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851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720172019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高一语文试卷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 阅读题(77 分)一、现代文阅读(38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好奇心:民族文化差异之旅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韩剧重视民族风情的再现,以及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使观众能真切地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韩国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韩剧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情世态、风俗时尚和文化蕴含,与我们是有差别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2、这也是韩剧能吸引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关键所在。韩剧把人间的种种情感都交织在一起,特别注重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如“长幼之序、孝悌之义、夫妇之伦、儿女之道”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信义和平”等传统儒学基本理念,也是韩剧中所隐含的精神基石。这些传统文化的遗风,对当代中国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遥远,既亲切又匮乏,因而韩剧能很快地进入中国市场,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此外,中韩两国电视剧自身内容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差别,也是吸引中国观众眼球的一个法宝。如今在中国电视荧屏中唱主角的,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官场搏弈、或是商战风云、或是警匪拼杀,而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家庭剧很少,即便是反映家庭生活的

3、电视剧,也往往是借家庭的冲突来反映社会问题,让人看了之后心情沉重。韩剧则通过折射韩国的城市面貌、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呈现出一种现代而又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泡菜文化” 。这些都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同一本现实生活的“教科书” 。这种差别一方面迎合了中国观众、特别是都市观众对韩国文化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这些观众还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宣泄的平台,以填补由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心理空虚和迷茫。韩剧的成功,还带动了韩国其它大众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韩国服饰、韩国音乐组合、韩国影片、演艺明星随之而来,甚至有迹象表明,在图书市场上对韩语文学的翻译也开始有趋热的迹象。由此可见,随着“韩剧热

4、”的不断升温, “韩流”还将频频来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面对“韩流” ,我们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更- 2 -应有创新和超越的追求,这样才能让真正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汉风”向世界播撒芬芳。1下列对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民族的”是指属于某个民族独特的,具有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价值、反映了该民族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价值信仰、道德原则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B “世界的”是指某种艺术品蕴涵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精神是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得到全世界的热爱与欣赏。C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它的内涵应该是越是民族优秀的东西就越有可能成为世界

5、性的艺术珍品。D这句话说明了一个辩证的道理,那就是越是属于某一个民族产生的文化,就越会在全世界流行开来。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韩剧能吸引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关键是使观众能真切地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韩国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与观众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别。B韩剧特别注重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把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中国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遥远,既亲切又匮乏。C韩剧独特的“泡菜文化” ,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中国的电视剧所承载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D “韩剧热”的不断升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还将带动韩国其它大众文化

6、在中国的传播。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存在差异,就能够激发起不同民族观众的好奇心,韩剧对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来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可见韩剧的民族风情颇有特色。B中国和韩国具有共同的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两国文化交流必将畅通无阻,两国的伦理道德等观念也保持一致。C中国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家庭剧很少,那些电视荧屏中唱主角的,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官场搏弈、或是商战风云、或是警匪拼杀,都只能昙花一现。D “韩流”频频来袭,那是因为真正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汉风”没有向世界劲吹。当“汉风”劲吹之日,便是“韩流”衰退之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 3 -阅读

7、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送 行梁实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目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地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哄哄的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

8、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作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地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MaxBccrbohm 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遇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

9、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桩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题就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切礼节都把“吃”列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囤积在他肚里。还有些思虑更周到的人,把食物携在手上,亲自送到车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会要挨饿的样子。我永远不能忘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一个严寒的冬夜,车站上并不热闹,客人和送客的人大都在

10、车厢里取暖,但是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一堆黑查查的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脚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 4 -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原来在这一晚她还有几处饯行的宴会。在最后的一分钟,她来了。送行的人们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一见她来到,大家都表示喜欢,所有惜别之意都来不及表现了。她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吓得直哭,另一只手扯着一个孩子,连跑带拖。她的头发蓬松着,嘴里喷着热气,像是冬天载重的骡子。她顾不得和送行的人周旋,三步两步地就跳上了车,这时候车已在蠕动。送行的人大部分手里都提着一点东西,无法交付,可巧我站在离车门最近的地方,大家把礼物

11、都交给了我,“请您偏劳给送上去吧!”我好像是一个圣诞老人,抱着一大堆礼物,一个箭步窜上了车。我来不及致辞,把东西往她身上一扔,回头就走。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打了几个转才立定脚跟。事后我接到她一封信,她说:“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些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些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我想知道哪一件东西是哪一位送的,你既是代表送上车的,你当然知道,盼速见告。”这问题我无法答复,至今是个悬案。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

12、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选自粱实秋散文,有删改)4根据文章,概括古人送别与现代人送行的本质有何不同。(4 分)5文中提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次“最悲惨的”送行?(6 分)6文末作者赏识这样一种心情:“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心情的认识。(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

13、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唤起了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 5 -时,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中国诗词大会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在诗词大会中,竞猜、 “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的课堂。第二

14、季中国诗词大会落幕,古典诗歌的热潮却再次兴起。这不是偶然,而是先贤诗人几千年的智慧与情感的集结,是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长期热爱与广泛积累。(摘自 217 年 2 月 13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系列节目从传统诗词中挖掘时代内涵,通过对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的背诵,引发了全民读诗的热潮,做到了综艺节目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优秀的综艺节目激活了很多人的文化心、诗心。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人关注,正在阔步融入世界的中国日益显现着自己的文化自觉,而网民对综艺节目的选择度以及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节目播出以后,许多孩子家长发出了呼声:我们远离传统文化太久了,带着孩子一起

15、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很有意义。小孩子现在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这些诗词的意思,但浸润在古诗词里,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滋养。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学习古诗文能够提升审美素养,提高语言表达层次,对抵御粗鄙的网络语言发挥积极作用。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如今歌舞类、亲子类综艺节目泛滥的市场下,以传统文化作为内核去进行综艺节目的改革,也许会是一个好的方向,用诗书去抵制烂俗,进一步引领观众,促进新媒体市场下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健康发展。(摘自 2017 年 2 月 14 日中国艺术报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热播,然而,思想界随即引发了关于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

16、些评论者认为机械地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 6 -平心而论, 中国诗词大会推广传统诗词文化的成效有目共睹。观众在春节期间远离了牌桌和酒席,坐在电视机前欣赏选手的精彩对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培养诗词修养同样从背诵开始,牙牙学语的童生在启蒙阶段背诵古诗词,大多“少年不识愁滋味” 。这无妨诗词文化的浸润,待到年岁增长,涉世渐深,自然明白“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悲戚。古诗词传播的最大挑战是其本身缺乏现实活力。这也是很多类型的传统文化在传播中遭遇的共同尴尬。对多数普通人来说,背诵古诗词最大的“用处” ,是回答中小学语文考试的诗词填空。要让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生

17、机盎然,就必须让其在更现实的层面产生影响。诗歌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文体,现代诗依然有较多受众。将古诗词元素融汇于现代诗中,或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写诗成为诗人,古诗词欣赏能力也未必与背诵能力成正比,但在日常文字表达中化用古诗词,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雍容起来。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避免一种倾向传统文化成为独立的、与现实隔绝的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现实文化格局,要在渐进中重拾濒临丢失的文化元素。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获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评委会公布的获奖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作为一名流行歌手,鲍勃迪伦继承了美国的传统文化,其文学造

18、诣获得专业领域认可,可见传统文化也能在公共流行中获得现实生命力。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主要是因为节目富有悬念、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也最接地气。B材料二指出中国诗词大会让孩子们分享了诗词之美,感受到诗词之趣,理解了诗词意思,滋养了精神世界。C材料三认为传承古诗词的最大阻力是其缺乏现实活力,在现代诗中融入古诗词元素是传承古诗词的一个好方法。D鲍勃迪伦坚守美国传统,创新诗意表达,因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说明传统文化在当下可拥有现实活力。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 分)A三则材料都提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及其

19、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贡献,都认为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接轨,以及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7 -B材料一认为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能唤起民族自豪感;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古诗词有利于提升素养,小孩子应该背诵古诗词。C对当下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分析,材料三的报道较为详尽,比较全面,体现出新闻客观真实的特点,而材料一和材料二只从某一个方面来报道,不够客观。D三家媒体都报道了中国诗词大会 ,说明三者都关注文化热点,关心社会时事;都强调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E第一则材料重在传统与现实的对接,第二则材料重在中国诗词大会与其他综艺节目的差别,第三则材

20、料重在探求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 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 ,对于我们弘扬传播传统文化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

21、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22、。”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 8 -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

23、,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0.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B.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C.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D.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4、”。B“以子之才”的“子”,是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类似的还有荆轲刺秦王中的“荆卿”,“卿”即是对荆轲的一种敬称。C风雅颂是诗经内容上的分类,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多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宗庙祭祀的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宫廷乐歌。D离骚多用比兴,即东汉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句,借芰荷、芙蓉表明诗人不断修养自身的美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德之人,没有杀他。B.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

25、他凭借才能接近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9 -C.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士那样对待他。D.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 分)(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 分)(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2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6、。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铎:马铃。杜陵:长安城南,代指作者故乡长安。14、颔联历来为人传诵,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5 分)15、“凫雁满回塘”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2)真的猛士,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3)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4) 氓中以斑鸠起兴,比喻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以桑叶起兴,类比描绘女主人公人老珠黄、容颜不再的诗句是 , 。(5) 离骚 (节选)中表现诗人内心极度苦闷、忧国忧民情

27、怀的诗句是 , 。第卷 表达题(73 分)三、语言文字应用(13 分)- 10 -17.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B “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C崔颢的诗歌黄鹤楼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 ,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D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火中取栗。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关于红楼

28、梦后 40 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 1.3 至 2 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C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 , 。 , ; ,

29、 。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又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有绿发似的森林它像少女似的含羞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它有丰饶的水草A B C D20.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做到句- 11 -式相同,意境吻合。 (4 分)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幽而哀怨,鸿雁、残星、客船、孤灯,愁绪满怀。送别诗是 。边塞诗是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 )无求备于一人。 (论语 )有容德乃大。 (书经 )人有不及,可以情

30、恕。 (晋书 )以上名言,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 D (笼统地认识具有片面性,因为还存在一个客观事实,即越是民族落后的文化就越不可能赢得世界的认可。 )2. B (我们中国的儒学文化只是韩剧中所隐含的精神基石,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遗风,并非由韩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 A (B 有血缘关系,不等于交流没有任何障碍,也不可能决定两国的伦理道德等观念也保持一致。C 表现宫廷争斗、官场搏弈、商战风云、警匪拼杀等内容的电视剧虽然不是家庭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也有生存的理由。D 中韩文化不是对立的文化,而是完全可以互相借鉴

31、、学习的文化。 )4古人送别往往是一种雅人情致,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更多只是一种应酬的礼节,往往成了某种表面的姿态和做作的虚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锁定区位,划分层次,提取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有“雅人情致”“纯朴真挚”“潇洒自然”“应酬的礼节”。5“最悲惨”体现在:一是送行人人数众多,场面宏大,等候时间长,而且环境条件恶劣,送行人和被送者都很狼狈;二是送行效果几乎没有,送与被送的双方都没有尽到礼节,让一本正经的送行几乎成了滑稽的闹剧。6示例:真正的离别是一种难捱的痛苦,应尽量避免;真正的相聚是难得的幸福,要珍惜呵护;这样对待情感,是一种理性、真挚的生活态

32、度,也是一种洒脱、自然的人生情怀;我们要学会怎样诚恳面对情感,而不是熟练掌握应酬技巧- 12 -7D A 项,对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一中第二段和第四段的内容可知,主要原因还是诗词本身的魅力唤起了人们的情怀,而不是节目形式的特点。B 项, “理解了诗词意思”说法不当,根据材料二中第二段的内容可知, “小孩子现在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这些诗词的意思” 。C 项, “在现代诗中融人古诗词元素是传承古诗词的一个好方法”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三中第四段的内容“将古诗词元素融汇于现代诗中,或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可知,原文中有“或许”二字。 (3 分)8BE A 项, “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些需要解决的

33、问题“说法不恰当,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没有明确提到中国诗词大会有需要解决的问题。C 项, “材料一和材料二只从某一个方面来报道,不够客观”说法不恰当,尽管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报道不是面面俱到,只侧重某些方面,但也是以客观实际为基础的。D 项,都“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说法不恰当,材料三中没有明确指出中国诗词大会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 (每项 2 分,共 4 分,选三项及三项以上不给分。 )9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时,应尝试采用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时,应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涵,注重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滋养与提升的意义。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时,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现实活力,

34、防止传统文化成为独立的、与现实隔绝的文化。10、C11、C12、D(原文没有“为报答赵襄子”的意思。)13、(1)然而这样做的原因,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所以”“以”“愧”、判断句式要翻译出来。)14、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叠加的方式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连缀起来,形象饱满,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见“早行”特点,又充分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早行”之景如在目前。15、“凫雁满回塘”是虚写梦中的故乡杜陵,春回水暖,凫雁自得其乐;此景恰与眼前“早行”的寒凉、凄冷之景形成对比,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借此景反衬出漂泊

35、之人落寞的思乡之愁。17、C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用“耳目一新”更恰当。 “高止仰止”比喻对崇高品德的仰慕。句中的用法是望文生义,错误地理解为遇到高山而仰望畏惧,止步不前。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地结论。火中取栗:指受人利- 13 -用冒了险,结果还一无所获。18、D A 句式杂糅。 “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杂糅,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 ,另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 不合逻辑。 “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 1.3 至 2 倍”不是”优势” ;C 偷换主语。 “是

36、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的主语应该是“京剧” 。19.C附:参考译文豫让,晋国人,原先曾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事,但毫不知名。离开他们后到智伯门下供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等到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和韩氏、魏氏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后又三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颅漆了,作为酒器。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唉!士人为知己者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如今智伯了解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以此来报答智伯,这样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会感到羞愧了。”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襄子。襄子去厕所时,忽觉心惊,便抓住

37、涂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便是豫让,身上带着凶器,口称:“要为智伯报仇!”襄子身边的侍从要杀他,襄子说:“他是个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最终还是把豫让释放了。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还吞炭使嗓子喑哑。他把自己原来的形状变得人们无法辨认之后,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见了,认不出是他。在路上见到他的朋友,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你不就是豫让吗?”答道:“我是豫让。”他的朋友为之哭泣道:“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门下效命办事,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他亲近你宠爱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伤残身

38、体,受许多痛苦,想以此达到向襄子报仇的目的,这不也太难了吗!”豫让说:“既然已经投他门下效命办事,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再说,我所做的确实是极难的事情,然而所以要这样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豫让离去之后,不久,料到赵襄子该出门了,便埋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 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 ”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襄子便数落豫 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 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著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我在范

39、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 14 -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襄子 长叹一声,呜咽着说道:唉,豫子啊豫子!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 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襄子派兵围住豫让。豫让说:“我 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身。上一次您已经宽赦过我,天下 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难免一死,可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 一下,以表达我的报仇的心意,这样我虽死而无憾。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胆向您 陈述我内心的想法。 ”这时襄子深感豫让义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来, 跳跃多次击刺衣服,说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说罢便横剑自刎。豫让死的 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消息,都为他流泪哭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