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196730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字帖(ti)揩油(ki)亘古(gn)妇孺皆知(r)B嗥鸣(ho)愧怍(zu)胸脯(p)锋芒毕露(wng)C抹杀(m)调羹(gng)惩罚(chng)鲜为人知(xin)D镐头(go)晌午(shng)震悚(sng)气冲斗牛(du)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B考试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D在获得诺贝尔文

2、学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莫言火了,莫言的书也火了。所有的书店,凡是跟莫言有关的书都被抢购一空,这真是骇人听闻。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几十级都有。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乡邻们在一起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A B C D 4.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A电话拨通了,小林高声叫道:“哎!妈,我晚上要上课,你必须马上回去给我做饭,听到没?”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

3、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平时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通过这次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了激发。C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D白云区各初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6.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B二十四孝图写“

4、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引发了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孝道”的批判。C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D藤野先生写“报馆案”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二、情景默写 7.默写。_,_。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既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_,_。“浮云”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个意象,杜

5、甫有句名诗:“富贵于我如浮云”,李白写出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则以“_,_”来表达自己的进取精神。杜牧的泊秦淮一诗意味深长,其中“_,_”两句,借古喻今,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情怀。三、综合性学习 8.新学校,新同学。为增进友谊,使同学们尽快找到知心朋友,班委会决定召开“结交新朋友”主题班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取个好听的名称。(注意活动主题哦)(2)请你帮主持人完成下面的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_。本班交友活动现在开始。(3)下面是三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听完后请说说你最想和谁成为朋友,理由是什么。A“

6、我叫高鹏飞,父母希望我如大鹏展翅,扶摇高飞,我也希望我们班能乘风而上,奋勇飞翔。”B“我叫章立,立早章,站立的立,我爱唱歌、跳舞,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我希望通过努力,能早早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立。”C“我叫李果,就是咱老李家的一个果,在我之前,我父母一连生了两个姐姐,到我出生,终于又开花又结果了。可惜我这颗果子又瘦又矮,但如果有人以貌取人想欺负我,嘿嘿,休想!我可是跆拳道黑带高手,不信来试试!”(4)对活动过程班委会设计了以下环节,有人认为缺少互动环节,请你补充一个并作简要说明。主持人开场白自我介绍 老师点评主持人总结 环节:说明:四、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九日送别 王之

7、涣(唐)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释】蓟(j)庭:蓟地的庭院。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断蓬:断梗飞蓬,喻漂泊不定。蓬,即蓬蒿,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干枯,风吹折断而飞。(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在中国古代,重阳节也被称为“九日”。B这首诗的首句“蓟庭萧瑟故人稀”,点明了登高送别的地点是在蓟州边极荒凉萧瑟之地。C第三句中的“暂”字,既有诗人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又含有暂时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的复杂情感。D全诗抓住暮春的时令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2

8、)末句“明朝应作断蓬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五、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传(节选)三国志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

9、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及鲁肃过寻阳()(2)即更刮目相待()(3)肃意尚轻蒙()(4)遂往诣蒙()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 2 处。今 东 西 虽 为 一 家 而 关 羽 实 熊 虎 也 计 安 可 不 豫 定?12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13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六、现代文

10、阅读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问题。人生要有两种“气”杨德振“底气”和“志气”是人生启航和干好事业的两大必备内在赋能和恒久动力,缺少一个或两者皆失,纵有激情满怀,恐难敌生活摔打磨砺的考验。人有百气,“底气”为第一气。“底气”就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正气、元气和豪气,是一个人心智成熟、心流稳定、心气平和的气韵显现,才气、大气、和气也是“底气”的几种底蕴。“底气”足与不足,决定一个人的魄力、办事风格和处事效率。底气足,则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做人敢作敢为,昂扬向上;“底气”不足,做事畏缩不前、优柔寡断、反复无常,耽误时间,贻误时机,做人则表现为言不由衷、口是心非、搪塞忽悠甚至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让人

11、不可信,不放心。一个人如果没有“底气”,为人处事往往浑浑噩噩、稀里糊涂,人生格局和生活层次也就无法营造,生命质量和幸福追求也找不到通往的路口。“底气”靠什么获得呢?靠平生所学、所悟、所做而获取和积累的经验、智慧,是一种内外兼修、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气度,是一个人无形的宝贵资产和内在赋能。一个人的“底气”与教育程度、学养、人品、格局、心态有关,与后天的学习、修炼、进取、迅速补齐人性“短板”有关,与家庭出身、性别、相貌地位、金钱无关。生活中,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人一般都底气十足,违法乱纪、坑蒙拐骗的人一般会底气不足;阳光正派、舍得奉献的人一般都底气十足,利益至上、投机钻营的人一般会底气不足。再说“

12、志气”。“志气”就是随时向外张扬的一种气韵。“志”是方向,“气”是动力,一个人有方向又有动力,就容易抵达目标。“有志无气”或“有气无志”都难成大事。一个人干事业和创业兴家,离不开“志气”二字。“志气”有多个维度和向度。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的是心忧天下百姓的志向;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是心系民众、天下皆安的志向;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表达的是一个人立志、励志、坚定志向的不移之心;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的是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的是一种独善其身、

13、高风亮节的志向“志气”有极大的导向和价值带动作用。回到当今,有些人是没有志气的,贪图享受,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放弃追求,丧失志气,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有的人底气、志气没有,戾气、怨气倒是多得很,这只会让人忧虑和不安。我希望大家特别是年轻人要先立志气,在成长中再滋养底气。志气是底气的一部分,底气是志气的“翅膀”,二者相互依傍,没有“底气”的“志气”,是靠不住的;没有“志气”的“底气”,是硬不起来、飞不起来、也飞不远的。有志气,有底气,才能实现你想要的生活理想。(选自广州日报2021.3.9)(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14、文章为总分总式结构,先强调两者作用,再分别论述“底气”与“志气”,最后指出两者关系。B第段通过对比“底气十足”与“底气不足”的人的不同表现,强调了“底气”的重要性。C第段列举“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的事例,论证了“当今有些人没有志气”的观点。D“底气”与“志气”相互依傍,底气能使志气硬起来,志气是底气的“翅膀”,二者缺一不可。(2)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3)请依据文章内容,概括人如果缺乏“底气”,会带来哪些后果?(4)本文摆事实、讲道理,强调人生要有“底气”和“志气”,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将怎样在学习生活中运用这两种“气”。父亲给我设“弯道”王世虎 八岁那年,父亲开车载着

15、我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行驶一段路后,前面就会出现一个起伏很大的弯道。父亲笑着问我:“儿子,咱们每走一段路就会遇见一个弯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回答:“因为地形修路时不得不改变方向。”父亲反问道:“可是平原上的高速公路也是这样的,这又怎么解释呢?”我无言以对。父亲这才告诉我其实,高速路上的弯道都是故意设置的!见我满脸惊讶,父亲解释说:“如果长时间在平坦笔直的高速路上行驶,视线只盯着一个方向,驾驶员会逐渐产生精神疲劳和视觉疲惫,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适当地设置一些弯道,能提醒司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这件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我那深谙此玄机的父亲,从此便在我

16、的人生道路上给我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弯道”。小学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年年被班主任“钦点”为班长。五年级上学期时,班主任忽然宣布班长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产生。结果,我竟然落选了。回家后,见我一脸沮丧,父亲告诉我,是他建议班主任这么做的。父亲严肃地说:“这回你该看清自己了吧!你虽然学习好,但人缘很差,这说明你不是一个受人尊重的班长!”听了父亲的话,想想自己平时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样子,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我真诚地和同学们交往,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友情。中学时,学校按考试成绩分班,我挤进了“火箭班”。班里人才济济,我的成绩不断下滑。看着我焦急无措的样子,父亲建议我转到普通班去。我满脸诧异,要知道很多

17、人挤破了头都想进“火箭班”呢。但我拗不过父亲,还是转了班。形势却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到了普通班的我因为放下了心中的压力,如鱼得水般,成绩一路飙升。父亲温和地说:“孩子,现在你明白了吧!这学习就好比开车,很多人都觉得直路最近,于是全往直路上挤,结果堵成了一锅粥。走弯道,虽说远了些,但畅通无阻。其实在哪个班不重要,关键是目标要明确。”大四那年,别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我却很悠闲,因为母亲早就托在市政府工作的大舅帮我找好了关系。但父亲却三天两头地问我工作找得如何了。我每次都敷衍道,正找着呢。终于,父亲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愤怒了:“自己的路自己走。我告诉你。上个星期我和你大舅吵翻了,工作的事黄了,你自己

18、看着办!”我当即在电话里和父亲大吵了一架。哪有这样的父亲,见不得自己孩子好。挂了电话,我赶紧制作简历。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马不停蹄地跑招聘会,投简历,参加面试。毕业前夕,我终于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一份满意的编辑工作。事后我才知道,原来父亲是故意骗我的,他根本就没和大舅吵架,只不过说服母亲在我面前演了一场戏而已。我这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心中的恨,突然间就变成了一股暖暖的爱意。如今,我已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家庭和事业。但每当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荣誉时,我都会刻意放缓脚步,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自己的不足;每当我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时,我也不会轻易退缩和放弃,始终以一颗虔诚、宽容和坚强的心去面对。感谢父亲,是您,

19、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帮我设置了这些恰如其分的“弯道”,让我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是您,用这些“弯道”提醒我,要时刻认清自己,改进自己,从而完善自己;更是您,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父爱,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意义且更加绚丽多彩!(选自中国妇女报,有删改)15父亲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设置了哪几个“弯道”?16有人认为第两段与文章的内容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17第段“我那深谙此玄机的父亲”中的“玄机”是指什么?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9从本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写出三点即可)七、作文 20.作文:古人称荷花为花中君子,我国著名哲学家周敦颐曾这样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被历代文人称为“翠盖佳人”,不仅因为它具有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天然美,古代文人都喜欢用荷花来象征各种美好的事物。请以荷花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认真书写,字迹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