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政体.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243032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国政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英国政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英国政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国政体.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英国政体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091班 刘海峰 5400209082浅谈英国政体摘要: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反复与曲折,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确立是各种矛盾、冲突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王权自诺曼征服得以确立以来,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一直受到各种潜在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英国具有议会与王权相斗争的传统。英国整体看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完备的整体-代议制责任内阁制。经历了长达7个多世纪的演变与改革后,英国以一个强国的身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

2、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过,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特点:应该属于虚

3、君共和制或者议会内阁制,国王或女王为国家象征性的领袖,并没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一些基本权力也限制在法律框架内。由于首相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当选,首相只对议会负责的特点上有点像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国家主要由首相在法律框架内管理。在国家体制内任然维护着封建残余-世袭贵族,这是它的局限性。英国政体的初步改革大宪章9世纪西塞克斯王爱格伯特统一了七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英格兰这一名称。这时的英格兰,政治上有耆老会议,即全国最有势力的贵族会议,国王的一切重大政务,都要经过耆老会议的批准,由此而形成了英国贵族制约国王的传统。1066年的诺曼征服,在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1066-1154

4、),随着征服分封了众多的附庸,并由国王的直接附庸组成大议会(也被称为大会议),负责决定重大事务,提出法令建议,确定赋税征收。大议会每年召开三次,因过于庞大,开会有困难,于是又有一个较小的库里亚(御前会议),由宫廷大臣参加,也邀请贵族、骑士参加。库里亚具有财政机关和最高法院职能。同时,诺曼王朝开始在英国推行诺曼法.诺曼法和盎格鲁-撒克逊法的融合,构成了普通法的源头。而诺曼法是一种典型的封建法。这里所说的封建,是领主制封建,绝非通常意义上“封建社会”、“封建主义的那种封建。作为封建法,诺曼法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法.它不是建立在国王的单方支配和臣民的单方服从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领主和附庸(受封者)之间相对

5、对等的权力义务关系上。不管领主和附庸那一方,只要是单方拒绝自己的义务,或者是寻求契约以外的权利,权益受害的一方都可以投诉于法庭获得救济。如果法律解决不了,则受害者(不管是领主还是附庸)有权解除封建契约,封主可收回领地,附庸可放弃效忠义务。显然,独立的司法,在这里已经有了苗头。到安茹王朝(来自法国的anjou家族,在英国建立了plantagenet王朝,即金雀花王朝,1154-1399),在领主法庭以外形成了王室法庭,以三大中央固定法庭(普通诉讼法庭、王座法庭、财政法庭)和定期巡回全国的巡回法庭为标志,有了相对独立于王权的司法机构,形成了令状制度和陪审制度,英国法体系出现了.这一时期,随着王权的

6、强大,王权和法律的关系就成了英国人注目的重大问题。1199年登基的约翰王,仗着手中的权力,践踏封建契约,横征暴敛,残害民众,破坏了以往的封建传统,导致了国内封建领主的普遍不满。在坎特伯利大主教的支持下,封建领主领导了反约翰王的起义。值得庆幸的是,约翰王因为刚刚在对法作战中失利,没有力量同国内的封建领主抗衡,据说,当时只有七个骑士站在他这一边。而起义的贵族,也没有“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心壮志,因此,这场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示威性质,没有把英国引到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中(尽管英国也有不断的骚乱和反抗,不断的甚至是残酷的对内或对外战争,但却没有同中国历史类似的那种“周期率”,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7、),而是以契约的方式达成了封建贵族和国王的“和解,并由此而产生了等级代表机构国会,奠定了宪政的先声。这个契约,就是有名的“大宪章”.对于后世的宪政来说,大宪章永远是一个里程碑。大宪章共65条,其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国王与领主关系规定;第二部分为国王施政方针与程序规定;第三部分为国王与领主争端处理规定。按照大宪章的规定,国王要保障贵族和骑士的封建继承权,不得违例向封建主征收高额捐税,不得任意逮捕、监禁、放逐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承认伦敦等城市的自治权。为了保证宪章不落空,由25名男爵组成一个委员会,对国王进行监督,如果宪章遭到破坏,封建领主有权以军事手段强迫国王履约。英国以后的宪政,追根溯

8、源即来自大宪章,其基本精神即王权有限和个人自由。有的学者如斯托布斯(bishop william stubbs,19世纪英国政治学家)就认为,整个英国宪政史,实际上是大宪章的注释史.大约在1240年,英国的大会议改称国会。1254年,第一次从各郡召集骑士代表参加议会。1257年,因为亨利三世流露出不受大宪章制约的倾向,重用法籍宠臣,再加上过度征敛(要求封建领主缴纳收入的三分之一为战争费用),引起了诸侯的反抗,到1258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了牛津条例,并强迫亨利三世接受。这个条例成立了一个24人组成的委员会控制大政,另设一个15人会议作为国王的顾问。这个15人委员会每年要集会三次,并负责向全国男

9、爵的代表作出详细报告.因此,这届议会由于其对国王的不妥协态度赢得了“疯狂议会的外号。很快,下级骑士、伦敦和牛津的市民,因不满于贵族诸侯把持政务,又站在国王亨利一边排斥诸侯,形成了国王、诸侯、市民的三角制衡。1261年,亨利又改组了15人会议,把15人会议变成自己的亲信。到1263年,这种拥护国王和反抗国王的斗争引起了内战。很有意思的是,即使到了兵戎相见的关头,英国人也没有放弃谈判和妥协。他们在内战中,请出了法王路易九世作仲裁。然而,法王仲裁的结果诸侯和市民都不接受.于是继续开战,国王亨利和他的儿子爱德华都当了俘虏.亨利被迫签订了琉伊斯协定,即恢复1258年牛津条例的各项规定.到1265年,除了

10、每郡有两名骑士代表参加议会外,每个自治城市也有两名市民代表参加议会。这是市民进入议会的开端。人们一般把1265年议会看作英国下院之起点。议会和国王,都必须遵守大宪章。从大宪章颁布至亨利五世时(14131422),前后由国王重新确认大宪章达44次,可见其重要性。正是这种渐进的、不断的调整,使得大宪章越来越完善,成为以后英国宪法的躯干和精神.“自由”的旗号权力法案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力量日益增长,控制了议会。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固然是欧洲宪政的先驱,其他欧洲国家也有类似的制度建设.例如,13世纪起,法国也有了变化,国王有事,即召集僧侣、贵族和市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协

11、商,到14世纪初,形成了全国性的三级会议。让我们还是回到英国。英国的宪政文本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权利请愿书。中世纪形成的议会传统,英国国会只有提出建议的权利,法律只有国王才能颁布。因此,“权利请愿书尽管是法律,但还是只能以“请愿书的形式出现.不过,它得到了国王查理一世的同意。这份重要文献是英国国会1628年提出的,其内容有四:一是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二是非依法不得拘捕人民,三是军队不得驻扎民房,四是和平时期不得行使戒严法。由此,大宪章的精神得到了重申、明确和扩展.正是查理一世对大宪章的践踏和对权利请愿书的漠视违背,才引发了英国革命。革命后,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国会也通过了建立共和国的

12、决议,然而,迎来的是克伦威尔独裁.于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具体的革命过程在所有历史书中都有介绍,这里不再废话。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漫长的演变,英国国会的地位已经不可逆转。在1689年的光荣革命中,国会废除了詹姆士二世,迎来了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三世。威廉自然要召集国会,而国会在尊奉威廉为王的同时发布了权利宣言,并在这一宣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权利法案。其内容有三大方面:一是列举革命前王室的十二大过失(违法乱纪、破坏典制、僭用王权、剥削民众等等);二是列举了宪政的十三要义(包括维护法律尊严,限制王权僭越,废除宗教法庭,严格限制税收,确认人民请愿权,禁止平时招募常备军,准许人民携带自

13、卫武器,自由选举国会议员,国会议员言论自由,厘清和改进司法审判,国会必须定期召开,以讨论国政,增进人民福利等);三是确立了王位继承顺序,规定威廉及玛丽去世后,王位传于公主的直系继承人,无子女则传给丹麦的安公主及其直系继承人,再无子女则传给奥伦治王子的直系继承人。这场伟大的革命有被称为“光荣革命”,在历史上同时也被誉为“不流血革命.这个名词高度的概括了革命的经历,以及日后对英国的深远影响。权利法案不仅是英国宪政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宪政,演化为各国宪法中的权利条款。它是英国在长期的改革与实践中凝结出来的结晶,使人类做出的重大举措.至今,这种“自由”的精神仍然感染着现代的人们。权利法

14、案的颁布后,英国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整体,即国家元首世袭,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被称为创举的“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1 国王(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3。 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即是新教徒),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君主立宪制起源于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这种政治 体制将封建时代的君主和控制上院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 治巧妙地结合起来。英王作为世袭的国家元首,根据宪法规定享有某些最高权力。同时,英王权力的行使要按照宪法的规定, 并受到内阁的限制。今天,除英国外仍有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实 行君主立宪政体,它们当中有日本、加

15、拿大这样的西方大国, 也有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澳大利亚等欧洲和大洋洲国家。 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而不理政” 的。君主的权力虚有其表,其一切行动和政务都要遵照宪法的 规定,完全服从内阁的控制与安排。这样,君主立宪制与专制 君主制相比,就有了本质的不同.国王基于宪法而存在,而宪 法又是国民意志的体现,从这一点上说,这些君主与其他资本 主义国家的民选元首已没有本质差别,所以人们形容君主立宪 制是“世袭总统制”的变种。现代君王的权力虽徒有其表,但 并非在政治实践中无所作为。由于他们远离政治,超然独立于 党派的政治斗争之外,因此具有保全议会中的民主政治、保护行政连

16、续性和抑制急剧变革的作用.今日看英国在光荣革命前英国议会里出现两个对立的集团,两者相互攻击分别把对方马做托利和辉格。辉格党代表的是金融资本家、大商人、新贵族等的利益;而托里党代表的是贵族地主和英国国教上层教徒的利益.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自由党更多的是照顾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两党制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9世纪初,英国国王还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内阁大臣。但是到了9世纪的中期,议会选举逐渐成为了两党之间权力角逐的“战场”。两党制的发展更有利于完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两党制实际上就是英国政体的最好体现它促进着英国经济的发展,更为英国政治格局有

17、着长效的稳定作用.第一,两党制能产生长期稳定的政府。在英国的议会中,虽然不乏两大党之外的其他政党的代表,但是真正有力量组织政府而不需要第三党支持的,始终只有两大政党,先是托利党和辉格党,后来是保守党和自由党,从本世纪年代开始,又是保守党和工党。根据现行制度,在大选中获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为执政党。受命组织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中的多数议员为政府派,这样议会就很难把政府赶下台,这就为政府的稳定提供了根本的保证.这一点是多党制国家所不及的。二战后的意大利和第五共和国之前的法国就是例证。另一方面,由于议会内各党都是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反对党有机会通过竞选上台执政,这就使暴力夺取政权和宫廷政变失去了条件

18、和动力。在英国政党政治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本世纪初工党取代了自由党的位置.但是这种取代过程完全是渐进的、和平的,其间没有引起重大的政治动乱,更没有武装冲突,甚至连议会的法定程序都没有发生变动.这是极权政治所不能比的。第二,两党制能提供有效的政府。一般情况下,英国政府都是由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一党组成。除非是遇到重大危机,如两次世界大战和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在一党多数政府的情况下,行政与立法就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样,政府可以凭借其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控制决策和议案的通过,从而有利于对国家的有效管理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本世纪内,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危机,都没有在

19、国内引起激烈的反应或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与它一直有一个坚强而负责的政府有关。第三,两党制能形成一个受到有效监督的政府。“女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的存在,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后备政府,以便一旦选民要求改变政策时,反对党便可接过政府的责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政府受到了有效的监督。反对党的真正目的是要在下次大选中击败现执政党,以便上台执政。因此,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挖空心思挑政府的“毛病”,即认真审查、批评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必须反对那些不必要的、极端的、甚至可能会为独裁政府打开方便之门的政策或议案,同时必须揭露政府侵犯选民个人权利的行为以及政府官员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由于反对党具有独立性,它在执行这一任

20、务时,绝不会留任何情面,也不会瞻前顾后,缩首畏尾。反对党一方面可以通过议会的辩论和质疑,对政府的不适当的活动进行追究,要求政府作出认真、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在议会之外,反对党又可通过中央或地方党组织,利用媒介和公开会议等手段进行宣传和监督。同时,由于反对党的活动也是旨在上台执政,并且是在英国宪法的许可范围之内,所以它所提出的批评,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责任心,不能只从本党利益出发;而且它的批评必须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便取信于民。由于反对党的存在,政府必须小心谨慎,尽职尽责,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从上述可见,英国议会中两大党既是竞争对手,又是执政伙伴.它们既对立、又一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21、。两党制的实质就是用两个政党轮流执政的方式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和国家的政治稳定。两党制既可以产生稳定而有效的政府,又有灵活性和机动性,这有利于调节社会各阶级、各集团之间的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英国的两党制并不是铁板一块、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从两党制中产生出来的执政党不能充分代表民意。英国两党制是由英国的选举制度作保障的。英国现行选举制度是单选区出线制,以大选中获议席多少定胜负,而不是依选票情况。这就造成这样一种矛盾现象:有时反对党所得选票反而会超过执政党,如年大选,保守党得票率仅为,而工党得票为%,可是保守党却因其比工党多得个议席而上台执政。这就是说有时多数选民支持的

22、党却不能上台执政。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但是,在历次大选中,执政党所得选票超过半数者却寥寥无几。其次,两党制对小党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小党在选举中的得票率同其在下院所得席位不成比例。比如年,工党得票率为,却得个席位,占席位总数%,而自由党社会民主党联盟的得票率达,仅比工党差,但仅得个席位,占席位总数的,与工党的差距达。在这种局面下,小党夺得一个席位所需选票几乎为大党的倍。这表明,在两党制下,小党只能是一种政治上的点缀,小党是两党制的牺牲品。小党无参政机会,它所代表的选民的意志就不能直接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表现出来。在英国地方政权中,自由民主党可以同保守党和工党平分秋色,有时它所控制的地

23、方议会数甚至超过某一大党,这表明自民党有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可是,由于两党制,国家政权却与自民党无缘.第三,两党制造成英国政治上的保守.如前所述,由于两党制偏爱两个大党,使两大党可以安稳地轮流坐庄。据统计,在全国各选区中,属于保、工两党的安全选区竟高达.在大选时,许多从心底里支持自由民主党或其他小党的选民,由于明知他所支持的党不能获胜,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把选票投给他较不讨厌的两大党中的一个。由于两大党对政权的垄断,使得它们都趋于安于现状,不图进取。在制定政策上,也是力求稳妥,得过且过,不愿从事任何有风险的事情.战后以来,人们所公认的“英国病”久治不愈,不能说和两大党的这种价值取向没有关系.最

24、后,两党制促进了英国公众中的政治冷淡主义倾向。两大垄断政权,使得许多对两党都不喜欢的人无从选择。在大选中,一部分这种人把选票投给了他较不讨厌的那个大党,而相当一部分选民根本就不参加投票.投票率低是英国的一个突出现象.尽管投票率在整个西方国家都有下降趋势,但英国属于最低的国家之一.战后以来历次大选中,除两次外,选民的投票率都在以下,最低的是年大选,仅为。在当今英国,“政治盲”越来越多,政治冷淡主义盛行,这和两党制的长期作用、影响有着很深的关系。公众对政治的关心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民族士气高低。“英国病”的最根本病因是英国民族的士气低落,在这一点上,英国和中国、日本等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综上所述,英国的两党制虽有功效,但也有很大弊端.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政治制度也不例外。采用某一种模式,在得到了它的功效的同时,也就把它的弊端接受了过来。应该看到的是,任何一种制度模式,都是这个国家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