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5815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1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事例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 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 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或小闹钟) 、瓶口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装有鱼儿 的玻璃缸、抽气机、鼓、小纸人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与实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世界 播放根据课本 p34 图 31、图 32、图 33、图 34 素材制作声形并茂的课件、让 学生感受声音的世界。 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师:大

3、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每位同学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有什么感觉? 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播放蟋蟀中鸣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鸣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 师:你还不知道哪些动物鸣叫时的姿态? 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生乙:鸟鸣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生丙:青蛙鸣叫是靠气囊的振动发声的。 生丁: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 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师:同学们讲得好,说明你们对生物很感兴趣,观察很仔细.你们知道有一种树叫笑树吗? 笑

4、树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原来笑树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 笑声。2师:根据以上例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 师:下面请大家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 1、小纸人在播声的扬声器上跳动;小纸人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 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 师:由以上演示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生乙: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 师: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 弦乐器与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

5、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 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 生: 探究点拨: 师: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 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提出 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 猜想或假设,对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进行实验这是 科学探究的第四部,得出结论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师: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生:思考、讨论。 演示实验 2:演示课本 P36 图 3

6、7,探究声音的传播。 现象:瓶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或音乐芯片的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抽气时, 闹钟声或音乐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师: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甲: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生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板书 师:请大家看玻璃鱼缸中游着金鱼,如果我在水面上拍手,金鱼会怎样? 演示实验 3:课本 P36 图 38,现象:能听见水中音乐芯片发出的音乐声。 师: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水可以传声。 两人一组进行随堂小实验: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可以听到另一个同学轻叩桌面的声 音。 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甲:桌面可以传声。 生乙:木头可以传

7、声。 师:空气、水、木头(或桌面)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 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传到我们耳朵,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37 图 311 人耳的结构及配文后回答以上问题。 生: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小3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师:如果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 听觉神经损坏) ,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 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如果生活在无声的

8、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生活中会出现什么不便? 生甲:车的喇叭声听不到,会发生车祸。 生乙:不能与人方便的交流。 师:大家平时应该关心、爱护残疾人。 请大家阅读课本 P38,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生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是v固v液v气。 生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150C 的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板书 师:对表格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讨论、交流后提出: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怎么测出来的?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什么测出来的? 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为什么比在水中传

9、播快? 师:大家很认真思考、讨论,问题提得很好。学会提出好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你还知道哪些利用固体、液体传声的实例? 生甲:医生利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诊断疾病,是利用固体传声。 生乙:渔民捕鱼时,在渔网上装电子发声器,播放鱼喜欢听的声音,吸引鱼群,这样 可以大大地提高捕鱼产量,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生丙:钓鱼的人从不聊天,怕说话声把鱼给吓跑。说明水可以传声。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38 信息窗:天坛回壁。 生:阅读。 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天坛回音壁,并用课件展示天坛的回音壁。 师:为什么平时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的响亮?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发射,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

10、耳比原声比原声晚 点 0.1s 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到 0.1s,人耳就 会不出回声和原声了,回声就使原声加强,使声音听起来更响亮。 教室里的声音被四周墙壁反射,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到 0.1s,回声使原声加强, 所以听起来响亮。而在操场上讲话,比较空旷,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传播时间太长, 声音变得很小几乎听不到回声,只能听到原声,所以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响亮。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

11、能传声;声音在固体、液 体、气体中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v固v液v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小与压 强和温度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下,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4v340m/s。 四、课后练习及实践活动设计 1、课本 P.3839,作业 1、2、3、4 2、选用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2)v固v液v气。 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15空气中,v声=340m/s。 【随堂练习】 1、我们已经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 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2、音乐会现场广播,歌唱演员在台上的歌声通过空气传向剧场内听众,同时通过无线 电波传向 1000km 外收音机旁的听众,哪里的听众先听到歌声?(提示:无线电波的传播速 度是 3108m/s)3、你知道笛子发声的原因吗?4、你能解释一下玩具“土电话”为什么能传声吗?5、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 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