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545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铁盔铁 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 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 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 ”这项发明是( ) A指南针B火药 C造纸术 D印刷术 解析:选 B。材料叙述了某一发明在打击旧贵族方面的积极作用和给人类和平带来威 胁的弊端,只有火药与此相符。A、C、D 三项与此不符。故答案为 B

2、 项。 2我国自古就高度重视天象观测。 尚书尧典记载:“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 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这段记载 ( ) A证明古代我国对天地的极端迷信崇拜 B说明当时出现了专门负责天象观测的政府机构 C体现了天象观测是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 D “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 解析:选 C。祭天活动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故 排除 A,选 C。由材料的记载和“尧典”这一关键信息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当时 没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故排除 B;“天人感应”思想是以君权神授为核心,该段材料和记 载不涉及权力的来源问题,故排除 D。 3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

3、,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 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 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解析:选 B。材料中“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 “加固了皇帝的统治” “并不像西 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并未给中国带 来革命性的进步,故 B 项分析正确。 4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腐朽

4、的君主专制制度 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解析:选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制约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 发展水平。 5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 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 左传昭公三年 载:“四升为豆” 。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2“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 B C D 解析:选 A。本题考查阅读

5、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 种盛食物的器皿” “常作礼器” “四升为豆” ,观察题干图片中“豆”字的发展演变可知 说法均正确,故本题选 A 项。 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 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 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西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解析:选 D。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魏晋南北 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宋代, 城市经济

6、发展,市民生活日益丰富。因而不同时期敦煌壁画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故选 D。其他选项都无法体现艺术与当时政治、经济的关系。 7苏轼对下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 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由此可见该作品( )3A追求布局严整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D注重诗情画意 解析:选 D。图片中的画中有诗,诗句可以表达中国古代绘画的内在涵意,这是文人 画的突出特点。再结合苏轼的评语,他强调胸中先有竹意(有人认为这是灵感),再起笔描 画。两个材料都强调画家心中之意,体现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画中有诗的特点。故 D 项正确。 8 “三五

7、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 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 A魔术B绘画 C戏剧D杂技 解析:选 C。本题考查戏剧艺术。材料信息是中国戏剧界的行话,形象而准确地道出 了戏剧尤其是舞台剧受时空限制而显现的表演特征。 9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 下列文学作品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有( ) 诗经 离骚 子虚赋 红楼梦 A B C D 解析:选 B。 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子虚赋属于汉赋,反映上层社会的 生活状况,辞藻华美,气势恢弘,故排除。 诗经 、 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10盛

8、唐时期,唐诗充满着昂扬乐观的情调;随后的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精神成为诗 歌的主流。这表明唐朝 ( ) 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君主专制日趋削弱 C地方割据日趋严重 D人民生活日趋困苦 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学具有反 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唐诗基调由盛唐时期的昂扬乐观转向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主要反映 了社会时代生活的变迁,即由对盛唐统一盛世的歌颂感叹转向对民众生活艰辛的咏叹,所 以唐诗基调的转变凸显出社会的变化及社会矛盾的尖锐,故答案选 A,B 说法错误,C、D 两项出现在晚唐时期,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11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情感角度看, “想人生有限杯,浑几

9、个重阳节”一句应当属于文 学体裁中的( )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散曲 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要求对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散曲等文 学体裁的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从语言风格上看,一般的说法是诗庄、词媚、曲俗。元散 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故本题选 D。 12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这是 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红楼梦 D.聊斋志异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王士祯这首诗的前两句强调了读这本书 的心态和环境,后两句则强调了这本书的特点

10、。从“坟” “鬼”等字眼不难推断出这本书是4聊斋志异 。 二、非选择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 袱。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大运河, 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中往来 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 材料 2: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 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 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

11、,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材料 3: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 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 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 500 年(1)根据材料 1、2 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用材料中的 史实)。(10 分) (2)根据材料 3 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5 分) (3)科技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5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注意材料对万

12、里长城、大运河、四大 发明的认识可得出文明的特征;举例合适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因循守旧, 不思变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第(3)问,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回 答。 答案:(1)特征: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 华民族的发展。 例子: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新发展,也可以用来大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核 心“仁” “礼” ,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也可以被统治者改造成为封 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2)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 (3)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13、 1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 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 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闱东去乃潘楼街,街 南曰“鹰店” ,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 ,井是 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 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

14、衣、探 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材料 2: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 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 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5(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 3: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 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 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

15、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 4: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 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 民趣味为依归。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 观 请回答: (1)据材料 1,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4 分) (2)据材料 2,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4 分) (3)据材料 3,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6 分) (4)据材料 4,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 分) (5)综合

16、上述材料,指出材料 1 与材料 2、4 所反映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2 分) 解析:第(1)问,材料 1 主要描写了东角楼街巷商业繁荣的景象,这是宋代商业繁荣的 缩影。据材料不难总结出商业经济发展的表现。第(2)问,由作者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 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可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如活 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 3,可 从两方面归纳理学兴起的原因;第二小问主要考查理学的影响,既要考虑到理学的实质 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又要考虑到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的积极作用。第(4)问依据 材料 4 容易归纳宋代文化的

17、通俗化和平民化,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应结合所学知识, 宋词、风俗画、话本等都能体现宋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第(5)问依据“一定时期的文化 都是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总结出经济繁荣能够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同时科技进 步和文化繁荣也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1)表现: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街巷店铺林立、市坊界限打破;商品交易种类 繁多、数额巨大;娱乐经济繁荣。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3)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 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4)文化特征: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 说明:宋词繁荣,风俗画流行、话本、瓦子等。 (5)经济发展促进科技文化的繁荣,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