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学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2949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学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3 3 讲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阶段特征 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220589 年)的大动荡;隋唐(581907 年)和宋元(9601368 年)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时空坐标整体感知(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政治(2)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3)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1)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济在遭到一经济定

2、程度的破坏后,逐步恢复发展。(2)隋唐时期,随着新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达到新高度;手工业方面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3)宋代是商业大发展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市、坊界限,农村形成大量草市。宋元时期,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存”的局面;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文化形成,深刻影响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方向。(2)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3)宋元时期,儒学处于转型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推动了文化的

3、发展。考点 1 魏晋、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君主专制的演进2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1)内容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3)局限: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教材补遗 唐朝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

4、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 “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三、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2科举制(

5、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3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构图解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教材补遗 门阀士族的衰落南北朝后期,门阀士族已经显出衰落的迹象,至隋唐时期,终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1门阀士族衰落最重要的原因在经济方面南北朝后期至隋唐时期,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

6、,从根本上动摇士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门阀的盛衰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唐朝中叶,土地买卖界限松弛,均田制崩溃,不能保证士族继续占有大量土地和荫客、部曲等劳动人手,士族因此失去了往日的经济地位和特权,其社会、政治地位也必然随之衰落下去。2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这使得士族渐渐丧失了以往的文化优势,社会政治地位也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士族的衰落。3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

7、4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使士族失去了在礼法门风上的优势。一方面,寒庶地主中也出现了很多“名节风教”之人;另一方面,一些士族门风日趋败坏,士庶区别日趋泯灭,动摇了士族赖以生存的等级特权。选修融会一、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 1)1背景(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2)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3)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4(4)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2内容措施具体内容意义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三长制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发徭役和兵役健全了县以下地方

8、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政绩决定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吏治有所好转迁都洛阳公元 493 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经济上,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远离了北方的骚扰,稳固了政权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促进北魏的封建化,加快民族融合3作用(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2)加速了北方各族政权封建化。(3)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 4)1贞观之治(1)政治方面:吸取隋朝灭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完善

9、三省六部制;慎用刑法,制定唐律 。(2)经济方面: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强调“存百姓”思想。(3)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2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武力讨伐先分别讨伐,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设置机构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世袭。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册封首领接受“天可汗”的尊称,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后裔和亲通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作用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53开放的对外政策(1)政策积极友好的中外交往态度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京都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会宽容的宗教政策佛教经典大量传入

10、中国,被译为汉文,玄奘去天竺取佛经。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召见朝鲜、日本僧人重视传播唐文化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2)作用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推动日本“大化改新” ,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史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

11、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史料解读(1)解读史料一需要抓住关键信息,通过概括“前此选举”的弊端,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反映了科举制相对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2)解读史料二时注意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从中提取“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可将其概括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反映了科举制

12、的创新之处。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提示 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6文化素质。(2)根据史料二,简要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提示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3)综合以上史料,说明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提示 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史论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

13、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的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史学家马端临认为:“至中正之法行,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 。该制度的实行( ) 【导学号:61600011】A打破了门第选拔界限B惩革了选官中的徇私之弊C导致贵族政治的复活D助长了士族

14、对政权的控制D D 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评论者和擢用者合二为一且不受有司监控,极大地助长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和垄断,故 D 项正确。2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 B加强君主专权C决策更加科学D提高行政效率B 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做法实质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 B 项正确。3唐代科举制规定:凡在礼部考中进士者,均须在吏部再考一次,主要考“身、言、书、判” 。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重视选拔法律人才B注重官员的综合素质C促进了文化的繁荣D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B B 根据材料,法律仅是对

15、官员“判”方面的要求,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身、言、书、判”可知,吏部注重官员综合方面的素质,故 B 项正确;促进文化的繁荣仅涉及“书”方面的要求,故 C 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由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提出,故 D 项错误。74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C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D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D D 题干中负责监军的人员由唐初的御史到唐玄宗时期的宦官,而这两类人物都属于中央权势集团的代表,故选 D 项。考点 2 宋元时期中央集

16、权制度的发展|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元代(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1)措施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2)影响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

17、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2元朝:行省制度(1)目的:为了对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2)内容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事务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须呈报枢密院。(3)影响8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易错辨析 唐代中书省、宋代中书省、元代的中书省与行中书省唐代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宋代的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具有参与决策和执行的职责;元代的中书省是中央最高

18、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而元代的行中书省则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选修融会 王安石变法(选修 1)1背景(1)必要性政治: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经济:由于冗官、冗兵、冗费,造成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局面。军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2)可能性: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局面;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3内容(1)富国之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2)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

19、顿太学。4评价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理解史料研习归纳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史料一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 “国除为九江郡” ;衡山王刘赐谋反, “国除为郡” 。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史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

20、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9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抓住核心语句是解读史料的关键。关键信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 “国除为郡” “颁布律令”反映了汉武帝时期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2)史料二同样注意抓住核心关键句解读。史料二“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反映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对中央集权的作用。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2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提示 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2)根据史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提示 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3)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提示 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逐渐集中于中央。史论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

22、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汉至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

23、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10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史料三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

24、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宋史史料解读(1)从史料一信息“重用内朝”得出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由“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得出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由“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得出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主要展现了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2)史料二反映了三省的运行机制。由史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中“中书、门下”的职能。(3)史料三说明宋代决策权归属中书机构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财权集中于三司,这反映出北宋通过分化事权,加强皇权。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提示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

25、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提示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提示 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史论归纳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

26、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11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反映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B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A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后期至宋

27、代,中书门下逐渐承担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故 A 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B、C 两项内容与其无关,排除;中枢机构的政务化仍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没有遏制专制皇权,故 D 项错误。2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 )A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D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C C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宋代的丞相仍具有较大的权力且材料体现不出其权势变化与渐进性,故 A 项错误;宰相并不代表整个士大夫群体,故 B 项错误;宋代所有的敕书虽然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发

28、,但也必须经由宰相副署并由宰相机构发布方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皇权在宋代受到了一定程度制约,故 C 项正确;“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相权都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故 D 项错误。3吴宗国教授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写道:某朝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创新,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它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材料中的中枢权力机构是( )A三公九卿B内外朝C二府三司D内阁C C 三公九卿制是秦朝首创,故 A 项错误;汉代的内外朝制度是指原有的三公九卿演变成执行机构,皇帝任命的身边侍从担任决策机构,与题目中“使政权机

29、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不符,故 B 项错误;宋代的二府三司变革来自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符合12“它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 ,故 C 项正确;内阁为明代首创,故 D 项错误。4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 【导学号:61600012】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保障了蒙古贵族的统治

30、特权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B B 根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设置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B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蒙古贵族的特权等信息,故 C 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元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 D 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 27 页)20122017 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点卷别 魏晋至宋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全国卷2014君主专制强化,秦汉以后“君权神授”的表现;2016宋代重史传统,修史对政治的影响;2017唐朝的统

31、一战争的历史叙述全国卷2014秦朝法律规定,到西晋时的变化;2016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科举制的影响全国卷考情分析 (1)从考查内容看:魏晋至宋元政治制度的演进是高考重点,命题既可直接考查主干知识,又可暗合主流价值观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如地方行政变迁;宋代君主重史实际上就是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的例证。(2)从考查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考查,且非选择题多是政治经济综合或思想综合考查为主。(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及思想文化现象的特点、影响及出现的原因等。13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1(2017全国卷)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

32、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C C 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 旧唐书提及“我师败绩”“不利而旋” , 新唐书谈到“败绩” “诸将为举所败” ,二者在此问题上相互印证。

33、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C 项正确;史书中对李世民有两种不同称呼,即“秦王” “太宗” ,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 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因此不能认定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B 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李世民患病,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D 项错误。2(2014全国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 D “

34、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强化亲情关系,这符合儒家伦理中和谐的主张,表明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2016全国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14A A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 ,故 A 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故 B 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 , “

35、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 D 项错误。名师点拨 历史解释是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的创新。最新史学研究成果认为:个人喜好以及经筵经史讲读制度的推行,使得唐宋时期帝王对史学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宋代帝王往往通过体现帝王意志的相关制度与特殊举措来掌控官、私史学,强化史学的现实功用。他们在推动宋代史学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官修本朝史实而体现着他们的某些旨意。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上述第 3 题就是明显的例证。第 1题则强调历史记载与历史解释的关系。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

36、4(2014全国卷)中国古代, “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 ,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B B 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 C 项;仅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B 项。5(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

37、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 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 D 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 A 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B 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 C 项。名师点拨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祭天大典”体现了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说明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

38、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举制,有利于今天公平公正价值观15的引领。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 ”这表明唐朝时( )A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B法律制定凸显三纲五常思想C严刑峻法是立法的指导思想D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A 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故 A 项正确。2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C说明唐代科

39、举资格审查严格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C C 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知,统治基础并未扩大,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 C 项正确;根据题意,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故 D 项错误。3北宋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故,包拯权知开封府时规定,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这一做法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B改变三冗局面C精简司法机构D根除官吏贪腐A A 根据题干中“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可知,这一做

40、法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故选 A 项。4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 。为解决这一“缺陷” ,元代( )A推行土司制度B建立行省制度C简化行政层级D实行省官互迁B 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干考查的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故选 B 项。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探究核心素养理论阐释162016 年 9 月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4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运用点拨1五大核心素养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2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1)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时空观念学科核心思维,高考考查着力点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

42、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时空观念是感知历史的基础,培养能力的途径,得出结论的前提,理性认识的依据,时空观念无处不在,无题不有。(3)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支撑点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近几年高考命题是史料一统天下,史料实证,推理判断是解答高考题的重要手段。(4)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5)家国情怀学科核心价值观,高考考查切入点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

43、重要体现,是实现17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3(对接高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对即将实行的新版教材的编订具有指导意义,对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具有同样的意义,对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同样具有方向性的价值。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逐渐地体现了这些思想。五大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对高考命题的指导意义会更大,它将成为高考试题的灵魂。针对训练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评。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B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D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D D 根据材料“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可以得出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故 D 项正确。2唐朝时,所有诏敕既须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共认,后盖政事堂印。宋朝台谏制,“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其他权臣以纠正焉。由此可知唐宋时期( )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B政事堂形成民主政治雏形C皇权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D已有了权力制衡分权机制A 唐代中书、门下与皇帝共同决策,宋代监察机构对皇帝和大臣都有监督权力,由 此可知皇权受到制约,故选 A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