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课程学习.pptx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200589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55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的演替课程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群落的演替课程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落的演替课程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的演替课程学习.ppt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复习:复习:1、什么叫群落?、什么叫群落?2、你对、你对“同一时间同一时间”如何理解的?如何理解的?3、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第1页/共20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一、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随着时间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的过程,叫做演替。1、群落演替的实例一:、群落演替的实例一:光裸的岩地到森林的演替。光裸的岩地到森林的演替。(阅读(阅读P79,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此演替过

2、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2)每个阶段是什么植物进入这个地区?它具备哪些能)每个阶段是什么植物进入这个地区?它具备哪些能力?力?(3)从什么阶段开始有动物进入这个地区?每个阶段都有)从什么阶段开始有动物进入这个地区?每个阶段都有哪些动物进入?哪些动物进入?第2页/共20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1)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2)光裸的岩地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光裸的岩地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植物,而是地衣?裸岩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3、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森林阶段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岩石中获取养分。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岩石中获取养分。(3)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土壤、有机物土壤、有机物苔藓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苔藓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位。第3页/共20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灌木吗?(5)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大量进入,在哪一

4、个阶段?)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大量进入,在哪一个阶段?许多鸟类和其他比较大的动物呢?动物种群的变化与什么密切许多鸟类和其他比较大的动物呢?动物种群的变化与什么密切相关?相关?(6)演替最终达到一个什么结果?)演替最终达到一个什么结果?能找到。能找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是优势取代,而非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取而代之”。草本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森林阶段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群落到了相对稳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群落到了相对稳定阶段。定阶

5、段。植物植物第4页/共20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演替的类型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初生演替:(1)概念:)概念: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地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举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上进行的演替。第5页/共20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第6页/共20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1883 1883年年8 8月月2727日印度尼西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第7页/共

6、20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布满裂隙的冰川侧碛布满裂隙的冰川侧碛 第8页/共20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阅读阅读P80,回答以下问题。,回答以下问题。(1)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农田阶段农田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森林阶段2、群落演替的实例二:、群落演替的实例二:(2)经过演替一定能形成森林吗?为什么?)经过演替一定能形成森林吗?为什么?不是,受气候条件限制。不是,受气候条件限制。第9页/共20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3)此演替与初生演替过程有何差别

7、?)此演替与初生演替过程有何差别?次生演替:次生演替:(1)概念:)概念: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上进行的演替。演替的类型演替的类型2:第一种演替是一个原来从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而第二第一种演替是一个原来从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而第二种演替是原来就有植被,虽已

8、不存在,但土壤条件仍然保种演替是原来就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仍然保留。第一种演替过程多经过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演替过留。第一种演替过程多经过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演替过程更漫长和艰难。程更漫长和艰难。第10页/共20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二、演替的类型:二、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初生演替:(1)概念:)概念: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的演替。(2)举例:)举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上进行的演替

9、。2、次生演替:、次生演替:(1)概念:)概念: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上进行的演替。第11页/共20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哪些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哪些影

10、响?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速度和方向进行。1、P81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3、你认为影响演替的因素还有那些?、你认为影响演替的因素还有那些?季节、气候、疾病、外来物种入侵等季节、气候、疾病、外来物种入侵等第12页/共20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四川宝兴县一处面积很小的人工林外表显示繁茂的植被覆盖林下贫乏的生物多样性地表覆盖的干燥松针和裸露的地表第13页/共20

11、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美国白蛾美国白蛾 第14页/共20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水葫芦(凤眼莲)水葫芦(凤眼莲)第15页/共20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之一?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何意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何意义?可以使林草覆盖面、湖泊面积明显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可以使林草覆盖面、湖泊面积明显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加,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大大增强,生态环境得

12、加,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大大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明显改善。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少了蓄洪面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少了蓄洪面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第16页/共20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1.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演替表明: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演替表明:A.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B.从结构

13、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从结构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C.生存斗争无积极意义生存斗争无积极意义D.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3.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稳定性的提高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种群稳定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的减小,种群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稳定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种群稳定性的提高物种多样性的减小,种群稳定性的提高DDA第17页/共20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农田阶段农田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第18页/共20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裸岩上的演替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森林阶段初生演替初生演替第19页/共20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七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