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部)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5244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部)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部)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部)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部) 新人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实验部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实验部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1、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王扬宗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西文化冲

2、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为西洋新法历书 ,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 “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 ”康熙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西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

3、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 “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定中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不顺” ,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熙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2成功范例。第二

4、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 1713 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从康熙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制”实为御用科学的性质。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为“数理本原” ,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道。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

5、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放在 1718 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第四,与御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毫无感知。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

6、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6 年 12 月 14 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

7、为官。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 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 ,最终颁行天下。3D.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引入。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

8、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C.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

9、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D.康熙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历史问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

10、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4调查中得到验证。有 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 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换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

11、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阅读去世 )材料三: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 3.27 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 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 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 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

12、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 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并非大学生单方面造成的,单单问责大学生是无法真正触及到危机根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摘编自 2014 年 9 月中国教育报的聚焦大

13、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趣至上 )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 1 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 1 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 36%.数据5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 2015

14、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4. 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浅阅读的定义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浅阅读的常见内容B. 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专业人士的担忧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C. 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D. 浅阅读常态化的社会现实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A. 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怡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材料的画面感和阅读介质的新鲜感以及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B.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恰恰迎合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理,致使

15、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C. 因为中学里已经流行浅阅读,所以大学里也已经很难遏止浅阅读的发展趋势,最终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D. 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不可阻挡。但是他会给人类文化造成多大的伤害,一时还无法预料。E. 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读本不受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深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导。6. 根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 (4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老榆爷赵长春人们都说村口的老榆树成精了,有神。老榆树很老了,老得粗壮的茎干歪倒在地上,再

16、向上长出枝条,围绕着老干,长向四面八方。远望,如一片林子。6春天,人们捋嫩叶,做糊涂面条;捋榆钱,尝鲜。老榆树有神哪,不怪罪吗?有人这样疑问,就有人说,没事,老榆树活人,几辈子了,都吃喝他的树叶、榆钱,只要不动他的大枝壮条。还有人说,捋一捋,算是给老榆爷挠痒,他舒服,长得更旺势。说这话的是牟介中。他对老榆树敬重,防护着别人的伤害。老榆爷也是他叫出来的。叫着叫着,大家也都顺口了。遛弯去,碰面打招呼,就说,老榆爷底下。那里,有桌凳,石头的,可以谈天说古今。还有秋千,吊床,孩子们玩着,笑着,笑声跑到了树叶里面。这些,都是牟介中摆置的。他说,老榆爷好着呢,在树下玩,空气好,安全。说起老榆爷的好,牟介中

17、能说好多好多。比如,民国三十年年馑,人们没有吃喝,就吃老榆爷。那时候,老榆爷已经很粗实,叶,榆钱,都可以吃;还有树皮,砸碎,磨成面,掺和到红薯面里,粘,甜。有一年夏天,袁店河发了大洪水,沟满河平,人们就上了老榆树,或者拽着树枝,吃树叶牟介中说,要是没有老榆爷,不知道多少家就没人会在这里喝茶荡秋千啦!一声感叹,望望头顶的老榆爷。人们也往上看。有风来,树枝婆娑,一片鸟鸣。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上头决定砍伐老榆树。村里人不愿意,特别是老头儿老婆儿们,就打了地铺,睡在寒风里,轮流看护。上级就做村干部的工作,一家一家地做终于做通了。可是,没有人去砍树。好不容易动员来了几个年轻人,也不好砍:大斧头上去,

18、就一道缝;油锯哗啦一声就卡住了!老头儿老婆儿们就又围拢上来,这是神树,是天意,不能砍伐!上头领导很恼火,坚决要破除迷信,就向住罗汉山上的某部队求援。部队来了工程兵,开了一辆大铲车。轰!轰!轰!大铲车离老榆树还有一段路,忽然熄火了,跳下来个年轻人,左看又看,找不出毛病。领导准备再找老兵时,牟介中从围观的人群里出来了,“我来试一试!”牟介中那时候复员回村三四年了,他当过坦克兵,在东北服过役。牟介中冲那个战士一笑,上了铲车,捣鼓了一会儿,突突突!铲车又发动了,轰轰轰,向着老榆树开来。人们就戳指头,骂,“你个鳖孙!”可是,铲车又熄火了。再试,还是熄火。好容易动了,铲车抵住树腰了,又熄火了。领导要发火,

19、驾驶楼的门一开,牟介中滚了下来,捂着头,喊,“疼啊!疼!”7部队上的兵再上去,还是发动不了人们就呼地围绕了树,“神树啊,不能动!”老榆树就保留下来了。也怪,铲车倒回去时,很顺利。几天后,牟介中也不头疼了。人们就传说开了,老榆树有神,动不得。几十年后,牟介中接待了一个老兵,就是当年开铲车的那个兵。他们两个都老了,围住老榆树看,笑,互相指点着对方,“你呀,你呀,哈哈!”那人一下一下地拍着树,互相久别重逢。牟介中抱着那人,附耳:“兄弟,多亏了你呀”哈哈哈,两人大笑,在树下,喝着小酒。人们不知道他两个笑什么。他们老了。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有年春天,有个大领导来视察,也看老榆树,说,“这是能让人记住

20、乡愁的地方”。牟介中一脸的泪水。(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结尾“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一句,与前文一、二段的描写相照应,突出了老榆树年老而生机勃勃的景象。B、“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一句,内容上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情节上与上文形成转折,引出了砍伐老树的情节。C、牟介中的话“兄弟,多亏了你啊”,暗示当年之所以能够保住老榆树,是因为两人默契配合,暗做手脚,使铲车屡屡熄火。D、小说结尾补充大领导视察的情节,很有必要,它借大领导之口,表明老榆树乃是乡村的象征,突出了要永记乡愁的主题。8、小说开头几段介绍老榆树的情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

21、析。(5 分)9、小说没有明确解释为什么铲车竟然铲不动老榆树,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2、古代诗文阅读(36 分)8(一) 文言文阅读(共 4 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

22、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

23、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 /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 /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 /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

24、/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 /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 “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9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现代泛指首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

25、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

26、复言。(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2 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和游景叔月报三捷黄庭坚汉家飞将用庙谋。复我匹夫匹妇仇。真成折棰禽胡月,不是黄榆牧马秋。幄中已断匈奴臂, 军前可饮月氏头。愿见呼韩朝渭上,诸将不用万户候。注庙谋:兵略。折棰:喻轻易取胜。黄榆:边寨。呼韩:匈奴单于呼韩邪,曾主动与汉交好。14.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诗的首句将游景叔比作汉飞将军李广,借以表现游景叔的非凡谋略和豪壮气魄。B.第句表明战事取胜、已为“匹夫匹妇”复仇,照应了题目“月报三捷”的内涵。C.中间两联承接首联,以

27、铺排词句极言战斗慘烈,突出了将士们苦战得胜的功绩。P.尾联在前三联的基础上,表意深远,体现了格律诗结尾“合要渊永”的章法特点。E.这是一首作者祝贺游景叔连续得胜的应和诗,但也流露出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1015.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加以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 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 ? (2) 论语中阐述了 孔子 “仁者爱人” 的思想,怎样才能达到“仁” 呢?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 _, _ . 3、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

28、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一女子因琐事欲跳楼寻短见,民警和消防员苦心孤诣地对该女子进行劝说,缓解女子的情绪,最终将其劝下,成功解救。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职业劝募人和其他推销员一样,应该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应该进退有度,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该巷风貌古朴,姓氏驳杂,不足 400 户居民,竟存在 159 个不同的姓,经这里继续南迁的族姓,曾回来寻根问祖的人不绝如缕。这篇文章看起来很温馨,但越温

29、馨,却也越见出其后的悲凉,越衬出其后的人生之悲,并让那悲凉力透纸背。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香港回归 20 年来,我们一直秉承保证供应、价值稳定为宗旨,遇到水灾、风灾也会千方百计去维持香港肉食市场的稳定。11B.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浙江等省食药监局责令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立即采取将这些不合格产品下架。C.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三国外长等高官,研究联合反恐战略以共同应对地区恐怖分子猖獗的态势。D.号贩子拿到专家号后,转手就以 1500-2000 元的价格将专家号高价卖出,每个专家号的利润高达上千元以上。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30、A.张老师,我诚挚邀请您莅临我校学术交流研讨会,请您届时为会议给予认真的指导。B.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C.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员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D.小王的专业是珠宝设计,在原来的单位无法发挥所长,只好辞职谋高就了。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一些城市通过发布“雷人标语”来纠正城市不文明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困境,是一种最无奈的做法。根除城市顽疾,关键在于_。而市民文明习惯的

31、养成,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_ ,需要长期循序渐进地宣传教育、公民自律和法规完善。尤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文明的、市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因此,不妨多注重 “标语文化” ,将警示语过于严厉、刻板的面孔变一变,改用优美、温馨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许会_。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一波又一波的地产热潮,使我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而我们千呼万唤的房产税,却是一再难产。如果有了房产税,就能使房价降低,而房价一旦真的降下来,我国的经济就能有很大的发展。房价下降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会很高了。有了房产税,也不一定能使房价降

32、下来。 。12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材料一:有人说,平凡的人如果能坚持做一辈子好人,那就是伟人;平凡的人如果坚持完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就是伟人。其实由平凡到伟大只需要你有坚持的品格。材料二:人生来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品格不同,就有了区别。要求:不能脱离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13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实验部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答案:C(C 项目的与结果颠倒了。对应到第一段“迎合了新朝的需要”是编写西洋新法历书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2.答案:C(C

33、从文章中看,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选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化。 )3.答案:D(从文章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对如今有所裨益,而不单是为了暴露问题。 )答案:4. C 试题分析:“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有误,人文、精神危机并不是阅读危机引发的。 5. AD 试题分析:B 项,青春小说不是浅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的真正原因,而是因为中学生缺少读书时间;C 项, “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有误;E 项, “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有误。 6. 新媒体的发展、普及和信息量的增加;缺少阅读时间;浮躁的社会情绪: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对知识、学问的轻视等;

34、学习生活压力大;读者有参与的乐趣10.A 11.B 12.C13.(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 ”赵王没有再说话。(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1414 【参考答案】C E【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 析】C. 中间两联没有“以词句铺排极言战斗惨烈” ,没有写“苦战” ,而是高歌战斗胜利。E. 诗中没有“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15 【参考答案】尾联写相对于获得功名利禄,取得连续胜利(“三捷” )的诸将(将士们)更希望最终获得全胜而使敌人来降;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奋勇杀敌、不求回报的爱国情怀的赞美

35、,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失地尽复的期盼。16(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B 【解析】积羽沉舟: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的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使用正确。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此处应用“苦口婆心”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不能用于形容想象力,不符合语境。进退有度:指前进、后退都有规律,有标准,合法度。使用正确。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使用对象错误,可用“络绎不绝” 。力透纸背:书法有力,或文章深刻。使用正确。18.C 【解析

36、】A 项,句式杂糅,可把“为”改为“的” ,或把“秉承”改为“以” 。B 项,成分残缺,少宾语,可在“下架”后加“的措施” ;或成分赘余,去掉“采取” 。D 项,语意重复,可去掉“上千元”中的“上”或“千元以上”中的“以上” 。19.D 【解析】A 项, “认真”是对别人的要求,不够妥当,可将“给予认真的指导”改为“提出宝贵的意见” 。B 项“家父”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C 项, “光临” “惠顾”用于店员对顾客的称呼。20、 【答案】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或:促进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一场艰巨的持久战(或:一个长期的过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题分析:第一空根据空前的“城市不文明现象” “根除城市顽疾,关键在于”等信息,可以推知应填写“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等相关内容;第二空根据“需要长期循序渐进地宣传教育”等信息,可以推知应填写“一场艰巨的持久战”等相关内容;第三空根据“将警示语过于严厉、刻板的面孔变一变,改用优美、温馨的语言进行表达”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房价下降,我国的经济并不一定就能有很大的发展。 (3 分)15房价下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一定就会很高(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