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71433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课程代码I0204Y06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任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开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执笔人审定人制定时间2019年3月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中级宏观经济学属于宏观经济的中级课程,主要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 是对宏观经济学初级理论提高与扩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宏观经济 学的基本理论及

2、研究方法,并用于观察、分析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本课程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 基础上,着重介绍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古典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短期经济波动、宏观经济政策及制定,以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二)课程目标.了解现代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 .掌握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掌握一些从复杂的现实过渡到简单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技巧;2 .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本课程采取任课教师讲授为主,每一教学模块适量安排学生专题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 部分。讨论形式设计:提前布置讨论题目,分小组查

3、阅资料和调研,课堂交流,形成一致观点, 由小组代表轮流发言。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注:1.支撑强度分别填写H、M或L (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课程目标1MMM课程目标2MLL课程目标3MLL课程目标4LLL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科学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概念、模型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均衡分析的基本步骤、宏观经济 学的关键假设等。基本要求: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开篇课程,应该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中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激发学

4、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并使学生理解 建立经济模型的目的以及经济模型的多样性;掌握假设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以及模型分析的基 本步骤。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等、消费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区别与联系、失业率、奥肯定律等。基本要求: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不同衡量指标;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规则;掌握国内生 产总值的组成及核算方法,掌握实际GDP、名义GDP和GDP平减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互的区别 与联系;理解奥肯定律,理解劳动力的统计及失业率的计算;掌握消费物价指数的内涵及计算方 法,掌握GD

5、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主要内容:决定产出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劳动、技术)及重要假设、宏观经济一般均衡 模型、要素的边际产出与要素的需求、竞争性企业的决策原则等、消费函数及其决定因素、投资 和政府购买的决定因素、国民储蓄与可贷资金的供求均衡、财政政策对储蓄的影响、产出与服务 的供求均衡等。基本要求:了解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程以及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理解国民收入如何 分配给生产要素;掌握决定经济总产出的基本因素以及重要假设,掌握竞争性企业的决策原则; 了解GDP的四个组成部分;理解经济总产出的四种用途(封闭经济中为三种用途);掌握封闭经 济

6、中决定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基本因素(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掌握决定一个经济供求均衡的 因素,掌握可贷资金供求均衡分析中财政政策以及投资需求变动的影响。第四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主要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货币控制、银行在货币系统中的作用、货币供给。基本要求:了解货币及货币的职能;理解银行在货币系统中的作用;理解货币的衡量及控制 手段。第五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主要内容:货币数量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及费雪效应、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 系、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货币中性理论。基本要求:了解金(银)币铸造税;理解古典二分法;掌握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供给与通货膨 胀之

7、间关系,掌握影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费雪方程式。第六章开放的经济主要内容:国际贸易与产品与服务的净出口、国际资本的流动与资本净流出、世界利率、储 蓄和投资与贸易余额关系模型、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等。基本要求:了解开放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小型开放经济的重要假设,理解贸易余额(净出 口)与资本净流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储蓄和投资与贸易余额关系模型,并能够运用模型分 析外生变量对贸易余额的影响;了解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理解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掌握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换算。第七章失业主要内容:失业产生的原因、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工资刚性、降低失业 的政策选择。基本

8、要求:了解失业的基本分类;理解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理解公共政 策对失业率变化的影响;掌握工资刚性的基本理论以及结构性失业的分析方法。第八章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主要内容:从总量函数到人均函数的转化、资本积累与稳定状态、储蓄率对稳定状态的影响、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和向黄金律水平过渡。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在长期中的变化趋势;理解资本积累的过程和稳定状态,理解产出与投 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解储蓄率对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的作用;掌握总量函数与人均函数,掌握 基本的索洛模型,掌握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分析以及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分析。第九章经济增长n:技术、经验和政策主要内容:有人口增长和技术

9、进步的资本积累与稳定状态、储蓄率对稳定状态的影响、资本 的黄金律水平和向黄金律水平过渡、有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促进经济 增长的政策。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在长期中的变化趋势;理解资本积累的过程和稳定状态,理解人口增长 与技术进步对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的作用;掌握包含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索洛增长模型,掌握索 洛增长模型的稳定状态分析以及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分析,掌握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第十章经济波动导论主要内容:宏观经济中的短期和长期、货币数量论与总需求曲线、长期的垂直总供给曲线与 短期的水平总供给曲线、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冲击和经济短期波动、经济的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 的过渡、稳定性政策

10、等。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发展在长期中与短期中的不同特点;理解宏观经济学在短期与长期中的 不同假设;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基本理论,掌握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经济波动的方法, 掌握如何运用不同政策应对经济中对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冲击。第H一章总需求I :建立ISLM模型主要内容:凯恩斯交叉图、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IS曲线及其移动、流动偏好理论、 LM曲线及其移动等。基本要求:了解IS-LM曲线的基本含义;理解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理解流动偏好理论; 掌握凯恩斯交叉图的均衡分析,掌握IS和LM曲线的推导,掌握IS-LM模型的均衡分析。第十二章总需求H:应用ISLM模型主要内容:财政政策对IS曲

11、线的影响、货币政策对IM曲线的影响、IS-LM模型均衡及财政 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等、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基本要求:了解短期波动理论;理解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 衡;掌握IS-LM模型的均衡分析,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短期均衡的影响;理解大萧条及其 成因;掌握运用IS-LM模型解释短期波动,掌握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掌握短期均衡 过渡到长期均衡的动态分析。第十三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主要内容: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产品市场与IS*曲线、货币市场与LM*曲线、蒙 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

12、贸易政策的影响、固定汇率制度下蒙代 尔一弗莱明模型、财政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影响、贸易政策的影响。基本要求:了解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的区别;理解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理解浮动 汇率与固定汇率;掌握开放经济的产品市场与IS*曲线,掌握开放经济的货币市场与LM*曲线, 掌握浮动汇率制度下的IS*-LM*模型的均衡分析;掌握固定汇率制度下的IS*-LM*模型的均衡分 析,掌握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贸易政策对产出和汇率以及贸易余额的不同影 响。第十四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主要内容:短期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三种不同的总供给理论(黏性工资、不完全信 息、黏性价格模

13、型)、总需求移动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菲利普斯曲线及其三个组成部分、适 应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引起通货膨胀的两个原因、菲利普斯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联系、 理性预期与无痛苦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取舍关系预计长期的无关性、自然率假说 与滞后性等。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曲线的不同观点;理解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掌握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三种理论,掌握总需求移动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了解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关系与长期关系;理解短期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的 联系,理解自然率假说与滞后性理论,理解反通货膨胀与牺牲率;掌握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 形式

14、和三个组成部分,掌握理性预期与无痛苦反通货膨胀理论。第十五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主要内容:积极的政府政策和消极的政府政策、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时滞、经济预测、无知和 预期以及卢卡斯批评、按规则实施政策或斟酌处置、决策者的失信于政治过程、斟酌处置政策的 前后不一致性、货币政策规则、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基本要求:了解关于经济稳定性的不同观点;理解积极的政府政策与消极的政府政策;掌握 经济政策实施的不同观点一一按规则实施或者斟酌处置,掌握货币政策的三种不同规则。第十六章课堂讨论与习题解答基本要求:分析一国经济总量的衡量;讨论长期中经济的增长决定因素;研究财政政策、货 币政策以及开放经济中的贸易政策

15、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 析,讨论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经济的不同冲击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经济管理者可能 采取的应对政策。进一步巩固所学宏观经济学基本知识,提高应用分析能力。五、课程学时安排章节号教学内容学时 数学生任务对应课程目 标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科学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1第一早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1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1第四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

16、作业课程目标1第五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2第六章开放的经济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1第七章失业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3 .提前准备专题讨论课程目标1第八章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2第九章经济增长II:技术、经验和政策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3 .提前准备专题讨论课程目标2第十章经济波动导论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1第十一章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21 .课前预习本章

17、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1第十二章总需求H:应用ISLM模型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2第十三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与汇率制度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3第十四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 期权衡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3 .提前准备专题讨论课程目标3第十五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课程目标4第十六章课堂讨论与习题解答21 .课前预习本章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作业3 .提前准备专题讨论课程目标4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定标准(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过程考核到课率、课堂讨论发言、平时作 业等根据到课率、课堂讨论发 言、平时作业等综合评定30%期末考核开卷卷面成绩70%考核类别考查成绩登记方式百分制七、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一)推荐教材: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9版(二)主要参考书:L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第12版.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巴罗,格致出版社,2008年10月2 .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6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