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26118257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30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x(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1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 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动 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

2、维校(1 1)经济社会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和外贸(国外部门)。消费经济社会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和外贸(国外部门)。消费和储蓄在家庭发生;生产和投资在厂商发生。和储蓄在家庭发生;生产和投资在厂商发生。(2 2)投资是自发或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投资是自发或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3 3)折旧、未分配利润)折旧、未分配利润0 0,GDPGDPNDPNDPNINIPIPI。(4 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变动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u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凯恩斯定律

3、: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提供供给。u(这和萨伊定律是对立的)(这和萨伊定律是对立的)n原因:资源大量闲置和原因:资源大量闲置和短期分析下,价格是不易短期分析下,价格是不易变化的,即具有黏性。变化的,即具有黏性。n因而,需求变动,厂商因而,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是改变价格。l目前就这样。如目前就这样。如500元一只的元一只的mp3 。只要你想买,只要你想买,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3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u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这时,社会收入

4、正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这时,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支出,企业生产就稳定。若:,企业生产就稳定。若:l所以,均衡是不再变动,即所以,均衡是不再变动,即非意愿存非意愿存货货IU 0的情况。的情况。或,总产出与总需求或,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相等,厂商生产稳定的情况。厂商生产稳定的情况。l产出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l产出产出需求,厂商意愿存货减少,就增加生产需求,厂商意愿存货减少,就增加生产l直至产出需求,实现均衡的产出。直至产出需求,实现均衡的产出。l公式表示:公式表示:y = c + i 。l注意:小写字

5、母:意愿消费和投资。注意: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大写字母:实际支出。大写字母:实际支出。AE总支出(总需求)总支出(总需求) Aggregate expenditure IU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unintended inventory4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YAEAEY100100支出等于收入支出等于收入支出决定收入支出决定收入收入收入=100支出支出=100100IU0宏观均衡的条件宏观均衡的条件E=y100AB5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均衡时:均衡时:v AE = yAE = yv AE = c + iAE = c + iv y = c + sy = c + s意义:意义

6、:u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必须:计划投资计划储蓄,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必须:计划投资计划储蓄,u这个条件。是宏观经济稳定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这个条件。是宏观经济稳定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n注意:注意:n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 = S,是是必然的会计结果。必然的会计结果。n本章的本章的i= s,是为,是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政府干预的、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政府干预的、事先考虑的条件。事先考虑的条件。p c + i = c + sc + i = c + sp i = s i = s 所以:6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消费的概念:消

7、费的概念:n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p很多,如消费者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p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p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7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u(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含义:(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含义: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8、。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u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pc消费,消费,y收入:收入:pc c(y),见右图。见右图。 p可见:满足可见:满足dc / dy 0。p即:即: 随着收入增加,随着收入增加,dc / dy值递减,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值递减,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普通消费函数 ycc=c(y)c=y450Al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称之为又被称之为消费倾向消费倾向。其数学表示如下:。其数学表示如下:8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u - -常数,自发性消费:常数,自发性消费:u基本最低消费支出。基本最低消费支出

9、。u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二)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线性表示(二)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线性表示uy 引致性消费:引致性消费:u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的部分。u- -常数常数, ,斜率,斜率,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u简单线性消费函数可表示为:简单线性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 = + y (1 0)cyc=y45c= + y9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三)消费倾向(三)消费倾向 propensityu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分为平均和边际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分为平均和边际消费倾向。u1.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PCAPC averag

10、e propensity to consumeu平均每单位收入平均每单位收入中中消费消费所占比例。所占比例。u计算和表示:计算和表示: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lAPCAPCl111,消费总量,消费总量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u例:收入例:收入100元中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元用于消费u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0.810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2.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MPCn当消费增量当消费增量cc与收入增量与收入增量yy趋于无穷小时,即:趋于无穷小时,即:nMPC = dc/MPC = dc/dydy

11、nMPC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n不论不论MPC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 1的正数。因此:的正数。因此:n1 MPC 01 MPC 0u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u每增减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u表示和计算:表示和计算:MPC c/ y。以后以后MPC简写为简写为。l例:收入由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94元。元。 lMPCc/ y 94-80/120-100 0

12、.711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v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v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加而呈现递减趋势。n注意:n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态,APCAPC也有递减趋势也有递减趋势n线性中,若线性中,若 = 0 = 0,c = c = yy。APCAPCMPCMPC,即,即MPCMPC不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收入收入消费消费MPCMPCAPCAPC1 1900090009

13、11091101.011.012 2100001000010000100000.890.891.001.003 3110001100010850108500.850.850.990.994 4120001200011600116000.750.750.970.975 5130001300012240122400.640.640.940.946 6140001400012830128300.590.590.920.927 7150001500013360133600.530.530.890.8912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消费函数曲线消费函数曲线C0YdC=a+(Yd)EAPC1APC=1AP

14、CAPS。u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u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17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 收入、消费、储蓄之关系列表收入、消费、储蓄之关系列表收入消费储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MPCMPCAPCAPC1.011.010.890.891.001.000.850.

15、850.990.990.750.750.970.970.640.640.940.940.590.590.920.920.530.530.890.8918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v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 = c + sy = c + s,v 两边同除两边同除Y Y有有 y/y = c/y + s/yy/y = c/y + s/y,v 即:即: APC + APS = 1APC + APS = 1p同理,同理, 有有y = c + y = c + ss; yc,sA A450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c=c(y)y y0 0

16、a-as=s(y)RichPoorp两边同除两边同除yy,则则py/y = c/y y/y = c/y +s/y+s/yp即:即: MPC + MPS = 1MPC + MPS = 1p推断推断: :若若MPCMPC递减,那么递减,那么MPSMPS必递增。必递增。19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S0a-aAYdYd0-s+sC=a+(Yd)S=-a+(1-)YdAPC1APC=1APC1APS020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l社会消费函数是居民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社会消费函数是居民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从居民消费函数过渡到

17、社会消费函数存在很多限制条件:从居民消费函数过渡到社会消费函数存在很多限制条件:l1 1) 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则社会消费函数曲线越向下移动。分配越不平均,则社会消费函数曲线越向下移动。l2 2)政府税收政策。)政府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累进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累进税率越高,社会消费曲线向上移动。税率越高,社会消费曲线向上移动。l3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

18、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所以,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所以,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变大时。中的比例变大时。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动。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动。21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美杜森贝里美杜森贝里(James S.Duesenberry)l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美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美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

19、费。而且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而且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CL=Y)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短期(Ct=C0+Yt)有)有不同不同正截距正截距,即二者不同即二者不同。见见455页图。页图。1.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2.棘轮效应:家庭消费既受本期绝对收入的棘轮效应:家庭消费既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

20、持消费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稳定。n结论:结论:短期消费易随短期消费易随收入提高而增收入提高而增加,但不易随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原因:减少。原因:22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美国莫迪利安尼(美国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u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一般说来,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这是消费可能会为:一般说来,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这是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随着他们进入壮年和中年,收入日益增加,超过收入;随着他们进入壮年和中年,收

21、入日益增加,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不但可能偿还年轻时代欠下的债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不但可能偿还年轻时代欠下的债务,更重要的是可能有储蓄;等到年老退休,收入下降,务,更重要的是可能有储蓄;等到年老退休,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状态。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状态。l结论:结论:l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l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v C=aWR+cYL (WR实际财富,实际财富,a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工作收入,工

22、作收入,c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23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收入和消费收入和消费储蓄储蓄负储蓄负储蓄负储蓄负储蓄20406080年龄年龄消费消费24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v 进一步看:进一步看:v 遗产观增强时,会使得储蓄增加;遗产税提高时,增加消费。遗产观增强时,会使得储蓄增加;遗产税提高时,增加消费。v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消费增加、储蓄会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消费增加、储蓄会减少。v 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念上升时,储蓄减少。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念上升时,储蓄减少。u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 莫迪利安尼的生

23、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是与他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是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关的,而前者强调人们会在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关的,而前者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更长时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25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弗里德曼(美国弗里德曼(M.Friedman)n永久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它大致等永久

24、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它大致等于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值。于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值。nC=cYp nYp为永久收入,为永久收入,c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常数,消费支出取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常数,消费支出取决于永久收入决于永久收入u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当收入上升时,人们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当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是否贵一直增加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不能确信收入是否贵一直增加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当收入下降时,人们也不会断

25、定收入的下降是整其消费;当收入下降时,人们也不会断定收入的下降是否会一直如此,消费也不会马上发生相应的下降,短期边否会一直如此,消费也不会马上发生相应的下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仍很低。只有收入变动被证明是永久的,人们际消费倾向仍很低。只有收入变动被证明是永久的,人们才会在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才会在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 26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区别与联系v (1) 1) 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提出以财富作

26、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理论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的收入。入理论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的收入。v (2) (2) 就联系而言,不管二者强调重点有何区别,他们都就联系而言,不管二者强调重点有何区别,他们都有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有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v 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消费决策的依据;v 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永久收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永久收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

27、v 临时性的税收政策对消费影响不大临时性的税收政策对消费影响不大27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变动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p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即利率提高使人们认为减少现期消费、增加现期储蓄对自己有利,现期消费减少的现象p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即利率提高使未来的储蓄利息收入增加,人们认为自已会富有,从而增加现期消费的现象。p低收入者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高收入者主要会发生收入效应价格实际影响人们的收入。但人们“货币幻觉”的存在,所以短期内不会减少消费水平。p货币幻觉是这样一种现象:一般来说,物价上涨,货币收入也上涨,但人易忽略物价上涨,从而误以为收入增加

28、,而增加现期消费的现象。因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低收入家庭倾向较大,因此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高。28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年份年份消费率消费率年份年份消费率消费率年份年份消费率消费率197862.1198863.7199858.7197964.3198964.1199960.1198065.4199062.0200061.1198167.5199161.8200159.8198266.3199261.7200258.2198366.2199358.5200355.4198465.5199457.4200453.6198565.7199557.5200551.8198664

29、.6199658.5200649.9198763.2199758.2补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率的变动(补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率的变动(%)29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v 结论:转轨时期消费率有升有降,但总体上是下降的。结论:转轨时期消费率有升有降,但总体上是下降的。v 原因:原因:v 首先,转轨经济中的消费行为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转轨经济中的消费行为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现了盲从购物,攀比购物,消费雷同等现象;特别是出现了盲从购物,攀比购物,消费雷同等现象;特别是高档耐用品消费热(三大件),这是多年强制性储蓄导高档耐用品消费热(三大件),这是多年强制性储蓄导致消费受压,一旦被

30、释放后爆发出来的集中强烈购物的致消费受压,一旦被释放后爆发出来的集中强烈购物的景观;景观;v 其次,在劳动收入没有得到提高之前,消费出现大幅增其次,在劳动收入没有得到提高之前,消费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长的可能性很小;v 再次,经济转轨暗含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收入再次,经济转轨暗含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收入和社会保障因素);和社会保障因素);v 经济转轨中收入差距扩大使消费行为出现分化。经济转轨中收入差距扩大使消费行为出现分化。30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世界各种类型国家的消费率(世界各种类型国家的消费率(%)年份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31、77.177.777.979.181.0高中等收入国家高中等收入国家77.376.876.077.975.2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76.776.374.775.474.3中低等收入国家中低等收入国家75.574.573.173.372.4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81.282.379.379.980.7全世界全世界77.677.977.578.680.1中国中国58.760.161.159.858.231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我国居民我国居民1978-2003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表变动表年份年份农村居民平均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倾向APC农村居民边际农村居

32、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MPC城镇居民平均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倾向APC城镇居民边际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MPC19780.8690.90719870.8611.0640.8820.83219880.8750.9530.9341.22519890.8901.0370.8810.55619900.8520.5800.8470.49819910.8751.5780.8550.92119920.8420.5310.8250.66819930.8350.7990.8190.79619940.8330.8250.8160.80732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年份年份农村居民平均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

33、向消费倾向APC农村居民边际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MPC城镇居民平均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倾向APC城镇居民边际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MPC19950.8310.8230.8260.87219960.8160.7510.8100.68719970.7740.2750.8110.82819980.736-0.3740.7980.55119990.714-0.2660.7890.66320000.7412.1520.7960.89720010.7360.6300.7740.53620020.7410.8510.7830.85520030.7410.7430.7690.62533经济学

34、院.经济学系.郑维校v 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幅度很大,说明边际消费倾向更容易受到短期收入波动和预期的影响。v 1978年以后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大部分时期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平稳的下降趋势相比,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幅度较大。34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及投资乘数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及投资乘数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p假设假设 固定,即为自发计划净投资。由固定,即为自发计划净投资。由y=c

35、+i, c=+yy=c +i, c=+y例:例:c c1000+0.8y,1000+0.8y,i i600600yc,c+ic=c=1000 + 0.8yc=y450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1000 5000ly y(1000(1000600)/600)/(1 10.80.8) 80008000lc cy-iy-i8000-6008000-6007400 7400 ls sy-cy-c 8000-74008000-7400600600l因而,储蓄与投资相等。因而,储蓄与投资相等。16008000c c + i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p求解,可得均衡求解,可得均衡国

36、民收入国民收入:y=(+i)/(1-)y=(+i)/(1-)35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u储蓄函数:s=yc=-+(1-)y例:例:s -1000+(1-0.8)yu自发计划投资自发计划投资i600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s = s = - 1000 + (1-0.8)y 6000-1000s,iy5000 8000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u根据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s u于是有:i=-+(1-)yu得均衡国民收入:y =( +i)/(1-)。可见结果同前。u均衡收入为均衡收入为 y(1000600

37、)/(10.8)8000usi=600,y8000 us0,y500036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三、乘数论三、乘数论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均衡收入均衡收入 y(1000i)/(10.8)vi600时,时,y8000yc,c+ic=c=1000 + 0.8yc=y450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1000 500016008000c c + i1c c + i285001700vi700时,时,y8500投资增投资增100,收入增,收入增500投资引起收入增加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倍c10000.8y37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2.解释解释v投资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

38、素收入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100;v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要素收入100中,中,有有80用于购买消费品。用于购买消费品。u80的购买形成新收入的购买形成新收入y2 80u其中其中800.864再次购买再次购买u形成新的收入形成新的收入y364u如此,循环往复,如此,循环往复,u总收入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 1/(10.8)500yc,c+ic=c=1000 + 0.8yc=y450投资乘数的形成投资乘数的形成 1000 500016008000c c + i1c c + i285001700y iu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假设不

39、是投资,而是增加100元元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 支出增加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收入增加n第一轮第一轮 甲甲 100 乙乙 100n第二论第二论 乙乙 80 丙丙 80n第三论第三论 丙丙 64 丁丁 64nn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n新增新增GDP新增国民收入新增国民收入38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3.乘数理论乘数理论(multiplier) :Ku乘数乘数K K:总需求(总需求(I I、G G等)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等)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l令令 (原始的或自发的)(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总需求ADi 则则 yAD/(

40、1)l 自发消费自发消费 :最低消费:最低消费固定自发计划投资固定自发计划投资l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n均衡均衡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y =(+i)/(1-)39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4.乘数的作用乘数的作用u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相关。成正相关。乘数作用的双重性:l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l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乘数作用条件:p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无瓶颈。乘数作用的经济机理:l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

41、门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练习:乘数最大的是:pA.边际消费倾向为0.6pB.边际消费倾向为0.4p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40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 计算计算v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v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v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v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n(1) 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10050)/(10.8)750nc1000.8750700nsyc75

42、070050n(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n(3)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增加250n(yyy1000750250)41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计算计算n(4) 变化后的收入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n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n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增加500n(y 20001500500) p(

43、4)若消费函数为)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投资i仍为仍为50,收入和储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时,收入增加多少?时,收入增加多少?p(5)消费函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消费函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n(5)消费函数从)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变为c1000.9y后后n乘数从乘数从5(k1/(10.8)5)变为变为10(k1/(10.9)10)42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一、三部门收入决定一、三部门收入决定p则,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计算公式如下:则,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 t为定量

44、税。与之相关的是比例税,是收入的函数)为定量税。与之相关的是比例税,是收入的函数)p说明:说明:三部门中任何支出的增三部门中任何支出的增加都会导致加都会导致Y的增加。的增加。l三部门经济:是两部门三部门经济:是两部门+政府部门。在考虑税收政府部门。在考虑税收t(定量定量税)、政府支出税)、政府支出g和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转移支付tr时,时,l注意:这里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注意:这里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是财政政策工具。支付)都是财政政策工具。 Y=+i+g+tr -t 1 -因为:因为:y=c+i+g ,yd=y-t+tr , c=+yd ,c+I+g=

45、c+s+t。43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二、三部门中的乘数二、三部门中的乘数定量税条件下定量税条件下n不同乘数,都是在假定其他因不同乘数,都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时,仅由于所考察的因素素不变时,仅由于所考察的因素发生变化时的乘数。其应用到的发生变化时的乘数。其应用到的收入决定公式收入决定公式如右所示。如右所示。u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导致其变动的政府购指收入变动对导致其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即:即: kgy/g。u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即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即、i 、 t、 tr均为零。u只有只有g变导致变导致y变。即变。即g1g2时,时

46、,y1y2 。u或或 g y。u有;有; y=+i+g+tr -t 1 - y =0+0+ g+0 0 1 -所以:所以:kgy/g 1 1 44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2.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l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同理,可以得到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同理,可以得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l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l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ktry/trl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l指政府收入

47、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入变动与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lKb= y/g y/t= 1l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kty/t 1 1 1 1 45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补充:例题补充:例题v 假设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投资i=50v 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tr62.5,直接税直接税T250v (1)求均衡收入。求均衡收入。v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

48、移支付乘数、平衡预)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算乘数。v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试问:1)增加政)增加政府购买;府购买;2)减少税收;)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算)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各需要多少数额?算)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各需要多少数额?n(1) 均衡收入均衡收入ny(100502000.862.50.8250)/(10.8)n 1000n(2)0.8n投资乘数投资乘数1/(1)5 ,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

49、乘数=5 n税收乘数税收乘数4 ,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乘数4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1n(3)y1200, y 12001000200n1)g y /k200/540, n2)T 200/(4)50, 3)g T200 Ttrgiay-+=146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一、四部门经济中收入的一、四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决定在 四 部 门 经 济 中y=c+I+g+nx,nx是净出口,nx =x-m,因为x是一个外生变量,可假设x=x;m一般随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可写成m =m0 +y(进口函数);据此可建立模型如右所示:二、四部门经济中对外贸二、四部门经济中对外贸乘数乘数Kx=Kx=y/y/x=1/x=1/(1-1-+)v y=c+i+g+x-mv c=+ydv yd= y- t +trv t = tv tr= trv i= iv g = gv x= xv m=m0 +yv 联立方程的解为:v y=1/(1-+)v (+i+g-t+tr+x-m0)47经济学院.经济学系.郑维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