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5486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城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这说明A. 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B. 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C. 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D. 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答案】D【解析】 “照会” 、 “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 “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故 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英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对主权的破坏,故 ABC 项排

2、除。2.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晚清士大夫多称之为A. 中英战争B. 鸦片战争C. 通商战争D. 夷匪犯境【答案】D【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蓄意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 ,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 ,故 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题意。3. 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A.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B. 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C. 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

3、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之下的小农经济的情形,体现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2 -故 A 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平均主义思想,故 B 和 D 错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C 错误。4. 史载太平天国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材料反映了A. 东西文化之间的冲突B. 农民反封建的进步性C. 儒学阻碍了历史发展D. 太平天国具有局限性【答案】D【解析】太平军“尽行焚除” “不准买卖藏读”一切孔孟诸子百家的书籍,体现了其革命性和保守性并存的阶级局限性,故 D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故 A

4、 项错误;B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5.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 ”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 ”使这位诗人感到愤懑的历史事件是A. 火烧圆明园B. 清政府割让台湾C. 八国联军侵华D. 虎门销烟【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中日议和,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所以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指清政府割让台湾,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火烧圆明园,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侵华而非八国联军侵华,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割台湾而非虎门销烟,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

5、故本题选 B。6.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 ”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保路运动D. 辛亥革命- 3 -【答案】B点睛:材料中“对欧洲人的仇恨” , “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 ”可以看出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有两大特点:反帝、明显的落后性,盲目排外。7. 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该变化反映了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C. 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D

6、. 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辛亥革命播下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说明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其意义重大,A 正确;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开始,B 错误;革命党人的资产阶级属性没有改变,排除 C;新中国建立标志着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 错误。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此规定旨在A. 实行三权分立B. 限制总统权力C. 规定主权在民D. 保障自由平等【答案】B【解析】从材料“国务员于临时

7、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可以看出,总统的发布的命令等需要国务员“副署” ,反映了对总统权力的限制,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和民权等主张,故 ACD 项排除。- 4 -点睛:关键信息是材料“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从中反映出总统和国务员之间的关系。9.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 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 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 取得了

8、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指的是一战期间日本企图独占中国,夺取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一战后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无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正式转交给日本。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国国内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 B;A 项指的是辛亥革命;C 项与五四运动不符合;D 项指的是抗日战争。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易错警示】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

9、,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0.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 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从材料“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中可以分析出此次事件讨伐的目标是军阀和帝国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

10、知,这是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中的北伐战争,故 C 项正确;A 项斗争对象是反清,也不符合“总理遗命” ,排除;B 项主要反对国民党反动- 5 -派,排除;D 项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排除。11. 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A. 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B. 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C. 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D. 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封建而跻统一”反映了专制集权

11、逐步确立, “渐变而为士人政府、再变而为科举竞选”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加强,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只适合第二级,不能全面概括古代中国“政制演进”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 只适合第一级,不符合题意,排除;商品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不占居社会主导地位,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12. 周代礼乐制度中, “礼”讲究差异, “乐”则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B. 体现贵贱有序C. 调节人们情绪D. 凝聚家族亲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

12、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故 A 项正确。B 项属于“礼乐”的表现,而非目的,排除。C 项表述错误,排除。D 项不是“乐”的目的,排除。所以选 A13. 秦统一六国后, “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 。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 。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 确立官僚政治制度C. 努力完成全国统一- 6 -D. 实行军事上的集权【答案】D【解析】秦始皇看到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军队的隐患,故“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不仅

13、不允许地方有军队、包括兵器也进行管制;“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使得只有秦始皇才能调动部队。通过军权和军器的控制,实现了军事上的集权,故 D 正确;A、B、C 与材料无关,排除。14.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 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B. 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C. 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D. 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对转运使实行监督,并不是利用转运使监督行政长官,排除 A。材料涉

14、及的是地方财政,并非军政,排除 B。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中央政府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了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选 C。材料所述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并非支持,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本题要认真读取材料,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对转运使进行监督” ,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15. 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 “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以职。由此可知, “中书门下”的出现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 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 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 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

15、【答案】D【解析】 “日有争论,纷坛不决”说明中书门下二个部门在政令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矛盾, “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样做明显就调和了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便于行政运输的通- 7 -畅,故 D 项正确;材料体现是中枢机构调整,不涉及皇权,故 A 错误;唐朝多相制源于隋朝,故 B 错误;材料只是对于部门办公的调整,不是破坏,故 C 错误。16. 秦代,监察御史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政府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宋代诸州监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知州的监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的机构特点是A.

16、 秩低权高,以小监大B. 机构独立,自成系统C. 选官高标,管理严明D. 权责明晰,维护统治【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的地方监察官,属于中央政府或皇帝委派,监察地方官员,反映出机构独立,自成系统的特点,故 B 项正确。AC 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项不是特点,是目的,排除。17. 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 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 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地方政治区划,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和识图能力。图一反- 8 -映的是汉初的郡国并存制度,图二是元朝的行省制度,郡国并存威胁

17、到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C 项,图一并不是国家分裂时期,排除 A 项;题干没有体现皇权强化 B 错误;图一是郡国并存,不是郡县制,也不是实质内容的反映,排除 D 项。18. 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 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 1/4 甚至 1/5 而已。材料旨在说明A. 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B. 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 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D. 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八股文在明朝科举中只占一

18、部分,并不能完全代表科举的取士方向,故要全面地看待明朝的科举制度,不能因为八股文的存在就完全否定其历史意义。但辩证看待八股文的说法是错误的,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八股文只占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而非强调程序复杂,排除 A。八股文束缚了士人思想,不利于人才选拔,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19. “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材料表明军机处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 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C.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19、【答案】A【解析】清朝上谕有两种:第一种是明发,交给内阁六部执行;第二种是寄信,皇帝向地方官下达命令,地方政府遵照执行。两者都注重政令畅通,所以选 A;军机处能协助皇帝快速处理内政外交,但没有决策权,排除 B;军政要务决策权在皇帝手上,故 C 项错误;结合所学,军机处是清代最重要的权力中枢,其他机构制衡不了军机处,故 D 项错误。故选 A。点睛:对教材已有定论重要知识点,要遵行教材上的结论性表述。如本题虽涉及军机处发布文件的不同形式,但不能改变关于军机处的机构特点和深层次影响。- 9 -20. 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而清朝中枢机构的任职多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

20、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这表明A.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 文官政治日益成熟C.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D.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唐宋时期官员的任免需皇帝和宰相商量,宰相的意见会影响皇帝的定夺,而清朝中枢的任职大多数由皇帝自己遴选,说明专制皇权不断强化,故选 A;材料说皇帝对官员的任职,但没有说明文官或武官,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各个中枢机构的配合,所以谈不上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 C;材料和科举制无关,排除 D。点睛:清代之前,中央官员有职有权,地位比较稳固,而清代中枢的任职大多数由皇帝自己遴选,比较容易控制,这样皇帝决策受干扰比较少,所以说明专制皇权不断

21、强化。21. 古代雅典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时会得到装饰着各种图像的青铜或铅制的证牌,公民可凭此在参加完会议后获取一定的薪酬。这说明古代雅典A. 注意提高公民参政热情B. 政冶腐败现象日趋严重C. 重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 公民大会兼有商业活动【答案】A.22. 有学者指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对于雅典民主的评价都不高,柏拉图甚至认为暴君政治比民主还好,因为暴君只是他一人在做坏事,民主则有可能是全体人在做坏事。据此可知A.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倾向于君主专制B. 雅典民主排除了“贤人”参与政治活动- 10 -C. 雅典保证了男性公民都能成为管理者D. 直接民主有可能不利于雅典城邦发展【答案】D【解析

2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柏拉图认为暴君政治比雅典民主政治还好,因为他看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直接的民主有可能不利于雅典城邦发展,D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认为共和政体才是理想政体,排除 A;根据所学可知贤人政治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雅典民主没有排除“贤人”参与政治活动,排除 B;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男性公民都能成为管理者,但与材料“全体人在做坏事”矛盾,排除 C。所以选 D23. 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材料表明A. 雅典民主只是男性

23、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B. 雅典城邦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 雅典保护个人提议和创制法律的积极性D. 雅典注重依法保证人人可以担任公职【答案】B【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在雅典“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如果不能通过,提议人会受到惩罚,这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故 B 项正确,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稳定和权威,而没有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公民的参政问题,故 AD项错误。24. 公元 100 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小普林尼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对坐在会场中的皇帝图拉真说:“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 ”这可用来说明罗马帝国A. 皇帝无权更改行政命令B

24、. 重视法律的管理作用C. 皇帝与平民的地位平等D. 立法权属于元老院【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律至上,即使是皇帝也在法律之下,也就是在法律管理之下,B 正确。行政命令不等于法律,皇帝有权更改行政命令,A 错误。罗马帝国是阶级社会,皇帝地位高于平民,C 错误。本题讨论的是皇帝与法律的关系,并非立法权归属问题,D 与材- 11 -料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古代罗马法律至上,但罗马是奴隶制社会,不代表社会是平等的,皇帝拥有很大权力,学生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把握,才可以正确分析出答案。25. 罗马法规定:“打麦场邻地的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致挡阻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

25、 ”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 法律不能保护私有财产B. 法律对公民和自由民区别对待C. 法律重视调节贵族和平民的利益矛盾D.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律规定不得挡阻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说明罗马法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不能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故 D 选项正确;罗马法是保护私有财产的,故 A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公民和自由民的问题,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贵族和平民的利益矛盾,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点睛:不同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相关概念,如“私有财产” 、 “个人权利” 、 “社会行为”等,同时,正确区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结合题干材料

26、和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判断。26. 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该法案A. 确立了民主共和制B. 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C. 规定国王由选举产生D. 废除了君主所有权力【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故 A 项错误;1689 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主权,限制了君主权力,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国王世袭,故 C项错误;该法案确立了议会与国王的集体领导,故 D 项错误。点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议会议员选举

27、不受国王干涉。 ”可见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等权力。27. 在 1787 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代表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 12 -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一议案引发了尖锐的冲突,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代表应该来自A. 大州B. 小州C. 南方D. 北方【答案】B【解析】从材料“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中可以看出,此议案满足了大州的利益和要求,损害了小州的利益,因此会遭到小州代表的反对,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CD 项不符合题意。点睛:对材料“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

28、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此议案损害了小州的利益,从而得出答案。28. 1787 年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宪法中却允许奴隶制存在,并借口印第安人不纳税不给公民权。这明显违背了A. 天赋人权原则B. 主权平等原则C. 民主共和原则D. 社会契约原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1787 年宪法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借口不给印第安人公民的权利,体现 1787 年宪法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A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主权平等原则,而且该原则一般适用于国际关系,排除 B。民主共和是代议制政体的之一,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契约的内容,排除 D。所

29、以选 A29. 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 16 部宪法,其中在 1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 70 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A. 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B. 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C. 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D. 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答案】C- 13 -【解析】根据材料“90 年内更换 12 部宪法”可知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说明法国国内各种势力较量的激烈,法国 1875 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从而表明法国在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 项正确。A B D 三项只是强调宪法变更的原因,排除。所以选 C

30、30.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第 17 条中规定:“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 ”这说明A. 德国皇帝已成为虚位君主B. 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C. 德国政体具有一定民主性D. 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答案】C【解析】据材料皇帝的命令要首相的副署,且“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可知宪法设计体现了首相对皇帝的制约,对于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德国政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 C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实,德国皇帝拥有实权;B 项错误,德国皇帝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材料中无法体现出皇帝和首相间权力斗争激烈,故 D 项排

31、除。二二. .材料题(共材料题(共 4040 分)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村料一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 527公元 565 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该书)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 “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 ”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 ,更新秦朝法律, 刑不上大夫 ”的建议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吕后

32、、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材料三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 “以礼入法” ,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 14 -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有何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

33、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 立法理念:中国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 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价值: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遗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古代的法律。从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的不同及其共同历史价值等方面来分析。(1)根据材料“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可知中国古代法律是为了保护封建地主阶级,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是为了保护公民;根据材

34、料“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 ,更新秦朝法律, 刑不上大夫的建议”可知中国注重等级观念,根据材料“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可知罗马注重理性、平等理念;根据材料“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可知中国重农抑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保护商业。(2)从材料“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并结合罗马法的相关史实可以从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都是人类社会宝贵遗产的角度回答。32. 阅读下列材料

35、,回答问题。材料一 1701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 ,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百度百科材料二 1777 年大陆会议制定的并于 1781 年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 13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鉴此,邦联国会于 1787 年 2 月邀请各州代表到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修改邦联条例 。经过长时间的秘密- 15 -讨论,直至 1787 年 9 月 17 日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讨论。1789 年

36、3 月 4 日召开的美国第 1 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百度百科材料三 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后,对于正在酝酿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取美国式的总统制还是取法国式的内阁制,同盟会内部存在着分歧和争议。经多次讨论,孙中山同意行内阁制,并拟议以黄兴为内阁总理。12 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 年 2 月 12 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 月 11 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

37、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明这一制度是如何确立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修改邦联条例的原因。指出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与邦联条例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目的?【答案】(1)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确立: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 (2)原因:邦联政府权力太小,不能有效行使国家职权。区别:实行联邦邦,加强中央集权。 (3)焦点:政体之争(或总统制和内阁制之争

38、)。 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可以从“王位继承法 ” “议会至上”得出,即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材料一“1701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 ,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得出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两个法案。(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得出邦联政府权力太小,不能有效行使国家职权。第二小问区别,根据材料二“1789 年 3 月 4 日召开的美国第 1 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和所学得出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 16 -(3)第一小问焦点,根据材料三“对于正在酝酿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取美国式的总统制还是取法国式的内阁制”得出政体之争(或总统制和内阁制之争) 。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三“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得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