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课下限时集训1.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239803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课下限时集训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课下限时集训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课下限时集训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课下限时集训1.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课下限时集训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课下限时集训(七七)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限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5模拟)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均不需要消耗能量C分泌蛋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D抑制细胞呼吸对细胞吸收 K的速率无影响2(2015模拟)如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 ATP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 O2浓度的影响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

2、此细胞,不需要消耗 ATP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3(2015高三质检)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B所有的高植物细胞在环境条件适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D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细胞的液泡逐渐变小4(2015四校)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A由图 2 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3、B由图 1 可知,水稻对 SiO223需求量最大,番茄对 SiO3需求量最小C图 2 中 B 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D图 1 水稻培养液里的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稻不吸收 Ca25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示意图,、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运输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B氧气浓度越高,物质的运输速度越快C温度越高,物质的运输速度越快D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6如图表示在神经纤维静息奋状态下 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K均以主动运输方

4、式进出细胞Ba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C运输 K的载体蛋白甲和通道蛋白乙也都能运输 NaD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 K经乙外流的结果7(2015模拟)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正确的是()A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D肌肉细胞吸收水8(2015模拟)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B该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

5、、液泡的颜色和大小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的 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 E 过程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二、非选择题9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a 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 b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a 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和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植物细胞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3)图 b 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4)将形状、大小相同

6、的萝卜 A 和萝卜 B 幼根各 5 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 c 所示。请据图分析:萝卜 A 比萝卜 B 的细胞液浓度_。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 A 的细胞液浓度会_。10图 1 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 2 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1)图 2 中曲线甲代表_,影响曲线乙所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因素主要有_、_。(2)K、O2和葡萄糖这三种物质中,通过图 1 所示的 d 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性。(3)若图 1 代表某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此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称为

7、_,这依赖于细胞膜的_特点。11现有两瓶质量分数均是 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已知葡萄糖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请回答以下问题:(1)A 同学依据葡萄糖和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进行鉴别。鉴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使用该试剂时注意的事项是_、_。现象及结论是若试管中溶液出现_,则为葡萄糖溶液,否则为蔗糖溶液。(2)B 同学把体积相同的葡萄糖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如图 1 所示),在一段时间内,乙液面的变化情况是_,最后乙液面_(选填“高于”“低于”或“于”)甲液面。(3)C 同学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为材料,利用细胞质壁分离原理进行了鉴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的。请在图 2 中绘出可

8、能的结果。答案1解析:选B气体分子及脂溶性小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氨基酸、矿质离子物质进入细胞一般是通过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A 错误;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其动力来自于物质的浓度差,B 正确;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C 错误;细胞吸收 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所以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细胞吸收 K的速率,D 错误。2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A 项正确;葡萄糖从此细胞中运出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协助,因此属于协

9、助扩散,不受 O2浓度的影响,B 项错误;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协助扩散,C 项正确;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影响细胞膜上的分子运动,故可以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D 项正确。3解析:选B高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细胞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液泡);处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环境中。4 解析:选 D由图 2 可知,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A 项正确;由图 1 可知,水稻对 SiO23需求量最大,番茄对 SiO23需求量小,原因是它们各自细胞膜上具有不同的载体,B 项正确;图2 中 B 点,离子吸

10、收速率不再增加,原因是载体的数量有限,C 项正确;图 1中水稻培养液里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 Ca2的相对速率,D 项错误。5 解析:选 A由图可知,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 ATP 供能,属于主动运输。由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所以运输物质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物质。在一浓度范围内,氧气浓度越高,产生的 ATP 越多,但由于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物质的运输速度并不会一直加快。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ATP 的产生会减少,物质的运输速度减慢。6解析:选 D图示细胞内的 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通道蛋白乙外流;图示中 a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

11、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专一性。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 K经离子通道乙外流的结果。7解析:选C表示三种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表示三种影响因素曲线,分别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和肌肉细胞吸收水的方式均是自由扩散,都对;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对;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属于主动运输,对或。8解析:选D题图中共有三次显微镜观察,观察的指标主要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以及液泡的大小和颜色,第二次观察与第一次观察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与第二次观察形成对照,A、B 项正确;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的 KNO3溶液,由于在细胞失

12、水的同时,不断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获得 K和NO3,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当其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吸水,从而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C 项正确;如果蔗糖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D 项错误。9解析:(1)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中,当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质壁分离已完成,细胞原生质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复

13、原过程中。因此,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细胞液浓度大于、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4)由图中两种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戊甲丁乙,甲为萝卜 A 的渗溶液,戊为萝卜 B 的渗溶液,因此萝卜 A 比萝卜 B 的细胞液浓度高。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浓度降低,萝卜 A 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降低。答案:(1)原生质层24(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细胞液浓度大于、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4)高降低10解析:(1)图 2 中甲表示自由扩散,乙表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ATP)的协助。

14、(2)图 1 中 d 表示协助扩散,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红细胞,O2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作用被运出细胞,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1)自由扩散载体的数量能量(或 ATP)的供(2)葡萄糖选择透过(3)胞吐作用流动性11解析:(1)鉴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在使用斐林试剂鉴时,先将甲液和乙液量混合,且反进行时需要水浴加热。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将蓝色的 Cu(OH)2还原成砖的 Cu2O,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沉淀,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溶液中不出现砖沉淀。(2)开始

15、时,虽然两种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由于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葡萄糖大,分子间隙大,单位体积内所容纳的水分子多,故水分子从乙侧更多地流向甲侧。与此同时,葡萄糖透过半透膜进入乙侧,使乙侧溶质分子数目增多,水分子最终会更多地流向乙侧,使乙侧液面高于甲侧液面。(3)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放在质量分数均是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均发生质壁分离,液泡体积减小。由于葡萄糖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在质量分数为 30%的葡萄糖溶液中外表皮细胞随后自动复原,液泡体积增大;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外表皮细胞不会复原,仍保持质壁分离状态。答案:(1)斐林试剂量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混合水浴加热砖沉淀(2)先下降后上升高于 (3)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