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版)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403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版)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历史试卷高二历史试卷(完卷时间:(完卷时间:909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第第卷卷 (共(共 4848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 了不同的人群。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 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这反映了 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 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 督 C.分封制受到宗法

2、制的影响 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 2.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 “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 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制之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不 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行郡县之 制,师封建之意” 。在此作者旨在强调 ( ) A.封建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郡县制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4.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

3、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5.商鞅变法规定:民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 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禁止商业的发展 6.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 ) A.宗法思想逐渐退

4、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7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 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 出唐朝时期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旅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8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 11 世纪至 13 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 “根本的社会变化” 在政治上体现为( )- 2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 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D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

5、代表的军人政治 9.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率本省 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 队。据此可知元代 ( )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10.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 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 ”材料所述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 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 11.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

6、。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 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 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材料说明了 A.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 B.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 C.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 D.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 12.清代赵翼在中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 , “多狂悖无忌讳之语” ,而“帝受之,不加谴怒, 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 ,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 “朕以无德” “是皆朕之不明”等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专制皇权的自我约束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汉代谏官制度实用规范 D

7、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13如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 “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 原因是( )A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斗争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4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1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 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 小农经济下农民富裕祥和的

8、生活状况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小农经济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方式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 16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 )- 3 -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17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18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

9、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A小农经济是专制 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19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后, 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自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 轻也。 ”这反映出作者的主旨是 A呼吁健全的社会保障 B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 C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 D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 20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 27 题为: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 几何?”答曰:“十斗九

10、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农民的负担较重21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中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 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 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A.河南冶铁业发达B.中原地区农业发达C.政府重视手工业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219 世纪中期俄国一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 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经判处它的死刑。 ”对

11、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农奴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的工业革命进程 农奴制度成为影响俄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 废除农奴制度成为俄国人的共识 农奴的悲惨处境得到知识分子的同情 A B C D 23以下是 19 世纪 60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24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 两类:a 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 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 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

12、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4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历史试卷答题卡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二非选 这题 25.阅读下 列材料, 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 鉴于诏条部东十事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 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蔽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

13、宋史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莫 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富者田连阡陌” 、 “夷狄骄盛” 、 “寇盗横炽”分别指什么?(6 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造成 “士、吏、农、商” “纷纷扰扰,莫安其居”的原 因是什么?(6 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中学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生考号号 - 5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 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

14、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 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 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 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 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 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 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1923 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15、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 西方文明是什么?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6 分)(2)材料二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日期的日本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 差距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10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 为捐款助剿,1853 年 9 月清政府开始推行厘金制度。首先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 其按亩起捐自 2n-80 文不等;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而后在扬州仙女庙、邵伯等镇 米行开设厘局, “规定每米一石捐钱 50 文助饷” 。此后,抽厘的地域迅速扩大. 1862 年已基 本

16、推行于全国。厘金最初分为两种,即行厘(通过税)和坐厘(交易税) ,后来捐厘的名目 繁多。抽取的办法,各省也有各省的规定。最初,有的省份对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 后来各省对转运途中的货物重复征课。 “厘卡之多,犹不止于税关之数,使得弹丸之地,此- 6 -去彼来,商民无所适从,应接不暇。 ”清政府虽多次议裁,但因其是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而 未能取消。直到 1931 年,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将其废除。摘编自盖海萍厘金制度的兴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实施厘金制度目的及其特点(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厘金制度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6 分)28;阅读下列材

17、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 19 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是普鲁士统治集团基于对周边战略环境的正确认 识,为赢得军事优势,以武力统一德国而主动进行的。这次改革是对 19 世纪初沙恩霍斯特 等人以拿破仑的军事体系为蓝本重建的普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和完善,使军队的编制体 制、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指挥方式和指挥体制适应了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从而 把普军的正规化现代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次军事改革的成功,对普鲁士 1864 年对丹 麦、1866 年对奥地利、1870-1871 年对法国战争的胜利,起着重大的作用;进而于 1871 年 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结束了德国持续许多世纪的分崩离

18、析的局面,实现了德国人民梦寐以求 的统一。改革的成功使普军成为许多国家军队效仿的榜样。摘编自程广生19 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 19 世纪中期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历史影响。 (6 分)- 7 - 8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 2016-2017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历史试卷答案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25. (12 分)富者田连阡陌:土地兼并

19、严重;夷狄骄盛:辽、西夏对宋进行战争(北方民族南侵) ;寇盗横炽:农民起义。 (6 分)原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以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改试经义和策论;针对“恩荫”选官弊端,实行择优录取原则;实行青苗法,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实行免役法,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实行市易法、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 (6 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6 (16 分) (1)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仿照欧美 国家建立常备军。(4 分,任答两点给 4 分) 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 分)(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

20、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同时,对外侵略扩张,增强 了实力。(4 分) 中国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同时,不断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2 分)。 因素:顺应时代潮流,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先进的思想指导。 (任答两点,给 4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7 (12 分) (1)目的: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费。 (2 分) 特点:征收区域不断扩大;名目繁多、重复征税;关卡林立、厘金繁重;征税随意性大。 (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 4 分) (2)增加了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6 分) 28 (12 分) (1)原因:为实现武力统一整个德意志所必需;普鲁士王国周边国家(如法国)战略环境险恶(军事实力强大) ;拿破仑军事体系的历史经验、教训(仿拿破仑军事体系存在不足) ;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答出其中 3 点给 6 分) (2)影响:推动了普鲁士军队现代化,增强了军事实力;为武力统一(铁血政策)德国创造 了重要条件(奠定军事基础) ;加强了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对外发动战争的冲动;对其它 国家军事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出其中 3 点给 6 分)12345678910CBCACCADDB11121314151617181920DABBADDACB21222324BC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