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适应大学生活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180290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适应大学生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二章--适应大学生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适应大学生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适应大学生活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第二章 适应大学新生活适应大学新生活第二章第二章 适应大学新生活适应大学新生活主要内容:一、大学适应概述二、大学新生需要完成的适应任务三、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不良及相应的应对方式一、大学适应概述 (一)适应 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适应是指所有活着的有机体都会随着它们生存环境中某些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其活动。也就是说,面对变化了的环境,有机体只有不断适应才能继续生存,也只有适应了才能有发展。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有一名句子:“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不

2、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物产,同 植物到了不同的环境中,适应了当地的水土之后也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异。我们经常说是大学塑造人,倒不如说是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来适应大学环境、生活和学习变化的勇气和毅力真正改变了我们。环境的改变会迫使大学生更多的思考,更快地适应。人类已经将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心理健康者能够灵活地尽力去适应环境以求与之保持平衡,这称为适应良好。反之,如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保持平衡,就叫适应不良,它将给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害。适应大学是大学新生发展的起点,正所谓:适者生存,适者发展。一、大学适应概述 (二)适应的过程 适应是个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将适应过

3、程看成为适应三部曲。第一步:熟悉环境和自我评估。第二步,改变认知和态度第三步,选择合适的行为适应过程三部曲:第一步:熟悉环境和自我评估。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先要熟悉学校的基本设施,学校周边的资源,所在城市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等。其次是熟悉人文环境,俗话说“入乡随俗”,知道当地的“俗”包括什么。自然环境的适应自然环境的适应 校园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熟悉和充分了解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地生活、学习。有的同学能很快适应;入校后马上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了解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医务所、甚至有几个门都知道,可有的同学却相反,非常拘谨、胆小,缺乏方向

4、感,生怕走远一点就迷路,又不好意思开口问,所以尽量少走动、少说话,遇到一定要办的事则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或者结伴而行。对新环境适应快的学生,很快就成为班级中的重要人物,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与老师、同学接触多,掌握的信息多,锻炼的机会也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自我评估师寻找资源的过程,是重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发展目标、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个人的特点、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都是自身的资源。例如,高中住校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在生活方面适应很快;性格外向的同学能较快结交新朋友。第二步,改变认知和态度 大家进校后,通过第一步的比较与评估,你也许会发现许多与

5、原来不同的方面。到新的环境去,就像面对这座山。当做任何尝试都无法再改变对方时,不妨改变自己。其实,随外在环境的变异调整适应能力,远比等环境变化适应个体来得更有智慧。小故事的启示小故事的启示 回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40个门徒在山谷里讲道,门徒问他:“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声,回声终于消失,山谷又归于宁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呼唤了三次之后,山仍然屹立不动,丝毫没有向他们靠近半寸,然后,穆罕默德说:“山既然不过来,那我自己走过去好了!”第三步,选择合适的行为 行为是连接思想和现实的桥

6、梁。行为的后果会对认知和态度产生强化,积极的行为后果会使个体更坚信先前的积极认知,坚持先前的积极态度,或者冲击先前的消极认知和态度,使个体对自己先前的认识、态度产生怀疑。当你决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时候,你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呢?二、大学新生需要完成的适应任务1、集体生活的适应-由个人成长到共同生活2、管理方式的适应-由严格监管到自主自律3、学习模式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到专业教育4、课余生活的适应-由简单单调到丰富多彩1、集体生活的适应-由个人成长到共同生活 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新生首先要学会面对的是过集体生活。集体生活主要指寝室生活和班级生活。寝室就是一个小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要发挥团结友爱、

7、互相帮助的精神,要懂得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学习交往的技巧,在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懂得谦让,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走过去,就是一片天”。在班级生活中,很多同学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班级概念比较大怒啊,任何事情都是由班干部来组织和执行的,因此很多学生缺少集体观念,对待班级的事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认为班级的事就是班级干部的事,和自己无关。2、管理方式的适应-由严格监管到自主自律 大学管理制度与中学相比,其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公寓管理与学生管理方面。在中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学校指导都比较具体,校规严格,学生自己支配的项目和时间不多。相比而言,大学的管理制度较为宽松,大学里鼓励

8、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在学习科目、时间支配、生活安排等方面的自由空间相对较多。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会自主自律。从小就学会自理从小就学会自理 中国青年报曾登载了一篇题为我们应该从幼儿园学起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当问到一批科学家(他们都是诺贝尔奖得主)“在您的一生里面,您在哪一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一位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老师教我们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3、学习模式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到专业教育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有天壤之别。从中学到

9、大学,是从被动的“要我学”向主动的“我要学”学习模式的转变。大学新生在学习时间的支配上、学习计划的安排上,学习潜能的发挥上,大学新生都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大学新生应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一个大学学习生活的真正主人。4、课余生活的适应-由简单单调到丰富多彩 相对于中学生活的简单单调,大学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异常丰富,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参与各种文艺、体育、社交等活动。三、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不良及相应的应对方式1、失落与自我定位方面2、迷茫与目标确定方面3、孤独感与主动交往方面4、边缘感与融入集体方面 1、失落与自我定位方面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

10、现现实中的大学与自己期待已久的、梦寐以求的大学差距很大,由此导致心理落差。同时,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认为自己“走对了路,进错了门”,心理失落感油然而生。这需要大学生能够平心静气地分析周围的环境,客观的审视自己,进行自我定位,进行自我评估,从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成长点,以适应生活和发展自己。2、迷茫与目标确定方面 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阶段的目标有两个特点:一是多样性;二是自由选择性。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不同的目标决定大学阶段不同的生活。有明确的目标的同学通过更加发奋努力为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领先位置打下坚实的基础;缺乏目标的同学可能会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游戏、娱乐,以及一些对成长不利

11、的事情上。3、孤独感与主动交往方面 从高中到大学,人际交往的变化不仅仅是面对一些陌生的面孔,而是交往的全方位改变,人际交往的范围的扩大、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高、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交往标准发生改变等,如果大学新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变化,自我封闭、不愿意轻易与他人交心、缺乏交往技能,自卑,不敢与人交往,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孤独、烦闷感。有孤独感,社会交往能力差。有孤独感,社会交往能力差。这需要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要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要做到真诚相对。3、孤独感与主动交往方面 4、边缘感与融入集体方面 边缘化是指在高校里与主流学生相比,部分学生因为处于某一

12、种劣势而远离中心地带,往往容易被人遗忘。比如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和环境适应造成的交往障碍有时也会造成学生的边缘感;学生中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生活困难的来自边远山区的、农村的家庭的贫困群体在大学里大多长期游离于学生组织之外,成为学生主流之外,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远离集体,很难融入群体之中。不懂分享,不懂分享,惟我独尊而且任性。惟我独尊而且任性。几点建议第一,要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第二,要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采取平等的态度。第三,要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在新的环境里要认清自己的实力或者说潜力,树立自信心。希望大家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希望大家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乐观的生活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 尽快适应新生活尽快适应新生活 快乐成长每一天!快乐成长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