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58761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0分钟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3.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C.真空网 D.金属物质

2、网4.(2012徐州中考)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5.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1330316510050001300A.声音传播的速

3、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2012柳州中考)人们说话时声带在。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7.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的。8.(2012普宁中考)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三、简

4、答题(6分)9.王聪和李明在学过有关声的知识之后,做了一个实验:王聪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用锤敲击一下,李明在另一端一只耳朵靠在铁管上,你认为李明最多能听到几次响声?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耳朵中的?四、实验探究题(7分)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做了以下几个实验:(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3)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五、综合应用题(6分)11.八年级一班同学在国庆期

5、间到某大山游玩,小黄在半山腰发现了一个山洞,几个同学都围在洞口,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不能随便进去,但很想知道山洞大概有多深,这时,小黄盯住手表(电子表)朝洞内大喊一声,正好4 s后听到比较清楚的回声,请你计算这个山洞有多深?(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敲击水瓶琴,水瓶振动发出声音;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振动发声,只是声音没有被传播出来;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不会产生声音;吹着的哨子,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2.【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和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以及在小溪边

6、听到“哗哗”的流水声都是通过空气传播进入耳朵的,只有水中的鱼听到的说话声是通过水这种液体传播的。3.【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网来阻断声音的传播。4.【解析】选C。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真空能否传声,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用一个真空的瓶胆和非真空的瓶胆比较,C选项合适。5.【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速。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铅的密度最大,但是声音在铅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铁和铝的传播速度,故A说法错误;铝、铁等一些固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气体的密度,在固体中的速度也大于在气体中的速度,故B说法错误;铝、铁、铅都是固体,空气和氧气是气体,铝、

7、铁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的密度,故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C。6.【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当人在讲话或唱歌时,声带会振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是真空的,故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对着山崖喊话不能听到回声。答案:振动不能7.【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考生耳朵的。答案:振动空气8.【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说明声音通过大地可以传播到耳朵中,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且听到的声音要比在空气中早,说明大地传播的速度比空气的快。故可以说明固体传播

8、速度比空气传播快得多。答案:固体(大地)快9.【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敲击声可以沿铁管、水和空气传播,由于铁管传播声音的速度最快,水其次,空气最慢,所以沿铁管传播的声音最先到达人耳,沿水传播的声音第二到达人耳,沿空气传播的声音最后到达人耳,李明会听到三次响声。答案:李明最多能听到三次响声。传播介质分别是铁管、水、空气。10.【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解答本题必须了解声音的发声条件,一是要有发声物体,二是发声物体要振动。(1)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2)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钟响时能拖出弯曲的细线,说明钟发声时在振动。(2)(3)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答案:(2)(3)11.【解析】本题考查回声的有关计算。朝洞内大喊一声到声音被反射回来用时4 s,故声音传播到洞最深处的时间是4 s=2 s,山洞的深度s=vt=340 m/s2 s=680 m。答案:680 m-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