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208967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止高温对人体的危害,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条件,预防中暑,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高温作业职业卫生管理的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健康管理及职业卫生教育1.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存在高温的作业场所2 引用标准GB4200 高温作业分级GB934 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GB2759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GB935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3 术语3.1 高温作业场所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

2、温时,其作业场所气温高于室外气温 2或 2以上时的车间空气温度3.2 高温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高温的作业3.3 生产性热源系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3.4 同类岗位劳动时间与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 1 个劳动日内各岗位的劳动与休息时间分别归类,统计同类岗位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百分比(包括离岗 1 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连续跟班记录 3 天的平均值4 作业管理4.1 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防暑降温措施,必须与主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4.2 车间内作业场所夏季允许气温上限,应按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同作业场所与室外允许温差之和计

3、算;如某些作业场所的气温,在采取一般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 1-24.3 根据不同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应从总图工艺建筑通风与隔热等方面,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措施4.4 在生产中凡能放散大量热量的生产过程和操作过程,对新建工程应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非自动化机械化的旧有厂房应尽量加以改进4.5 新建厂房在确定建筑方位时,应做到避免西晒,如不能避免时,应增添防晒建筑结构或采取其它防晒措施建筑物屋顶围护设施应有隔热措施4.6 隔热4.6.1 在较长时间内直接受到热辐射影响的作业场所或工作室,当辐射强度在2.1J/(平方厘米min)以上时,应采取水幕隔热水箱隔热屏等隔热措施4.

4、6.2 对职工经常停留的高温地面或靠近人体的高温壁板,当表面平均温度高于 40时,也应采取隔热措施4.6.3 屋顶高度在 5m 以下,通风情况较差者,可采用开设天窗或层顶搭设凉棚使用隔热层或喷水等降温措施4.6.4 厂区绿化面积应达国家绿化标准的规定4.7 通风4.7.1 自然通风4.7.1.1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其方位应根据主要进风风面和建筑形式,按夏季主导风向,尽量布置在热源的上风侧;厂房的长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尽量垂直4.7.1.2 历年最热月份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 28地区的辅助建筑,可采用通风屋顶4.7.1.3 高温车间应采取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合理安排进排风口,进风口下缘距地面应不高于

5、 1.2m,天窗应装有挡风板4.7.1.4 当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炎热地区的厂房宜采用敞开型或半敞开型4.7.2 机械通风4.7.2.1 炼焦焦炉等高温作业场所或操作室的所温,当不能达到卫生标准或热辐射强度大于 2.1J/(平方厘米min)时,应设置局部送风或空调设施4.7.2.2气温高于35,热辐射强度大于8.4J/(平方厘米min)的冶炼浇铸与轧钢等高温作业场所,可采用喷雾风扇降温,其风速应控制在 3-5m/s,雾滴直径应不大于 100,以小于 60 为宜4.8 使用地道风时,必须先将地道内的脏物清除,排出污浊空气,空气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4.9 使用循环通风时,必须经过空气净化处理

6、,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4.10 对钳式吊车司机室均热炉揭盖机操作室拦焦车及熄焦车操作室等特殊高温作业操作室,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在采用冷风机组或空气调节机组时,室温一般为 24-284.11 在高温作为业场所附近,应设置工间休息室,室温可在 28-30,在炼焦炉顶等特殊高温作业场所附近的工间休息室,如采用冷风机组或空调机组时,室温以25左右为宜4.12 清凉饮料与防暑药品的供应4.12.1 应按规定供给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人员茶水含盐汽水等清凉饮料及防暑药品4.12.2 盐汽水含盐量一般采用 0.1-0.2%盐汽水水温以 8-12为宜4.12.3 盐汽水等饮料的质量必须符

7、合国家标准4.12.4 饮水量以少量多次,并根据个人需要自由饮用为宜,不应暴饮4.13 暑季作息时间4.13.1 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工作中应多次轮换作业,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4.13.2 在暑期,不应占用职工的业余时间,并应按上班班次调整单身同班次职工住宿4.14 应为露天作业的职工设置防阳光暴晒的休息场所4.15 个人防护4.15.1 应发给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职工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4.15.2 凡受粉尘严重影响的冶炼等高温作业职工,应发给防护眼镜4.15.3 应给高温作业职工设置保存和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的设施5 健康管理5.1 健康检查5.1.1 凡属新参加高温作业的职工,

8、在就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检,如发现有职业禁忌症者,应严禁参加高温作业5.1.2 高温作业职工定期体检间隔时间,按高温作业条件分级及职工健康情况而定,应安排在暑季前进行对 IIIIN 级高温作业的重点工种,每年体检一次,其它工种 2-3 年体检一次体检项目应着重心血管系统的检查,经体检发现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并应及时妥善处理5.1.3 高温作业的职业禁忌症是:有严重的肺脏心血管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持久性高血压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和肾等疾病5.2 应建立高温作业职工健康档案,并由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治处室或医疗单位保存和管理,调动工作时将档案转交新单位5.3

9、公司的医疗卫生人员应熟练掌握中暑抢救知识和治疗方法,在暑季应深入高温生产现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5.4 如遇发生中暑时,应就地抢救对重症中暑患者应就地抢救后立即送往医院5.5 对确诊为中暑及职业性白障患者,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职业病管理,并享受职业病待遇6 职业卫生教育6.1 就业前教育6.1.1 凡属首次参加高温作业的职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就业前职业卫生教育6.1.2 教育内容包括:高温对健康的危害,正确的作业方法,在作业时防止高温危害的措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发生中暑时的急救措施和方法等6.1.3 经教育后,通过考试或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高温作业工作6.2 就业中教育6.2.1 参加高温作业的职工在就业期间,必须继续接受本岗位的职业卫生教育6.2.2 教育内容包括:a.本岗位接触高温的特点及高温对健康的危害情况;b.本岗位高温危害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知识和应用等6.3 提高教育6.3.1 凡从事高温作业的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科长)厂长(处长)以及车间安全员安全处(科)的安技人员,都必须接受职业卫生的提高教育6.3.2 教育内容包括:a.高温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b.有关防暑降温的卫生法规和文件;c.中暑时抢救的组织与操作技术7 附则7.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7.2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环保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