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资本运作典型案例——中航工业金城实施专业化.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033144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航工业资本运作典型案例——中航工业金城实施专业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航工业资本运作典型案例——中航工业金城实施专业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航工业资本运作典型案例——中航工业金城实施专业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工业资本运作典型案例——中航工业金城实施专业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播下希望的种子中航工业发展专用车产业纪实 中航工业金城一切都是快节奏的。2007年的12月27日,当时的中国一航与一航金城增资扩股安徽开乐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仪式在北京艾维克大厦隆重举行,仅仅两年零八个月后,“210项目答谢会”在艾维克大厦的同一个会场举行。“210”项目是什么?它规范的称呼叫“中航工业对东安黑豹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也就是说,从2007年12月27日中航工业开始并购第一家专业车企业,在两年零八个月后,中航工业就成功的拥有了专用车产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其间,中航工业与中航工业金城旗下的专用车企业已经有:安徽开乐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

2、公司、南京金城液压工程有限公司三家专业车企业。而他们的资产同时注入地处山东的上市公司东安黑豹后,遂成就了中航工业的专业车上市平台。而专用车的销售规模也从2007年的2亿一下跃升到2010年的50个亿!难怪中航工业副总经理顾惠忠会在210项目答谢会上会这样表示:“210项目的成功是中航工业放飞思想,真抓实干的重大成果!”时间再回到2007年初,当金城集团董事长王坚、党委书记焦裕松等新一届领导班子刚刚走马上任时,他们大概不会想到,在金城的产业结构里,会出现“专用车”这个字眼。而王坚本人,也因为在贯彻执行党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而得到了党组的肯定,现在已经成为中航

3、工业机电系统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事物就是这样,某种偶然总是由众多的必然引发的。中航工业与中航工业金城专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众多必然积聚后引发的“偶然”优势的外延与专业化整合机载产业发展的态势还没有形成,我们的机载主要限于航空,而国外的航空机载企业都在向汽车、船舶、楼宇等发展。航空机载变为车载很有意义。航电、机电要融入更大的市场空间。林左鸣 中航工业党组会建设“新航空、大航空、强航空”是中国航空工业经重组整合后,党组提出的铮铮誓言,而实现这一誓言,党组提出的方法是: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在这一发展战略中,“万亿”是结果,“两融、三新、五化”是手段与方法。在金城的新班子上任后,也提出了“内聚外

4、合,势成利至”的发展思路。这里,对内凝聚整合,对外合连纵横也是手段和方法,成势之后的利至才是最终目标。不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还是中国工业下属各企事业单位领导,在当今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都在思考与探索发展之道。在这些思考与探索中,有一点是大家都认识到的,就是必须将中国航空工业60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优势不断外延,以达到做强做大的目的。比如军机向民机的外延、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的延伸,非如此,中国航空工业要实现到2017年规模达到万亿的目标,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党组才特别强调产业化发展。而中航工业的产业化发展,就是要努力打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航空产业体系。就是要延伸价

5、值链,做大、做强、做优,形成规模产业。幸运的是,我们遇上的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对于发展的迫切渴求,使得无论是国外的企业巨头,还是国内的民营企业,都在寻找做强做大的契机。企业家需要关注的,就是将自己的优势外延的能力与机遇。安徽开乐专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乐”)是安徽阜阳市的一家重点企业,在阜阳这个有着960万人口的地级市,“开乐”算是个响当当的企业,在与中航工业与中航工业金城合作前,企业的年销售收入约有六七个亿,主打产品为栏板车、特种低平板车半挂车、罐式车、厢式运输半挂和轿车运输半挂车,其中半挂车在全国市场的销量处于前三强的位置。但是,身为阜阳市武术协会副会长的

6、公司董事长秦少华是个非常富有进取精神的企业家,他并不满足一年六七个亿左右的规模,一直在积极寻找做强做大的机遇。其时,他的企业与当时中国一航的下属企业有着专用车产品的合作关系,对中国一航的整体实力非常清楚,并产生了与中国一航在专用车领域扩大合作的想法。2007年10月,在时任中国一航副总师的葛子干引荐下,秦少华开始与金城进行接触。在对金城集团专事的摩托车生产的湖熟摩托城与专事航空科研生产的金城南京机电中心进行参观后,秦少华立即打定了与金城进行合作的主意。在秦少华看来,找金城这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是个不错的选择,金城长期从事航空机电液压产业积累的技术优势,以及金城的营销网络和海内外营销的成功经验都是

7、他可以借重的,但金城背后的大树当时的中国一航、中航二集团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甚至是进入军方市场的渠道,更是他心仪的重要原因。而此时,金城也正在寻找着做强做大的契机。早在2007年1月林左鸣总经理来金城考察调研时,就希望金城在机电液压领域“做强技术、做大产业”,做“跳舞的大象”。作为一家厂所强强融合的企业,金城在航空机电液压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金城领导班子将企业的这一实力进行“相关多元”、技术不断向其它非航空产品领域不断延伸的想法由来已久,并且已经在汽车零部件、液压绞盘、提升回转装置等一系列民用产品上实现了嫁接。更重要的是,2007年,金城的新班子一上任,从中国一航领回的任务就是当年要

8、实现42亿元的销售收入,并且林左鸣总经理的要求是要每年实现30%的复合增长率。42亿如何实现?30%的复合增长率如何达到?2006年,金城集团的年销售收入是36亿元,要实现42亿元的规模目标,在摩托车领域,竞争的白热化使得金城的销售收入短期内难有大突破;在航空军品领域,尽管原511与原609所强强联合组建了新金城,但军品的订单也不足以保证收入迈上更大的台阶。于是,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另辟蹊径。如果能够在机电液压这一自己擅长的领域实现相关多元,进而做强做大,这样的机会,金城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当时的中国一航党组和阜阳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从2007年10月金城与开乐开始接触,

9、中国一航、一航金城增资扩股安徽开乐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系列程序性工作就以超常规、高效率、快节奏的方式进行。仅仅用了两个月,中国一航与一航金城就完成了增资扩股开乐的全部准备工作。12月27日,签字仪式在北京圆满举行,中国一航和金城集团分别出资4898万元和1.0714亿元控股开乐。并购开乐,对于中国一航来说,投资额创下了向非航空民品投资额的纪录,也是金城集团自1994年成立中外合资的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之后投资最大的一笔;同时,它还是中国一航历史上首度并购民营企业。金城集团董事长王坚在谈到与开乐的合作时感慨地说,对开乐的增资扩股使金城从摩托车的“两轮”跨越到了汽车的“四轮”,使金城的车辆产业向

10、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方向不断发展,大大增强了金城车业板块的实力,使车业板块有了长远发展的前途和空间。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结合后机制上的互补,技术上的相互支持和产业上的相互补充,对中国航空工业以及金城集团在发挥整体优势方面都会形成新的动力。这次并购,是落实当时中国一航“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发展思路的一次重要实践,林左鸣总经理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主抓此事的耿汝光副总经理更是表扬“干得漂亮”!从当时中国一航的角度讲,并购开乐并非一个简单的资本化运作的行为,而是有着战略性考虑的。2007年3月在温州召开的中国一航第三次民品工作会议上,林左鸣总经理就强调:搞非航空民品不是权宜之计,是集

11、团公司实现跻身世界500强、成为有国际影响力大集团这一战略目标的需要。站在战略层面来推动民品产业化,就是要切实把民品当成主业来抓,要在思想和行动上贯彻“军品固本、民品兴业”的方针。他同时强调:实现非航空民品的大发展,迫在眉睫的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相关产业资源的整合力度。当前的工作侧重点一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重机业务;二是汽车零部件要利用上市公司进一步整合;三是鼓励厂所结合、支持以市场取向为主的强强合作。这些工作都要同时关注内部和外部,通过市场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来推进,力争在今后几年内形成若干个有较强竞争力的民品产业的规模化板块。进入专用车领域,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机载技术

12、进入民品领域的最佳场所之一,并可以借由它,进一步促进机载向民机、车辆、船舶、磁悬浮列车等产业领域的发展,促进中国航空工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在非航空民品产业领域的大发展。平台建设是最重要的专用车行业还刚刚起步,没有形成垄断巨头,是进入的时机。中央的10条措施,对罐式车、自卸车等是有拉动的,我个人下决心投。林左鸣 中航工业党组会以上这段话,是2008年11月12日中航工业成立后召开的首次党组会上,党组成员们在听取金城集团王坚董事长汇报并购柳州乘龙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方案时,林左鸣总经理所作的指示,从中不难看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专用车产业的决心。当然,决心并非凭空而来,它首先要来自于对自身优势以

13、及发展专用车产业的深刻分析。据行业研究,全球专用车目前拥有至少5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近几年,我国专用车产品产销呈现出快速上升态势,货运专用改装汽车的产量占全部载货汽车的比例由2001年的25%提高到2006年的40%。但是中国专用改装汽车的市场份额仍低于发达国家65%以上的市场份额。据权威人士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载货专用汽车需求量每年将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同时改装汽车正在向载重重型化、设计轻量化、技术高新化、一车多用化、底盘专业化、生产积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国民经济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国家政策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将会更趋于合理,公告管理、3C认证、准入制度

14、管理、环保目标管理等方面将实行整合管理,专用汽车标准法规将会得到不断完善,在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下,专用汽车行业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研究还表明,发达国家的专用车应用相当广泛,产品个性化程度高,品种齐全,发展呈厢式化、重型化、智能化、高档化趋势。而中国专用车产品品种及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待调整,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各类资源亟需整合。根据以上调研,原中国一航非航空民品产业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中国一航内部,现在已经有中国一航与一航金城控股的开乐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专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一飞院飞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贵航云马飞机制造厂四家企业,其中开乐专用车

15、辆股份公司产品主要有集装箱半挂车、散装水泥车等,行业排名第三;上海航空专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有军警用车、环卫车、消防车、新能源车、厢式车、气罐车等六大系列;一飞院飞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军民用航空用车;贵航云马飞机制造厂的产品主要是环卫车和索道缆车系列。虽然中国一航内部专用车生产企业以较强的研发实力和较好的产品性能在市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由于研发、制造、销售专用车的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产业规模太小,市场影响力有限。因此,作好发展专用车产业的战略规划,整合专用车资源,搭建好专用车建设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目前已稳居国内专用车老大的中集集团至今仍未停止并购的步

16、伐。2006年,他们一下子并购了17家企业,到2008年,中集旗下的企业已经达到了23家。作为我国集装箱物流设备的龙头企业,中集的快速成长就是靠企业自身发展加收购实现的。从中集十多年的收购轨迹中可以看出,中集的产业结构和利润结构正趋于多元化,在不断进行着向高端产业的升级与扩张,提高主业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化解行业周期的风险。此外,全球专用车产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国外著名专用车制造商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国内汽车制造业巨头,如一汽、东风等,也开始投资发展专用车。因此,专用车产业的竞争将是具有强大实力的集团之间的竞争,如果想在专用车产业有所作为,必须迅速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迅速采取有力的资本运

17、作手段,在一到两年内形成具有中国航空工业特色的专用车板块产业集群。中航工业为此做出的规划是:要以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贵航特种车厂等为基础,采用集团“作战”的方式,整合集团内所有专用车资源,构建专用车产业发展平台,借助资本化运作的方式,逐步对国内外产品领域相近的专用车企业开展系列并购,形成中国航空工业非航空民品领域新的支柱产业。由于专用车多达5000多个品种,中航工业又是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进入这一领域,欲后发制人,必须在产品特色、市场细分和生产布局上有一个科学、合理、互动、扬长避短、从长计议的战略设计。要发挥中国航空工业独特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地域资源和

18、市场资源,迅速开辟出专用车的新天地。 应该看到,中航工业拥有齐全的专业配置,同时也拥有一大批工程经验丰富、覆盖众多专业的专家群体,人员整体业务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特别是航空企业的加工制造能力、机电液压技术优势和综合电控设计能力为一般的专用车生产企业所不及,是研发和生产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可以帮助中航工业在军民用航空、消防、环卫和其他领域发展高档专用车,以技术优势获得发展的制高点。 同时,要结合中航技及各金城集团这些企业自身的海外营销体系及海外网络资源,逐步建立专用车海外营销体系,适时引入中航技等渠道的资本参股专用车产业。要针对不同目标市场需求,开展外贸产品研发和适应性改进改型,以适应国际市场

19、需求,拓展海外市场空间,并购国外企业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新团队新希望对并购,我们不要只看帐面资产,更重要的是看经营团队。林左鸣 11月12日中航工业党组会“开乐人有中国企业最强的危机意识,因此,开乐人有中国最好的执行力。”这是今年7月,金城集团组织采访小分队去开乐公司参观学习归来后,一位通讯员在他文章开头的一段话。对于这支采访小分队的成员来说,虽然“民营企业”这一词语对他们并不陌生,但参观一个首次进入金城大家庭的“民营”伙伴,成员们还是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在开乐的一天时间里,他们不仅看到了开乐公司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也看到了开乐公司在他们看来只能称得上“简陋”的办公楼;在那里,他们知道了在开乐

20、公司决策链是如此之短,甚至一个业务员觉得应该改进某类产品,只要董事长觉得有理并且首肯,此改进立即无条件实施;他们知道了即使是公司高层领导,有问题也得“三上三下”;知道了只要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相关所有人员都得“连坐”一系列的所见所闻,使他们理解了为什么开乐公司能够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能够实现销售收入翻58倍的真正原因。回来后,金城集团企业文化部在其公司网站上开辟了一个专栏,专栏名就叫“走进开乐”。作为金城集团的决策层来说,派人去开乐参观考察,不仅是加强各产业间相互了解,进行“文化融合”的必须,更是让企业员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的一种手段。而对于开乐总经理秦少华来说,进入金城后,他仿佛有

21、种“回家”的感觉。对此,他在首次参加金城集团2008年度职代会,面对好奇的职工代表们时解释道:这感觉,源自于他也是国企出身。能够加入中航工业的大家庭,的确让秦少华感到更有底气。自从加入中航工业后,开乐已与中航工业系统内的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与金城集团在水泥搅拌车液压驱动装置上的合作,与上海航空专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在多款垃圾车产品上的合作,与625所在磨砂焊技术上的合作等等。因此,作为民营企业的一把手,秦少华并不在意开乐让中航工业控股,重要的是通过与中航工业的合作,能够提供让开乐做强做大的强大动力,秦少华真正关心的是这一点。也正是这一点,秦少华当初才要求开乐的干部必须人人持股。想起当时要求

22、所有干部都必须“交钱”以获得“股东”身份而遇到的抵触时,秦少华仍然感慨万分,但今天,开乐公司所有的持股干部员工中,再也没有人为当初是自愿还是“被逼”持股而后悔,这不仅因为企业的不断成长给大大小小的股东们带来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在开乐,人人都明白,公司的不断发展事关个人的利益,只有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才能得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司每花出去一块钱,其中就有我的一毛钱!”这是秦少华说过的一句话。秦少华并不是一个锱珠必计的人,但正是开乐公司上下都有这样的认识,市场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管理出效益这类人们耳熟能详的话才能真正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而不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对于中航工业来说,新产业

23、的发展,一定不能走过去军品发展的老路。尤其在完全竞争性的非航空民品领域,引入灵活、高效、切实面对市场的新体制、新机制,不仅是新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也可在全行业体制机制的变革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都还处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国企自有国企的优势与劣势,民企也自有民企的长处与短处;发挥自身之长,力避自身之短,解决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短板才是最清醒的态度。国企也罢、民企也罢,在合作共享中实现共赢才是最终的目的。正因为此,在并购开乐后,中航工业以及中航金城采取了非常清醒的态度处理专用车平台刚刚搭建起来后的发展问题。一方面,要求充分尊重民营企业

24、的权益,给予经营团队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一方面,又要本着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新开乐进行经营上的掌控,如加强对开乐的财务规范化管理、销售采购的管理、加强海内外营销渠道建设、加强技术协作以及人才流动、文化融合等等。尾声对开乐的并购,只是一个序曲。其后的三年时间中,对柳州乘龙、上航特、陆平机器以及与东安黑豹的合作,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其中。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党组领导们对中航专业车发展的关心支持、看到集团总部机关许多部门领导的奔走操劳、看到中航工业金城许多同志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所有人的目的都一样,为了建设“新航空、大航空、强航空”。而专用车产业的快速成长,只是中航工业高速发展的一

25、个缩影。目前,中航工业以及中航工业金城专用车企业的生产基地遍布全国,正在加速构建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六大板块协同发展的平台布局,产品涵盖了半挂车、厢式车、集卡车、自卸车、轿运车、环卫车、仓栅车、粉料罐式车、冷藏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油罐车、消防车、新能源专用车、军用方舱等几十产品系列。除在国内销售外,中航工业的专用车产品已经实现在非洲、南美等地的销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专用车产业的管理,金城集团还组建了专用车事业部,不断加大各成员单位的协同发展、内部融合的力度,在产品研制、人才流动等方面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快速壮大。中航工业与中航工业金城的现阶段的目标是,将继续“内部资源整合、外部并

26、购成长”,以航空科技、航空品质打造中航工业专用车平台,继续加快国内产业布局建立专用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中心及海外生产基地,继续加快国内产业布局,积极寻求国内外合作对象,努力打造一个产业布局合理、集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整车制造为一体、产品结构完善、研发制造销售产业链完整的专用车行业领先企业。而林左鸣总经理则有着更高的要求,他在2010年1月7日为辽宁陆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揭牌时,坚定的表示,中航工业专用汽车的发展目标就是冲刺世界前列,冲刺世界最高峰!林总的决心,来自于党组对中国长期经济走势的信心,来自于党组相信,中国航空工业长期积累的优势必将厚积而薄发!中国航空工业60年来积累的优势在非航空产品上的延伸是时代所趋、使命所趋!对于中航工业的专用车产业来说,种子已经播下,剩下的,永远是坚定不移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