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1926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安庆二模(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徐樨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 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樨不免之,既 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樨来特设一榻,去那么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樨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樨、汝南袁阂、京兆韦著,德行纯备,

2、著于人听。假设使擢登三事,协亮天 X,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嬉.,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 问蕃日:“徐樨、袁闵、韦著谁为先后? 蕃对曰:“闵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 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樨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樨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樨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 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樨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 看,刘松也已不能完全理解。于是卢思道叹息道“学习有好处,难道 是一句空话吗!”于是(卢思道)就向魏收借阅奇书,几年之内,才 思和学问都很著名了。但卢思道不秉持节

3、操品行,喜欢轻视侮辱他人。 北齐天保年间,魏史尚未行世,卢思道先把内容讲了出来,为此 受到严厉的鞭打折辱。前后屡犯类似的错误,所以一直没有被委以官 职。后来左仆射杨遵彦把他推荐给朝廷,入仕任司空行参军,在中书 省值班。北周文宣帝驾崩后,要求朝廷里的文士各作十首挽歌,选择 其中写得好的使用。魏收、阳休之等人都不过被选中一、二首,独有 卢思道被选中了八首。后来又因泄露宫禁之中的消息,调出担任丞相 西阁祭酒,历任太子含人、司徒录事参军。卢思道每任一官,常被责 罚。后来又因擅自使用公款,免职归居于家。他在蓟北时曾因失意而 感叹写了一些五言诗以表达内心想法,人们都认为写得很好。几年后, 再任京畿主簿,历

4、任主客郎、文林馆待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授 卢思道仪同三司,催促他赴长安,与同辈阳休之等数人各撰写听蝉 鸣篇。卢思道所写的一篇,词意清切,为当时的人所推重。新野人 庾信遍览其他人同一题目的作品后,深深地叹服赞赏卢思道的创作。 不久,卢思道因为母亲生病回故乡,正好碰到同郡人祖英伯以及堂兄 卢昌期、宋护等人兴兵叛乱,卢思道参预了这一事情。北周派遣柱国 宇文神举平定了叛乱,卢思道的罪行理当法办,已经必死无疑。(宇 文神举)请他出来,命他写作捷报。卢思道提笔即成,文章没有一点 修改,宇文神举嘉赏并赦免了他。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调任他为武阳太守。但这不是卢思 道喜欢的官职。为此他写了一篇孤鸿赋以

5、寄托感情。卢思道自恃 才高,经常欺压别人,因此官途不顺利。随当时的朝政。紧接着,其 母逝世,回籍守丧。不久,又起用为散骑侍郎、奏内史侍郎事。当时 朝廷商议要设置六卿,打算废除大理寺。卢思道上奏认为不妥当。又 陈述宫殿内不应是施加杖罚的所在,朝廷大臣犯了应该鞭笞的罪行, 请用钱财赎罪的方法,文帝都很赞同,并接纳了他的建议。这一年, 卢思道在京师长安逝世,当时五十二岁,文帝很惋惜,派专使前往吊 唁。【点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 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那么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 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

6、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 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 文段的标题。因为大局部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 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 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 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 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 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

7、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 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合肥市第二次质量检测(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夔字伯尼,京兆武功人也。少聪敏,有口辩。八岁诵诗书,兼 解骑射。年十三,从父威至尚书省,与安德王雄驰射,赌得雄骏马而 归。十四诣学,与诸儒论议,词致可观,见者莫不称善。及长,博览 群言,尤以钟律自命。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于通事 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日杨素无儿苏夔无父后与沛国公郑译、国子 博士何妥议乐,夔与国子博何妥各有所持。于是夔、妥俱为一议,使 百僚署其所同。朝延多附威,同夔者十八九。妥恚日:“吾席间函丈 四十余年,

8、反为昨暮儿之所屈也!“因而得罪,议寝不行。著乐志 十五篇,以见其志。数载,迁太子舍人。后加武骑尉。仁寿末,诏天 下举达礼乐之源者,晋五昭时为雍州牧,举夔应之。与诸州所举五十 余人谒见,高祖望夔谓侍臣:“唯此一人,称吾所举。”于是拜晋王友。 炀帝嗣位,迁太子洗马,转司朝谒者。以父免职,夔亦去官。后历尚 书职方郎、燕王司马。辽东之役,夔领宿卫,以功拜朝散大夫。时帝 方勤远略,蛮夷朝贡,前后相属。帝尝沉着谓宇文述、虞世基等日:“四夷率服,观礼华夏,鸿胪之职,须归令望。宁有多才艺,美容仪, 可以接对宾客者为之乎? “咸以夔对。帝然之,即日拜鸿胪少卿。其 后弘化、延安等数郡盗贼蜂起,所在屯结,夔奉诏巡抚

9、关中。突厥之 围雁门也,夔领城东面事。夔为弩楼车箱善圈,一夕而就。帝见而善 之,以功进位通议大夫。坐父事,除名为民。复丁母忧,不胜哀而卒, 时年四十九。史臣日:夔志识沉敏,方雅可称,假设天假之年,足以不 亏堂构矣。(节选自隋书.苏夔传有删改)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 奇之/素每戏威日/杨素无儿/苏夔无父/B.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 甚奇之/素每戏威日/杨素无儿/苏夔无父/C.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日/杨素无儿/苏夔

10、无父/D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 奇之/素每戏威日/杨素无儿/苏夔无父/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京兆,属古代二级行政单位,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省西安市及 其附近所属地区。B.洗马,太子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等。如陈情表: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JC.华夏,最初指周王朝及属于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后为 神州及汉族的别称。D.除名,封建时代对官吏的一种惩罚。此外,罢、黜、贬谪、右 迁等也属于惩罚方式。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苏夔多才善辩,知识广博。他自幼聪敏,富有

11、口才;少年时就 能够与众儒辩论,受人称赞;他博览群书,擅长骑射。B.苏夔通晓礼乐,深受赏识。他著有乐志十五篇,后来又凭 借着音乐才华被推荐去觐见皇帝,高祖对他称赞不已。C.苏夔人生坎坷,屡遭挫折。仕途上,他两次因父亲缘故而被罢 免宫职;生活上,他重视亲情,因母亲去世哀伤而死。D.苏夔临危不惧,御敌建功。突厥围困雁门关时,他组织军民短 时间完成弩楼、车箱和兽圈的制作,凭借军功晋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于是夔、妥俱为一议,使百僚署其所同。朝廷多附威,同 夔者十八九。(2)夔领宿卫,以功拜朝散大夫。时帝方勤远略,蛮夷朝贡, 前后相属。淮南市二模(一)文言文阅读(此

12、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题。郭躬字仲孙,颖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 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教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 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 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 然固奏,躬独日:于法,彭得斩之。帝日: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 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日: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 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 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 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日:

13、章 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日: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 误者其文那么轻。帝日:善。迁躬廷尉正,坐法免。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 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觉察者。躬上封 事日: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 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 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 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躬 奏瀛法科,多所生全。永元六年,卒官。(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有删改)10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14、为哪一项(3分)A.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B.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 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C.永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 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涉之D.水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 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11 .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衣冠,本指古代上以上的衣服和礼帽,后来代称缙绅、士大夫, 文中即此意。B.辟公府,文中指被皇帝征召到公府为官,汉朝选官制度有征辟 制与察举制等

15、。C.部曲,指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分五部,部下有曲,故其代 称军队、部下。D.上封事,文中指秘密言事。古代臣子上书为防泄密,将奏章用 皂囊缄封呈进。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郭躬继承父业,精通律法。青少年时代郭躬就跟随父亲学习律 法知识,后来广聚门徒讲授律法,并以此被召入朝参加评议。B.郭躬恪守律法,公正无私。秦彭军中杀人触犯法律,显宗坚决 袒护秦彭,郭躬入议时没有顺从皇帝心意,做出当斩的判定。C.郭躬执法严谨,敢于谏言。当尚书上奏定孙章矫诏杀人当腰斩 时,郭躬依据事实判定孙章为误杀罪,劝告皇帝执法不能随意。D.郭躬宽仁为怀,泽被苍生。趁着肃宗赦

16、免局部囚犯死罪的机会, 把在逃因犯和赦后关押囚犯全部减死戍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2)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10. (3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答案:D(出击的对象是匈奴,不应断开。排除A项;奏称的是秦 彭的专擅行为,排除B项;骑都尉是秦彭的身份,不应断开,排除C 项)11. (3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C)答案:B(错在被皇帝征召到公府为官,文中应该是被三公官府征 召为官。)12. (3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答案:B(错在坚决袒护秦彭,据

17、文章显宗只是对判秦彭斩刑提出 质疑)13. (10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答案:(1)军队出征,校尉官们一律被督帅统辖。秦彭既然没有被 授予独断权力。那么怎么能够专权杀人?(5分,一统斧钺专杀各1 分,大意2分)(2)现在犯死罪逃命的罪犯不用想也有万人,而且从大赦以来, 捉拿到的罪犯也非常多,可是大赦诏令没有涉及他们。(5分。无虑 甚众不及各1分,大意2分)江南十校4月综合素质检测(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也。好文学,有气尚。任宋以为员外 郎。皇兴中,降北魏。太和中立明大后崩,齐遣其散骑常侍裴昭明等 来吊,欲以期服行

18、事,主客不许,昭明执志不移。高祖敕尚书李冲选 一学识者更与论执,冲奏道淹。淹言:“吉凶?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版共言稼嵇之事。临诀去,谓容日:“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 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及林宗有母.忧.,樨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日:“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J灵帝初,欲蒲轮聘樨,会卒,时年七十二。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 亦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 不犯其闾。(节选自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有删改)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19、.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樨也/乃选能言语 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稿之事B.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樨也/乃选能言语 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嵇之事C.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樨也/乃选能言语 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嵇之事D.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樨也/乃选能言语 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稽之事11.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举有道,指被选用为有道之士,汉代科举考试有孝廉、有道、 方正、茂才四科目。B.尚书令,本是秦代少

20、府属官,负责管理文书和传达命令,两 汉沿置,职轻而权重。C.安车玄德,安车指可坐乘的小车,玄德指黑色和浅红色布帛, 帝王用作礼聘贤士。D.母忧,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在遭逢父母丧事时,必须暂 时离职回到祖籍守丧。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徐樨自尊自重,品德高尚。因为家贫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 决不接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具有恭让、节俭、谦逊等美德,为乡人称道。B.徐樨淡薄名利,无意仕途。地方官府和朝廷曾屡次征召他做 官,他一概不前去就职;即使是汉桓帝亲自征召他为官,他也概不例外。C.徐樨声誉远扬,一时名士。当陈蕃等上疏举荐天下贤士时, 他的姓名被排在首位

21、;当汉桓帝询问谁最优秀时,他又被陈蕃评为第一。D.徐樨家风淳朴,泽被后世。徐樨儿子徐胤受其影响,为人孝 悌,隐居不仕;汉末盗贼听说徐胤品行,互相告诫不犯徐胤所居乡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蕃在郡不接宾客,惟樨来特设一榻,去那么县之。(2)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10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 (3分)答案:B (A.错在“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C.错在“闻之疑/其樨也”;D.错在“及于涂容/为设饭11 .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C)(3分)答案:A (错在“汉代科举考试”,汉代只有征辟、察举制,科

22、举 考试隋唐才有。)1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 (3分)答案:C (错在“他被陈蕃评为当世第一,据原文可知,皇帝问 徐樨、袁闵、韦著谁最优秀时,陈蕃只说徐樨比袁闵优秀。)1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答案:(1)陈蕃在郡里一般不接待宾客,只有徐樨前来时才特别 摆一个坐榻,等徐樨离开后就把坐榻挂起来。(5分,“接”“设”“县” 各1分,大意2分)(2)上天孕育才俊之士,为陛下您出现了,您应当让他们在圣 明朝代辅佐自己,主持国家大事。(5分,“挺”“辅弼” “左右”各1 分,大意2分)13.答案:(1)陈蕃在郡里不接待宾客,只有徐樨前来时才特别 摆一个坐榻,等徐樨离开后就把坐榻挂

23、起来。(5分,“接”“设”“县” 各1分,大意2分)(2)上天孕育的才德出众的人才,因为陛下您而出现,您应当 让他们在圣明时代辅佐治世,帮助陛下完成大业。(5分,“为”“明 时”“左右”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徐樨字孺子,是豫章郡南昌人。因家里贫穷,他经常亲自耕种,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他为人恭敬节俭、礼义谦让,居处的乡 里人都钦佩他的品德。屡次被公府征召做官,他都不赴任。当时,陈 蕃担任豫章郡太守,按礼制聘请徐樨暂时担任郡里功曹,徐樨不能推 托,于是在亲自拜访陈蕃后辞去官职。陈蕃在郡里不接待宾客,只有 徐樨前来时才特别摆一个坐榻,等徐樨离开后就把坐榻挂起来。后来 被选用为有道之士,

24、朝廷派人到他家举行仪式,授予他太原太守的官 职,他都没有就职。汉桓帝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人上 疏举荐徐樨等人说:“我等听说品德好的人是天地间的纲纪,政治治 理的凭借。诗说:思念美好众多的士人,诞生在这个王国里。 上天孕育的才德出众的人才,因为陛下您而出现,您应当让他们在圣 明时代辅佐治世,帮助陛下完成大业。臣等看见处士豫章人徐樨、汝 南人袁闵、京兆人韦著,道德纯粹完备,在世人的传闻中声誉显赫。 如果提拔他们担任民政、选人、司法类官职,辅佐陛下昌明国家政治, 那么他们一定能帮助陛下发扬盛大的美德,一定能使日月增光辉J 于是汉桓帝就用供人坐乘的小车、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按照礼仪前 去征

25、召他们,可他们都不前来。汉桓帝于是就问陈蕃说:“徐樨、袁 闵、韦著哪一个是最优秀的? ”陈蕃回答说:“袁闵出身士大夫家族, 接受教导是按部就班而典范的。在三辅礼义风气方面很擅长,这就是 人们所说的蓬草生长在麻丛,不去扶助它也自己挺直,璞玉不雕刻也 会自己雕饰。至于徐樨,是从长江以南偏僻贫瘠的地方超群出众的, 应该说他是最优秀的徐樨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可是他不赴任。 等到黄琼去世归葬乡里时,徐樨才背着粮食步行到江夏为他奔丧,他 摆上鸡、酒等微薄的祭品,哭祭结束后就离开,不把自己姓名告诉别 人。当时聚集在一起的天下名士郭林宗等有几十个人,听说这件事, 就怀疑他是徐樨,于是郭林宗就派会说话的后生茅容

26、骑着快马追赶徐 樨。追赶到大路上,茅容为徐樨摆上饭菜,吃饭时他们一起谈论了农 事。临别辞行时,徐樨对茅容说:“您替我奉劝郭林宗,大树将要倒 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的,为什么要忙忙碌碌的做不到安处呢? ” 等到郭林宗母亲去世时,徐樨前去吊唁,把一捆鲜草放在墓庐前就离 开。大家感到奇怪,不知其中缘故。郭林宗说:“这人一定是南方州 高明士人徐孺子。诗不是说了吗,献上一捆鲜草,祝愿那人像玉 一样高洁我没有品德匹配这捆鲜草啊。“汉灵帝即位不久,想用蒲 草裹轮的小车前去聘请徐樨入朝为官,恰逢他去世,当时年龄是七十 二岁。徐樨的儿子徐胤,字季登,品德忠厚,为人孝悌,也隐居不做 官。太守华歆备足礼仪拜请他相

27、见,他坚决称病不到。东汉末年盗贼 虽然横行,但是他们都敬重徐胤遵礼义、品行好,于是反而互相约束 告诫,不要侵犯徐胤的乡里。蚌埠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卢思道,字子行,范阳人也。聪爽俊辩,通傥不羁。年十六,遇 中山刘松,松为人作碑铭,以示思道。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 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子才。后思道复为文,以示刘松,松又不 能甚解。思道乃喟然叹日学之有益,岂徒然哉!”因就魏收借异书, 数年之间,才学兼著。然不持操行,好轻侮人。齐天保中,魏史 未出,思道先已诵之,由是大被笞辱。前后屡犯,因而不调。其后左 仆射杨遵彦荐之于

28、朝,解褐司空行参军,直中书省。文宣帝崩,当朝 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等不过得一二首, 唯思道独得八首。后漏泄省中语,出为丞相西阁祭酒,历太子舍人、 司徒录事参军。每居官,多被谴辱。后以擅用库钱,免归于家。尝于 蓟北怅然感慨,为五言诗以见意,人以为工。数年,复为京畿主簿, 待诏文林馆。周武帝平齐,授仪同三司,追赴长安,与同辈阳休之等 数人作听蝉鸣篇,思道所为,词意清切,为时人所重。新野庾信 遍览诸同作者,而深叹美之。未几以母疾还乡遇同郡祖英伯及从兄昌 期宋护等举兵作乱思道预焉周遣柱国宇文神举讨平之罪当法已在死 中神举素闻其名,引出之,令作露布。思道援笔立成,文无加点,神

29、举嘉而宥之。高祖为丞相,迁武阳太守,非其好也。为孤鸿赋以寄其情。 思道自恃才地,多所陵株,由是官途沦滞。既而又著劳生论,指 切当时。岁馀,遭母忧,未几,起为散骑侍郎,奏内史侍郎事。于时 议置六卿,将除大理。思道上奏以为未可。又陈殿庭非杖罚之所,朝 臣犯笞罪,请以赎论,上悉嘉纳之。是岁,卒于京师,时年五十二, 上甚惜之,遣使吊祭焉。(选自隋书)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未几/以母疾还乡/遇同郡祖英伯及从兄昌期/宋护等举兵 作乱/思道预焉/周遣柱国宇文神举讨平之/罪当法/已在死中/B.未几/以母疾还乡遇同郡/祖英伯及从兄昌期/宋护等举兵 作乱/思道预焉/周遣

30、柱国宇文神举讨平之罪/当法/已在死中/C.未几/以母疾还乡/遇同郡祖英伯及从兄昌期/宋护等举兵 作乱/思道预焉/周遣柱国宇文神举讨平之罪/当法/已在死中/D.未几/以母疾还乡遇同郡/祖英伯及从兄昌期/宋护等举兵 作乱/思道预焉/周遣柱国宇文神举讨平之/罪当法/已在死中/11.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笞,指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 笞又可以解释为“耻”,对犯小过失的人施刑羞辱。B.解褐,“褐”通常指用粗麻或兽毛织成的粗布或粗布衣服,上 古贫民穿褐衣。“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C.崩,本指山倒塌,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

31、常用山塌下来 比喻,由此后世把皇帝、皇后或皇太后的死称“崩二D.京畿,在古代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在周代称为“王畿二朝代 不同说法不同,但是指的都是古代都城周围地区。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卢思道聪明敏锐,乐学善学。卢思道年轻时因看不懂别人写 的碑文,感触很深而受到激励,于是闭门读书,拜师学习,多年后富 有才学。B.卢思道恃才放旷,屡受谴辱。天保年间因泄露尚未行世的魏 史而受惩罚,所以一直没有委以官职,后虽为官,仍旧习难改屡遭 责罚。C.卢思道文采出众,令人叹服。文宣帝驾崩时当朝文士各作十 首挽歌以备择优选用,其作被录用八首;后所作听蝉鸣篇被时人 推

32、崇。D.卢思道为政有方,多有见地。他认为宫殿内不应是施加杖罚 的所在,大臣犯了笞刑,可用钱财赎罪,皇帝赞赏并接纳了他的建议。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就魏收借异书,数年之间,才学兼著。然不持操行,好 轻侮人。(2)引出之,令作露布。思道援笔立成,文无加点,神举嘉而 宥之。【分析】(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 和结构判断。(2)此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 识记。(3)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 文进行比较。(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33、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 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解答】(1) A. “乡”为名词,作“还”的宾语,其后断句,排 除B、D; “之”为代词,作“平”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C.句子 翻译为:不久,卢思道因为母亲生病回故乡,正好碰到同郡人祖英伯 以及堂兄卢昌期、宋护等人兴兵叛乱,卢思道参预了这一事情。北周 派遣柱国宇文神举平定了叛乱,卢思道的罪行理当法办,已经必死无 疑。(2) D.京畿,在古代指京城及京城附近的地方。(3) B.因果关系

34、错,文章说“前后屡犯,因而不调”,因此并 不是因为泄露尚未行世的魏史这一件事而一直未受委任。(4) 就:向;著:著名;轻侮:轻视侮辱。句子翻译为:于 是(卢思道)向魏收借阅奇书,几年之内,才思和学问都很著名了。 但卢思道不注意节操品行,喜欢轻视侮辱他人。引:领,招来;援:提,拿;宥:赦免。句子翻译为:(宇文 神举)请他出来,命他写作捷报。卢思道提笔即成,文章没有一点修 改,宇文神举嘉赏并赦免了他。答案:(1) A(2) D(3) B(4)于是(卢思道)向魏收借阅奇书,几年之内,才思和学 问都很著名了。但卢思道不注意节操品行,喜欢轻视侮辱他人。(宇文神举)请他出来,命他写作捷报。卢思道提笔即成,文 章没有一点修改,宇文神举嘉赏并赦免了他。参考译文:卢思道,字子行,范阳人。卢思道聪明爽直,俊逸善辩,旷达而 不拘小节。十六岁时,遇到中山人刘松,刘松替别人写了一篇碑铭, 拿给卢思道看,卢思道读后,有许多地方不懂,于是受到刺激,发奋 闭门读书,并拜河间人刑子才为师。后来卢思道也写了文章拿给刘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