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73610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ppt(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所谓“形象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要考察对 “形象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景(意象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形形 象象形象形象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1)(1)把握形象的特征把握形象的特征(2)(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2、思想感情(3)(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鉴赏赏指指导导 怎样把握人物形象怎样把握人物形象(1)(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答案构成答案构成(1)(1)什么形象;什么形象;(2)(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3)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1、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春怨春怨 金昌绪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闺中少妇。时值春日,远怀征夫的怨诗。写出闺

3、中少妇。时值春日,远怀征夫的怨诗。写出封建社会兵役制度和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封建社会兵役制度和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课堂示例课堂示例 2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唐(唐陈子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注释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

4、,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课堂示例课堂示例 (1 1)什么形象什么形象;(2 2)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基本特征;(3 3)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规规范范答答题题技技巧巧 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

5、问西家。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课堂示例课堂示例一、看景象一、看景象,悟人物行象悟人物行象移移家家虽虽带带郭郭,野野径径入入桑桑麻麻。近近种种篱篱边边菊菊,秋秋来来未未著著花花。扣扣门门无无犬犬吠吠,欲欲去去问问西西家家。报报道道山山中中去去,归归来来每每日日斜斜。二、看言行二、看言行,心理心理,悟人物行象悟人物行象带郭带郭野径野径桑麻桑麻菊菊特点特点:幽僻,清静幽僻,清静烘托烘托:隐士高雅的品位:隐

6、士高雅的品位山中去,归来山中去,归来潇洒隐士形象潇洒隐士形象侧面表现侧面表现:总结:总结: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阅读李白诗阅读李白诗独

7、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课堂示例课堂示例诗歌题目:诗歌题目: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分析题目,抓住关键字分析题目,抓住关键字)作者:作者:李白李白(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的身世,诗人诗歌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的身世,诗人诗歌的风格,抓住有用信息。的风格,抓住有用信息。)读诗:读诗:1、第一、二句写、第一、二句写_.对诗人形象的描写有对诗人形象的描写有_作用。作用。2、第第三三、四四是是对对诗诗人人与与山山之之间间的的

8、_描描写写,写写出出了了诗诗人人什么样的品格什么样的品格.景景衬托衬托动作动作(孤傲孤傲)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形象。(2)、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

9、,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的凄凉,最后“只

10、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

11、不觉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不去理睬“众鸟众鸟”与与“孤云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

12、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分。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分。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分。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

13、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课课堂堂示示例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诉衷情 陆游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旧貂裘。胡未灭,鬓

14、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的三山。江雪江雪 柳宗元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试简要的分析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蓑笠翁”的形象。的形象。(1 1)寒冷、寂静(或:冷峭)寒冷、寂静(或:冷峭)课堂示例课堂示例什么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2)是一

15、个清高孤傲的形象。)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是诗人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寄托和写照。江雪江雪 柳宗元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试简要的分析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蓑笠翁”的形象。的形象。(1 1)寒冷、寂静(或:冷峭)寒冷、寂静(或:冷峭)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 的寄托和写照

16、。的寄托和写照。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什么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2)是一个)是一个清高孤傲清高孤傲的形象。的形象。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小儿垂钓小儿垂钓 胡令能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1 1)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 2)天真可爱)天真可爱,聪明

17、(机灵);聪明(机灵);“蓬头蓬头”、“侧坐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遥招手”、“怕怕”等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君家何处住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千骑归。独领残千骑归。”【析析】(崔颢崔颢长干曲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聪

18、明伶俐的少女形象。【析析】(李白李白从军行从军行)有装扮有装扮(铁衣碎铁衣碎)描写,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的英雄形象。月月 夜夜 杜杜 甫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又照泪痕干?何时倚虚幌,又照泪痕干?注注鄜(鄜(f)州:今陕西富县。虚幌:薄帷。)州:今陕西富县。虚幌:薄帷。作作 业业请说说下面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请说说下面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请举出你最喜欢的几请举出你最

19、喜欢的几位诗人,说说他们的位诗人,说说他们的形象特点,并说说他形象特点,并说说他们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们最有代表性的诗歌(诗篇,诗句)。(诗篇,诗句)。李白李白: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杜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的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陶渊明陶渊明: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的隐者形象“采菊

20、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池鱼思故渊。陆游陆游:壮志难酬壮志难酬的形象的形象如如:书愤书愤柳永:柳永:爱恨情长爱恨情长的形象。的形象。如:如:雨霖铃雨霖铃孤独、凄苦的形象孤独、凄苦的形象如:如: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李清照:辛弃疾:辛弃疾:报国无门报国无门的形象。的形象。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

21、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

22、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

23、识分子形象。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常见人物形象举隅常见人物形象举隅8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长的艺术形象。7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凉州词,王,王昌龄的昌龄的出塞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的兵车行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6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24、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赠汪伦、王维、王维的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示儿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破阵子。常见人物形象举隅常见人物形象举隅基本思路: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意意象象景物类型:景

25、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色彩描写 宏阔宏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一些概念: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一些概念: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唐(唐王维)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

26、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分析:分析: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课堂示例课堂示例(1)(1)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例: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例: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秋 词词刘禹锡刘禹锡 自古逢秋

27、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赠 别别杜牧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排云白鹤排云白鹤”与与“蜡烛垂泪蜡烛垂泪”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

28、形象的写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写离筵寡写离筵寡欢场面。一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情,而今别去,转觉无去,转觉无情。三四句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深,难舍难分之态。分之态。课堂示例课堂示例(2)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谢亭送别谢亭送别 谢浑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

29、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绝句绝句杜甫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上联以上联以“红叶青山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

30、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课堂示例课堂示例台城台城(唐(唐韦庄)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

31、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课堂示例课堂示例提问方式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

32、可。可。分析意境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分析意境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分析意境型分析意境型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33、特点和情调。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感伤”。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答答题题示示例例绝句二首(其一)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暖睡鸳鸯。注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34、情?请请简要分析。简要分析。答:答:此诗描绘了一派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景图(步骤二步骤二)。表现了。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步骤三)。练习练习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5、漫成一首漫成一首 杜甫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答题指导: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选取了哪些意象?B、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以动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练习练习2:秋夜秋夜 朱淑真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铺床凉满梧桐

36、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缺”字,言之成字,言之成理亦可。)理亦可。)练习练习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小池池 杨万里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

37、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诗紧紧围绕诗题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赏析。参考答案:用参考答案:用“眼眼”形容泉小,用形容泉小,用“无声无声”说明流说明流细,细,“尖尖角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令人神怡。练习练习4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海棠海棠 苏轼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东风袅袅

38、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参考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参考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作用:A 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B 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练习练习5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西西 楼楼 曾曾 巩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

39、吹起数声雷。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练习练习6阅

40、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日日暮暮 杜甫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繁。注注 大历二年(大历二年(767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预报喜兆”之意。之意。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

41、复杂情感?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 1分,说明特点分,说明特点1 1分。)分。)(2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点出。(点出“思乡思乡”2 2分,点出分,点出“迟暮迟暮”2 2分。意合即可。)分。意合即可。)练习练习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阅读下面一首

42、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汉江临泛汉江临泛 王王 维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3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感情?)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

43、现的特点。时现的特点。(2 2)“浮浮”和和“动动”。“浮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3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练习练习8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杜甫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

44、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1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2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 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断人断人行行”、“未休兵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寄出长不达不达”)(2 2)答案要点:)答案要点: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

45、作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练习练习9 9 雨雨 晴晴王驾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样的心情?参考答案: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参考答案: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花”来写来写春景。以春景。以“雨前雨前”所见和所见和“雨后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映衬

46、,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残之景,惋惜而扫兴)。练习练习10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白梅白梅 王冕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哪些特征?、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梅花,突

47、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2 2、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练习练习1111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咏物言志的?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咏物言志的?小松小松(唐杜荀鹤)(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分析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物

48、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帝里无相识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

49、,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练习练习12: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画面美。: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画面美。绝句杜甫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题指导:答题指导:A A、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B B、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

50、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角度分析。C C、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分析:分析:A A、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B B、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