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训练》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243627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训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诗歌鉴赏训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训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训练》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训练一中蒋德刚一、考题回顾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情感1、(、(2005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一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行即兴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明确:明确:题是对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是否了然于胸,是答题的关键。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的是对偶,然后结合诗歌,具体说明,谁与谁对仗,即“芳树”

2、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题是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即对诗中的意境的分析。具体说来,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用什么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同时,也隐性地考查了对诗歌中的词语的理解,例如尾联的“自”和“空”。这两个字的作用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样的,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用乐景写的是哀情。如果分析到这些,考生就不难做答了: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草、水、树、花、山、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尾联“花自落”、“鸟空啼”中的“自”“空”字,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

3、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2、(2005年全国卷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雨后池上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明确:明确: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首先要想象出诗歌上联描写的意境,然后结合诗歌作点具体析说明是怎样表

4、达这种池塘水面的平静的。题属于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求从动静两个角度,对诗歌进行鉴赏,同时也考查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二、送别诗的鉴赏例例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

5、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明确:“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明确:采用设问,明确:采用设问,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例例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魏万之京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

6、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zhen声:捣制寒衣的声音。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明确:明确:“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明确:明确: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依依惜别之情。例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友人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

7、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明确:明确: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明确: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喻,“浮云”比喻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喻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写景诗鉴赏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

8、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例例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滁州西涧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明确: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例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景?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明确:明确:第一句仰视,第二句俯视。这两句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的形象,是什么形象?情是怎样的情?明确:有如画般的景色,也有收获后的明确:有如画般的景色,也有收获后的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因此诗中的形象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因此诗中的形象是一个怡然自得的渔民形象。是一个怡然自得的渔民形象。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同时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透出渔人陶醉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