作机制二、现代人事行政运作机制(一)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一)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 1、更新制、更新制 2、考任制、考任制 3、培训制、培训制 4、退休制、退休制

32、(二)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保健机制(二)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保健机制 1、激励保健机制、激励保健机制 2、考核制、考核制 3、奖励晋升制、奖励晋升制 4、工资福利制、工资福利制 (三)现代人事行政行为调控机制(三)现代人事行政行为调控机制 1、行为调控机制、行为调控机制 2、义务与道德规范、义务与道德规范 3、监督制、监督制 4、惩戒制、惩戒制 第四节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第四节现代人事行政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一、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一、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 (一)公务员(一)公务员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 (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及弊端

33、(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及弊端 二、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二、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含义(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含义:公务员是指在中央、地方各级行政系统中公务员是指在中央、地方各级行政系统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包括受宪法和政府组织法管理,需人员。包括受宪法和政府组织法管理,需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的政府组成人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的政府组成人员和按公务员法进行管理,通过公平竞争员和按公务员法进行管理,通过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常任工作人员。考试、择优录用的常任工作人员。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指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34、考试、录入、考核、职务升降、任免、培训、待遇、退休、监督等项制度的总和。(二)公务员的分类 政府组成人员与非政府组成人员,领导职务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公务员的职级对应,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三级),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司级正职,厅、司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三三)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的区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的区别别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性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性质 2、坚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干部”的原则的原则 3、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坚

35、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5、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分、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分 (四四)公务员制度与传统干部人事公务员制度与传统干部人事 管理制度的比较特点管理制度的比较特点 1、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 2、运用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运用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 3、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4、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 5、实行依法管理、实行依法管理 第六章行政机关管理第六章行政机关管理第一节行政机关管理概述第一节行政机关管理概述 一、行政机关管理的定义和特点一、行政机关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一)定义:行

36、政机关内部所设立的综合行政机关内部所设立的综合性办事机构对机关日常事务、工作秩序、性办事机构对机关日常事务、工作秩序、工作制度、文秘工作、后勤服务的组织和工作制度、文秘工作、后勤服务的组织和管理。管理。(二)特点(二)特点:二、行政机关管理的任务(作用)二、行政机关管理的任务(作用)(一)参与政务(一)参与政务 (二)处理事务(二)处理事务 (三)搞好服务(三)搞好服务 一、行政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一、行政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一)计划安排 (二)组织实施 (三)沟通信息(四)协调控制 (五)检查总结 (六)奖励教育 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机关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行政机关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二、行

37、政机关办公事务管理二、行政机关办公事务管理 (一)日常性工作(一)日常性工作 (二)综合协调工作(二)综合协调工作 (三)辅助决策工作(三)辅助决策工作三、行政机关后勤事务管理三、行政机关后勤事务管理 (一)环境管理:环境控制、机关安制、(一)环境管理:环境控制、机关安制、环境卫生。环境卫生。(二)服务管理:车辆、食堂、接待工作(二)服务管理:车辆、食堂、接待工作管管 理。理。(三)物资管理:固定资产、材料、低值(三)物资管理:固定资产、材料、低值易耗品。易耗品。(四)行政经费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四)行政经费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决算。理、决算。第三节行政机关管理现代化第三节行政机关管

38、理现代化 一、机关管理观念的现代化一、机关管理观念的现代化 二、法规制度的科学化二、法规制度的科学化 三、办公手段现代化三、办公手段现代化 四、行政信息传输网络化四、行政信息传输网络化 第七章行政领导第七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领导定义一、领导定义: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内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领导的引导组织内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领导的权力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对群体和组织的理解。权力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对群体和组织的理解

39、。二、行政领导定义二、行政领导定义: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级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级领导者,在一定行政环境下,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导者,在一定行政环境下,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对被领导者实施的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对被领导者实施的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三、行政领导特征三、行政领导特征 四、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四、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一)合法权力(法定权力(一)合法权力(法定权力 (二)奖赏权(奖励权)(二)奖赏权(奖励权)(三)强制权(惩罚权)(三)强制权(惩罚权)(四)专业知识权(专家权)(四)专业知识权(专家权)(五)归属权(关系的权力)(五)归属权(关系的权力)五、行政领导的功能五、

40、行政领导的功能 (一)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一)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二)维持工作纪律。(二)维持工作纪律。(三)维持组织的完整。(三)维持组织的完整。(四)指导机关达成行政目标。(四)指导机关达成行政目标。(五)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五)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领导职位、职权与职责行政领导职位、职权与职责 一、行政领导职位:一、行政领导职位:(一)定义:一)定义:行政领导职位是权力机关根据有关行政领导职位是权力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律 或规定,按照一或规定,按照一 定的程序选举或任命的行政领定的程序选举或任命的行政领导者导者 所担任的工作岗位职务和责任。所担任的工作岗位

41、职务和责任。(二)特点:(二)特点:二、行政领导职权二、行政领导职权 (一)定义:(一)定义:行政领导职位所赋予的权力,行政领导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是源于行是源于行 政领导职位而获得的有法律效力的权力。政领导职位而获得的有法律效力的权力。(二)(二)行政领导管理职责行政领导管理职责:计划、组织、指:计划、组织、指挥、人事、协调挥、人事、协调 第三节行政领导者第三节行政领导者一、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一、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 (一)选任制(一)选任制 (二)委任制(二)委任制 (三)考任制(三)考任制 (四)聘任制(四)聘任制 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一)政治素质 (二

42、)组织管理素质(二)组织管理素质 (三)文化知识素质(三)文化知识素质(四)身心健康素质(四)身心健康素质三、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艺术三、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艺术 (一)领导方式(一)领导方式 (二)领导艺术(二)领导艺术 第四节行政领导制度第四节行政领导制度一、民主集中制一、民主集中制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与行政首长负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责制三、日常具体行政领导制度三、日常具体行政领导制度四、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四、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首长负责制,是指行政首长全面领导本机关的工首长负责制,是指行政首长全面领导本机关的工作,作,对机关对机关

43、的事务有最后决定权,行政机关所属各机构及工的事务有最后决定权,行政机关所属各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人员的工 作都要对行政首长负责,行政首长对本机关工作作都要对行政首长负责,行政首长对本机关工作负全部责任负全部责任 的体制。的体制。(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确立(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确立 (二)行政首长的权责(二)行政首长的权责 (三)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八章第八章 行政决策行政决策 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行政决策概述一、行政决策定义一、行政决策定义 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关于处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关于处理公共事务的决

44、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的过理公共事务的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所作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程中所作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二、行政决策的特征二、行政决策的特征 (一)行政决策主体是具有法定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在国家行(一)行政决策主体是具有法定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具有合法职位的行政官员。(二)行政对象的广泛性。政机关中具有合法职位的行政官员。(二)行政对象的广泛性。(三)行政决策的法制性。(四)行政决策的权威性。(五)(三)行政决策的法制性。(四)行政决策的权威性。(五)行政决策的结果表现为国家政策和法规。(六)行政决策的非行政决策的结果表现为国家政策和法规。(六)行政

45、决策的非营利性。(七)行政决策者要承担所作决策结果的责任。营利性。(七)行政决策者要承担所作决策结果的责任。三、行政决策的作用三、行政决策的作用四、行政决策的类型四、行政决策的类型 1、按照决策主体在决策权力系统中的地位 2、按照决策主体的人数和决策权力分配的情况 3、按照所需解决的决策问题的范围和重要性 4、按照决策者的思维反应模式 5、按照决策权威的性质 6、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 7、按照使用的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 8、按照决策的时间先后顺序 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一、行政决策体制定义一、行政决策体制定义 行政决策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行政决策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

46、组成部分,是指用制度加以固定的行政机构的设置、权力划分及相用制度加以固定的行政机构的设置、权力划分及相互关系的总称互关系的总称。二、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二、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 (一)行政决策中枢系统。(一)行政决策中枢系统。(二)行政决策咨询系统。(二)行政决策咨询系统。(三)行政决策信息系统。(三)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四)行政决策监督系统。(四)行政决策监督系统。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特征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特征 (一)决策主体由个体为主向群体为主转化。(一)决策主体由个体为主向群体为主转化。(二)决策由集权向分权转化。(二)决策由集权向分权转化。(三)决策思维方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化。(三)决

47、策思维方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化。(四)决策与执行日益分离。(四)决策与执行日益分离。第三节行政决策的程序和原则第三节行政决策的程序和原则 一、行政决策程序一、行政决策程序(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二)拟定方案。(二)拟定方案。(三)选定最佳方案。(三)选定最佳方案。(四)局部试点、追踪决策。(四)局部试点、追踪决策。二、行政决策的原则二、行政决策的原则(一)政治原则一)政治原则(二)过程原则(二)过程原则 1、信息原则。、信息原则。2、预测原则。、预测原则。3、理性原则。、理性原则。4、系统原则。、系统原则。5、创新与择优原则。、创新与择优原则。6、动态与调适原、动态与

48、调适原则。则。第四节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定第四节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定一、政策问题的提出一、政策问题的提出二、政策议程的建立二、政策议程的建立三、政策规划的制定三、政策规划的制定四、政策方案合法化四、政策方案合法化 第九章 行政实施 第一节行政实施概述一、行政实施的定义一、行政实施的定义 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从行政决策形成之日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从行政决策形成之日起,至决策目标实现时为止,贯彻、执行、落实起,至决策目标实现时为止,贯彻、执行、落实行政决策,实现决策目标的全部行政活动和过程行政决策,实现决策目标的全部行政活动和过程的统称。的统称。二、行政实施的特点二、行政实施的特点(一)科学管理

49、和法制管理双重性。(二)目的性和时效性。(一)科学管理和法制管理双重性。(二)目的性和时效性。(三)原则性和强制性。(三)原则性和强制性。(四)经常性和连续性。(四)经常性和连续性。(五)灵活性和创造性。(五)灵活性和创造性。三、行政实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行政实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四、行政实施的原则四、行政实施的原则(一)主体性原则。一)主体性原则。(二)公开性原则。(二)公开性原则。(三)忠实性原则。(三)忠实性原则。(四)高效性原则。(四)高效性原则。(五)党的领导原则。(五)党的领导原则。(六)人民管理原则。(六)人民管理原则。(七)民主集中制原则。(七)民主集中制原则。

50、(八)依法行政原则。(八)依法行政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一、行政决策本身的因素一、行政决策本身的因素(一)决策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一)决策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二)决策的正确性。(二)决策的正确性。(三)决策的具体明确性。(三)决策的具体明确性。(四)政策资源的充足性。(四)政策资源的充足性。二、行政环境方面的因素:二、行政环境方面的因素:政治、社会、心理。政治、社会、心理。三、行政实施主体方面的因素:三、行政实施主体方面的因素:机构、领导、人员。机构、领导、人员。四、行政实施客体方面的因素:四、行政实施客体方面的因素:社会组织、公众。社会组织、公众。五、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