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07课 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1622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 第07课 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高中语文 第07课 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 第07课 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07课 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0707 课课 诗三首诗三首1作家作品古诗十九首是梁代 文选 “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 19 首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 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 12 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曹操(155220)字 ,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 、军事家和 。少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

2、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曹操集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长歌” “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陶渊明(365427) ,一名 ,字元亮,世号 。浔阳柴桑(今

3、九江西南)人。 (朝代)杰出的文学家。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 41 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 (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开创了 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2代

4、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2给下列加线词注音芙蓉( ) ( ) 譬如( ) 青青子衿( )呦呦鹿鸣( ) 鼓瑟吹笙( ) 何时可掇( )越陌度阡( ) 契阔谈( ) ( ) 三匝( )周公吐哺( ) 羁鸟( ) 暧暧(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遗:采之欲遗谁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顾:还顾望旧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当:对酒当歌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师表 )(4)度:越陌度阡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

5、王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5)厌:何厌之有海不厌深(6)归:守拙归园田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1 1萧统萧统 五言诗五言诗 孟德孟德 政治家政治家 军事家军事家 文学家文学家 乐府乐府 潜潜 靖节先生靖节先生 东晋东晋 田园诗田园诗32 2ff rngrng pp jnjn yuyu ss shngshng dudu mm qinqin qq ynyn zz bb jj ii3 3 (1 1)wiwi,动词,赠送,给予,动词,赠送,给予/ /形容词,遗留的形容词,遗留的(2 2)动词,回头看)动词,回头看/ /动词,看

6、望,拜访动词,看望,拜访/ /动词,考虑动词,考虑/ /副词,难道副词,难道(3 3)介词,对着)介词,对着/ /副词,必定,一定副词,必定,一定/ /动词,对等,比得上动词,对等,比得上/ /副词,将要副词,将要(4 4)动词,过)动词,过/ /名词,常态名词,常态/ /量词,次,回量词,次,回/du/du,动词,推测,估计,动词,推测,估计(5 5)动词,满足)动词,满足/ /动词,嫌弃动词,嫌弃(6 6)动词,返回)动词,返回/ /动词,妇女被休回娘家动词,妇女被休回娘家/ /动词,归依动词,归依1请简要概括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采摘芙蓉欲送给远方的心上人,却

7、因与心上人分居两地而忧伤难过的故事。2短歌行中还用了比喻的修辞,请体会下列诗句中比喻的作用。(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将短暂的人生比作转瞬即逝的早上的露水,将短暂的人生说得具体可感。(2)将人才比作明月,明月不可得,说明人才的难求。这两个句子将不可视、不可触的“忧思”借具体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来,将作者对人生的慨叹、对人才的渴求在苍凉悲壮之中表达出来。3这首诗多处运用典故,请找出这些典故,并与同桌讨论,体会它们的作用。诗句出处作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表达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表示对招贤纳士的热情山不厌高,海不厌

8、深管子形解表达了作者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的心情周公吐哺,天下 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渴望求贤以统一4归心天下的宏图大志4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这四句诗表达了曹操对人生苦短的慨叹。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的增长,光阴的流逝,为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不思进取者的叹息,而是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 “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

9、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昂扬的斗志。5请简要分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的表达效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羁鸟”和“池鱼”与作者在官场中的状态具有相似性, “羁鸟”和“池鱼”都失去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而诗人的处境和它们并无区别,从而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6认真阅读归园田居一诗,请思考:实际上平常无奇的农村场景,为什么在作者笔下会变得如此美丽?诗人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思,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

10、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1下列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谄谀(chn)稼穑艰难(s)譬如(p)如蚁附膻(shn)B子衿(jn)趾高气扬(zh)堑壕(zhn)绕树三匝(z)C龃龉(j)运筹帷幄(w)羁鸟(j)风声鹤唳(l)D谈(yn)唾手可得(tu)吐哺(b)叽叽喳喳(ch)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5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 擢

11、:举起,摆动B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收藏;保存D少无适俗韵 韵:气质,性格4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5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

12、句是A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B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结人才的重要,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C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真可谓阳奉阴违。D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弄出虚假的“成果”来。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曹操有辉煌的政绩,比如统一中国北方,实行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等。对人才不拘一格,延揽天下英雄,他确实是

13、开一代风气。B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的。C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年,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多次被搬上银幕,成为电6影史上的经典。D2015 年 6 月 13 日是中国第 10 个文化遗产日。5 月 14 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分别在官方网站上颁布了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_,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

14、形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歌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A BC D8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梅子留酸软齿牙,芭

15、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 B C D9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A BC D10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

16、,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B 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C 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下面对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

17、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B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C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了。2涉江采芙蓉一诗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短歌行曹 操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

18、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悲凉慷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喟叹,奠定了全诗低沉忧思的感情基调。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了诗经子衿的成句,诗句语气婉转,情味隽永,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C“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D全诗化用典故,援引诗句来抒写自己的怀

19、抱,皆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而不露痕迹,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4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认为短歌行是“怜才”之诗吗?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少无适俗韵”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

20、简要解说。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的“羁鸟”“池鱼”有何比喻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9(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1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谁肯相为言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C遗我双鲤鱼深追先帝遗诏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3“梦

21、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却东西门行曹 操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10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注】转蓬:飞蓬,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相当:相遇,相逢。1诗歌前八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奈何此征夫”至“何时返故乡”六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征夫的生活?这些内容体现了什么主题?(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

22、问题。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1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作简要分析。2诗人借对乡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017 年高考天津卷】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11(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

23、选一种加以简析。【2017 年高考天津卷】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李密陈情表 )(4)复道行空,_?(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C【解析】A 项,“谄”读 chn;B 项,“堑”读 qin;D 项,“喳”读 zh。2D【解析】“反”应该为“返”。3C【解析】存:问候,探望。4D【解析】两句诗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5C6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判断能力。A 项,成分残缺,在句末

24、加“的枭雄”;C 项,中途易辙,“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的是由牛郎织女故事改编的电影,而不是“牛郎织女的故事”;D 项,搭配不当,“颁布”“主题”不恰当,可将“颁布”改为“公布”。7D12【解析】注意按照诗歌变化的流程排列。8C【解析】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9C10C【解析】“山水田园”应该为“田园”。(一)1D【解析】D 项说“含蓄地表达出来”不对,这里采用的是直接抒情,没有采用含蓄的手法。2诗歌前四句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以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最后两句先叙述了“同

25、心离居”的生活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3A【解析】A 项“全诗低沉忧思的感情基调”错误,应为“慷慨激昂,积极向上”。4可以理解为“怜才”之诗。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1“韵”指本性、气质,“适俗”就是迎合世俗。诗人说自己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这显示了诗人不流于世俗、不与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13(三)1D【解析】A 项,动词,思念/名词,情思。B 项,动词,问讯,告诉讯息/名词,话。C 项,读 wi,给予,馈赠/读 y,遗留。D 项,两个“书”都是名词,书信。2这两句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

26、作为起兴,领起下文,引出下文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奠定了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四)1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鸿雁的境遇及其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表现征人的辛劳困苦。然后以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永远无法回归故土,表现征人漂泊在外的无奈与孤独。这几句诗为下文描写征人的生活做了很好的铺垫。【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通过分析可知,诗歌前八句通过“鸿雁”和“转蓬”这两个意象,表现了征夫的生活境遇,运用的是比兴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具体分析即可。2(1)出征之遥,远赴万里,镇守四方;出征之苦,马不解鞍,甲不离身;出征之久,年岁飞逝,老之将至;故乡之思,返还无期,徒作渴念。(

27、2)这些方面紧密联系,共同反映了征夫思乡不得归的主题。【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具体概括时,要抓住描写征夫的生活的关键词句,如“不解鞍”“不离傍”“老将至”“返故乡”等进行概括。【诗歌鉴赏】曹操的乐府诗,往往慷慨而多气,甚有风骨。这首诗以沉郁悲凉之笔写征夫思乡之情,也显示了曹诗的这一特色。这首诗开头连用比兴,最后又以比兴作结,首尾相互照应。鸿雁、转蓬、神龙、猛兽、狐狸,其表象各不相同,诗人却善于抓取它们有助于表现主题的特征来描写,全诗显得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尽管诗歌14大部分篇幅是比兴,描写主题的只有寥寥数句,但比兴起到了延伸、拓展、强调主题的作用,所以整首诗仍然给人以含蓄深沉、

28、内蕴丰富之感。(五)1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摆脱了官场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到来。那扇虚掩的柴门,那间幽僻的居室,已经让诗人与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隔绝。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农作物的生长牵动着诗人的喜忧。【诗歌鉴赏】本诗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常与乡

29、邻们共话桑麻。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与充满尔虞我诈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一番风趣。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这单纯的喜惧表示乡居生活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1(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

30、鸟)入手分析即可。【名师点睛】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一、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二、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三、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15行补充。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弱

31、、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名师点睛】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该题中关注第二方面,从句中“心无累”“世有机”入手分析。(3)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32、,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名师点睛】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鉴赏时不仅要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且要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效果。本题重在对情和景的关系(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考查。 2 (1)羁鸟恋旧林(2)樯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以孝悌之义【名师点睛】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