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5165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历史科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30(3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6060 分分) )1.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 “人定胜天”的思想 B “靠天吃饭”的观念C “不误农时”的思想 D “精耕细作”的特点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

2、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3.“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 “耘”(田地除草)、 “耦”(两人或两牛并耕)、 “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A. 重农抑商政策 B. 农业生产技术 C. 土地私有制度 D. 农业管理方式4河北一战国中晚期的墓葬出土铁范 87 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64%这些资料说明(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

3、术臻于成熟5.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 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6.宋会要辑稿食货营田杂录载:“人户交易田土,投买契书,及争讼界至,无日无之。 ”朱熹说:“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 ”这两段材料说明宋代( )A. 社会混乱,争讼不断 B. 土地买卖盛行,土地流转频繁 C. 法律意识浓厚,以法维权 D. 宋代贫富分化严重7. 1027 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这表

4、明宋仁宗时期( )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 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 2 -C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 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8.1973 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就发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这件有几何纹的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你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可能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9. 钧窑瓷器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该瓷窑应属于 (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10.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

5、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 )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 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A. B. C. D. 11.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 79 时和下午 1519 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C.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12.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

6、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 “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13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 “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 。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 、 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C. 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 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3 -14.下图分别取材于天仙配和醒世恒言

7、,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天仙 配里七仙女与董永的生活 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成为机户A前者自给自足,生活富足 B后者使用机器,面向市场C两者的生产关系性质不同 D后者瓦解前者,速度较快15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16. 明朝王世贞的弇(yn)州四部稿记载:“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材料

8、反映了( )A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B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C农副产品市场化的加强 D对外贸易的繁荣兴盛17.“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分工过细 B外部竞争 C.管理僵化 D.利益内耗18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 - 4 -A白银由美洲流向欧

9、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C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D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19.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 )A. 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 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海禁令主要是内优外患的产物 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20.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 ,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10、B. 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 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 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21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反映出15 世纪的欧洲( )A.东西方贸易开通 B.商品经济发展C.宗教改革开始 D.出现了商业革命22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23马克思说:“荷兰它是 17 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 展示出一幅背信弃

11、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 。 ”据此可知,马克思强调( )A.荷兰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B.荷兰的财富来源的不正当的C.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D.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模式24.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 5 -A.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 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25.17 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 建立大种植园 B. 海盗劫掠 C.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D. 黑奴贸易26.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

12、、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然而, “18 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要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27王觉非主编的英国近代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牛顿 B.爱迪生 C.哈格里夫斯 D.瓦特28.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技术突破 社会发展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

13、立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 铁器、牛耕运用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D 凯恩斯经济理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 29.1776 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 )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A B C D30.1901 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 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

14、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B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6 -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计小题,共计 4040 分。)分。)31. 开放、交流、合作、互利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 12 分)材料一 如图所示材料二 “南海一号” (南宋古沉船)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南方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 30 种。 “南海一号”还出水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摘自“南海一号”文物揭秘材料三

15、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哥孛罗(注:即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哥孛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他法律(Laws)和制度(Institutions) ,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 ,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经济条件。 (3 分)(2)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是什么?(2 分)你认

16、为亚当斯密关于中国“停滞性”的结论是否切实?说明你的 理由。 (5 分)(3)综合上述材料,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谋求发展上你有何认识?(2 分)- 7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 14 分)材料一 史学家雷格莱指出:近代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 “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一个国家不仅需要那种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以达到近代化;而且也需要下述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即越来越多的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得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 。罗斯托认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把

17、棉纺织技术、采煤和炼铁技术、蒸汽机以及巨额的对外贸易结合在一起的国家” 。材料二 与英国相比,至少在绝对规模上,明清中国国内市场比英国及其殖民地所形成的大英帝国市场要更大。不仅如此,由于江南是大一统的明清帝国的一部分,而且在这个帝国中占有最佳交通位置,因而江南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获得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从此意义上来说,江南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所能享受到的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可能更大,也更有保证。此外,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圈的形成。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1)归纳材料一中英国近代工业化的条件

18、。 (4 分)(2)归纳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 4 分 )(3)有人说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就会走向现代化。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 14 分)材料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材料二材料三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8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我国古代交通工具主要采用了哪些动力?

19、(3 分)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2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图三所示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分)(3)材料四中,图四所示的交通工具出现在哪一时期?(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在哪些领域?(4 分)这次技术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何影响?(2 分)- 9 -莆田六中莆田六中 2019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卷答案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卷答案一、单选题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DABACBABCBBDACC161617171818

20、191920202121222223232424252526262727282829293030AD BABBACBCBDCCB二、材料题二、材料题3131(1212 分)分) (1 1)条件:)条件:中国古代 手工业生产技术先进;对外贸易发达与中外经济交流频繁;丝绸之路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3 分)(2 2)原因:)原因:法律和制度的阻碍。 (2 分)观点:是(1 分) ,理由:封建制度日益腐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制约。 (4 分)或者:否(1 分) ,理由:宋元以来中国经济仍在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等。 (4 分)(3 3)认识:)认识:融通则进,封闭则退;开放与合作

21、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分)32.32.(1414 分)分) (1 1)条件:)条件:煤的大量开采;炼铁技术的提高;手工技术的积累;蒸汽机的运用;广阔的海外市场。 (任意 4 点 4 分)(2 2)原因:)原因: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良好的交通位置;出现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处于东亚贸易圈的中心;商品经济繁荣,长途贸易发达。 (4 点 4 分 )(3 3)看法:观点)看法:观点: :即使没有西方的入侵,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也不会走向近代工业化。(2 分)分分析:析:工业化是指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模式。明清时期的江南虽然商品经济发达,但生产力并没有很大的改变,仍然是手工生产。没有生产力的改

22、变,生产关系就难以改变;工业化需要大量的煤、铁资源,而江南恰恰缺乏这些资源,这也制约了其走向工业化。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国商人开拓海外市场,也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4 分)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3.33.(1414 分)分) (1)古代交通工具主要以畜力、水力、人力为动力(3 分)基本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 分)(2)影响:铁路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密切了各地联系,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平等化的进程(2 点即可,2 分)(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 分)电力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新通讯手段的出现、交通工具的创新和钢铁工业的发展(4 分,任答一个要点记 1 分)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或者促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