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91534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题后)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D.用二氧化碳灭火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某同学设计或实施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B.通过颜色区分高镒酸钾和氯酸钾两种固体物质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D.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木炭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在使用高锌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

2、品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C.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D.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5.已知,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 砒”),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下列有关础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砒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B.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4C.砒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砒原子呈电中性6.下图所示A烧杯中液体变红,B烧杯中液体没有变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B烧杯中微粒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B.该实验说明A烧杯中微粒不在运动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酸试液变红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7.如图为构成某物质的分子结构

3、示意图,其中“o 代表氢原子,“代表硫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B.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C.此物质的分子为HS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I8.印度洋海啸,使当地的饮用水受污染,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处理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A.用明矶使悬浮颗粒沉降B.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C.饮用前加热煮沸D.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9.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H3+O2TX(气体)+比0 可以发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气体X中的元素不参与化合价的升降B.X若为单质

4、,应为N2C.X为NO时,反应中NH3和。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5D.气体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10.已知:A、B、C、D、X为常见物质,为目前所学常见反应,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且、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不属于目前所学的任一种基本类型。通常情况下A、B为固体,C为液体,X为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X是单质,则D一定为氧化物B.若X是化合物,则反应一般均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XC.若X是单质,则反应一般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D.X无论为单质还是化合物,反应的条件均需要加热A.装置 中仅有3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装置和装置都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C.装置可以方便控制反应的

5、开始与结束D.装置此时为反应开始进行的状态12.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C.干电池工作时电能变为化学能B.D.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K 血 M2S1 3.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a(1)仪器a的名称:。(2)用高钛酸钾制取0、的文字表达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o(4)将 高 铳 酸 钾 粉 末 装 入 试 管 的 操 作 是 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依次递增。1 5.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6、,避 一 碳 原 子缪 一 氮 原 子一 氧原子O 氢原子(填“分子 或原子”)(1)回答下列问题。以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i i该 反 应 中 涉 及 的 单 质 的 化 学 式 为。(2)下图是A、R、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PA BCDi、图中共有 种元素。i i、C粒子的符号为,由R、C两 种 粒 子 构 成 的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1 6 .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制取出N),1 9 9 8年底又制取出N。(1)N,、Nv N 5在物质分类中都属于_ _ _ _ _ _ _ _ _ _ _。(2)N的分子极不稳定,需保存在一8 0(的 干 冰 中。在通常

7、状况下,它采取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3)火箭每发射h设备,需要%传 统 燃 料(如 液 氢),若使用N,作为燃料,这一比率可以改变。假设你是一个科学家,想设计用作为燃料发射火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四、实验题1 7.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与一稀盐酸国一大理石二 紫色石胆一蕊溶涌.燃着的蜡烛4T卜澄清石灰水I如A B CD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礴置的导管a 与礴置的导管(选填力或“c”)相连接。检验礴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O(2)将A、B 装 置 连

8、 接,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o(3)将A、C 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 碳 具 有 的 物 理 性 质,化学性质,。1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甲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红色的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甲(1)关于甲实验,有如下说法: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停止加热后

9、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m l;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 体积的氧气。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和。(填序号)(2)对于实验一,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乙i、写出改进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i i、如图乙改进实验与实验一相比,明显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i i i、在实验开始阶段,由 于 具 支 试 管 内 的,导致气压先变(填,大,或“小”),实验后期,由于,冷却后气压变(填 大 或 小。(3)实验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 认 为 造 成 该 实 验 不 够 精 确 的 可 能

10、 原 因 是(写出其中一种)。在加热过程中,交 替 缓 慢 推 动 两 个 注 射 器 的 目 的 是.五、科学探究题1 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a 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b 中的试管内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查阅资料】(1)氧化亚铜(。必。)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CU2 O+H、S O 4 =CU+CUS O4+H,O,其中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单质铜不与稀硫酸反应。(2)C O,能溶于N a O H 溶液,而C O 不溶于该溶液,常用N a O H 溶液吸收C O,。【提出问题】已知实验后a 中的红色固体含有单质铜,是否还含有氧

11、化亚铜呢?C Yu Ob(1)【实验验证】取少量a 中的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中出现,证明固体中确实有C u,O。(2)【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C O,;猜想二:C O;猜想三:_ _ _ _ _ _ _ _ _ _ _。(3)【提出质疑】甲同学认为猜想二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o(4)【验证猜想】乙同学将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黑色固体变红,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5)【交流反思】兴趣小组认为如图所示装置不够完善,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把上图装置中的卜 部分装置换成下列_ _

12、 _ _ _ _ _ _ _ _ _ (填字母序号)装置中的任何一个。石灰水浓溶液澄清的氢氧化钠石灰水浓溶淹石灰水浓溶液六、计算题2 0.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 a C C 3 的含量,现取1 5 醺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 0 续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 a C C 3 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1 位小(1)产生C O?的质量为 g;(2)该鸡蛋壳中C a C C)3 的质量分数。答案详解1.【答案

13、】C【详解】试题分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物理性质,如猷色、状态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物理性质;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故选C.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答案)B【分析)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液体加热、天平使用.量筒使用进行分析.【详解】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这样会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B.液体加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天

14、平只能精确称量0 1 g,不能称量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D.量取9.5mL液体用10mL量筒,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如果氧气很少,贝端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若含量较多,达到爆炸极限,则可能引发爆炸,故A不正确;B,高猛酸钾和氯酸钾两种固体物质分别是紫黑色固体.白色固体,通过颜色可以区分,故B正确;C.检杳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故C不正确;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于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不正确.故选B.【答案】D【详解

15、】A.操作过程中,要先检查装置的气空性,再加入药品,选项A正确;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选项B正确;C.实验结束,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选项C正确;D.实验中,应先放置酒精灯再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选项D不正确.故选D.【答案】B【详解】A、117号元素为T s,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故A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94,故B不正确;C,原子核由U 7个质子和177中子构成,故C正确;D,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故D正确.故选B.6.【答案】B【详好】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不断地运动,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酸试液变红色

16、,该实验说明B烧杯中微粒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故AIE确;B.该实验不能说明A烧杯中微粒不在运动,故B错误;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酸试液变红,故C正确;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故D正确.故选B.【答案】B【分析】构成某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物质的化学式为H*”【详解】A,该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故A不正确;B.该物质的f 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共4个原子;故B正确;C、此物质的分子符号为H2s2,故C不正确;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1:3 2,故D不正确.故选B.【点院】元素的质量比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图】D【详解】A.明研

17、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使杂质沉降下来,故可用明研使悬浮颗粒沉降来净化饮用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用漂白粉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饮用前加热煮沸,可杀死一些细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符合饮用标准,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A【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在反应NHs+Oz-X(气体)+小0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因为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一定升高,即气体X中的元素参与化合价的升降,故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8、,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若是单质,则为氮气,故正确;C,若X为N O,则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二定茶件4NO比H?O,反应中NH、和5 的个数比为4:5,故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故正确.故选A.10.【答案】D【详解】A.若X是单质,则X是氧气,A.B分别为高铳酸钾和氯酸钾,C为过氧化氢,则D为二氧化破或水,反应为光合作用,则D为氧化物,雌 项 谓 去 正 确;B.若X为化合物,则X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则反应一般均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X,该选项说法正确;C.若X是单质,则由前面分析可知,反应 一般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该选项说法正

19、确;D.若X为氧气时,反应的条件均为加热,但若X为二氧化碳时,反应的条件不一定需要加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雌D.【答 案)D【详解】A.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图中四种装置都属于固液常温型的反应装置,装置中仅有4套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A说法错误;B.前三套装置都适用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铳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但由于二氧化铳是一种粉末状固体药品,不能放在多孔塑料片之上,装置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选项B说法错误;C.装置使用了长颈漏斗,可以方便加液体药品,但不辘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故选项C说 摊 误;D,装置中固体、液体混合则反应发生,此时为反应开始进行的状

20、态,故选项D正确;蝇D.毒】C【详解】A、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螂放,故A正确;B、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 O?和水(H?O)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的过程.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C.干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变为电能,故F 误;D.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故D正确.嬲C.1 3.【答案】(I)铁架台(2)高 毓 酸 钾:猛酸钾-二氧化橘+氧气(3)向上f l E空气法(4)将试管横放,把盛有高橘酸钾粉末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详解】(1)据图可知,仪

21、器a是铁架台.(2)高镒酸钾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铳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镒酸钾理生孟酸钾+二 氧 化 钵+氧 气(3)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揖冰法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横放,把盛有固体粉末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所以将高铳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横放,把盛有高锈酸钾粉末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放一团棉总14.【答案】阳 最 外 层 电 子 电 子 层 质 子 数(

22、或 核 外 电 子 数 或 最 外 层 电 子 数)【详解】(1)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故填:阳;(2)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主要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填:最外层电子;(3)由元素周期律和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填:电子层;(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从1 1到1 8依次递增、核夕曲子数从1 1到1 8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答案】分子N2(2)3 (或 三)C l N a C I【详解】(1)1

2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因此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故填分子;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单质的化学式为N 故填N 2 ;(2)质子数相同的为同一种元素,因此图中共有3种元素,故填3 (或三);C粒子的质子数为1 7,是氯元素,核内1 7个质子,核外1 8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因此符号为C T,故填C T;有结构图可知B是Nai因 此 氏C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 a C I,故填N a C L16.【答案】(I)非 金 旃 质(2)2N5-5N2(3)怎样制得N 并防止其发生爆炸 如何保存N$,用什么容器盛放N s发射h设备,需要多少N,与液氢相

24、比成本如何(合理即可)【详辫】(1)N2.N N$均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期E金属单质;(2)2的分子极不稳定,在通常状况下,它采取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15N2;(3)电分子极不稳定,在通常状况下,它采取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故需要解决怎样制得右,并防止其发生爆炸;巴分子极不隐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故需要解决如何保存之,用什么容器盛放上;用上作为燃料,代替氢气,还需要考虑发射It设备,需要多少N$,与液氢相比成本如何等.17.【答案】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 碍 管 口,木条火焰熄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a(OH),+CO2=CaCO

25、3l+H2O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详解】(I)由于二氧化碳的空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用a冰 法 收 集.利 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破时,应格导管与c相连.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E瓶b端管口.如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援已收集满;反之二氧化碳未收集满.(2)装置A中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进入B中,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破酸.碳酸呈酸性,从而使紫色石茂由紫色变为红色.(3)将AC连接,即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 主要成分为Ca(OH)中.二者反应可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触 为:

26、Ca(OH),+CO2=CaCO3l+H,O(4)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D中,由于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的化学性质,可使蜡烛熄灭;因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因此蜡烛会由下至上熄灭.【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以及与水、石灰水反应等知识,还考查了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的原因.18.【例】(I)(2)白 磷-氧 气 蟠 五 氧 化 二 磷 装 置 简 单【幡 作 简 便,或实骐结果更准确等 白 磷 燃 烧 放 热 大 具 支 试 管 中 的 氧 气被 耗 尽 小(3)加入的铜丝量不足(或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等)促进空气流通,尽可能耗尽氧气【详解】(1)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

27、夹,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会因装置内气体温度偏高,压强偏大而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减小,使测量结果偏小,故正确;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故正确;30mL空气中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约为6 m L,铜丝消耗左侧注射器中氧气与右仰6mL氧气,所以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小于2 4 m L,故错误;实验取用铜丝要足量,如果铜丝量不足,则不能将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错误;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其他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正确;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氧气,故正确.故填:;.(2)i、

28、白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白 磷-氧 气 譬 五 氧 化 二 磷.故 填:日券十氧气蟠五氧化二磷i i、乙改进实险与实验一相比,明显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结果更准确等,故填:装 置 简 单(蝌 作 简 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等).市、在实验开始阶段,由于具支试管内的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先变大,实验后期,由于具支试管中的氧气被耗尽,冷却后气压变小;故填:白磷燃烧放热;大;具支试管中的氧气被耗尽;小.(3)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加入的铜丝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等;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促进空气流通,尽可能耗尽氧气;故

29、填:加入的铜丝量不足(或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等);促进空气流通,尽可能耗尽氧气.19.【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蓝色(2)CO 和 C O:(3)实验时,装置b中的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4)三 CO+CuOCu+CO,(5)ABD【详解】(1)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硫酸铜和水,故试管中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2)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过量的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可能是二氧化破,也可能是一氧化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猜想三:CO和CO。;(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嗾酸钙和

30、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故b中的试管内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二氧化碳,故猜想二不正确;(4)将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黑色固体变红,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化碳,说明气体中含c o,故猜想三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C u O Y u f C O,;(5)A.该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且均应“长进短出“,气蠹用于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符合题意;B、该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且均应“长进短出”,酒精灯用于点燃一氧化碳,符合题意;c、该装

31、置中,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且均应长进短出”,但是无法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该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核,且可通过H冰法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收集在内,符合题意.ABD.【答案】(1)4.4;(2)66.7%【详 用(1)曝 酝 可 知,产生CO:的fi=95g-90.6g=4.4g;(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喈解得:x=iog;该鸡蛋壳中CaCO,的 质 量 分 数 为 图 100%=66.7%.1 ng【点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固体在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要将两者区分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