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实验.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243200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热处理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属热处理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热处理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热处理实验.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属热处理实验第二章 金属热处理实验2。1 金属常规热处理2.1.1实验一 普通钢的热处理 2.1.1.1实验目的 1了解钢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操作方法。分析钢在热处理时含碳量、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钢热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了解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方法。 2.1。1。2实验概述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也是充分发挥金属材料性能潜力的重要手段。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其中包括使用性能及工艺性能。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金属材料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将会使金

2、属材料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过程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段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1钢的热处理 (1)钢的退火钢的退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地随炉冷却。此时,奥氏体在高温区发生分解,从而得到比较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一般中碳钢(如40、45钢)经退火后消除了残余应力,组织稳定,硬度较低(HB180220)有利于下一步进行切削加工。图2-1是以45钢为例的退火工艺曲线: (a)普通退火工艺曲线 (b) 连续退火工艺曲线 (c)二段式退火工艺曲线 (d)等温退火

3、工艺曲线图21 以45钢为例的退火工艺曲线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 = K D (2-1)(单位为min,式中,K为加热系数,一般K =1.52.0mm/min,若装炉量大,则可延长保温时间;D为工件有效厚度,单位为mm)。操作步骤如下: 入炉 保温 出炉 炉冷退火硬度要求:45,197HB;42CrMo,227HB;T8,180HB;GCr15,179-207HB。图22是45钢退火的金相组织。(2)钢的正火钢的正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CM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空冷。由于冷却速度稍快,与退火组织相比,组织中的珠光体量相对较多,且片层较细密,故性能有所改善,细化了晶粒,改善

4、了组织,消除了残余应力。对于低碳钢来说,正火后提高硬度,可改 (a)片状珠光体 (400); (b)块状铁素体+片状珠光体(400); (c)球状珠光体 (400); (d)网状铁素体+片状珠光体 (400)图2-2 45钢退火的金相组织善切削加工性,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对于高碳钢,则正火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下一步球化退火及淬火作好组织准备.图23是以45钢为例的正火工艺曲线: (a)普通正火工艺 (b) 连续冷却正火工艺 (c) 二段式冷却正火工艺曲线 (d) 连续式冷却正火工艺 图2-3 以45钢为例的正火工艺曲线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参见式(21)。操作步骤如下:入炉 保温 出炉 空冷正火硬

5、度分析:45,241HB;42CrMo,231HB;T8,241302HB;GCr15,270390HB。图24是正火的金相组织: (a)块状铁素体+珠光体20钢(400) (b) 块状铁素体+珠光体45钢(400)图24 正火的金相组织(3) 钢的淬火钢的淬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V冷V临),以获得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马氏体组织.图2-5是以45钢为例的淬火工艺曲线: (a)普通淬火工艺 (b) 连续淬火工艺曲线 (c) 二段式淬火工艺曲线 (d) 等温淬火工艺曲线图2-5 45钢的淬火工艺曲线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参

6、见式(21)。操作步骤如下:入炉 保温 出炉 油冷(或水冷)淬火硬度分析如表(21)所示. 表(21)淬火硬度分析材料 淬火温度 洛氏硬度(HRA)45 45 840 约为57 42CrMo 850 约为 56 T8 780 6263 GCr15 850 6266 图26是45钢淬火的金相组织。(a) 上贝氏体+下贝氏 (b)网状屈氏体+马氏体 (c) 网状屈氏体+马氏体 (d) 板条马氏体 (e) 下贝氏体(400) 和残余(400) 和残余奥氏体(100) (400) (400) 图26 45钢淬火的金相组织(4)钢的回火钢的回火通常是把淬火钢重新加热至AC1线以下的一定温度,经过适当时间

7、的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由于钢经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硬而脆,并且工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直接进行磨削加工则往往会出现龟裂,甚至开裂.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引起尺寸变化从而失去精度.因此,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处理。不同的回火工艺可以使钢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图2-7是以45钢为例的回火工艺曲线。 图27 45钢的回火工艺曲线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参见式(21)。操作步骤如下:入炉 保温 出炉 水冷(或空冷)。回火硬度分析。 650回火硬度值如表(2-2)所示。 表(22)650回火硬度值 材料 回火温度 性能45 650 300 HB42CrMo 680 217 HBT8

8、650 23-25 HRCGCr15 650 229285 HB淬火后系列回火温度对应硬度值如表(23)所示。2。碳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1)加热温度碳钢普通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原则上取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3050。但生产中应根据工件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热处理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工件的晶粒粗大、氧化、脱碳、变形、开裂等倾向增加。但加热温度过低,也达不到要求。(2) 加热时间表(2-3)淬火后系列回火温度对应硬度值材料 45 42CrMo T8 GrCr15 150 64HRC 60HRC 200 5055HRC 55HRC 60HRC 61HRC 230 50HRC 60HR

9、C 320 45-50HRC 48HRC 56HRC 360 4045HRC 53HRC420 3540HRC 40HRC 42HRC 48HRC480 3035HRC 36HRC 44HRC550 2530HRC 28HRC 31HRC 38HRC600 2025HRC 25HRC 27HRC热处理的加热时间(包括升温与保温时间)与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工件的尺寸与形状、使用的加热设备与装炉方式及热处理方法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要确切计算加热时间是比较复杂的.在实验室中,一般按照经验公式加以估算。回火的保温时间,要保证工件热透并使组织充分转变。组织转变时间一般不大于0.5h,但热透时间则随回火

10、温度、工件有效厚度、装炉量及加热方式而异。生产中,一般为13h。由于实验所用试样较小,故回火保温时间可为30min。 (3) 冷却方法 退火冷却方式:钢退火时,一般采用随炉冷却到600550以下再出炉空冷. 正火冷却方式:钢正火时,一般采用在空气中冷却. 淬火冷却方式:钢淬火时,钢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的范围内(650550)的冷却速度应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从而保证工件不转变为珠光体型组织;而在Ms点附近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低,从而降低淬火内应力,减少工件变形与开裂。因此,淬火时,除了要选用合适的淬火冷却介质外,还应改进淬火方法.对形状简单的工件,常采用简易的单液淬火法,如碳钢用水或盐水液作冷却介质

11、,合金钢常用油作冷却介质. 回火冷却方式:碳钢回火时,一般采用在空气中冷却. 3.碳钢含碳量对淬火后硬度的影响 在正常淬火条件下,钢的含碳量越高,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低碳钢淬火后,硬度一般在40HRC左右;中碳钢淬火后,硬度可达5062HRC;高碳钢淬火后,硬度高达6265HRC. 4.不同的回火温度对碳钢硬度的影响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组织变化,这必然会使其机械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淬火钢的回火,实质上是一个软化过程,性能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强度降低,而塑性、韧性提高. 2。1。1。3实验设备及材料 (1) 实验用的箱式电阻加热炉(附测温控温装置)。 (2)

12、洛氏硬度计。 (3) 冷却剂:水;10号机油(使用温度约20)。 (4) 实验试样:45钢(3块/组);T10钢(3块/组);20、45、T8、T10钢(各1块/组)。 2。1。1。4实验内容与步骤 学生分3个小组,按组领取实验试样,并打上钢号,以免混淆。 (1) 一组学生将3块45钢试样加热到820840,保温15min然后分别进行空冷、油冷和水冷。其后,分别测定它们的硬度,并做好记录.(2)一组学生将3块T10钢试样加热到770,保温15min后水冷,然后再分别放入200、400、600的电炉中回火30分钟。回火后一般可采用空冷。其后,分别测定回火后试样的硬度,并做好记录. (3)一组学生

13、将20、45、T8、T10钢分别按它们的正常淬火温度加热(900、840、770、770),保温后取出在水中冷却,然后测定淬火后硬度,并做好记录。 3组学生互相交换数据,各自整理(如果有条件,以上试验每组都可做一遍)。2.1。1。5注意事项 (1) 学生在实验中要有所分工,各负其责。(2) 淬火冷却时,试样要用夹钳夹紧,动作要迅速,并要在冷却介质中不断搅动.夹钳不要夹在测定硬度的表面上,以免影响硬度值。 (3) 测定硬度前必须用砂纸将试样表面的氧化皮除去并磨光.对每个试样应在不同部位测定3次硬度,并计算其平均值。 (4) 热处理时应注意操作安全。2.1.2实验二 钢的淬透性实验2.1。2。1实

14、验目的1。学会用末端淬火法测定钢的淬透性曲线.2。比较45、40Cr钢的淬透性高低。3.了解淬透性曲线的应用2.1.2.2实验说明1淬透性的含义 钢的淬透性是钢材的一种重要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它表征钢件接受淬火的能力,即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是钢材的一种固有属性。2钢的淬透性的测定 实验要点是将标准试样加热至奥氏体化后,迅速放入末端淬火实验机的试样架孔中,立即对末端喷水冷却(见图28)。由于试样末端冷却最快,越往上冷却越慢,因此沿试样的长度方向磨一深度为0。20。5mm的窄条平面,从喷水冷却的末端每隔1。5mm测一硬度点,即可得到长度方向上的硬度变化,此即为被试钢种的淬透性曲线(见图29).

15、根据有关规定,钢的淬透性值用J(HRC)/d表示,其中:J为末端淬火的淬透性;d为距水冷端的距离;HRC为该处测得的硬度值。图2-8末端淬火法示意图 图2-9 淬透性曲线的测定3.淬透性的影响因素钢的淬透性由(上)临界冷却速度(kc)来确定。kc越小,即奥氏体的稳定性越好,则钢的淬透性越好.因此,凡是影响奥氏体稳定性的因素,均影响钢的淬透性。图210 钢材横截面上各点与末端淬火试样纵向距离的换算曲线(1)化学成分.合金元素溶入量越多,影响越大.(2)奥氏体化条件。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则奥氏体晶粒越粗大,成分越均匀,冷却转变的形核率减小,kc减小,淬透性增强。2.1。2。3实验内容1

16、。利用末端淬火法,测定45钢和40Cr钢的淬透性曲线。2.利用所测定的淬透性曲线及图210确定45钢和40Cr钢的临界淬火直径.3.利用所测定的淬透性曲线确定60的45钢和40Cr钢截面上的硬度分布.2.1。2。4实验报告内容1、简述实验目的.2、简述你所了解的末端淬火法实验原理。3、讨论钢材淬透性的影响因素。4、画出端淬试样(延棒长度方向)金相组织示意图。5、根据末端淬火法实验分析:(1)淬透性曲线有何应用意义?(2)钢中含碳量不同时,淬透性曲线有何变化?(3)钢中合金元素对淬透性曲线有何影响?2。1。3实验三 综合实验2.1。3。1实验目的 1、了解热处理设备及温度控制方式。2、掌握热处理

17、操作过程及钢的热处理工艺。3、加深对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获得不同的金相组织及硬度的理解.4、观察不同热处理后的组织形态,并说明各种金相组织对应的热处理工艺。 2.1.3.2实验步骤1、分组:34人/组(每组30min).2、参观热处理设备及温度控制方式、冷却介质。3、选定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并进行热处理工艺操作(加热保温冷却硬度回火硬度)。4、测定钢淬火后的硬度。5、淬火硬度测定后进行6000C、4000C、2400C回火.6、实验材料、工艺及实验内容如表(2-4)所示。表(2-4)实验材料、工艺及实验内容材料 用途 热处理工艺 测定硬度/HRC(或HB) 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 1 2 3 平均45

18、 轴、齿轮 8400C+6500C回火 8400C淬火 8400C+2000C回火60Si2Mn 弹簧 8600C油冷 8400C+4200CT8 铣刀、小模具、螺丝刀 7900C淬火 7900C+2000C7、金相组织分析 高碳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T8淬火金相组织)。 淬火马氏体+网状屈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45钢油冷后的金相组织)。 低碳马氏体(20钢淬火后的金相组织)。 淬火+高温回火获得的回火索氏体(45钢调质金相)。8、回火硬度测定。9、数据整理交实验老师签名。2。1。3。3实验报告内容1。简述实验目的。2。简述你了解的处理设备名称及用途。3.讨论热处理工艺及硬度.4.画出金相组

19、织分析的金相组织图,并指出你的热处理工艺对应那种类似组织。5。综合实验分析:(1)常用的淬火冷却方式有哪些?说明各自的特点及应用范围?(2)钢中含碳量不同时,热处理工艺及性能有何影响?(3)分析45钢淬火后应获得什么组织及出现网状屈氏体+M+A残的原因。(4)热处理冷却时,搅拌速度会影响组织及性能吗?为什么?(5)你所了解的平衡组织有哪些?非平衡组织有哪些?其性能有何差异?用哪种热处理工艺可获得该组织?2.2 钢的化学热处理2.2.1实验一、钢的化学热处理2.2.1。1实验目的 1。认识钢的化学热处理原理。2.了解钢在化学热处理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3。掌握渗碳、渗氮化学热处理工艺。 2.2.1

20、.2实验概述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钢件表面,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工艺。1.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有: (1)提高工件表层硬度、耐磨性与疲劳强度的渗碳、渗氮、液体碳氮共渗;(2)提高工件表层耐蚀的渗氮、渗铬、渗硅等;(3)提高工件表面高温抗氧化性的渗铝等.2.化学热处理的依据与条件(1)钢必须有吸收渗入元素的能力,即对这些元素有一定的溶解度,或能与之化合,生成化合物;或几有一定的溶解度,又能与之形成化合物。(2)碳、氮等渗入元素的原子必须是具有化学活性的原子,即它是从某种化合物分解出 来的,或由原子转变而成的新生态原

21、子,同时这些原子应具有较大的扩散力。3。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以渗碳和渗氮为例)(1)工件加热到必要的温度,使碳原子或氮原子在钢中溶解度较大。(2)加热时介质解离出活性原子并吸附在工件表面。Fe是CO与NH3解离的良好催化剂,其化学作用如下: 渗碳 2COCO2+C渗氮 2NH33H2+2N(3)在渗入的温度下,活性原子溶入工件表层;渗碳时,碳溶入奥氏体,渗氮时氮原子溶入铁素体,形成氮的化合物;(4)被渗入的原子由钢件表层向内层扩散,形成渗层。 综合起来,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主要由介质分解表层吸收扩散三个基本步骤组成。4。渗碳化学热处理渗碳的目的及应用 渗碳是将钢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到单相奥

22、氏体区,保温一定时间使碳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层的热处理工艺。经过渗碳处理的钢件在经过适当的淬火和回火处理后,可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而使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韧性,主要用于受严重磨损和较大冲击载荷的零件。渗碳适用的钢种适合渗碳处理的材料一般为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只有这样才能在渗碳及后续热处理后保证在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的同时,心部具有高的韧性。渗碳方法按照渗碳介质的状态,可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和气体渗碳三种.渗碳后淬火回火工艺与组织、性能的关系(1)渗碳后淬火回火工艺如图211所示.直接淬火:渗碳后直接淬火,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脱碳倾向小.但由于渗

23、碳温度较高。奥氏体晶粒长大,淬火后马氏体较粗,参与奥氏体也较多,所以耐磨性较低,变形也较大,只适用于本质细晶粒钢或耐磨性要求低的钢。一次淬火:在渗碳件冷却之后,重新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淬火.对于心部组织要求高的合金渗碳钢,一次淬火的加热温度略高于心部的AC3,使其晶粒细化,并得到低碳马氏体组织;对于受载不大但表面要求高的钢件,淬火温度应选在AC1以上,使表层晶粒细化,而心部组织无大的改善,性能略差一些。二次淬火: 对于力学性能要求很高或本质粗晶粒钢,应采用二次淬火。一次淬火是为了改善心部组织,同时消除表面的网状渗碳体,加热温度为AC3以上。第二次淬火是为细化表层组织,获得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的

24、粒状二次渗碳体,加热温度为Ac1以上。二次淬火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变形大,所以只用于要求表面耐磨性高和心部韧性高的零件。图211 渗碳后淬火回火工艺(a、b 直接淬火;c 一次淬火;d 二次淬火)(2)渗碳后的显微组织如图2-12所示。图212 20钢渗碳空冷后的显微组织左图:从左至右组织为过共析区、共析区、过渡层、心部 (80);右图:过共析区 (500)(3)钢渗碳、淬火、回火后的性能. 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心部韧性好,硬度低。 疲劳强度高。(4)渗碳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削5.渗氮化学热处理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化学处

25、理工艺,其目的在于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疲劳强度、耐磨性、抗蚀性等。渗氮的原理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气体渗氮,利用氨气加热分解出活性氮原子,即 2NH33H2+2N 活性氮原子N被钢件表面吸收并在其表面形成饱和氮的固溶体和氮化物,随着渗氮时间的延长,氮原子逐渐向内部扩散,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渗氮层。简言之,渗氮包括了分解吸收扩散三个基本过程. 渗氮的特点 (1)渗氮的温度低,工件变形小. (2)渗氮的速度慢,氮化的时间长.(3)渗氮前工件需要进行调质处理。(4)渗氮使表层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渗氮后不需要淬火处理。(5)渗氮层耐蚀性较高,热硬性和疲劳抗力好,缺点是薄而脆,不能耐冲击载荷。渗氮适用的钢种

26、 一般碳钢的渗氮层硬度并不高,为了提高渗氮层硬度,应选用含Al、Cr 、Mn、Mo、V等合金元素的专用钢,以形成高度弥散、硬度极高而且非常稳定的弥散分布的合金氮化物.渗氮的工艺组织-性能关系(1)工艺常用的渗氮工艺有两种,即等温氮化、二段氮化。渗氮钢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通常为: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去应力退火)粗磨渗氮精磨或研磨(2)渗氮层组织38CrMoAl钢经525渗氮后,随渗氮时间的延长,渗氮层增厚,由其室温显微组织可见最外层为白亮色的相,其内层为 +相,中间为暗黑色含氮的共析体 +相;正常情况下,心部为回火索氏体,这里试样观察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3)渗氮零件的性能渗氮层深一般为0。

27、10。6mm,其表层硬度可达10001200HV,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硬度很高,即使在600650也不降低,即具有热硬性。渗氮层形成时体积膨胀,工件产生巨大的残余压应力。由于表面形成致密的、化学稳定性高的氮化物相和相,故其抗蚀性好。在水、过热的蒸汽和碱性溶液中均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心部为调质组织,有较高的韧性。6。液体碳氮共渗化学热处理液体碳氮共渗化学热处理就是同时向零件表面渗入碳、氮的化学热处理工艺.(1)高温液体碳氮共渗工艺与渗碳一样,将工件放入密封的炉内,加热到共渗温度,向炉内滴入煤油,同时通以氨气,经保温后工件表面获得一定深度的共渗层.高温液体碳氮共渗主要是渗碳. (2)液体碳氮共渗后的

28、力学性能液体共渗及淬火后得到的是含氮马氏体,耐磨性比渗碳得到的性能好。液体共渗层比渗碳层具有较高的压应力,因而有更高的疲劳强度,耐腐蚀性也较好。共渗工艺与渗碳相比较,具有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表面硬度高,变形小等优点,但液体碳氮共渗层较薄、主要用于形状复杂、要求变形小的耐磨零件.2.2.1.3实验设备及材料 1、实验用的盐熔渗加热炉(附测温控温装置)。 2、表面维氏硬度计。 3、冷却剂:水;10号机油(使用温度约20)。 4、实验试样:20钢(3块/组)、20钢(3块/组)、38CrMoAl钢(3块/组)。 2.2.1.4实验内容与步骤 1、学生分3个小组,按组领取实验试样,并打上钢号,以免混淆

29、。 2、一组学生将38CrMoAl钢试样进行渗氮淬火调质处理,并测定它们的硬度,作好记录。3、一组学生将20钢试样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分别进行直接淬火、一次淬火、二次淬火,统一进行180回火,分别测定回火后试样的硬度,并做好记录. 4、一组学生将20钢进行液体碳氮共渗并回火,然后测定硬度,并作好记录. 5、三组学生互相交换数据,各自整理(如果有条件,以上实验每组都可做一遍).2。2.1。5注意事项 1、 生在实验中要有所分工,各负其责.2、 火冷却时,试样要用夹钳夹紧,动作要迅速,并要在冷却介质中不断搅动。夹钳不要夹在测定硬度的表面上,以免影响硬度值。 3、 定硬度前,必须用砂纸将试样表面的氧化

30、皮除去并磨光,应在每个试样不同部位测定3次硬度,并计算其平均值。 4、 热处理时应注意操作安全。2.2.2 As of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4.0, you can applmultimedia-style effects to your Web pages using visual filters and transitions. You can apply visual filters and transitions to standard HTML controls, such as text containers, images, and other

31、 windowless objects。 Transitions are timevarying filters that create a transition from one visual state to another。 By combining filters and transitions with basic scripting, you can create visually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documents。Internet Explorer 5.5 and later supports a rich variety of optimiz

32、ed filters. Click the following button to see a demonstration of many of these filters and how to usetheProcedural surfaces are colored surfaces that display between the content of an object and the objects background. Procedural surfaces define each pixels RGB color and alpha values dynamically. On

33、ly the procedure used to compute the surface is stored in memory. The content of an object with a procedural surface applie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procedural surface。警告:此类已序列化的对象将不再与以后的 Swing 版本兼容。当前的序列化支持适合在运行相同 Swing 版本的应用程序之间短期存储或 RMI.从 1。4 版开始,已在 java.beans 包中加入对所有 JavaBeansTM 的长期存储支持.请参见 XMLEn

34、coder。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的行为完全不同,并且它们具有不同的语义。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用法,它们包括:大小和速度问题,这种类型以哪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存储,当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用作某个类的实例数据时所指定的缺省值。对象引用实例变量的缺省值为 null,而原始类型实例变量的缺省值与它们的类型有关。当JAVA程序违反了JAVA的语义规则时,JAVA虚拟机就会将发生的错误表示为一个异常。违反语义规则包括2种情况。一种是JAVA类库内置的语义检查。例如数组下标越界,会引发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访问null的对象时会引发NullPointerException。另一种情况就是JAVA允许程序员扩展这种语义检查,程序员可以创建自己的异常,并自由选择在何时用throw关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常用的浏览器现在均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