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导学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32205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诗二首》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商隐诗二首》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商隐诗二首》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诗二首》导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商隐诗二首导学案【晨读在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推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 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赘美恭维之意

2、;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学习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李商隐诗歌特点含蓄、华美、情致绵长的特点。自主学习一、作者及诗作背景、咏史怀古诗:1.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 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 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 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 都具

3、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 山诗集。一般人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 所唱出的一曲哀怨凄美的歌。2、关于咏史诗:咏史诗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 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 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 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安史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 失政特别感到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 事及唐朝国家战乱。3、马嵬(其二)题解: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

4、乱爆发玄宗逃 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平),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 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 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 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4, 了解锦瑟所用的典故。典故一:庄周梦蝶。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 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 知蝴蝶已经何往。作者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梦中的自己,不复 成寐。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谿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 了,这里面隐约包含

5、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典故二:望帝啼鹃。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他 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 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而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 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 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典故三:南海鲸人。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 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 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皎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 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

6、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 一化三耶? 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典故四:玉暖生烟。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 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 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 把握和无法亲近的。作者此处,正是在“楹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 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二、基础知识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1)锦瑟()(2)惘然()(3)蜡炬()(4)云鬓().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一弦一柱思华年()(2)

7、蓝田日暖玉生烟()(3)只是当时已惘然()(4)晓镜但愁云鬓改().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 ,蓝田日暖玉生烟。(2) ,只是当时已惘然。(3)春蚕到死丝方尽,o(4)蓬山此去无多路,o.李商隐(约813约858),字,号,又号 o他主要生活在晚唐文、武、宣三朝这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没落时期。李 商隐怀有凌世之才。他的诗歌具有独创精神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与、并称为唐诗“三李”;与 并称为“小李杜”;与、段成式并称为“三才子”。【课文解读】(一)锦瑟1、锦瑟中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是哪几个字?为什么?2.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李商隐诗的一

8、大特色就是用典,锦瑟的颔联和颈联就是连续的用典,这四 句用了哪些典故?有何含义?4、这四个典故,和锦瑟有什么关系?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 种怎样的意境?试结合全诗分析。(提示:从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上赏析).锦瑟的主旨是什么?5 .锦瑟主要的艺术特色有哪些?6 .运用想象联想,把锦瑟中颔联和颈联扩展成一段描写性文字。(二)马嵬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3、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 哪种境遇?4、“空闻

9、”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 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6、 对于这些,诗人发出了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慨叹, 从内 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7、此诗先有“马嵬之变”,再有“玄宗之悲”,后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谋 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课堂练习】一、名句填空1、夕阳无限好,O身无彩凤双飞翼,O何当共剪西窗烛,O4、春蚕到死丝方尽,o5、沧海月明珠有泪,o6、空闻虎旅传宵柝,o二、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0、马嵬() 未卜() 宵柝() 晓筹() 驻()马三.课内阅读:(一)阅读锦瑟诗,完成1-2题。1 .这首诗的颈联所描写的情景反差较大,是否和谐?你是怎样理解的?2 .如何理解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34题。无 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 .这首诗首联的两个“难”字的含义各是什么?4 .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流莺 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啪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

11、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宣宗大中三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5 .这首诗写到的“莺”,诗人称之为“流莺”,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 的?6 .这是一首托物抒怀诗,抒写身世之感的蕴蓄之作,比喻(或象征)是其主要手法。 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雨过山村王 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桅子花。7 .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8 .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部分答案:【自主学习】.答案:(1) s e (2) w d ng (3) j u (4) b i n.参考答案:(1

12、)盛年 (2)形容可望而不可即 (3)惆怅的样子(4)比喻乌黑的头发,指年轻的岁月1 .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2)此情可待成追忆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青鸟殷勤为探看.答案:义山 玉谿生 樊南生 李白 李贺 杜牧 温庭筠【课堂练习】.前句用沧海皎人之泪成珠的传说,后句用中唐诗人戴叔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 暖,良玉生烟”的名言。大意是说:在惨淡的月夜,沧海之珠,带着冰凉的泪水, 犹似我身世的沉沦;而蓝田的美玉在日光照耀下,又烟气蒸腾,好像我的追求化作 幻灭的云烟。1 .尾联拢束全篇,明确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此情”统 指颔联、颈联所概括杼写的情事,即自己的悲剧身

13、世的多种境界。诗句意谓:如此 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怅惘,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惘然”二字概 括“思华年”的全部感受,凡迷惘、哀伤、寂寞、虚幻之情,统于二字之中。当时 已然的感喟则不但强调了华年往事的可悲,而且以昔衬今,加倍渲染了今日追忆时 难以忍受的怅惘和悲凉。2 .第一个“难”字是“困难”之意,第二个“难”字即“难舍难分”,正因见面十 分困难,所以分离才难舍难分;两个“难”字,从客观到主观,含义不同。3 .用比兴手法表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4 . (1)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在空中不停地漂荡流转。(2)它百嘴千回表 达“本意”,可无人能会,虽然是三春良辰,可终究难盼佳期。5 .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转徒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哦,比喻自 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 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6 .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 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7 .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 落笔,借桅子花的“闲”,衬出繁忙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