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46659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1、试题总体评价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新颖,既注重基础,有改革创新,且突出能力及背景新颖,又根植于课本,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导向明确。集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身,在考查学生化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做了有意的探究。有利于指导初中化学教学,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型、基础性和发展性。2、试题基本情况(1)、试卷结构的稳定性化学试题依旧是四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分卷和卷两部分,题量和2010年相同,共21道题,化学占6

2、0分。选择题为14道,共28分,其中17题为化学题,814题为理化综合题;填空及简答题为5道,共20分,其中27、28题为理化综合题,2931题为化学题:实验探究题为1道,共7分;计算应用题1道,分值一直保持5分。(2)、核心主干知识考查的稳定性2011年2010年2009年题型化学与生活111选择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888选择题化学反应类型31(3)33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分子的性质13109选择题二氧化碳的制取35636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物质的分类11112选择题金属活动性顺序31(4)3537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溶解度曲线67选择题坐标图像题7730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水的净化29

3、(2)29(1)_填空题及简答题实验操作的正误判断2_4选择题乳化作用29(1)_29(1)填空题及简答题化肥_29(1)29(3)填空题及简答题金属的锈蚀于防护29(4)29(3)_填空题及简答题能源、燃料与环境272727填空题及简答题框图推断题313131填空题及简答题2011年中考题型、题量、大多数考点及试题形式继承了2010年的特点,与2009试题相比,总体量减少了1道,即实验探究题由两道题改为一道,但也有部分考点考查方式做了调整。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了水电解实验的考查。(2)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形式选择题变为通过框图推断题的一问来考查。(3)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形式有

4、实验探究题变为通过框图推断题的一小问来考查。(4)对物质的转化与推断(框图推断题)的考察难度有所增强。(5)试题体现了继承的特点,但命题会在往年试题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创新,如对常见化合物之间反应的考查,2011年第7题与2009年第30题的形式对比如下:2011年(第7题)、图3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答图4所示变化关系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PH0加入溶液质量/g7ab2009年(第30小题)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操作是将

5、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点评2011年比2009年的考查形式更加直观运用坐标图替代单调的文字叙述表达题意,使题目呈现方式简洁明快,赏心悦目,难易程度也有所增强,但不生涩偏怪,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总结】 2011年试题紧扣教材,多数题目源于教材;突出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试题中是学生对图标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联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3、学生失分原因分析题号出现错误情况27(1)大概有三分之一将“裂变”填成“聚变”(2)将

6、“内能”写成“化学能”或“机械能”28(1)将瓶内沸水的温度答成“升高”或“增大”(2)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错误答成“水蒸气有降温作用”或“水蒸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9(1)认为“食用油”属于溶液(2)错别字太多:“吸复”或“吸符”或“沸煮”或“著沸”(3)化学式错误:Ti2O430(1)元素原子混淆(2)没有强调“原子”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或忘写“”(4)微观粒子概念与宏观概念混淆31(1)物质的化学式错误:(2)反应类型错误:“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或“复分解反应”35(1)【做出猜想】答出“催化剂”(2)【交流和讨论】只答收集二氧化碳,没有强调时间,没有强调收

7、集二氧化碳质量或体积。36(1)化学式AgNO3写成Ag(NO3)或AgNH3(2)相对分子质量算错,把2.87g当作NaNO3 (3)化学方程式出现错误类型2NaCl + AgNO3 = 2 AgCl + NaNO3(4)计算结果将0.9%算成9%4、学生答卷中反映的问题(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全面,特别是实际灵活运用的能力差,使得对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不能很好地进行捉捕、选取和运用。学生的知识网络与实际问题有脱节现象。(2) 解实验题的能力较差,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理解不到位,基本实验仪器的用途不熟悉,基本实验原理的掌握还不熟练。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不强,

8、读不懂题。综合能力不强,主要是观察不清楚。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实验设计能力较差,缺乏整体设计观念。思维不严密,表达能力差。文字表述不全面、抓不住要点,现象描述不准确、不符合实际。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部分学生审题能力差,不细致,逻辑推理能力较差。学生不适应理综能力测试这种大阅读量的特点,反映出阅读能力较差,找不出关键和要点,抓不住主要矛盾,有的答非所问,有的难以找到入题的突破口。同时,化学用语运用不规范、表述不清楚,解题步骤不完整失分也较严重。反映出平时规范化解题训练不够。(4) 对综合性的题目和创新型的题目,在解题思维转换上有障碍,审题感到困难,对图示信息的收集、整理

9、、运用不协调,缺乏思维的变通性,并且容易思维定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表述能力、评价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亟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联想能力、迁移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5、2012中考应对策略策略一 依纲剧本,夯实基础,抓住大分考前一定要有计划地、系统的将两侧化学课本对照考纲认真复习,立足教材、夯实双击。因为中考试题总体来说比较简单,绝大数的试题都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或重组,要特别重视基本实验、插图、知识与生活联系。策略二 吃透课程标准,把握命题主旋律新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各地市化学中考都是以“稳”为主,稳中求新。化学的核心基础知识每年必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化学与生活、分子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物质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坐标图像题、能源或燃料与环境都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策略三 重视科学探究实验,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由于实验探究题比较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所以这类题型在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中是比较热门的题型。策略四 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