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精品).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94086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诗二首(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李商隐诗二首(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商隐诗二首(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诗二首(精品).ppt(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商隐诗两首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锦瑟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

2、,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探究:1.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时期。2.比兴手法(以瑟起兴,造成一种迷惘的意境)中间两联用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A.庄周梦蝶-包含着美好却又虚渺的梦境B.望帝啼鹃-曾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C.泣珠鲛人-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的是满眼眼泪D

3、.玉暖生烟-梦想和爱情破灭的迷惘意境:朦胧,凄怨,迷离主旨主旨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次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末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归纳本诗艺术特色 朦胧的意象哀怨的基调凄迷的意境华美的语言象征的手法 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

4、,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相关链接探究:诗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事件?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谈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唐,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至于自己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讽意: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用笔:倒叙的方法措辞的委婉立意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