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832098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2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下限时集训2 新人教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下限时集训(四十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卷 (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松原调研)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玉米人玉米牛人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中的人比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2.(2015孝感统考)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

2、育和繁殖的能量D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2015合肥模拟)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4(2015沈阳四校模拟)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单位为103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小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

3、食动物由于数量较少即便不补偿输入能量一样能较好地生存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5(2015威海统考)如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为食草动物所含的能量的10%20%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C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生产者呼吸释放量,分解者呼吸释放量,消费者呼吸释放量,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A流经该生态系统

4、的总能量可用表示B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表示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7“波恩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再次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图中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可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8(2015台州中学模拟)表中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部分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项目被鳞

5、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能量(J)419.00209.50146.5562.85A.鳞翅目幼虫的同化量为209.50 J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D能量由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的效率为50%9如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

6、育和繁殖的能量D图中D1/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二、非选择题10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M的气球状蔓生果的果皮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当地气候适合其生存。平底金苏雨树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某种鸟A以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的果实及臭虫为食。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题中生物存在_条食物链,鸟A和臭虫的关系是_。(2)臭虫的喙有长短差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3)1920年到1980年间平底金苏雨树的数量呈_型增长。(4)图3为生产者能量的

7、去向,能量由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_%(保留小数点后2位)。图中没有显示的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去向是_。11(2015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图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_。其中过程表示_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_。(2)图中有_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_。丙和丁的关系是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kJ的能量。(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

8、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答案1解析:选C虽然“玉米人”这个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损失比“玉米牛人”的少,但并不意味着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这还与消耗玉米的多少有关,A错误;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一般为10%20%,B错误;坚持素食,食物链短,能量损失少,相同量的食物可以养活更多的人,C正确;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中的人

9、比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多,重金属盐通过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体内重金属盐的含量越高,D错误。2.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代表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故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解析:选A图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

10、者利用的能量,B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A正确;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选项D将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故错误。4解析:选B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为5,其原因是植被受损,由上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2.5,而肉食动物所需能量为5.12.10.050.257.5,所以需要补偿输入能量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由图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越高,在

11、这场地震中受影响越大,A项错误;要计算能量传递效率,可根据第三营养级(肉食动物)的能量占第二营养级(植食动物)能量的比例,即2.5/(142)15.6%,B项正确;肉食动物虽然数量较少,但是由于地震的影响,由上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满足其需要,故要补偿输入能量肉食动物才能生存,C项错误;各级消费者通过粪便流给分解者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级同化的能量,D项错误。5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A项正确;生物对难降解的化合物和重金属元素具有富集现象,即营养级越高污染物含

12、量就越高,B项正确;图乙中人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所以人处于第二、三营养级,C项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依靠人类活动的维持,D项正确。6解析:选A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分解者呼吸越旺盛,释放的CO2量越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大于表示的呼吸量;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7解析:选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形式是含碳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参与过程;可通过植树造林,增强过程而减少大气中的CO2;开发新能源,可有效地减少人类对化学燃料的依赖。8解析:选D鳞翅目幼虫的同化量摄入

13、量粪便量419.00209.50209.50(J),故A正确。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能量209.50146.6562.85(J),占食物中的能量比例为62.85/419.000.15,故B正确。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单向流动,故C正确。由于不知道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多少,因此无法计算能量由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的效率,而且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故D错误。9解析:选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桑树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图中的A;生产者桑树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有一部分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

14、失,即图中的B,另一部分则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有机物中,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即图中的C;图中的D表示蚕同化的能量,A1表示蚕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D1/D可以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0 解析:(1)题中存在无患子科植物M鸟A、无患子科植物M臭虫鸟A、平底金苏雨树鸟A、平底金苏雨树臭虫鸟A共4条食物链;鸟A以臭虫为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二者又都吃平底金苏雨树和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存在竞争关系。(2)臭虫的喙有长有短,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4)图中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

15、能量,则能量由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3.271060.86106)/(2.31107)10.43%。答案:(1)4竞争和捕食(2)遗传的多样性(3)“S”(4)10.43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11解析:(1)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A)、消费者(D、E)和分解者(B);大气中CO2除来自生物的呼吸作用外,还可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2)最高营养级戊从最长食物链(甲乙丁丙戊),并且按10%传递效率计算获得的能量最少,即1108(10%)41104(kJ)。(3)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kg)。粪便中的能量是羊未同化的能量。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kg)。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1)ABDE光合作用分解者的分解化学燃料的燃烧(2)4戊捕食和竞争104(3)B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