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长亭送别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2726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长亭送别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长亭送别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长亭送别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长亭送别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执子之手执子之手长亭送别长亭送别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 B.某所,而母立于兹 C.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D.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解析:C A 项,“却”同“恰”,才,刚刚;B 项,“而”同“尔”,你;D 项,“有”同“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倩:请,央求 B.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 谂:知道,知悉 C.从今经忏无心礼 礼:礼节 D.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 占:吟诵 解析:C 礼:诵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顺

2、时自保揣(保重)身体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扶助) B.怨归去得疾(快) 却(副词,表转折)告了相思回避 C.推(假装)整素罗衣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装载)得起 D.小姐这壁(边)坐 我见他阁(放东西的架子)泪汪汪不敢垂 解析:C A 项,扶持:留意;B 项,却:同“恰”,才,刚刚;D 项,阁:同含着、噙着。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 B.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解析:A “轻”为意动用法,以为轻。其余三项均为使动用法。B 项,辱末:使丢脸。 C 项,闻:使闻,使知道

3、。D 项,周:使围绕。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B.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 C.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D.臣欲奉诏奔驰 解析:A “大小”为偏义复词,偏在“小”。B 项,回避:停止,结束。C 项,扶持:留意。D 项,奔 驰:赴京就职。B、C、D 三项均为古今异义词。 6.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2心情。 B.蓝天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 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

4、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对外物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 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解析:C “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是“离人” 崔莺莺眼中之境,所以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7.下面一组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造古人诗词名句的三项是( )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3)鞍

5、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4)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5)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A.(2)(3)(5) B.(1)(2)(3) C.(1)(3)(4) D.(1)(2)(5) 解析:D “碧云天,黄花地”由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化用而来。“伯劳 东去燕西飞”,出自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化为成 语“劳燕分飞”喻别离。“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 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 甲三名

6、称赐进士及第。 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 20 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 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 称帝开始启用的。 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 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解析:C 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汉武帝开始启用的。 9.名句默写。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鸟的句子,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 (2)李密陈情表中借乌鸟表达赡养祖母的孝心的一句是“ , 。” (3)王实甫长亭送别中借南飞的

7、大雁表达情感的句子是“碧云天,黄花地, , 。” 答案:(1)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2)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3)西风紧 北雁南飞 二、拓展阅读 (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 时都要散架。3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 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 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

8、 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 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 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 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

9、相信左耳的 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 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 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 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

10、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 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 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 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 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

11、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 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 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 落进肚子里去的。4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 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 忆中。 (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

12、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 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 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 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解析:B “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11.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解析:

13、抓住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来分析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从情节上,有线 索的作用;从人物上,塑造了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突出了主题。 答案:(1)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2)集中描写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体更突出。 12.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 分析。解析:小说的结尾没有谜底,使用这样的结尾从情节安排上出人意料,没有谜底又引发读者的 想象,同时在深化主题上起了较好的艺术 效果。 答案:(1)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2)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3)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

14、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314 题。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 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 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 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注】章德茂:陈亮友人章森,字德茂,时任大理少卿,奉命使金,贺金主完颜雍生辰。 北群空: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指没有良 马,借喻没有良才。只手:独立支撑的意思。藁街:在长安城内,外国使臣居住的地方。 13.下列对这首词

15、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交代了章德茂出使金国时的形势。“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是说金人狂妄。讥 讽南宋军队久不北伐,已经没有能打仗的人才了。5B.“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一句反问,是一个爱国志士以讥讽口气,对 使臣辱国行径表达心中的强烈不满。 C.“且复”二句是说,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虽然因国势积弱,须暂且再让一步,但终须发 愤图强,战而胜之,让藩王胡虏来朝,纳贡称臣。 D.“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句是说金人的气数不会长久,不须一问,北宋的国运像烈日 当空。语势婉约细腻,又充满激情,气势磅礴。 E.章德茂出使祝贺金主完颜雍生辰为国之耻辱,一般很

16、难写出豪气,但陈亮以饱满的政治热 情开掘词意,深化主题,使作品风格显得激昂慷慨。 解析:BD B 项,“使臣辱国行径”错;D 项,“语势婉约细腻”错。 14.请就词的下片内容,分析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抓住词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说明中原出圣人,充满了自豪, “于中应有”又充满了愤激,“安在”用反问语气表达了对国土沦陷的愤懑,“赫日自当中” 又表达了面对不利的局势,作者仍然相信抗金事业会成功,言语中充满自信。 答案:自豪与愤激。在这个尧、舜、禹圣圣相传的国度里,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 上,总该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称臣的志士吧! 愤懑与斥责。金人治下的中原腥膻如许,千古英灵何在? 磅礴正气何时才能伸张?表达了 对金人夺宋半壁江山的愤懑和对朝廷主和派的谴责。 自信与乐观。词人坚信,金人的气数不须一问,它的灭亡是肯定的,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 的坚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