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古诗词三首教案.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212472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古诗词三首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古诗词三首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古诗词三首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古诗词三首教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 1.认识“渚”、“轼”2 2 个生字,会写“德”、“鹊”等 3 3 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2 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3 3.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 特点。2 2 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 1.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2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1.师:王维说过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 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3 3 课一一 古诗词三首2 23 3.师板书课题 3.3.古诗词三首.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1)(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 行字数相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2)(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 江月”。二、学习宿建德江。1.揭题,解题。(1)(1)介绍作者。孟浩然:

3、孟浩然(689689 740740 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 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 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2)(2)介绍建德江。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2.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2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1 1)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

4、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2 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3 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4 4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你说孤独不孤独呢?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5 5)听了同学们

5、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预设 1 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预设 2 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预设 3 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6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4.4.借月抒情,拓展古诗。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

6、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大屏幕出示生齐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 1.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2 2.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望湖楼又叫

7、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边。3 3.初学古诗,感知意思。(1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 2)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3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由诗入手,想象画面,感悟景美。景美。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1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夏天雨到来前与到来时的特点。云:黑雨:白“未遮山”说明乌云来势凶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变化之感。“乱入船”刻画出雨的大而猛。(2

8、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夏天风和水的大。“卷地”说明风儿特别大,来势凶猛。“水如天”说明水天相接,水儿特别大。(2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5.5.借助景物,体会感情,感悟写法。(1 1)诗人善于捕

9、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要仔细观察,抓住形、色、声来细致刻画,就会让景物活灵活现。(2 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日之景的无比喜爱之情。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1 1.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2 2.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五、背诵两首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 1.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旅2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二、学

10、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 1.品读上阕。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A: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B: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C: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2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3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

11、一刻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的画面说一说。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年。(5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2 2.品读下阕。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2、(1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急)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3)(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4)(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13、(很着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4 4)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5)(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 1.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2 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四、作业。1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2 2.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板书设计3 3.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天低树旅途寂真孤独 一I I 月近人 J J

1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 J J 白雨喜爱与风吹散水如天留恋I IjJ J 花香蛙声一片陶醉与jj明月惊鹊清风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稻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向往教学反思:1 1.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 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诗词的心境。同时教者还要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走进诗词的画面美,并在诵读中感悟情感,体会古诗的节奏美、情感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 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2 2.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其 次还要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 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