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_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68737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_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三讲_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_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_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讲第三讲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教育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v秦朝崇法排儒的文教政策:v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诗、书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诗、书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学法令,以吏为师。若欲学法令,以吏为师。v书同文,行同伦 汉代:罢黜百

2、家,独尊儒术”v春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化,下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化,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矣。第二章 太学v太学是中国古代官立的高等学府。从太学的名称看,西周已有太学之名。作为官吏告等学府的太学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3、年)。v太学是中国封建官学的样板,它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还承担着学术研究的任务,在中国历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v从历代太学看,它集中着全国最一流的教师,国家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设备、丰富的图书,它招来的又是全国最有前途的学生。在其存在的两千年里,为封建国家培养了难以计数的政府官吏,为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太学的教学活动太学的教学活动v教师,教师,称博士,博士之上设有首席长官,西汉称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v学生学生,西汉称“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称“诸生”或“太学生”。v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五经v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大班上课;弟子相传;集会

4、辩难v视学:视学:最高学府,深得关注,承袭西周,视毕聚会v考试考试:西汉每年一次,东汉每两年一次:西汉每年一次,东汉每两年一次 射策;策试;口试第三章第三章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生平简介生平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董仲舒(公元前179前前104),西汉广川(今河北省),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人,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封建神学思枣强县广川镇)人,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奠基者。想体系的奠基者。他学识渊博,遍通五经,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有他学识渊博,遍通五经,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有汉代汉代“孔子孔子”之称。他以之称。他以“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的治学精神和

5、高深的治学精神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受到时人的尊敬和爱戴。的学术造诣受到时人的尊敬和爱戴。他在贤良对策时提出的建议,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开他在贤良对策时提出的建议,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开始参政。他的教育思想对汉代和后来封建王朝制定中央集权始参政。他的教育思想对汉代和后来封建王朝制定中央集权的文化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文化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先后他先后任过江都王和胶东王的国相,但终不得志,后托病弃官归家,任过江都王和胶东王的国相,但终不得志,后托病弃官归家,潜心学问。潜心学问。董仲舒一生的著述很多,其主要著作有董仲舒一生的著述很多,其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春秋繁露、举

6、贤良对策举贤良对策等。其中,等。其中,举贤良对策举贤良对策与教育的关系最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对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有极大的影响。为密切,并对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有极大的影响。一、三大文教政策一、三大文教政策(一)一)兴太学以养士兴太学以养士 董仲舒认为,兴教化的根本在于培养和选拔有贤德的人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国家之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他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政策。“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辟犹不琢玉而求文彩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辟犹不琢玉而求文彩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一、三大文教政策一

7、、三大文教政策(二)(二)重选举以取士重选举以取士 董仲舒认为,养士和选士是分不开的。靠选举、贡贤,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经过考核再分别加以录用。这样,人才就不至于被埋没而充分发挥其作用。于是,董仲舒提出了设立察举制的建议。一、三大文教政策一、三大文教政策(三)(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董仲舒看来,无论是养土还是选士,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否则,百姓殊方,法制数变,君主无所持,百姓无所从,仍不能实现人心归顺,天下统一。这一政策不仅使养士和选士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从思想理论上奠定了汉王朝巩固封建统一大业的基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二、道德教育思想二、道德

8、教育思想(一)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一)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 所谓所谓“三纲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所谓“五常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永恒不变的道德信条。这就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统治提供了根据。二、道德教育思想二、道德教育思想v(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正谊(义)明道,不计功利正谊(义)明道,不计功利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自存。”其目的是培养人们为封建主义献身的精神。其目的

9、是培养人们为封建主义献身的精神。一方面,这种修养对统治者来说有一方面,这种修养对统治者来说有“正身正身”的作用,即的作用,即“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另一方面,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有另一方面,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有“禁欲禁欲”的作用,即的作用,即“虽贫能自安虽贫能自安”,对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逆来顺受。,对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逆来顺受。二、道德教育思想二、道德教育思想v(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外外“以仁安人,以义以仁安人,以义正正我。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应

10、该用仁的精神对待他人,即应该用仁的精神对待他人,即“求诸人谓之求诸人谓之薄薄”;用义的精神要求自己,即;用义的精神要求自己,即“求诸己谓求诸己谓之厚之厚”,是说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是说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二、道德教育思想二、道德教育思想v(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积小致巨,以微致显积小致巨,以微致显 董仲舒认为,修养功夫应该一点一滴地做起,董仲舒认为,修养功夫应该一点一滴地做起,日积月累,逐渐完善。日积月累,逐渐完善。“众少成多,积少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众少成多,积少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以微致显,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11、“积善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销膏而人不见也。”三、教学原则和方法三、教学原则和方法v学生学学生学1.贱二贵一贱二贵一 为学必须专一。为学必须专一。“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一手画圆,莫能成。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2.形静志虚形静志虚 为学必须虚心沉静,惟如此才能深入悟解,体会精微。为学必须虚心沉静,惟如此才能深入悟解,体会精微。“夫欲致精志者,精气之所趣夫欲致精志者,精气之所趣也。也。故治身者,务执静故治

12、身者,务执静一致精。一致精。”3.事在强勉事在强勉 为学要不畏艰苦,强勉而进。为学要不畏艰苦,强勉而进。“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而行道,则德日起而有大功。勉而行道,则德日起而有大功。”第第四四章章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生平简介生平简介 颜之推(公元颜之推(公元530595年),字介,梁朝金陵(今江年),字介,梁朝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士族家庭,有苏南京)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士族家庭,有家学传统。他被称为是家学传统。他被称为是6世纪后期世纪后期“最博学而有思想最博学而有思想

13、”的学的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学术和编书的活动,是南北朝和隋朝时期学问渊博、颇有见识术和编书的活动,是南北朝和隋朝时期学问渊博、颇有见识的大学问家。的大学问家。他的主要著作是他的主要著作是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一书,共一书,共20篇文章。其立篇文章。其立论广泛深刻。后人对它的评价是论广泛深刻。后人对它的评价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在。在颜氏颜氏家家训训中,颜之推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事例阐发深刻的道中,颜之推用大量

14、的历史和现实的事例阐发深刻的道理,把封建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修学、处事等等问题都包理,把封建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修学、处事等等问题都包括在其中,使它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成为括在其中,使它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论家庭教育论家庭教育(一)(一)家教要及早进行家教要及早进行 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他特别提倡幼儿教育要及

15、早重要阶段,所以他特别提倡幼儿教育要及早进行。进行。“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人生小幼,精神专利,成长以后,思虑散人生小幼,精神专利,成长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论家庭教育论家庭教育(二)(二)家教的主要内容家教的主要内容 1.语言:语言:颜之推认为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期,他强调儿童颜之推认为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期,他强调儿童学习语言要标准化,应该学习通用语言而不是方言。学习语言要标准化,应该学习通用语言而不是方言。2.道德:道德: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品德,特别是培养孝、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品德,特别是培养孝、悌的精

16、神。悌的精神。3.立志:立志:教育子弟要树立高尚的生活理想,志趣要高雅教育子弟要树立高尚的生活理想,志趣要高雅论家庭教育论家庭教育(三)家教要慈爱与严教相结合(三)家教要慈爱与严教相结合颜之推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教育和颜之推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教育和爱护巧妙地结合起来,爱护巧妙地结合起来,对子女既有严格要求,勤于对子女既有严格要求,勤于督训,又有适当的关怀和爱护,督训,又有适当的关怀和爱护,爱教结合,严慈相爱教结合,严慈相济,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而生孝矣。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而生孝矣。”论治学方法论治学方法(一)(一

17、)端正学习目的端正学习目的(二)(二)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三)学习要勤奋学习要勤奋(四)四)学习要珍惜时光学习要珍惜时光 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刻,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刻,“宜当早学,宜当早学,勿失天机勿失天机”;对于成人来说,;对于成人来说,“犹当晚学,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不可自弃”。第五章第五章 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27-97年)东汉上虞人 生平简介生平简介王充王充(公元公元27约约100),字仲任,字仲任,浙江会稽上虞人,出生于农人兼小商浙江会稽上虞人,出生于农人兼小商贩家庭。贩家庭。6岁识字岁识字,8岁入书馆,后进岁入书馆,后进入太学学习,不满太学风气和厌弃

18、章入太学学习,不满太学风气和厌弃章句之学。常入洛阳书肆读书,过目成句之学。常入洛阳书肆读书,过目成诵,博通诵,博通“众流百家之言众流百家之言”。他批判。他批判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的学说,自成一个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的学说,自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独立的思想体系,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把春秋战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把春秋战国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国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教育思想中含有许多了一大步。他的教育思想中含有许多辩证法的因素,很值得认真研究和总辩证法的因素,很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结。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论

19、衡一书。一书。王充墓王充墓 一、哲学思想一、哲学思想(一)自然观(一)自然观v王充发展了先秦以来的王充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元气元气”学说和学说和“天道自然无为天道自然无为”的的学说。西汉董仲舒赋予学说。西汉董仲舒赋予“天天”以神秘主义的主宰作用,王充以神秘主义的主宰作用,王充在哲学上把天还原为自然,并从黄老道家的自然主义出发,在哲学上把天还原为自然,并从黄老道家的自然主义出发,把把“自然自然”拓展为客观世界的自然本性,从根本上否定了一拓展为客观世界的自然本性,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关于天的神秘思想。切关于天的神秘思想。v在宇宙万物如何产生及构成上,王充提出了元气自然宇宙生在宇宙万物如何产生及构成上,

20、王充提出了元气自然宇宙生成论,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是由物质成论,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是由物质的元气构成的。的元气构成的。v人虽有灵性,但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它万物一样也是人虽有灵性,但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它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提出了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提出了“精神依倚形体精神依倚形体”的命题,认的命题,认为精神必须依赖形体才能发生作用,这就肯定了形体是第一为精神必须依赖形体才能发生作用,这就肯定了形体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是第二性的。性的,而精神是第二性的。一、哲学思想一、哲学思想v(二)认识论(二)认识论 他认识论思想主要集中在他认识论思想

21、主要集中在“实知实知”与与“知实知实”。v“实知实知”涉及认识的来源与途径问题,王充强调认涉及认识的来源与途径问题,王充强调认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必须要与客观事实相符。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必须要与客观事实相符。v“知实知实”涉及认识对象问题,王充主张以实际存在涉及认识对象问题,王充主张以实际存在的事物为认识对象,认识对象应该是的事物为认识对象,认识对象应该是“天下之事,天下之事,世间之物世间之物”。一、哲学思想一、哲学思想v(二)认识论(二)认识论v 关于认识的来源,王充强烈反对汉代流行的圣人关于认识的来源,王充强烈反对汉代流行的圣人“生而生而知之知之”或或“神而先知神而先知”的谬论,

22、肯定不学不知、学而后知。的谬论,肯定不学不知、学而后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所谓圣者,须学以圣。所谓圣者,须学以圣。天地之间,含血之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类,无性(生)知者。”v 王充十分注重效验,他把效验作为认识的标准。王充十分注重效验,他把效验作为认识的标准。“效验效验”,即实效和验证,就是用事实加以验证。,即实效和验证,就是用事实加以验证。v 王充把是否与事实相符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王充把是否与事实相符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其方向无疑是唯物主义的。其方向无疑是唯物主义的。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

23、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一)(一)论人性论人性 王充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王充认为,由王充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王充认为,由于先天禀气之不同,人的生理素质是有差异于先天禀气之不同,人的生理素质是有差异的。的。“实则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实则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贤愚。”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v(二)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二)教育与人性的关系 通过教育人性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教育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

24、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v(三)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影响(三)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王充强调环境在人成长发展中的渍染影响作用。王充强调环境在人成长发展中的渍染影响作用。“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沙入缁,不练自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沙入缁,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恶变矣。”三、论培养目标三、论培养目标 王充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提王充对培养人才

25、的要求和标准,提出了四个不同的等级,即出了四个不同的等级,即儒生、通人、儒生、通人、文人文人和和鸿儒鸿儒。“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掇传书,以上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通人,鸿儒超文人。”三、论培养目标三、论培养目标儒生儒生两汉学校培养出的一般知识分子,也是儒家传统的培养目两汉学校培养出的一般知识分子,也是儒家传统的培养目标。标。通人通人比儒生高一等的比儒生高一等的“博览古今博览古

26、今”的人才,他的知识结构比较的人才,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但却不能把所学到的书本知合理,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但却不能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们既缺乏理论思辨的能力,又缺乏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们既缺乏理论思辨的能力,又缺乏实际的任事之才,他们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有限的。实际的任事之才,他们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有限的。文人文人“好学勤力,博学强记好学勤力,博学强记”,知识渊博的人。他们能掌古论,知识渊博的人。他们能掌古论今,能把各种社会知识融汇贯通,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社今,能把各种社会知识融汇贯通,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成为称职的行政管理人才。会生活实践,成为

27、称职的行政管理人才。鸿儒鸿儒 王充理想中的最高级的人才。这种人才能够王充理想中的最高级的人才。这种人才能够“兴论立说兴论立说”,既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善于实践,他们不,既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善于实践,他们不受前人思想束缚,敢于创新。受前人思想束缚,敢于创新。四、论学习四、论学习(一)(一)学以求知学以求知 “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生知也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生知也”,“不学自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人才有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二)(二)勤学不舍勤学不舍 “其进锐者退速其进锐者退速”;“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三)(三)立异创新立异创新 (四四)学为世用学为世用 “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