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1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894383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1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1 新人教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下限时集训(四十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卷 (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2(2015南通高三模拟)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3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

2、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C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4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D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5(2015南昌调研)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种植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

3、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群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乙图中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D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6(2015绵阳质检)A、B两个湖泊原来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湖光合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

4、C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D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7(2015武汉调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千克的草,则这1 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8. (2015郑州质检)如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

5、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流向C、D的能量就越少9(2015湖北七市联考)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一定小于B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中的部分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A上一营养级约

6、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B输入到上一营养级的能量约有10%流到下一营养级C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D分解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二、非选择题11(2015济宁模拟)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甲。请回答:(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理由是_。(2)据图甲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的比例增加,通过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与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_。

7、(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12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该食物网中存在_条食物链,蛇占有_个营养级。(2)对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言,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包括_。(3)如果大量捕蛇,鼠种群的K值会_,会引起农作用物产量_(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4)如果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8、20%,则蛇增重1 kg,最多消耗绿色植物的量和最少消耗绿色植物的量分别为_。(5)在研究该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_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13(2015武昌区联考)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_。(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

9、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实现的。甲乙丙(4)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kJ。答案1解析:选B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狐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而兔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却是生产者的同化量。2解析:选A理解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中能量的去路是解题关键。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n36%

10、n64%n。3解析:选C输入量即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A错误,C正确;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实际上是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错误。4解析:选B图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应在A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B处能量为(nab),其中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能量储存在初级消费者体内未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被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小于(nab)。5解析:选D该昆虫为植食性昆虫,为初级消费者;病毒与昆虫之间为寄生关系;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

11、;由题图可知,种群密度较大时,病毒感染率也较高,故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6解析:选D比较A、B两个湖的光合速率曲线,可以看出受到污染的湖是A湖;A湖和B湖中的植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而动物的分层现象则由食物、栖息场所等导致;由于污染,A湖固定的太阳能少;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没有植物分布,因此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7解析:选C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

12、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8. 解析:选C由图可知,A是生产者,B、C、D是消费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D同化的能量与C同化的能量之比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B错误。一般情况下,B获得的能量越多,流向C、D的能量就越多,D错误。9解析:选D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可能比小,故A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所以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中的部分能量,故B错误;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

13、量传递效率为(/)100%,D正确。10解析:选B能量流动不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的能量不一定为生产者能量的10%,分解者的能量不一定为生产者能量的10%。11解析:(1)样方法只适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昆虫,不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昆虫。(2)复合种植园肉食和寄生性昆虫比例增加,通过捕食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以及寄生在植食性害虫体内,使植食性昆虫数量下降。(3)山绿豆和荔枝对光照要求不同,搭配种植能够充分利用光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4)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一部分不被同化,形成粪便被分解者利用,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细胞呼吸,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荔枝园里都

14、要定期清除杂草,其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腐生性昆虫为分解者。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答案:(1)不能有的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2)肉食和寄生性昆虫捕食和寄生(3)垂直结构(4)见图调整能量流动关系,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分解者营养12解析:(1)据图可知,该食物网中存在6条食物链,蛇分别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大量捕蛇后,鼠的天敌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会引起农作物减产。(4)当食物链最长、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时,蛇消耗的绿色植

15、物最多,即110%10%10%1 000(kg);当食物链最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时,蛇消耗的绿色植物最少,即120%20%25(kg)。(5)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土壤中小动物有的属于消费者,有的属于分解者。答案:(1)62(2)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增大减少(4)1 000 kg、25 kg(5)取样器取样消费者和分解者13解析:(1)M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太阳光能。M2是系统散失的能量,是热能。在能量传递中由于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故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摄入的能量中有一部分(c)未被同化,B表示被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去掉呼吸散失的,即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3)由图乙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散失的途径有两条: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通过微生物(或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4)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m kJ,则(mmx)1/51/5mx1/5A,m25A/(14x)。答案:(1)热能(或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2)所同化固定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分解者的分解作用(4)25A/(14x)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