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糯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6962947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4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糯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省糯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糯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糯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研究论文592013年第期摘要:应用高稳系数法对 2011 年四川省鲜食糯玉米参试的 19 个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yh09-2 的高产稳产性好,高稳系数法更能综合反映品种优劣。关键词:糯玉米;高产稳产性高稳系数法(HSC)是温振民提出的评价品种高产稳产性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已实际应用到多种作物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中,如水稻1、小麦2、油菜3、玉米4等,本文采用 HSC 法对 19 个参加四川省鲜食糯玉米区试的品种进行分析,为育种和推广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材料为 2011 年四川省鲜食糯玉米汇总资料。参试组合SAUWX10、雅玉糯101等19个品种。试验采用二次重

2、复设计,小区面积 24m2,密度 3500株/667m2。1.2方法高稳系数法采用温振民等51994年提出的计算公式,简化得,HSCi=(Xi-Si)/1.10Xck 100%,其中,HSCi为第 i 个品种的高稳系数,Xi为第 i 个品种的平均产量,1.10Xck为比平均对照增产 10%的产量,Si为第 i 个品种的产量标准差。HSCi值越大,说明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越好。回归系数法按照 Eberhart-Russell 等6提供的模型和方法,Yij=i+iIj+ij,b=(YijIj)/Ij2,其中,Yij是第 i 个品种在第 j 个环境下的模拟产量,i是第 i 个品种的产量对环境指数的回

3、归截距,i是第 i 个品种的产量对 j 个环境指数的回归截距(b),Ij表示第 j个环境的环境指数,ij是第 i 个品种的产量对第 j 个环境指数的回归离差。b1,表明该品种(系)对环境反应敏感,b1,说明该对照品种对环境反应敏感,在有利条件下有较大增产潜力;产量排第 2 位的品种 SAUWX07,b1,说明该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即使在逆境下也会获得相对稳定的产量;而产量排第 1、3 位的 YYH09-2、黑糯 270 的 b 值接近 1,说明这 2 个品种具有平均适应性。对比常用分析法,高稳系数分析的结果显示,高稳系数位次和产量位次大致相同,略有差异。品种YYH09-2、黑糯 270 的

4、产量位次和 HSC 位次相同,分别都在第 1、3 位,而产量第 2 位的 SAUWX07 的HSC 位次在第 4 位,产量第 4 位的 SN18 由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小,HSC 位次上升到第 2 位,稳产性高于黑糯 270、SAUWX07。其余品种的 HSC 位次变化较小。由上述分析表明,YYH09-2 的产量最高、稳定性最好,SAUWX07 产量高于 SN18,但稳定性不及SN18,黑糯 270 产量低于 SAUWX07,但稳定性高于SAUWX07。高产稳产性排在前 4 位的是 YYH09-2、SN18、黑糯 270、SAUWX07,高产稳产性最差的品种是 YYH10-2。表 2糯玉米品种

5、的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品种名称产量(kg/667m2)比对照(%)产量位次标准差s位次变异系数(%)CV位次回归系数b高稳系数HSC(%)位次SAUWX10753.21.3799.68613.2351.1079.928雅玉糯 101694.8-6.516122.511417.63171.1769.9817紫花糯 8 号729.1-1.911127.221917.45151.2573.6013Q 糯 100693.7-6.71787.89312.6740.8274.0812黔糯 901667.6-10.218121.341218.17181.1166.8018SN19720

6、.3-3.112126.601717.58160.7272.6014WH318697.7-6.215112.08916.06121.1471.6115YYH10-2642.3-13.619123.831619.28190.5463.4019玉金香 6 号735.5-1.110116.741015.87111.1375.679红玉 2 号714.0-4.01398.95513.8670.8875.2111YYYH10-1765.12.96110.55814.4581.0880.046HSN6-13705.0-5.214122.751517.41141.1371.2016SN18778.84.84

7、85.44210.9720.7884.792SAUWX09750.00.9875.27110.0410.5882.515黑糯 270779.84.9390.27411.5831.0284.323SAUWX07784.95.62106.24713.5360.7182.994YYH09-2822.310.61121.871314.8291.0685.6517N15775.04.25120.531115.55101.3480.037渝糯 7 号(CK)743.409126.811817.06131.4675.40102.3相关性分析将高稳系数和平均产量、标准差等作相关性分析(表 3),标准差和平均产

8、量不相关;变异系数和平均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标准差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和平均产量、变异系数不相关,与标准差呈显著正相关;高稳系数和平均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标准差、变异系数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与回归系数关系不大。说明标准差、变异系数、回归系数仅仅能反映品种产量的稳定性,不能反映出产量的高低。而高稳系数既能反映出产量的高低,又能反映出产量的稳定性,能够将高产和稳产很好的结合。表 3相关性分析标准差 s变异系数 CV回归系数 b高稳系数 HSC平均产量-0.26182-0.58994*0.143252 0.953279*标准差 0.932092*0.49376*-0.54114*变异系

9、数0.338844-0.80579*回归系数-0.02973 0.05=0.4555,0.01=0.57513结论常规分析方法只分析品种稳定性,而高稳系数是纳入了各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与标准差形成的新的统计参数,它依照参试品种的遗传基础产量与目标品种的产量百分比来反映品种的高产和稳产性能,更全面、研究论文612013年第期摘要:按照南方夏(秋)大豆生产对大豆品种熟期、产量、抗逆性、农艺性状等综合要求及大豆品种试验规程,建议贡秋豆5104、粤夏 2011-1、南农 J003 等 3 个品种续试,粤夏 2011-2、南充 F256-1-3、贡秋豆 702、桂 021 等 4 个品种终止试验,华夏 3

10、号不再作为对照品种。关键词:大豆;品种;试验;综合评价福建是大豆极缺省份,由于大豆育种力量薄弱,生产应用的夏(秋)大豆品种少,主要以春大豆品种倒种为主1。为筛选适合福建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新品种,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大豆品种提供依据,满足福建省大豆生产对高产大豆品种的种植需求,清流县种子管理站承担了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本文对 2012 年清流点国家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品种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材料 9 个,其中:粤夏 2011-1、粤夏 2011-2、华夏 1 号(CK1)、华夏 3 号(CK2)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供种,桂 02

11、1 由广西玉米研究所供种,南充F7256-1-3由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供种,贡秋豆702和贡秋豆5104由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供种,南农J003由南京农业大学供种。华夏 1 号、华夏 3 号分别作为早熟和迟熟大豆对照品种。1.2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位于福建省清流县龙津镇供坊村高板组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海拔306m,试点气候代表福建闽西北生态类型。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作为蔬菜,3 年内未种过大豆。1.3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畦带沟宽3.0m,长5.13m,面积15.4m2。行距0.5m,株距0.1m,每小区种6行,单株种植,折667m2种植1.35万

12、株,四周种植 3m 宽的桂夏豆 2 号作为保护行。调查各生育期。收获前,成熟时各取 3 个重复小区内中间行生长正常无缺株的连续 10 株为考种样本,考察株高、底荚高度、分枝数、有效荚数、无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项目;取样 10 株晒干后豆粒加入所在小区计产,收获前割去边行株,取中间 4 行计产,计产面积 10m2。1.4栽培管理7 月 5 日播种,开沟等距离穴播,每穴3 粒。每 667m2播前基施钙镁磷肥 35kg 作底肥,7 月24 日开沟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 7.5kg;7 月 24 日间苗,每穴留苗 1 株;7 月 6 日畦面喷丁草胺加草甘磷封闭灭草,7 月 24 日结合追肥

13、中耕锄草。7 月 24 日、29 日,8 月 18 日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斜纹夜蛾等南方夏大豆新品种试验初报林贵发(福建省清流县种子管理站,清流 365300)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2)更科学。在育种上,通过降低品种的标准差,提高产量,可能获得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但是,HSC 法忽略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稳定性方面需参考Eberhart-Russell法,因Eberhart-Russell法考虑了品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其不足之处7。参考文献1 钱华飞,周义文,李闯,等 水稻新品种镇稻 14 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201

14、2,40(2):52-532 杜小英,李生荣,周强,等 小麦新品种绵麦1403丰产稳产性分析 中国种业,2008,2:42-443 侯燕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农华油 101 的丰产稳定性 中国种业,2009,11:49-504 祝云芳,王天宇,陈华璋,等 玉米杂交种金单 999 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评价 种子,2008,27(10):123-1245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 作物学报,1994,9(4):508-5126 Eberhart S A,Russell W A,Penny L H Double-cross hybrid prediction in maize when epigenous is preset Crop Sci,1964,4:363-3667 刘占柱,姚丹,沈刚,等 几种稳定性分析法在大豆品种区试中的应用与评析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2):19-21,29(收稿日期:2013-04-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