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8446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 卷第6 期2 0 0 1 年1 1 月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J O U R N A LO FH U N A NB U S I N E S SC O L L E G EV 0 1 8N O 6N O V 2 0 0 l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刘兆军(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 0 0 0 9 2)摘要】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采购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代企业中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应是伙伴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对供应商的管理。应集中在如何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伙伴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和保持这种关系上。关键词)供应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F 2 7 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 0 0 8

2、 2 1 0 7(2 0 0 1)0 6 一0 0 1 6 一0 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企业的经营也E t 益国际化,对企业的采购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竞争更加剧烈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作为“横向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商是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一座桥梁,因此,为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无缝连接,并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同步化运作效率,就必须加强供应商的管理,采用正确的供应商管理模式。一现代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的必要性现代企业经营的日益国际化,使企业的外部资源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就是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

3、理。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琏结构模式围绕核心企业,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问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I:t!l 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序列。供应商是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搞好供应商管理无疑是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的关键。1 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的需要。在相互信任、长期合作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可以大大减少解决日常问题的时间,使双方集中精力搞好长期性预测和计划工作,降低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2 加强质量监控,变事后控制为事中控制的需要。采购品的质量保证是采购方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

4、因素,来自于供应商优良的产品保证了制造商产品产出的连续性、准时性。3 企业实施精细化生产(J I T)、零库存生产的需要。在对种生产模式下,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运动时间与供应商的交货时间经过了仔细的安排,对供应商要求在恰当的时问、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提供供货保证。4 及时回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和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要求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要快,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制造商和供应商只有密切合作、共同反应,才能提高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二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及其弊端传统的供应商管理中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是一种对手关系,价格驱动机制在其中起很大作用。制造

5、商比较典型的作法多源采购同时向许多供应商购货,通过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获得好处,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与供应商保持的是一种短期合同关系。采购的重点放在如何和供应商进行商业交易的活动,重视交易过程的供应商的价格比较,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缺点:I 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信息不能有效沟通。制造商为了能从多个竞争性的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以减少供应商的竞争筹码。2 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供应商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是临时性的或者短时性,双方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各种抱怨和扯皮的事情比较多,很多时间消耗在解决日常问题上,没有更

6、多的时问用来做长期性预测与计划工作,增加了Z-F 多运作中的不确定性,造成经营上的风险加大。3 采购品的验收检查是事后控制,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由于制造商很难参与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相互的工作是不透明的,只能采取事后把关的做法,导致对采购品的质量与交货期的控制难度加大。4 响应用户需求能力迟钝。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对用户需求的响应不能同步进行,缺乏应付需求变化的能力。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及其优点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它强调在合作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共同分享信息,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的行为

7、,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它具有以下特点:1 较好的信息沟通和及时的信息反馈。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比较多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双方共同应付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收稿日期 2 0 0 l 0 5 一1 5 作者简介 刘兆军(1 9 6 8 一),男,山东烟台人,同济大学在渎研究生 万方数据传统的采购业务流程2 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关系。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问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长期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这大大减少双方交易谈判的时间和次数,降低了交易管理成本。3 制造商和供应商相互合作。制造商会协助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加快产品开发进度,提高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合作关系的

8、采购业务流程因此,现代企业的制造商和供应商是一种以合作为基础的战略伙伴关系,它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双赢共同发展,共同壮大。这种管理模式下具有以下优点:(1)从供应商角度来讲:一是增加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共同责任感和利益的共享。二是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和可控能力,长期的合同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三是成功的客户有助于供应商的成功。四是商质量的产品增加了供应商的竞争力。(2)从制造商角度来讲:一是增加对采购业务的控制能力。二是通过长期的、有信任保证的定货合同保证了采购的要求。三是减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对购进产品的检查活动。总之,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现代企业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并加强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9、保证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性、集成性、同步性,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如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管理模式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的典范,因此,要充分体现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对供应商的管理就应集中在如何和供应商建立双赢的伙伴关系以及维护和保持这种关系上。1 进行供应商分析,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好的供应商是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制造商单纯依据价格选择和变换供应商是一种很短视的办法,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制造商选择供应商时有许多因索值得考虑,其中共同考虑的因素有:价格、质量、供应商信誉以及与该供应商的交往经验、售后服务等。一是价格。连同供应商提供的各种折扣一起考虑。二是质量。

10、公司可能愿意为较高质量付较多的钱。三是服务。选择供应商时,特别服务有时显得非常重要。四是位置。供应商所处位置对送货时问、运输成本、紧急订货与加急服务的回应时间等都有影响。当地购买有助于发展地区经济,形成社区信誉。五是供应商存货政策。如果供应商的存货政策要求自己随时持有备件存货,将有助于设备突发故障的解决。六是柔性。供应商愿意及能够回应需求改变,接受设计改变等,应予以重点考虑。2 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信息交流有助于减少投机行为,有助于促进重要生产信息的自由流动。为加强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信息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11、,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二是供应商和制造商经常互访。供应商与制造商采购部门应经常性地互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自在合作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良好的合作气氛。三是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 D I)和因特网技术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3 实施并行工程,建立协作小组。一是实施并行工程。制造商在产品设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这样供应商可以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提供有关信息,为实施Q F D(质量功能配置)的产品开发方法创造条件,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及时地转化为供应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与功能要求。二是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应建立一种基于团队的工作小组,双方

12、的有关人员共同解决供应过程以及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4 建立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要保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体现公平、一致的原则。给予供应商价格折扣和柔性合同,以及采用赠送股权、入股投资等方式,使供应商和制造商分享成功,同时也使供应商从合作中体会到双赢机制的好处。5 采用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和手段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认证。要实施供应商的激励机制,就必须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价,使供应商不断改进。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就不可能对供应商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将大大挫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和合作的稳定性。对供

13、应商的评价要抓住主要指标或问题,比如交货质量是否改善了,提前期是否缩短了,交货的准时率是否提高了等。通过评价,把结果反馈给供应商,和供应商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定期审核供应商是一种持续监督供应商的生产(或服务)能力、质量、交付问题及解决、(下转第1 9 页)万方数据1 9_ 一I _会的精神风貌、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构成了企业家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念不仅是社会、个人行为的观念指导和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同时也对社会进步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企业家市场作为特种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利益机制等方面都有着与其他市场不完全相同的

14、运作规律,要使企业家能够顺利地进入市场,让企业家市场按照自身的规律启动、运转起来,就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价值系统。在社会公众层面上,要确立起以竞争、创新、冒险、利益为一体的市场价值观念,摒弃传统的以官为本、轻商贱利的价值观念,造成全社会尊重、推崇和争当企业家的价值氛围。在政府管理层面,要认识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懂得企业家市场运作规律,理解企业家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常规的市场行为,改变长期以来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旧办法,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在企业家自身层面,也要强化市场观念,放弃“从政”和“官本位”的观念,勇于进入市场,把企业经营管理当作一种崇高

15、的职业去追求,把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企业家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二)重构组织体系。确立企业家市场的关键问题是要按照市场组织原则,构建一个符合企业家市场运作要求的市场组织体系。首先要重构市场信息系统。市场运行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充分的信息资源,充分而广泛的企业家人才资源信息是企业家市场供求价格、供求决策的基础。企业家供求信息是否及时、可靠和广泛,直接影响着企业家市场运行的质量。为此,社会必须尽快建立高效的企业和企业家人才信息网络库,加强对企业家人才资源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反馈。其次要构建市场交易系统。交易系统是企业家进入市场交流的场所,要尽快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企业家市场管理组织,加强企业

16、家人才预测,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培育企业家人才交流中心,打破企业家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促进企业家跨地区、跨部门合理流动,优化企业家资源配置。此外,要构建市场评价、监督系统,通过企业家资格考核体系、企业家资格审查、资格评估体系等,确保企业家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规范企业家行为,促进企业家成长,充分发挥企业家潜能。(三)重造利益机制。市场运行的有效性说到底,必须建立在各种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并能满足他们利益的基础之上。动力与刺激是推动企业家进入市场的内驱力。否则,企业家就不会对市场信号作出积极的反应。企业家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家的报酬要与他们的职业活动相联

17、系。同时企业家从事的是风险性极强的市场活动,他们必然要求有较高的收益回报。因此,构筑企业家市场,必须考虑企业家利益机制的重建。要重视和关心企业家的自身利益,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既要使企业家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合的报酬,又要大力宣传和表彰有突出贡献者,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实行企业家报酬契约化,积极试用年薪制、持有股权制、期权制、利润分享制等各种分配方式,激励企业家积极经营、奋发进取。(四)重建企业制度。企业家必须在市场中生成发展,不可能产生于按行政组织体系和行政行为规则从事行政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而只能产生于顺应优胜劣汰竞争规律的市场组织体制和市场行为规则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深化

18、企业改革,重建企业制度,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面向市场转换机制,逐步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资产保值增值的新机制。同时要改革企业传统人事制度,取消企业家的行政级别,完全按市场经济特点建立对企业家的培养、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办法,理顺管理关系,做到管人与管事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家人才的作用,实现企业家资源的最佳配置。(责任编辑:魏启德)气C 吧,寸c 啦t c 川口e e 气e 七,o 气C R,9 0 气c 1 霹,口。气e 1 心,譬。气c 7 o 气C 心,口e 世 心

19、p“口e 气世,“譬。气C,譬e 霹口e 气世 矗I 口e 气C 心口c 气啦九F 它o(上接第1 7 页)执行其他买主标准等方面的方法。如果审核有问题,买方就可以在引发严重后果之前把它们提出来。供应商认证是一个细致考察供应商政策及能力的过程。这在制造商寻求建立长期供应商关系时显得尤其关键。使用那些已经认证的供应商可使买方消除大半或全部的检查、测试商品交付工作。6 建立一种有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网络,并通过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一般来说,供应商越少越有利于双方的合作。但是,企业的产品对零部件或原材料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不同的企业供应商的数目不同,企业应该根据自己

20、的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网络,并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致力于和少数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总之,现代企业中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基于伙伴关系的合作代替价格驱动下的竞争,有助于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共同发展和壮大,最终达到双赢的目标。参考文献】1 美 大卫辛奇一利维,菲利普凯明斯基,艾迪斯-辛奇一利维著季建华,邵晓峰,王丰等译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 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 0 0 0 2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0(3 美 W i l l i a mi S t e v e n s o n 著张群,张杰等译

21、生产与运作管理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0 4 任守榘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9(责任编辑:魏启德)万方数据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现代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分析作者:刘兆军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刊名:湖南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BUSINESS COLLEGE年,卷(期):2001,8(6)被引用次数:13次 参考文献(4条)参考文献(4条)1.任守榘 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 19992.Williamj Stevenson;张群;张杰 生产与运作管理 2000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22、供应链管理 20004.大卫辛奇-利维;菲利普凯明斯基;艾迪斯辛奇 利维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 2000 引证文献(13条)引证文献(13条)1.赵小惠.孙林岩.董雅文 供应商介入的产品概念开发期刊论文-工业工程 2007(5)2.刘艳美 试论物流中的供应商管理期刊论文-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1)3.翟钢军.田丹.刘洪祥 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期刊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李建忠.邓定兵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分析期刊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5(2)5.帅萍 中美中小企业与供应商联盟比较研究学位论文

23、博士 20056.王世红 陕西先锋光电公司供应商管理方案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7.熊伟 ERP、SCM与熵理论研究和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58.汪丽华.马传军.赵林度 供应商合作的博弈分析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4(12)9.夏敬华.高仕理.唐中泉 军事物流中供应商管理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4(2)10.乔威.申一頔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采购模型优化设计期刊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4(3)11.李晓春 大型水电工程原材料供应商选择及管理问题探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412.刘巍 食品加工业供应链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13.王龙伟.王刊良.李垣 关系激励管理对供求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科学 2003(4)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