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067653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9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1/24宏观经济学1 第三章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23/1/24宏观经济学2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均衡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均衡的国民收入u现实现实GDPGDP:已经生产出来的:已经生产出来的GDPGDP。u潜在潜在GDPGDP:调动所有社会资源,能够生产的最大:调动所有社会资源,能够生产的最大限度的限度的GDPGDP。u潜在潜在GDP GDP 充分就业时的充分就业时的GDP GDP,也称充分就业,也称充分就业GDP GDP。GDPGDP缺口:缺口:u潜在潜在GDPGDP与实际上所生产的与实际上所生产的GDPGDP的缺口。的缺口。uGDPGDP缺口越大,说

2、明经济发展越没有效率。缺口越大,说明经济发展越没有效率。2023/1/24宏观经济学3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均衡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均衡的国民收入l潜在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收入。l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时的国民收入。l均衡的国民收入并不一定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并不一定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2023/1/24宏观经济学4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l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或叫均

3、衡收入,是指与:或叫均衡收入,是指与计划计划总需求相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企业想要有的支出。企业想要有的支出。l核算中的恒等式核算中的恒等式:总收入:总收入=实际总支出实际总支出l均衡条件均衡条件:均衡产出:均衡产出=计划总支出(非计划存货计划总支出(非计划存货 投资投资=0=0)IUIU非意愿存货非意愿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unintended inventoryAEAE总支出(需求)总支出(需求)Aggregate Aggregate expenditure expenditure 均衡产出均衡

4、产出 l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计划支出,厂商非意愿存货计划支出,厂商非意愿存货IUIU增加,增加,减少生产;减少生产;l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计划支出,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计划支出,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l均衡产出均衡产出=计划支出,非意愿存货计划支出,非意愿存货IUIU0 0,均衡,均衡,厂商生产稳定不再变动。厂商生产稳定不再变动。2023/1/24宏观经济学52023/1/24宏观经济学6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l假定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假定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l假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假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应

5、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不考虑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l假定价格水平不变(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假定价格水平不变(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u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短期短期)。2023/1/24宏观经济学7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基本假设l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2(22 2假设假设):居民户:居民户消费和储消费和储蓄行为;厂商

6、蓄行为;厂商生产和投资行为。生产和投资行为。l企业投资是自主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企业投资是自主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因为凯恩斯假设货币市场上的供求是不变的,因为凯恩斯假设货币市场上的供求是不变的,因此,利率不随投资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利率不随投资的变动而变动。而现实中而现实中利率增加,投资会减少。他假设利率不变所以利率增加,投资会减少。他假设利率不变所以投资是个常数。投资是个常数。l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故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故GDPGDPNDPNDPNINIPIPIPDIPDI。2023/1/24宏观经济学8 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l了解和掌握消费函数理论了解和掌握消费

7、函数理论l掌握凯恩斯支出决定收入的基本原理掌握凯恩斯支出决定收入的基本原理l掌握乘数原理掌握乘数原理2023/1/24宏观经济学9 主要内容和结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消费、储蓄和投资第二节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2023/1/24宏观经济学10第一节第一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消费、储蓄和投资一、消费及消费函数一、消费及消费函数二、储蓄及储蓄函数二、储蓄及储蓄函数三、投资及其分类三、投资及其分类2023/1/24宏观经济学11 一、消费及消费函数一、消费及消费函数1.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2.2.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

8、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3.3.消费曲线消费曲线4.4.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2023/1/24宏观经济学12 1.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l消费消费:从:从行为的角度行为的角度是指人们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是指人们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各种需要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生活消费);满足各种需要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生活消费);从从支出的角度支出的角度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劳务的所有支出。l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是指消费支出

9、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定义为消费支出与个人可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定义为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又称消费倾向。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又称消费倾向。C=CC=C(YdYd)=C=C(Y Y)2023/1/24宏观经济学132.2.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l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PCAPC(average propensity to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consume):):平均每单位收入平均每单位收入中中消费消费所占的比例。所占的比例。APCAPCc/yc/ylAPC1APC1,消费总量,消

10、费总量 1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产生负储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产生负储蓄)u如果某人收入如果某人收入100100元中的元中的8080元用于消费,则元用于消费,则其平均消费倾向其平均消费倾向APC=c/y=0.8APC=c/y=0.82023/1/24宏观经济学142.2.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l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MPC(marginal propensity to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consume):指消费支出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指消费支出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或每增减的比例,或每增减1 1元

11、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化。MPC=MPC=C/C/Y Yl若收入由若收入由10010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120120元,消费由元,消费由808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9494元。则:元。则:MPC=MPC=C/C/Y=0.7Y=0.7l边际消费倾向的性质:边际消费倾向的性质:具有递减的规律;具有递减的规律;0MPC1 0MPC1;MPCAPCMPC 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增加储蓄;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增加储蓄;现期收入现期收入 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动用储蓄。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动用储蓄。2023/1/24宏观经济学22 二、储蓄及储蓄函数二、储蓄及储蓄函数1.1.储蓄函数储蓄函数2.

12、2.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3.3.储蓄曲线储蓄曲线4.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2023/1/24宏观经济学23 1.1.储蓄函数储蓄函数l储蓄:储蓄:一国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一国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l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定义为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的依存关系,通常定义为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又称储蓄倾向。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又称储蓄倾向。S=SS=S(YdYd)=S=S(Y Y)2023/1/2

13、4宏观经济学242.2.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l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APSAPS(average propensity to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save):):平均每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平均每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APS=S/YAPS=S/YlAPS0APS00,消费总量,消费总量 收入总量收入总量,产生正储蓄。产生正储蓄。2023/1/24宏观经济学252.2.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l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MPSMPS(marginalmarginal propensity to

14、 propensity to savesave):指储蓄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指储蓄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或每增减或每增减1 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MPS=MPS=S/S/Y Y l边际储蓄倾向的性质:边际储蓄倾向的性质:具有递增的规律;具有递增的规律;0MPS1 0MPSAPSMPSAPS;假设假设MPSMPS是常数。是常数。2023/1/24宏观经济学26储蓄表储蓄表收入储蓄量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600-20-0.03700-11-0.020.09800000.11900150.020.151000400.040.251100760

15、.070.3612001170.100.4113001640.130.472023/1/24宏观经济学27S=-a+(1-b)YS=-a+(1-b)YS=-a+(1-b)YS=-a+(1-b)Y 3.3.储蓄曲线储蓄曲线l 储蓄函数为:储蓄函数为:S=-a+(1-b)YS=-a+(1-b)Yl 其中:其中:a a、b b为正的常数为正的常数 -a-a为自发性储蓄为自发性储蓄 (1-b1-b)Y Y为引致储蓄为引致储蓄 1-b1-b为边际储蓄倾向为边际储蓄倾向SOY-a-S-S+S+S2023/1/24宏观经济学284.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l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

16、,二者之和等于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二者之和等于收入,即即Y=C+SY=C+S。lAPSAPS和和APCAPC之和恒等于之和恒等于1 1,即,即APS+APC=1APS+APC=1。lMPSMPS和和MPCMPC之和恒等于之和恒等于1 1,即,即MPC+MPS=1MPC+MPS=1。2023/1/24宏观经济学29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 C、S S045。Y C CC(Yd)C(Yd)S SS(Yd)S(Yd)Y YC+SC+S2023/1/24宏观经济学30 三、投资及其分类三、投资及其分类1.1.投资与资本投资与资本2.2.投资的分类投资的分类2023

17、/1/24宏观经济学31 1.1.投资与资本投资与资本l资本:资本:是指某一时点上经济体系内企业所持有的是指某一时点上经济体系内企业所持有的以机器、厂房、设备以及其他存货为形式的生产以机器、厂房、设备以及其他存货为形式的生产要素的存量。要素的存量。l投资:投资:是一定时期内花费在这些资本货物项目上是一定时期内花费在这些资本货物项目上的支出,也叫的支出,也叫资本形成资本形成,它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社,它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会实际资本的增加。l投资与资本的关系:投资与资本的关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则是经济社会在某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

18、,而资本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点上的资本存量(总量)。一点上的资本存量(总量)。2023/1/24宏观经济学32 2.2.投资的分类投资的分类l按照按照投资和资本的关系投资和资本的关系,可分为:重置投资与净,可分为:重置投资与净投资。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净投资=总投资总投资l按照按照投资产生的原因投资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主投资与引致,可分为:自主投资与引致投资。投资。l本章投资为自主投资(在只考虑产品市场时,不本章投资为自主投资(在只考虑产品市场时,不涉及货币市场和利率因素,同时,假定厂商的投涉及货币市场和利率因素,同时,假定厂商的投资独立于国民收入,由厂商自行决定),且总投资独立于国

19、民收入,由厂商自行决定),且总投资资=净投资,故有:净投资,故有:I=II=I0 0 2023/1/24宏观经济学33 投资投资u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u为使问题简单化,一般假定折旧为零,投资和净为使问题简单化,一般假定折旧为零,投资和净投资是同一个量。投资是同一个量。投资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净投资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每年新增资本u=投资投资 折旧(重置投资)折旧(重置投资)u=期末的资本存量期末的资本存量-期期初的资本存量初的资本存量2023/1/24宏观经济学34 第二节

20、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2023/1/24宏观经济学35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1.1.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2.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3.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023/1/24宏观经济学36居民居民厂商厂商(W)(

21、J)要素收入要素收入1.1.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产品价格产品价格I I金融机构金融机构S S2023/1/24宏观经济学372.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l从总需求(总支出)看:从总需求(总支出)看:GDP=AD=AE=C+IGDP=AD=AE=C+Il从总供给(总收入)看:从总供给(总收入)看:GDP=AS=AI=C+SGDP=AS=AI=C+S2023/1/24宏观经济学383.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AE=AIAE=AI I=SI=SJ=WJ=WC+I=C+SC+I=C+S 由由 I=S I=

22、S 和和 Y=AE=C+I Y=AE=C+I 得:得:Y=(a+I)/(1-b)Y=(a+I)/(1-b)2023/1/24宏观经济学39C y1aC+IEa+I y2消消费费函函数数决决定定收收入入 (C C+I I法法)0 45 YC+IY=AE2023/1/24宏观经济学400YS,I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储蓄函数决定收入(S-I(S-I法法)I0Ey1S2023/1/24宏观经济学41 影响收入的三个因素影响收入的三个因素l自发消费自发消费a 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消费将引起均衡国民收入费将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同同方向的变化;方向的变化;l计划投资计划投资

23、I I: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计划投资将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划投资将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同同方向的变化;方向的变化;l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b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将引起均衡国民收入际消费倾向将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同同方向的变化。方向的变化。2023/1/24宏观经济学42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1.1.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 2.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3.3.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

24、决定2023/1/24宏观经济学43 三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l三部门经济中加入了政府部门。三部门经济中加入了政府部门。l与政府相关的经济活动是税收和政府支出(此与政府相关的经济活动是税收和政府支出(此时时Yd=Y-T+RYd=Y-T+R)。)。l假定政府税收不随假定政府税收不随NINI的变化而变动(定量税),的变化而变动(定量税),则则NINI增量增量DPIDPI增量;同时假定政府支出也不是增量;同时假定政府支出也不是收入的函数(不考虑转移支付)。收入的函数(不考虑转移支付)。l三部门中任何支出的增加导致三部门中任何支出的增加导致NINI增加的过程与增加的过程与二部门相同。二部门相同。2023/

25、1/24宏观经济学441.1.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政府政府居民户居民户厂商厂商要素报酬要素报酬 产品价格产品价格税税收收SI支支出出支支出出(J)税税收收(W)2023/1/24宏观经济学452.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l从总需求(总支出)看:从总需求(总支出)看:GDP=AD=AE=C+I+GGDP=AD=AE=C+I+Gl从总供给(总收入)看:从总供给(总收入)看:GDP=AS=AI=C+S+TGDP=AS=AI=C+S+T2023/1/24宏观经济学463.3.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AE=AIA

26、E=AIC+I+G=C+S+TI+G=S+TJ=WI=S+(T-G)由由 I+G=S+TI+G=S+T和和 Y=AE=C+I+G Y=AE=C+I+G 得:得:Y=(a+I+G-Y=(a+I+G-bTbT)/(1-b)/(1-b)2023/1/24宏观经济学470YC+I 45 45 C+Iy1a+IC+I+GEa+I+Gy2Y=AE三部门经济收入决定的三部门经济收入决定的C+I C+I 法法2023/1/24宏观经济学48三部门经济收入决定的三部门经济收入决定的S-IS-I法法 Y Y0 0S+TS+TI+GI+G E Ey y0 0S,I,G,TS,I,G,T2023/1/24宏观经济学4

27、9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1.1.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 2.2.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3.3.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023/1/24宏观经济学50 练一练练一练l假设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C=100+0.8y,投资,投资I=50I=50(1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800,试求企,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

28、少?(3 3)若投资增到)若投资增到100100,试求增加的收入。,试求增加的收入。(4 4)若消费函数为)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C=100+0.9y,投资,投资I I仍为仍为5050,收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100时,收入增加时,收入增加多少?多少?(5 5)消费函)消费函数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023/1/24宏观经济学51 答案答案(1 1)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 y(100(10050)/(150)/(10.8)0.8)750750 c c1001000.80.8750750700700 s sy yc c7507

29、507007005050(2 2)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8008007507505050(3 3)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100,则收入,则收入y y10001000 y yy yy y10001000750750250250(4 4)消费变化后的收入)消费变化后的收入y y15001500,s s5050 投资变化后的收入投资变化后的收入y y20002000,y y500 500(5 5)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从)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从5 5变为变为10102023/1/24宏观经济学52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一、注入、漏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注入、漏

30、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二、乘数原理二、乘数原理2023/1/24宏观经济学53一、注入、漏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注入、漏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1.1.注入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注入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扩张扩张效应效应2.2.漏出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漏出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收缩收缩效应效应2023/1/24宏观经济学54 注入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扩张效应注入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扩张效应0 0Y YAEAE4545线线AEAE1E E1 1Y Y1 1AEAE0 0E E0Y Y0 0AEAE2 2E E2Y Y2 22023/1/24宏观经济学55AEAE0Y=AEE0YY0045。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变

31、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AE2Y2E2AE1Y1E12023/1/24宏观经济学56S0S IE0Y0YE1Y1S1Y2E2S2 漏出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收缩效应漏出因素对国民收入的收缩效应2023/1/24宏观经济学57S0S0 IE0Y0YS1E1Y1Y2E2S2 边际储蓄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边际储蓄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2023/1/24宏观经济学58 二、乘数原理二、乘数原理1.1.乘数与投资乘数乘数与投资乘数2.2.政府支出乘数及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及税收乘数2023/1/24宏观经济学59 1.1.乘数与投资乘数乘数与投资乘数l乘数:乘数:也称倍数,是指也称倍数,是指自发总需求自发总需

32、求的变化所引的变化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即国民收入变化量与起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即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自发总需求变化量之间的比率。引起这种变化的自发总需求变化量之间的比率。K=K=Y/Y/AE AE 或或 Y=KY=K AE AE l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投资的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是指投资的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变化的倍数。K KI I=Y/Y/I I 或或 Y=KY=KI I I I 2023/1/24宏观经济学60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l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国民经济各部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l投资乘数的

33、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l假设初始投资为假设初始投资为100100万,边际消费倾向为万,边际消费倾向为0.80.8。2023/1/24宏观经济学61 投资乘数的作用过程投资乘数的作用过程轮次轮次投资增量投资增量国民收入增量国民收入增量消费增量消费增量储蓄增量储蓄增量1 1100100100100808020202 28080646416163 3646451.251.212.812.84 451.251.240.9640.9610.2410.24合计合计1001005005004004001001002023/1/24宏观经济学62 投资乘数的大小投资乘数的大

34、小l Y=100+100Y=100+1000.8+1000.8+1000.80.8+100+1000.80.8+=100(1+0.8+0.8 =100(1+0.8+0.8+0.8+0.8 +)=100 =1001/(1-0.8)1/(1-0.8)=500 =500l l 1 K 1 K或或2023/1/24宏观经济学63 乘数公式推导乘数公式推导l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l 投资变动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投资变动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l 投资乘数为:投资乘数为:2023/1/24宏观经济学6445 C+Iyy C+I Y Y I Y0C+IY=AE乘乘数数的的作作用

35、用2023/1/24宏观经济学65 AEC+IE0YY00C+I。45KI=YIC+IY1E1Y I边际消费倾向对乘数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对乘数的影响2023/1/24宏观经济学66 乘数作用的特点乘数作用的特点l两面性;两面性;l多轮次;多轮次;l相同倍数的就业乘数。相同倍数的就业乘数。2023/1/24宏观经济学67l经济中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l消费能够实现。消费能够实现。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2023/1/24宏观经济学68节俭悖论节俭悖论蜜蜂的寓言蜜蜂的寓言孟德维尔孟德维尔l 节俭的悖论节俭的悖论:是指:是指节制储蓄节制储蓄

36、增加消费会减少个增加消费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是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好好事;事;节节制消费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是件民经济是件坏坏事。事。2023/1/24宏观经济学692.2.政府支出乘数及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及税收乘数l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l税收乘数税收乘数l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乘数l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2023/1/24宏观经济学70 政

37、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 Kg=1/(1-b)(定量税条件下定量税条件下)(比例税条件下比例税条件下)2023/1/24宏观经济学71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Kt=-b/(1-b)(定量税条件下定量税条件下)(比例税条件下(比例税条件下)2023/1/24宏观经济学72 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Ktr=b/(1-b)(定量税条件下定量税条件下)(比例税条件比例税条件)2023/1/24宏观经济学73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比例税条件下比例税条件下)Kb=(1-b)/(1-b)=1 (定量税条件下定量税条件下)2023/1/24宏观经济学74 练一练练一练1 1假设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函数C=100+

38、0.8yC=100+0.8y,投资,投资I=50I=50,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支出G G200200,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R R62.562.5,直接税,直接税T T250250(1 1)求均衡收入。)求均衡收入。(2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1200,试问:试问:1 1)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购买;2 2)减少税收;)减少税收;3 3)以)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算)实现同一

39、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算)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各需要多少数额?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各需要多少数额?2023/1/24宏观经济学75 答案答案(1 1)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 Y10001000(2 2)投资乘数投资乘数5 5;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5 5;税收乘数税收乘数4 4;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乘数4 4;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1 1(3 3)Y Y12001200,Y Y200200 1 1)G G Y/KY/K200/5200/54040,2 2)T T 200/200/(4 4)5050,3 3)G G T T200 200 l直接税直接税T T0.25y?

40、0.25y?2023/1/24宏观经济学76 练一练练一练2 2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Y=C+I+GY=C+I+G;C=100+0.9Yd(Yd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为可支配收入),当投资,当投资I=300I=300亿亿元,政府购买元,政府购买G=160G=160亿元,税收亿元,税收T=0.2YT=0.2Y,(1 1)当经济运行达到平衡时,国民收入水平为多少当经济运行达到平衡时,国民收入水平为多少?乘数是多少?乘数是多少?(2 2)假设政府购买假设政府购买G G增加到增加到300300亿元,新的均衡收入亿元,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水平为多少?(3 3)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的由方程)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的由方程I=300+0.2YI=300+0.2Y决定时,并且政府购买仍然是决定时,并且政府购买仍然是G=160G=160亿元,那么新的均衡收入水平和乘数各为多少?亿元,那么新的均衡收入水平和乘数各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