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6637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郑珍诗歌中的现实主义倾向郑珍的诗歌题材是多方面的,如写母爱,亲情等方面,真切动人;揭露官府的腐败,义愤填膺;关心人民的疾苦,书写乡人及诗人自己的流离生活,哀伤悲戚。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登高抒怀,写景状物、金石考订、书画题识等。在诗人自己的诗论潜在的引导下,再加上诗人所生活的社会现状,在社会题材上鲜明地呈现出现实主义诗风的特点来。总之,郑珍诗歌现实主义诗风的形成是诗人对诗论的主张和其生活的时代历史环境相互作用

2、的结果。郑珍的现实主义诗风在题材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怜民斥官方面。郑珍是一个传统意识浓厚的儒者,他的理想国度是一幅极其质朴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 “农勤女耕织,商贩不愿鬻。僻社萃廉秀,星居满果行。书无邓思贤,藏备四库录” (哀里 ) 。可是在黑暗的现实之中,诗人是“书生手无斩马剑” ,只能无奈地哀叹“人事何悠悠,天道何茫茫。 ”(留别鄂生八首 ) , “可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更惨不忍睹者是“处处人相食,朝朝耳骇闻” (饿四首 ) 。政府却是“抱痈不忍割,全外而溃里。我观麒楦场,无一可足恃,百针事履底,落地即污滓” (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 ) 。官僚政治腐败,贪污渎职成风,加之课税

3、繁重,农民起义和匪患不断,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整个社会是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诗人忧世之心,使之关心民瘼,对政府腐败官员以无情的斥责。对政府腐败的无情的揭示,和对生民的忧怜成为了诗人现实主义诗风主要的表现之一。诗人对生民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对移民,农民,工人等上。被诗人直斥的官吏则有大有小,贪、狠、恶、无情、麻木不仁等是他们的共有的特点。在前代诗人诗歌中难以找到类似社会现实的题材,诗人独到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这些鲜为知识分子所知的事实。郑珍的现实主义诗风还体现在其对历史事件的展示上。关于郑珍记录史实的诗有很多,尤其是在其晚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政局动荡不安之时,诗人的诗反映时事内容的相当多。他的这些诗

4、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其艺术手法上直逼杜甫“三吏三别”风格,更甚者大有超越之势。杜甫有“暮投石豪村,有吏夜捉人” ,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郑珍有“南乡之民哭诉天,提督但闻得七千” , “寥寥子午山,谁听秋坟哭。 ”刘大杰编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他有许多诗反对西南苗民起义,但同时也有不少关怀人民疾苦,揭露清朝官兵- 2 -罪行的作品,他又善于写景,在这方面,也有些好作品” 。这些作品中事、情、景相互融合成一体,郑珍不逃避现实,直面现实,敢于面对王政之得失,人情之哀乐,真正做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读郑珍的诗,感到他在“健笔走霹雳” , “合力兴愤叹”(梅尧臣语),是合符

5、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观的。黄万机认为郑珍的诗歌“对清代道咸之际的历史大变乱,作了颇为广泛而深刻的反映,称之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 。所以说现实主义诗风是郑珍诗歌的一大特色,并不是如一些学者说的那样:郑珍不关心世事。(节选自兰汀论郑珍的现实主义诗风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珍的诗歌题材是多方面的,有写母爱,亲情;有揭露官府的腐败;有书写乡人及诗人自己的流离生活还有登高抒怀,写景状物、金石考订、书画题识等等,呈现出现实主义诗风的特点来。B. 郑珍作为传统意识浓厚的儒者,他的理想国度是一幅极其质朴的画卷,但现实中官僚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繁,整个社会是动荡不安,民

6、不聊生。所以崇尚现实主义的郑珍不可避免的在作品中抒发了怜民斥官的思想。C. 对生民的忧怜是诗人现实主义诗风主要的表现之一,而诗人对生民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对移民,农民,工人等上。D. 郑珍记录史实的诗有很多,尤其是在其晚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政局动荡不安,其对历史事件的展示体现了郑珍的现实主义诗风。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珍在哀里中写下“农勤女耕织,商贩不愿鬻。僻社萃廉秀,星居满果行。书无邓思贤,藏备四库录”的诗句,这是他理想国度里一幅极其质朴的画卷。B. 郑珍在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中批判政府“抱痈不忍割,全外而溃里。我观麒楦场,无一可足恃,百针事履底,落

7、地即污滓” 。C. 郑珍与杜甫艺术手法有类似之处。杜甫有“暮投石豪村,有吏夜捉人” ,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郑珍有“南乡之民哭诉天,提督但闻得七千” , “寥寥子午山,谁听秋坟哭。 ”D. 梅尧臣读郑珍的诗,感慨他在“健笔走霹雳” “合力兴愤叹” ,认为这是合符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观的。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郑珍的一些诗在艺术手法上直逼杜甫“三吏三别”风格,更甚者大有超越之势,可以说- 3 -他就是清代的“诗圣” 。B. 郑珍以独到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鲜为知识分子所知的事实,直斥官吏的贪、狠、恶、无情和麻木不仁,这在前代诗人诗歌中找不到类似郑珍那样

8、的社会现实题材。C. 郑珍真正做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因为他不逃避现实,直面现实,敢于面对王政之得失,人情之哀乐,一些作品中事、情、景相互融合成一体。D. 郑珍的诗歌被公认为对清代道咸之际的历史大变乱作了颇为广泛而深刻的反映,所以称其诗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答案】1. A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 “呈现出现实主义诗风的特点来”表述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登高抒怀,写景状物、金石考订、书画题识”等题材不一定是现实主义诗风。点睛:这是一道

9、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D 项, “是合符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观”曲解文意。原文表述 此为作者观点不是梅尧臣的。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 “他就是清代的“诗圣”表述无中生有,原文未有此评价;B

10、项, “这在前代诗人诗歌中找不到类似郑珍那样的社会现实题材” ,原文说的是“难以找到”并非找不到;D 项, “郑珍的诗歌被公认为对清代道咸之际的历史大变乱作了颇为广泛而深刻的反映” ,这是黄万机这么认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水 葬蹇先艾“老子算是背了时!偷没有偷倒,偏偏被你们扭住啦!真把老子气死!”这是一种嘶哑粗躁的嗓音,在沉闷的空气之中震荡,从骆毛的喉头里迸出来的。看他的- 4 -年纪约有三十岁的光景,他的两手背剪着,脚下蹬的是一双烂草鞋,涂满了涵泥。旁边有四五个浓眉粗眼的大汉,面部飞舞着得意的颜色,紧紧的寸步不离的将他把持住,匆匆的

11、沿着松林走。仿佛稍一不留心,就要被他逃逸了去似的。这一行人是在奔小沙河。他们送着骆毛去水葬,因为他在村中不守本分做了贼。文明的桐村向来就没有什么村长等等名目,犯罪的人用不着裁判,私下都可以处置。而这种对于小偷处以“水葬”的死刑,在村中差不多是“古已有之”了的。“送行”的行列并不如此的简单:前后左右还络绎的拖着一大群男女,各式各样的人们都有,红红绿绿的服色,高高低低的身材,老老少少的形态这些也不尽都是村中的闲人,不过他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看热闹而来的罢了。忽然一片更大的嘈杂的声浪从人海中涌起来,这声音的粗细缓急是完全不一致的:“呀!你们快看快看,那强盗又开口了!”骆毛(便是他们呼喊为强盗的)的语声

12、这时嘶哑的程度减轻而蓦地高朗了许多,颤颤的像破锣般的在响成一片:“嘿!瞧你们祖宗的热闹!老子把你们的婆娘偷走了吗?叫老子吃水?你们也有吃火的一天!烧死你们这一群狗东西!”看看已经快离开了这个村落。后方的人群“跑百码”般的跑起来,一路还扭嘴使眼嘻嘻的嘲笑。骆毛大概耳鸣得轻了一点,仿佛听见一长串刺耳的笑声,他更是一肚子的不高兴,用力的将头扭回来,伸长着脖子狂叫道:“跟着你们的祖先走哪儿去?你们难道也不要命吗?老子背时的日子,你们得色啦!叫你们这一群龟儿子也都不得好死,看你们还笑不笑!”这时离开村庄已有半里的光景。路是崎岖不平的山路,有时也经过田塍或者浅浅的山丘。大家弯弯曲曲的走,似乎有点疲乏,在一

13、座坟台之下略略休息,骆毛傍着那一块字迹模糊的残碑坐下了。“老子今年三十一!”他换了一口气,提高嗓音的又开始说, “再过几十年,又不是一条好汉吗?”“干老爷子!你老人家死咧的话,我儿子过年过节总帮你老人家多烧几包袱纸。你就放心去吧,干奶奶哎呀!啥子干奶奶,简直就是我那嫡亲奶奶呀我养她老人家一辈子还不行吗?”小耗子王七走过坟前,用手搓着眼睛,把眼睛圈都搓得快红了,向骆毛请了一个大安,亲热的说了上面的那一大段话。小耗子在今年跟骆毛交过手,败仗下来了,就拜了老骆做干- 5 -爹,是个著名的小滑头儿!“七老弟,你就再不要干老爷子湿老爷子的啦!”老骆冷笑了一声说, “好汉作事好汉当,也用不上牵累旁人!我的

14、妈呢?”老骆心里忽然难过了起来,他也不再说下去,站起身来就往前走。人群又被他拖着像一根长绳,回环在山道上了。登程以后的途中,老骆几乎绝无声音,除了习惯成自然的几声哼哼之外,不啻顿然变成哑巴。只是缓缓地走,含着一脸的苦笑,刚才王七那几句话引起他无限的感触:他心里暗暗悲酸着,想到他的母亲,便觉心里发软,那热狂的不怕死的心顿时也就冷了一半。他的坚强的意志渐渐软化下来。因为他精神上的毁伤,使他口都不愿意再开了。他心里完全是犹豫和踌躇了“我死后,我的妈怎么办呢?我的妈啊,你在哪儿?你可晓得你的儿子死在眼前了吗?你如果在家紧等我不回来,你不知道焦心成哪个样子!唉!唉”老骆虽然是个粗人,可是想到死后老母无人

15、养活,他也觉到死的可怕。直至他们捉住他的两臂,要往水下投他的时候,他狠心把眼一闭,他老母的慈容犹仿佛在目前一样。 天依旧恢复了沉寥的铅色,桐村里显得意外的冷冷落落。那黄金色的稻田被风吹着,起了轻掀的很自然的波动。真是无边的静谧,约略可以听见鹁鸪的低唱,从掩映着关帝庙那一派清幽的竹林中传来。远的山峰削壁的峙立着,遥遥与天海相接。閤村都暂时掩没在清凄与寥寞的空气之中了。 村后远远的有一间草房,圮毁的伫立坡上,在风声中预备着坍塌。木栅拉开后,一个老妇人拄着拐杖走出来。她的眼睛几乎要合成一条缝了,口里微微喘气,一手牢牢的把住门边,摩娑着老眼目不转睛的凝望,好似在期待着什么。 她稳定的倚傍着门柱,连动也

16、不动一下,嘴唇却不住的轻颤。最后,她将拐杖靠在一边,索性在门限上坐下来了,深深的蹙着额发愁道:“毛儿为什么出去一天一夜还不回来?”作者介绍:蹇先艾(1906-1994),现代作家,遵义老城人。幼年在遵义读私塾,出生清末名门,自曾祖父始,累代皆有功名。短篇小说集有朝雾 、 一位英雄 、 酒家等,散文集有城下集 、 离散集 、 乡谈集等,作品约 350 万字,新诗近 70 首。本文摘编自其代表作水葬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写的是一个青年因为偷窃行为被村人处以极刑(水葬)的故事,犯错就要付出代价,- 6 -这样的处置是天经地义的。B.

17、该篇小说采取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故事展现得形象、凄凉而又发人深省。C. 小说结构严谨,动人心魄,处处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凄凉之感,还有对群众的愤怒和对受害者家属的深切同情,让人为之心动。D. 该篇小说充满了乡土气息,在作者眼中黔北的风土人情并不是透露着史前原生状态的天成的气息,而处处透露着作者对于自己的故土和乡民的悲悯之情。5. 小说中的骆毛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 小说标题为“水葬” ,全文都在根据这一事件来行文,却以“母亲的等候”作结尾,这样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答案】4. A 5. 生活贫困,不守本分,不得已干上了偷鸡摸狗的勾

18、当是一个不光彩的小偷形象;坚强、不怕死,能自我安慰,沉溺于来世再变“好汉”的梦中,又在口头上占着边上人的便宜;具有反抗精神,反抗着成规旧俗,竭力的嘶喊与咒骂,有男人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挂念母亲,当他被投入水中的那一刹那,它却又想起了无人侍奉的老母。 6. (情节)从结构上看,母亲的等候与骆毛临时前对母亲的挂念形成呼应,使文章连贯完整;(人物形象)从人物上看,有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母亲在颓坯的房屋前的等候既点明了贫困是骆毛行窃的原因,又照应了骆毛临死前对母亲的担忧,丰富了人物形象。(主题)有揭示主题的作用。从主题上看,母亲无望的等候,造就了一种悲剧氛围,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残酷死刑的批判和家乡人民愚

19、昧无知的痛心。【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C 项考核内容,B 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风格,其中 A 项, “犯错就要付出代价,这样的处置是天经地义的。 ”表述不当,这只是村民的看法,并非天经地义。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征的题目,要求回答小说中的骆毛有哪些形象特征,答题时先梳理文中的情节,然后通过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答题先概括,再分析,如骆毛是一个生活贫困,不守本分,不得已干上了偷鸡摸狗的勾当是一个不光彩的小偷形象;分析时可根据文中的“沉溺于来世再变好汉的

20、梦中,又在口头上占着边上人的便宜” “反抗着成规旧俗,竭力的嘶喊与咒骂,有男人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 “当他被投入水中的那一刹那,它却又想起了无人侍奉的老母”等情节概括其“坚强、不怕死,能自我安慰”- 7 -“具有反抗精神” “挂念母亲”等性格特征。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用一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象。分点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结尾的效果的题目,要求回答以“母亲的等候”作结尾的好处,注意从结尾和情节、结构、人物和主旨的关系的角度作答,从结构

21、上看,母亲的等候与骆毛临时前对母亲的挂念形成呼应,使文章连贯完整;从人物上看,母亲在颓坯的房屋前的等候既点明了贫困是骆毛行窃的原因,又照应了骆毛临死前对母亲的担忧,丰富了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看,母亲无望的等候,造就了一种悲剧氛围,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残酷死刑的批判和家乡人民愚昧无知的痛心。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 215 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 1

22、0 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

23、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 ,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 后” “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 “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 ,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在这些人里,- 8 -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

24、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摘自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10 日)材料二一场二胡直播吸引 215 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

25、。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 2000 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摘自人民网 2016 年 4 月 7 日)材料三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 。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

26、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 ,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 。 “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 ”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 “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嘛还要 200 个剧种, ”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摘自中国日报2015 年 3 月 3 日)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

27、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9 -B.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C.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D.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 ,不能像德国的“

28、梵文”那样“阳春白雪” ,需要亲近普通民众。B. 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 ,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C.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D. 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E. 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9.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

29、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答案】7. B 8. BD 9. 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的启迪。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化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材料二并没有

30、谈到传统文化保护。C 项, “网络直播优于传统表演形式”的说法过于绝对。D 项,田青委员反对的是为迎合观众“将所有的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 10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 “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 ”说法错误。季羡林的故事是以梵文绝学的凄凉景象,引出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需要亲近普通民众的观点。C 项,原文是“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落点,才有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E 项,迎合听众不一定就是指“网络直播”这种形式。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

31、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如材料一中“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材料二借助二胡直播和古筝直播受欢迎来说明传承传统文化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材料三中“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根据这些内容进

32、行概括即可。点睛:对于筛选概括类的题目,考生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筛选的方向,如本题中,“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 “三则材料”说明答案分布在三则材料中,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说明考生应关注材料中传承成功或者受观众喜爱的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传承的方式,带着这些问题再来阅读材料,目标就较为明确,可以圈出作者阐述性的文字,也可以圈出个例成功的例子。四、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余玠,字义夫,蕲州人。以功补进义副尉,寻授兵部侍郎、

33、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 ”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 ”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 11 -若素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琎兄弟饮食

34、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 ”明日,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 ”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 ”遂不谋于众,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事,悉以任之。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

35、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选自宋史列传第 175 余玠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居数月/无所言B. 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居/数月无所言C. 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居数月/无所言D. 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居/数月无所言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兵部,为中国古代

36、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B. 兼知重庆府, “兼”指官员同时担任多个职务。兼任其他官职的词语还有:判、领、摄、行、署、权等。C. 播州,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播州历史悠久,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 年) ,始设播州府。播州一直存在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 ,历时 961 年。D. 明公,是对有名位者的尊称,往往是作臣下(或寄人篱下的客卿)的对“主公”的尊称。公”是爵位, “明”是明理,明智的意思。 到后来, “公”逐渐就越来越没有公爵的意思了,意思也朝着尊称这个方向发展。12. 下列对

37、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玠镇守蜀中,吸取诸葛亮的经验,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政,收到了显著成效。B. 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C. 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余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12 -D. 余玠采纳冉氏兄弟的建议,并把迁城之事,全委任他们督办,最终建成十余座城池。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2)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 (来者

38、)都得到余玠的真诚欢迎,所献策谋可采纳的, (余玠)按献策人的才能予以任用,如果不能采用,也赠厚礼对其表示感谢。(2)如用人得当,积贮粮食来守住钓鱼山, (那就)远胜过十万军队,巴蜀便不难防守了。【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刺入”“居”均为新的陈述对象,前面断开, “无所言”是“居数月”的状态,前面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

39、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B 项,摄、行、署、权,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

40、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C 项,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 ,是对“巴蜀不足守也”的误解, “不足守”是不难防守的意思。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欢心:真诚欢迎;随:按照;遗:礼物;以:来;贤:胜过;不足:不难。- 13 -参考译文:余玠,字义夫,是蕲州人。凭战功补任进义副尉,不久授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

41、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他大力改革弊政,遴选郡守县宰,在自己的帅府旁修筑招贤馆,陈设完全同主帅的住所一样,下令:“集众思广忠益,是诸葛孔明用来治理蜀地的办法。有策谋想告诉我的人,在近处就径直来公府,在远处可自行到所在的郡府(去谈) ,官府要以礼相送。高爵重赏,朝廷(也会)不吝惜以此为酬报的。豪杰之士随时世而动要求建立功业,现在正是时机。 ”士人来到后,余玠不厌其烦以礼接待。 (来者)都得到余玠的真诚欢迎,所献策谋可采纳的, (余玠)按献策人的才能予以任用,如果不能采用,也赠厚礼对其表示感谢。播州冉琎、冉璞兄弟俩,有文才武略,隐居在少数民族区域,前后有几任外任的将帅征召,他们坚决不肯

42、就职。听说余玠贤明,相互商量:“这样,可以与他谈谈。 ”于是前往帅府。余玠素闻冉氏兄弟(之名) ,看到名片请冉氏兄弟进府邸并立即会见他们,施以平等的礼节,(给予)在宾馆(休憩)的待遇。冉氏兄弟以平常的心态接受;过了数月,也没有谈什么(建议) 。余玠准备向他们问候请教,于是为他们设宴。余玠亲自主持宴会。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在座的来客纷纷争着讲自己策谋的高明,而冉氏兄弟只是饮酒用餐而已。余玠以含蓄的话语引导他们,最终(他们)还是默默无言。余玠(心里)说:“他们不过是在看我将怎样礼待有识之士罢了。 ”第二天,让(二人)换住另一处宾馆,并派人天天在暗中观察他们的作为。 (派去的人发现)冉氏兄弟终日不讲话

43、,只是面对面蹲着,用白垩土在地上画些山川城池的图形,起身后就涂抹掉。这样,又过了十日, (二人)请求会见余玠。 (见面后)让其他人退出,才说:“我们兄弟愧对明公的礼遇,所思谋的建议(对您)只有微小的帮助,所以不敢同众人所言相比” 。作为今日(固守)西蜀之计,恐怕是在于迁移合州城(防务)吧?余玠(听罢)不觉一跃而起,拉住二人的手说:“这正合我的心意,只是我没有想到合适的地方。 ” (冉氏兄弟)说:“蜀中关隘,地势优越的莫过于钓鱼山,将合州城迁移至此,如用人得当,积贮粮食守住钓鱼山, (那就)远胜过十万军队,巴蜀便不难防守了。 ”余玠大喜说:“我始终相信先生非浅薄之士,先生的策谋,我不敢掠为己有。

44、 ”于是不再与众人商议,秘密将这个计划向朝廷报告,并请求不要拘泥等级授予他们兄弟官职。 (朝廷)昭封冉琎为承事郎,冉璞为承务郎。迁城之事,全部委任他们(督办) 。最终建成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共十余座城池,都依山势构筑营垒,星罗棋布,作为各州郡治所,屯兵聚粮制定坚守的方案。在这种布防下, (调度兵力)如以臂控制使唤手指(一样自如) , (各成兵力的)气势联通。余玠又指令嘉定(知府)在成都辟地屯垦,蜀中因此殷- 14 -实富足。(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各小题。晚 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

45、家贫。14.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写诗人在一个春日的傍晚来到一片开阔的原野上,极目远望,看到的是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B. 颔联诗人运用“碧” “翠”两字,在读者眼前勾画出一幅色彩明丽,对比鲜明的春景图。随着他的目光望去,飞鸟,行人,一派和谐景象,充满画面感。C. 诗人善写动景,颔联的“飞鸟、行人”都充满着生气,画面充满灵动之感;接下来的颈联中,又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深山秋雨图,同样充满动态美。D. 尾联承接上联好山好水,诗人虽家中屋陋却仍然能安贫乐道、姿态惬意,大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趣味。E. 诗人将景色描绘得如此美好,春光,行人,青山碧水。这些暗含了一个文人儒生心

46、中的价值取向,他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亦能从这样的景致中看到自己关注的东西。既富有美感,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两者完美的结合,这正是郑珍的高妙之处。15. 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答案】14. CD 15. 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诗人内心的沉重。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 、 “反衬” ) ,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解析】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

47、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15 -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五个选项均考核诗歌的景物和情感,其中 C 项,深山秋雨图,同样充满静态美。D 项,诗人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与对民生疾苦感叹。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探究的内容是诗歌尾联是否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答题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如不能删,理由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诗人内心的沉重, “以乐景衬悲情”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

48、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人郑珍有“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的诗句,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_,_。 ”也描绘了雨后深山秋景。(2) 晚望中写到了原野风光

49、,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有对山原风光的描绘:“披绣闼,_,_,_。 ”【答案】 (1). 空山新雨后 (2). 天气晚来秋 (3). 俯雕甍 (4). 山原旷其盈视 (5). 川泽纡其骇瞩【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今年的教师联欢会上,来自音乐组的周老师演唱了一首共圆中国梦 ,唱得优美动听、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2017 年是遵义 2019 成立 35 周年,35 年来,航高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终于把当年八里的小学校发展成今天的大航高。这些苗绣作品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