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18486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州市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工程名称:从化河东安置区工程2、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围地面的绿地,其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 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植物为主。图39下沉式绿地实景图卜凹深度150mm,有效蓄水深度100mm种植土W0nra透水土工布砾石层,300mm防渗土工布素士夯实层,压实系数20. 90麟礁石,燃雨水对种植铀机再需管路线石狷口或平遒牙设计大印石#蒯200-400周边地面高度to.ooc。海绢井水管,DN200款式雨水口-0.05懒礁石,献甬枕种植带的柿DNWOm.外包科士工布图310下沉式绿地做法示意图!1!I、海绵城市的计算本工程采用容积法设计

2、,即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控制地块内各低影响 开发设施的设计调蓄容积之和,即总调蓄容积,一般不低于该地块“单位面积控 制容积”的控制要求。设计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25.8mm。步骤一:依据工程现状地形标高及排水管网进行汇水分区的划分。本工程整个场地较为平整,中间高四周低,往四周放坡,其竖向条件有利 于暴雨条件下雨水有组织的进行排放因此,本工程分为地块一和地块二,地块 一分为2个汇水分区、地块二可整体作为1个汇水分区,工程共3个汇水分区。wm TWA5踏 Ho wm u”卜院分区三图4-1汇水分区及径流流向示意图步骤二:通过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方法计算汇水分区所需的

3、调蓄容积。(1)工程采用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调蓄,并在绿地内增设溢流井和溢流口。 绿化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选择耐旱、耐短时水淹的低维护植物。通过在浅凹 绿地内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对汇集的雨水进行过滤、短暂调蓄,并最终缓慢 渗入土壤以到达减少径流量的设施。下凹式绿地可集雨水收集和净化于一体, 并在源头实现雨水净化。(2)机动车道路均采用透水铺装。本工程下垫面类型包括建筑硬化屋面、绿地、道路,根据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表4-3,分别确定各类下垫面的综合 雨量径流系数取值,然后进行加权平均,求得工程汇水分区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4-1-4-6所示。(3)人行

4、道、广场、停车位均采用透水铺装。地块一:(分为汇水分区一与汇水分区二)本工程地块一的总用地面积约14735.12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10359.30 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4375.82平方米)。可渗透地面包括绿化面积和透水铺 装面积。绿化面积为5158.98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3569.13平方米,汇水分区 二为1589.85平方米)。本工程人行道、出入口、无障碍出入口、非机动车出 入口停车位等采用透水石专基底形式,面积为379.93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133.13 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246.80平方米);广场、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面 积为3273.43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2629.91

5、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643.52平 方米);建筑周边采用隐藏式散水,面积为568.06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548.11 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19.95=平方米)。硬化地面室外可渗透地面率()=可渗透地面面积/室外地面总面积X 100%=(5158.98+379.93+3273.43+568.06)/ 14735.1 x 100%=63.66%所以本工程地块一可渗透地面率为63.66%o本工程地块一道路广场面积硬化面积为5174.76平方米(其中消防车道和10 机动车道面积为1416.49平方米,广场人行道面积为3758.27平方米)。本工程 人行道、出入口、无障碍出入口、非机动车出入口停车位等

6、采用透水砖基底形 式,面积为379.93平方米;广场采用透水混凝土,面积为1856.94平方米; 建筑周边采用隐藏式散水,面积为568.06平方米。渗透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道路广场面积x 100%=(379.93+1856.94+568.06+1416.49 ) /5174.76X 100% =81.57% 所以,本工程透水铺装率为81.57%。地块二:(单独作为一个汇水分区)本工程地块二总用地面积约1410平方米。可渗透地面包括绿化面积和透 水铺装面积。绿化面积为456.16平方米。本工程人行道、出入口、无障碍出入 口、非机动车出入口停车位等采用透水砖基底形式,面积约505.30平方米

7、。 硬化地面室外可渗透地面率()=可渗透地面面积/室外地面总面积x 100%=(456.16+505.30)/1410 x 100%=68.19%所以本工程地块二可渗透地面率为68.19%。本工程道路广场面积硬化面积为505.30平方米(其中消防车道和机动车 道面积为0平方米,广场人行道面积为505.30平方米)。本工程人行道、出入 口、无障碍出入口、非机动车出入口停车位等采用透水砖基底形式,面积约 475.81平方米。渗透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人行道、室外停车场、室外广场面积X100% =505.30乃05.30X 100%=100%所以,本工程透水铺装率为100%。工程设计现状主要以屋

8、面、广场和道路广场为主,工程建设用地地块一总 用地面积为14735.1 rn,地块二总用地面积为1410 Itf,工程首层场地为人行通 道、车行通道、停车位等。其海绵城市设计示意图如下:11图4-3海绵城市设计示意图12表41地块一(汇水分区一)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号面积(n?)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 汇水分区一硬质屋面13094.32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 (A1+A2+A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3569.130.15不透

9、水铺装4384.700.8透水铺装53311.150.4小计10359.300.45表42地块一(汇水分区二)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号面积(m2)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 汇水分区二硬质屋面11307.06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A1+A2+A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1589.850.15不透水铺装4568.640.8透水铺装5910.270.4小计4375.820.48表43地块一(各汇水分区合计)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13综合

10、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 号面积(m2)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硬质屋面14401.38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 (A1+A2+A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5158.980.15不透水铺装4953.340.8透水铺装54221.420.4小计14735.10.46地块一(各汇水分区合计)在建设后的雨量综合系数为0.46,那么需要的调蓄容积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表44地块一设计调蓄容积计算汇水分区总面积 (m2)径流系数年径流总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mm)设

11、计调蓄容量 (rrP)aCde= 10xaxcxe/10000地块一14735.10.467025.8174.05汇水分区一10359.300.457025.8119.79汇水分区二4375.820.487025.854.26即,为消纳在设计降雨量条件下产生的所有雨水,本工程地块一应设置不 小于174.05m3的调蓄容积。本工程地块一场地设置下凹式绿地共2686.05 nf (汇 水分区一为1601.11疔,汇水分区二为1084.94而),收集场地径流雨水,在绿 地中设置下凹式绿地的设计下凹深度150mm,有效下凹深度为100mm,有效 收集容积为2686.05*100/1000=268.61

12、m3 (汇水分区一为汇水分区二 为108.49m3)。具体方案为通过雨落管引导屋面雨水进入建筑周边绿地,通过 道路坡度汇流收集道路和广场径流引入下凹式绿地进行处理。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下凹式绿地面积/绿地面积x 100% = 2686.0的 158.98=52.06%本工程地块一的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为52.06%。表4-5地块二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号面积(n?)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硬质屋面1448.60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 (A1+A2+A3

1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456.160.15不透水铺装40.000.8透水铺装5505.300.4小计14100.45地块二在建设后的雨量综合系数为0.45,那么需要的调蓄容积计算过程如下 表所示。14表46地块二设计调蓄容积计算汇水分区总面积 (m2)径流系数年径流总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mm)设计调蓄容量 (m3)aCde=1 Oxaxcxe/10000地块二14100.457025.816.24即,为消纳在设计降雨量条件下产生的所有雨水,本工程地块二应设置不 小于16.24m3的调蓄容积。本工程地块二场地设置下凹式绿地共231.52 itf,收 集场地径流雨

14、水,在绿地中设置下凹式绿地的设计下凹深度150mm,有效下凹 深度为100mm,有效收集容积为231.52*100/1000=23.15m3o具体方案为通过 雨落管引导屋面雨水进入建筑周边绿地,通过道路坡度汇流收集道路和广场径 流引入下凹式绿地进行处理。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下凹式绿地面积/绿地面积x 100% =231.5 羽 56.16=50.75%本工程地块二的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为50.75%0步骤三:汇水区调蓄容积,完成地块各类设施布置,最终形成如下表所示的调蓄容积。地块各汇水分区第一汇水面积(m2)设计调蓄容积(m3 )实际调蓄容积(n?)地块一汇水分区一10359.30119.7

15、9160.11汇水分区二4375.8254.26108.49地块二汇水分区三141016.2423.15本工程地块一实际调蓄容积共为268.60m,(污水分区一为160.llm3,污水 分区二为108.49m3),实际可控制39.82mm (24h)的雨水,地块二实际调蓄 容积共为23.15m3,实际可控制36.78mm (24h)的雨水。工程地块一、地块二实际分别可控制39.82mm、36.78mm的雨水,查年 径流总量对应设计降雨量曲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内插法计算分别为 82.48%、80.51%,到达设计目标。15步骤四:完成工程全局部区设施布局及调蓄类设施规模计算。表47各类设施面

16、积及调蓄容积汇总地块一(汇水分区一)设施类型占地面积/以 数量/个调蓄容积/m3下凹式绿地1601.11160.11蓄水池00透水铺装3311.15总计160.11地块一(汇水分区二)设施类型占地面积/m? 数量/个调蓄容积/m3下凹式绿地1084.94108.49蓄水池00透水铺装910.27总计108.49地块一合计设施类型占地面积/行 数量/个调蓄容积/n?下凹式绿地2686.05268.61蓄水池00透水铺装4221.42总计268.61地块二(汇水分区三)设施类型占地面积/nf 数量/个调蓄容积/m3下凹式绿地231.5223.15蓄水池00透水铺装505.30总计23.15通过以上

17、计算和分析,本工程满足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5版) 中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o步骤五:面源污染削减率的计算。本工程所采用的海绵化措施有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生物滞留设施等,径流 污染消减率通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各地块布局的影响开发设施对SS的平均 去除率进行计算。本工程对各类海绵设施径流污染削减率取值如下表:16地块一:设施类型面积/成污染物去除率 (以SS计,%)面源污染总削减率()AB下凹式绿地2686.0585透水铺装4221.4290年SS总量去除率()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x低影响开发设施对SS的平均去除率=8248%x7968%=6572% 50%地块二:设施类型面积阿污

18、染物去除率 (以SS计,%)面源污染总削减率()AB下凹式绿地231.5285透水铺装505.3090年SS总量去除率()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x低影响开发设施对SS的平均去除率=8051% x8001% =6442% 50%通过以上计算和分析,本工程满足面源污染总削减率不低于50%o步骤六:雨水径流量比照 工程建设前雨水径流系数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条,建设用地雨水外排管渠径流系数选择0.4。本工程采用可调蓄绿化,可渗透 绿化,可渗透地面后计算如下:雨水量参照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那么-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广州市从化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5)广州市从化区暴雨公式按广州市从

19、化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进行计算,广州市从化区暴雨强度2690.403(l+0.3Q81np)(式 425-5)公式适用范围:从化区。(t+7.897)0748q二暴雨强度,L/sha;雨水设计重现期P = 5年;t二降雨历时,15min q=2690.403*(l+0.388ln5)/(15+7.897)A0.748 =420.16 L/s-ha17一、工程背景1工程概况11.1 设计依据1二、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3三、海绵城市的设计5设计思路53.1 采取措施5四、海绵城市的计算9五、海绵城市的维护与监测19下凹绿地及维护管理195.1 监测评估与绩效考核215. 2.1监测与雨古215. 2

20、.2绩效考核21六、相关专业衔接226.1 管网规划22与道路竖向衔接226.2 与景观设计衔接22七、方案自评表23地块一:本工程地块一用地面积为14735.1平方米,综合径流系数根据以上计算取 0.46o设计一次降雨可收集雨水量为:W=420.iq/1000x(15*60)xl4735.1/10000=557.20m3o本工程地面绿地面积约为5158.98平方米。为很好的调蓄本工程场地雨水, 本工程场地地面绿地约2686.05平方米设计为下凹式绿地,以用来收集工程屋 面、地面、绿地多余雨水。下凹式绿地设计深度为150mm,有效深度为100mm, 那么生物滞留设施容积为不小于268.61立方

21、米。调蓄利用后,外排量占产生的雨水量比例:外排量占产生的雨水量比例二(557.20-268.61) /557.20 xl00%=52.77%采取措施后的径流系数:51.79%x0.46=0.24根据0.240.4,因此建设后的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雨水径流量,地 块一满足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地块二:本工程地块二用地面积为1410平方米,综合径流系数根据以上计算取 0.45o设计一次降雨可收集雨水量为:W=420.iq/1000x(15*60)xl410/10000=53.32m3o本工程地面绿地面积约为456.05平方米。为很好的调蓄本工程场地雨水, 本工程场地地面绿地约231.52平方米,

22、设计为下凹式绿地,以用来收集工程屋 面、地面、绿地多余雨水。下凹式绿地设计深度为150mm,有效深度为100mm, 那么生物滞留设施容积为不小于23.15立方米。调蓄利用后,外排量占产生的雨水量比例:外排量占产生的雨水量比例=(53.32-23.15)乃3.32 xl00%=56.60%采取措施 后的径流系数:56.60%x0.45=0.25根据0.2570%82.48%80.51%2建设后雨水径 流量约束性不超过建设前的 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 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 雨水径流量3综合径流系数约束性80%0%0%5室外可渗透地 面率约束性40%63.66%68.19%6渗透铺装率约束性7

23、0%74.63%100.00%7下沉绿地率约束性50%52.06%50.75%8年径流污染削 减率约束性50%65.72%64.42%9单位硬化面积 调蓄容积约束性500m3/ha(新建建设工程 硬化面积达1万 平方米以上的项 目,除城镇公共 道路外,每万平 方米硬化面积应 当配建不小于 500立方米的雨 水调蓄设施)本工程硬化面积 小于1万平方米本工程硬化面积 小于1万平方米综上,本工程控制性目标达标,约束性指标达标。23、工程背景1.1 工程概况工程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工程由两个地块组成。地块一总用地面积14735.1 平方米,容积率3.50,建筑密度29.87%,绿地面积5158.98平方

24、米,绿地率35.01%。 地块二总用地面积1410平方米,容积率1.39,建筑密度31.81%,绿地面积456.16 平方米,绿地率32.3%。通过在场地内设置下沉式绿地及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吸纳、蓄渗雨水,有效 控制地块内的雨水径流。图1”工程总平面图1.2 设计依据(1)防洪标准(GB50201-2014)(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6版)(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

25、)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8)城市水系规划导那么(SL431-2008)(9)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 (2016年版)(10)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12)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ZDB/Z145-2015)(13)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1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6年版(1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2016年版(17

26、)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18)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1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2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21)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那么(试行)(22)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23)广州市建设工程雨水径流控制方法(24)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二、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参 考“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广州属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V 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

27、为(60%SaS85%),如图2-1所示。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广州地区近30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68.8mm,常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 应的设计降雨量参考表2-1,区间值采用内插法计算。图22广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曲线表2”广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55%60%65%70%75%80%85%设计降雨量(mm)14.318.922.125.830.336.043.7本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设计降雨量25.8mmo同时结合广州市建设工程雨水径流控制方法、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 规划以及本工程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中海绵城市规划专项要求的有关

28、规定, 本工程最终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如下:表22本工程海绵建设目标要求序号指标类型指标目标值1约束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2建设后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雨水径流量 (雨水径流系数00.5)3室外可渗透地面率40%4年径流污染削减率50%5渗透铺装率70%6下沉绿地率50%7单位硬化面积 调蓄容积500m3/ha(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万平方 米以上的工程,除城镇公共道路外, 每万平方米硬化面积应当配建不小于 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8鼓励性绿色屋顶率80%二、海绵城市的设计1.1 设计思路根据工程用地性质、用地规模、工程定位及规划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布置 海绵城市设施,对排水系统、

29、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有效吸纳、 蓄渗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海绵建设总体控制目标。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公共区域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绿地,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与常 规绿地的雨水。下凹式绿地可以丰富和美化生活环境,设计感不同的花园也能增 加景观乐趣。2、通过竖向设计,使道路、铺装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等生态设施,不同设 施之间通过雨水管连接,形成连续的地表排水系统。3、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并设置地表排水坡度,用来收集周围雨 水。植草砖可以快速下渗雨水,增加绿化面积,是一种具备环保、低碳功能的停 车场,具有高绿化、高承载的特点,同时使用年限也长与传统停车场。滞留池的 植

30、物既可以净化、收集雨水,增加景观效果,也可以吸收停车场汽车排放的尾气, 净化空气。生物滞留池中的卵石可以初步净化停车场径流中的污染物。4、将局部人行道路铺装改造成透水铺装,能够增加道路透水面积,面对强 降雨时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面积,促使道路消化排放地表雨水径流。5、将建筑屋顶打造为绿色屋顶,能有效缓解雨水径流压力。外表种植绿色 植被,用以吸收雨洪期间多余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根系净化过滤,绿色屋顶底 层有轻质土层、防根系穿透层、排水层以及防水层等多层结构保护,同时能保护 建筑表层,多样植物搭配的绿色植被层可以吸收建筑热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1.2 采取措施1、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

31、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 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等。透水路面可大大改善雨水蓄积和漫流现象,能有效缓解工程排水系统的压力。图37透水铺装实景图;* a: % *.、 ,入-300*1(It)一 30期:3干蛾K涮螳结合层-150JK20W(C20* 蚁 J4 水硬)一150用石肩钝水波石立层一分层H线林MR3%)祖言厚| |(150g/m2)-层,四周上翻00 500*500*25 株根 顶板完成面(已做防水)一葩朝大1:2060-80mmj|O30nlm融蒯我聘土工布 200g/m2100取25透林赫魁150nlmmm1照麻 00-50)社务史(代皴95%)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VVVVVVVVVVV7VVVVVVVVVVVVVVVV1 :20透麻大腿翻硅Mf封剂200K30索球(C30*大孔豺殡歌土技折兽友4.5MPG200革石眉装6%水新触层一200融蚓襁层分层去土存实(夯实未敢)94%)士工布(150g/m2)-层,四月上副00 一500*500*25 排水板 顶板完成而(匕做防水)一士工布(150g/m2)-层,四月上副00 一500*500*25 排水板 顶板完成而(匕做防水)一豺赫士楠图38植草砖、透水铺装、透水混凝土做法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