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462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普通班学年第二学期普通班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 (2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2、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

3、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教与- 2 -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

4、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5、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B. 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C. 儒、道、佛三家有一部分思想是相通的,这就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D.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B.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C.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

6、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D.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B. 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C. 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D.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灾情发生后侯发山消防车像脱缰的野马“呜呜”叫着在马路上

7、横冲直闯。听着这熟悉而又刺耳的鸣叫,李- 3 -正的心紧紧揪成了一团,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现场。他不断地催促道:“快!快!”驾驶员不乐意了:“再快也不能把脚伸进油箱里啊?踩到底了!”车上的几位战友也感到李正今天有些不正常,其中一个忍不住说道:“今天是周日,那栋办公楼不会有人。”“放屁!”李正大声嚷道。说罢,他才想起拨打 110。他凭直觉判断,这场大火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警方还是早介入的好。土地局有两栋办公楼,一栋新的,十八层高,去年刚刚竣工的;一栋老的,上世纪六七年代的建筑,上下两层,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拆掉。失火的是老办公楼,火是从一楼燃起的,一条条火舌和一股股烟雾交织着包围了整栋小楼。李正他们这

8、辆消防车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没等车停稳,李正撞开车门,掂起一具灭火器冲向浓烟滚滚、火焰冲天的现场。等战友们反应过来,李正的身影已经消失在烟雾和火焰之中。李正跌跌撞撞来到二楼,摸索着闯开那间办公室的门。幸好,屋内并没起火。不过,火雾随着他扑进屋里。李正打开灭火器,一阵白色的泡沫吐出,火焰下去不少。他看到老人用自己的身躯紧紧护着一个木箱子。李正甩掉灭火器,上前去抱老人。老人喘着粗气:“别管我,先搬这个箱子!”声音苍老,果敢,不容商量。李正仅仅是停顿了半秒钟,抱起那个木箱子奔向门外,一跃而起,从楼上跳下,随即,房子也“轰隆“一声坍塌了。李正傻了!几乎同时,一条条水龙冲向火海,一个个身影随着水龙扑了过

9、来。李正把箱子交给及时赶到的警察,箭一般返回现场,和战友一起救人。李正的眼泪哗哗地流着,自责不已:“我该死!我该死!”直到把老人救出来,李正的手套已经磨烂,两手血肉模糊,不断地淌着血。救护车把所有的伤员都送到了医院。消防队员都是皮外伤,并无大碍;房子倒塌时,幸亏两根横梁成犄角之势架在了老人的头顶,老人虽然伤势轻微,但被检查出是癌症晚期。私下里,指导员批评李正:“幸亏那个老同志没出意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吃不了兜着走。”指导员有他的道理, 听到这话,李正眼里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心说老人当时要真有个好歹,他还不后悔终生?指导员以为李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缓了口气:“救人第一是我们的消防原则,任何

10、时候都不能忘- 4 -李正分辨道:“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个箱子比他的性命还重要!”“有什么能比性命还重要?”指导员以为李正的脑子被大火烧糊涂了。李正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真相终于大白:老人是土地局的纪检书记,这天到单位整理材料,有人趁机放火,打算烧死他。老人发现后脱身不得,这才打了报警电话。那个箱子装的是本单位和主管部门个别领导违法乱纪的证据。根据这些证据,国有资产免遭重大损失,个别领导干部锒铛入狱。得知这个消息后,指导员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觉得该到医院看一看老人。指导员还是迟了一步。他到医院的时候,老人刚刚咽气。指导员发现李正也在医院,此刻,他伏在老人的尸体上嚎啕大哭。指导员这才知道

11、,老人是李正的父亲。(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开头生动形象地描给了消防车奔赴火灾现场的情形,细致具体地表现了李正内心的焦急,训托出灾情发生后的紧张气氛。B. 不断催促、拨打 110、拖开车门以及径直到二楼那问办公室救人等细节描写,表明李正知到父亲在发生火灾的那栋楼里。C.小说第四段写老办公楼建筑年代久远,为下文房屋在火灾中坍塌做铺垫,客观上也表明了消防救援工作的危险性。D.指导员在得知真相后为自己之前错误批评李正而感到内疚,所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决定去医院看望老人。5.“箱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

12、 分)6.小说在结尾点到了李正和老人的父子关系,这样处理有怎样的妙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 5- 5 -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 22 名”,并借势声讨“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

13、各个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 30 万至 50 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 20 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 13000 集电视剧计,全年有 40 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3 日北京青年报)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 2016 年 12

14、月 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

15、调查的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 6 -“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

16、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

17、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25 日光明日报)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造假这一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

18、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 )( )(5 分)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

19、书”做法的- 7 -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9.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温纯,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屡迁兵科都给事中。倭陷广东广海卫,大杀掠而去。总兵刘焘以战却闻,纯劾焘欺罔。时方召焘督京营,遂置不问。黔国公沐朝弼有罪,诏许其子袭爵。纯言事未竟,不当遽袭。中官陈洪请封其

20、父母,纯执不可。言官李已、石星获谴,疏救之。俺答请贡市,高拱定议许之。纯以为弛边备,非中国利,出为湖广参政,引疾归。召为左都御史。矿税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纯极论其害,请尽释之,不报。已,诸阉益横,所至剽夺,污人妇女。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亦不报。中外争请罢矿税,帝悉置不省。纯等忧惧不知所出,乃倡诸大臣伏阙泣请。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疏且下乃退已而卒不行广东李凤等以矿税激民变,纯又抗言:“税使窃弄陛下威福以十计,参随凭藉税使声势以百计。生灵困于水旱,既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安

21、能复胜此千万虎狼耶!”御史于永清按陕西贪,惧纯举奏,与都给事中姚文蔚比而倾纯。纯不胜愤,上疏尽发永清交构状,语颇侵首辅沈一贯。一贯等疏辨。帝为下永清、文蔚二疏,而纯劾疏留不下。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帝雅重纯,谕留之。纯不得已,强起视事。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卒,赠少保。天启初,追谥恭毅。(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八,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疏且下乃退已而卒不行B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帝为霁

22、威遣人慰谕曰疏且下乃退已- 8 -而卒不行C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疏且下乃退已而卒不行D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疏且下乃退已而卒不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倭,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我国东南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倭”字起初并没有贬义,在日文中同“大和”的发音相同。C.中官,文中指宦官,是中国专供古代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并非全是阉人,又称为内官、内臣等。D少保,官名。

23、明清时皆为从一品。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后成为虚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温纯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在广东广海卫抗倭斗争中,总兵刘焘谎报战绩,温纯上奏章弹劾刘焘犯下欺君之罪。B温纯忠于职守,为民言事。在担任左都御史后,温纯极力反对矿税使和部分官员乱政行为,认为小人牟利害国。C温纯行事执着,耿介忠贞。在他首倡请求免除矿税的建议束被批准的情况下,温纯组织了殿前集体跪请的行动。D.温纯廉洁奉公,官声远播。温纯曾经多次主持南北的考察重任,并圆满完成任务,整肃百官的风纪而为人称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24、语。(10 分)(1)纯以为弛边备,非中国利,出为湖广参政,引疾归。(5 分)(2)纯不胜愤,上疏尽发永清交构状,语颇侵首辅沈一贯。(5 分)(2)古代诗词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凝香斋- 9 -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注】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 1071 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 1072 年游大明湖而作。香炉:香炉峰。14.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A. 该诗首句点题,领起

25、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B. 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C. 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静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D. 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E. 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

26、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1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的雨霖铃中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两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形象的句子是:,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痛心于在由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行宫改建的祠庙旁 “ ”的景象,认为人们早已遗忘战败的屈辱史。(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 3、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选择每题 3 分)- 10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

27、正确的一项是(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特色食品,还有特色竹编等众多手工艺品,可谓汗牛充栋,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味,还可以见识本地的工艺品。“诗词接龙”顾名思义就是场上两位选手轮流说出一句诗词,每一句诗词的首字要与对手说出诗词的尾字相同,无法接句即为失败。措施出台后,大快人心,在大陆求学就业的台湾青年认为,台胞在大陆定居、就业有更明确的法规保障,地方政府也有政策可以配合办理。据了解,目前国内从事古玺文研究的书法家寥若晨星,而浙江温州著名书法篆刻家林剑丹先生研究古玺多年,成果颇丰,闻名遐迩。虽然国际社会的护航行动取得一些成果,几乎根除了索马里的海盗,然而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海盗死灰复燃,重新回到这

28、一印度洋水域。某市连续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侦查员发现犯罪嫌疑人经常出入某网吧,于是决定在该网吧守株待兔,终于把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多年来,演员天价片酬成为影视行业久被诟病的“痼疾”,过高的演员成本严重挤压后期制作费用,导致影视作品质量降低一倍。B他开创中医体质学,以流行病调查数据为依据,根据体质的差异进行个体化的诊疗和医学干预,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C林场发现该原始森林群落后,切实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保护好国有森林资源,经请示将其划入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D绿豆皮内肉质部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组成的,而绿豆皮中则

29、含有不少抗氧化物质,其清热解毒的效果要比绿豆的肉质部分更好。19下列对话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令爱生得伶俐可爱,举止落落大方,不知芳龄几何?”“过奖,小女今年 16 岁。”B“这本书是我珍爱之物,阅后务请璧还。”“放心,三天后一定归还,决不会拖延。”C“后天我公司举行十周年店庆活动,敬请光临。”“好的,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 11 -D“家严大人一向可好?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承蒙您挂念,我父亲一切安好。”20.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言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5 个字。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_,我们的思想

30、就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_,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_,使得阅读也得到了普及,从而拉开了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序幕。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正为各行各业所必需。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

31、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员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_ _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2 月 15 日起,琼州海峡出现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导致大量游客和车辆滞留海高峰期滞车辆一度超过 2 万辆,排队长达 20 公里。海口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市民、热心企业、志愿者等纷纷投入到为返程蔽客的服务与保障之中。2017 年,上海市提出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32、。某春节庙会景区发出上万张“寻亲”门票,门票背面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和相关信息,- 12 -并鼓励游客拍照发至朋友圈,让孩子多一条回家的路。某护理院为了鼓励病人儿女多来探望老人,推出“奖孝全”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 30 次,就可获得 200 元现金抵用券“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论语先进)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3 -高一普通班语 文期末答案一、 (一)1C 2C 3A【解析】1A 项, “殷周之际

33、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范围失当,文章第二段的表述是“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由此可知, “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旨走向” ,文中应是两方面,选项变成一方面了。B 项, “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强加因果, “玄学的产生”并非是因为“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 。D 项,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曲解文意,原文

34、的表述是“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 ,而并非是说“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 ,而且不光这三家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选项说法太绝对。2C 项, “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张冠李戴,第三段内容确实谈到了“佛教融入了中华文化” ,但更多的内容是在论证“佛教的作用和价值” ,所以选项把“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两者的概念混淆了。3A 项, “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有误,条件混淆,说法过于绝对化。文章第一段的表述是“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

35、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努力实现复兴梦的今天,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这并非是必要条件,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4D(指导员“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除了有自己错怪李正的内疚,更有对老人恪尽职守、舍命保护证据行为的震撼与钦佩。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老人在大火中舍身救木箱,让读者想一探箱子里的“秘密” 。推动情节发展。李正遵从老人的要求,先抢救箱子,才有了后来指导员批评李正的情节;李正把箱子交给警察,才有了后来的真相大白。突显人物形象。小说通过老人舍身护箱的情节,塑造了老人恪尽职守、舍身为公的形象。深化小说主题。这只箱子装着老人举报腐败干部

36、违法乱纪的证据,并且正是这只箱子导致了真相大白、腐败分子伏法,深化了小说维护正义、坚决与违法乱纪斗争到底的主题。 (共 5 分;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任意三点给 5 分。 )- 14 -6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或“欧亨利式”结尾) 。结尾处交代两人的父子关系,出人意料;结尾点明父子关系,与前文李正不断催促、拨打 110、撞开车门以及径直到二楼那间办公室救人等细节描写相照应,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发展更趋合理。有了结尾处父子关系的交代,才使得李正在救火之前、救火的过程中以及救火后受批评时的言行举止更加真实、合理。丰富人物形象。结尾处点明两人的父子关系,突出了李正当时面临救箱子还

37、是救人这种抉择的艰难性,突显了他维护正义的个人品质。揭示小说的主题。李正父子一起战胜违法乱纪者,彰显了正义的精神和力量。(共 6 分;每点 2 分,概括 1 分,分析 1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 6 分;若答“照应上文,使结构更加圆合” ,亦可酌情给分。 ))7、A; “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错误,原文是“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 ” 。8、CD; C 项,“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错误,材料一中有“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这说明购买虚假收视率应该是制作方的事情,播出方不购买收视率。D 项,“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

38、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性”错误,“打铁先要自身硬”主要说明中制协协会会员“自律”的重要性。9、收视率调查不是电视剧节目的评价标准。收视率调查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目前的收视率调查不是最有效的。国家没有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没有统一、合理、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收视率不能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剧收视情况。收视率的高低除了电视节目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比如时段、编排以及观众观看电视剧的心态等。 (答对任意两点,可得 4 分)10C 【解析】“都御史臣纯”是温纯对答的内容,不可断开,所以排除 B、D 两项;“已而”是过后的意思,不能断开,所以排除 A 项。11A【解析】“会试”错,

39、应为“殿试”。12C【解析】“在他首倡请求免除矿税的建议未被批准的情况下”错,是朝廷内外争着请求免去矿税,并非是温纯首倡提议。13(1)温纯认为这事会使边防松弛,对中原不利,他出京城担任湖广参政,托病回家。(“以为”“中国”“出”“引”各 1 分,句意 1 分)(2)温纯非常愤慨,上疏彻底揭发于永清与他人(或姚文蔚)相互勾结的情况,言语侵犯到首辅沈一贯。(“胜”“发”“交构”“侵”各 1 分,句意 1 分)- 15 -【参考译文】温纯,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考中进士。多次升职担任兵科都给事中。倭寇攻陷广东广海卫,大规模屠杀抢劫后撤离。总兵刘焘却上报用战争击退敌人,温纯弹劾刘焘欺骗蒙蔽。当

40、时正征调刘焘督察京城军队,于是搁置没有追问。黔国公沐朝弼有罪,皇帝下令准许他的儿子继承爵位。温纯进言事情没有了结,不应当仓促让其子继承爵位。宦官陈洪请求加封他的父母,温纯坚持不同意。谏官李已、石星受到指责,温纯上疏解救他们。俺答请求设立贡市,高拱裁定意见同意这件事。温纯认为这事会使边防松弛,对中原不利,他出京城担任湖广参政,后托病回家。后又征召担任左都御史。矿税使被派往各地,有关官员逮捕了很多人,温纯极力论述这件事的害处,请求全部释放,没有得到回复。后来,宦官们更加强横,所到之处就抢劫,奸污妇女。各地品行不良的人纷纷起来进言谋利之法,皇帝都高兴地采纳了,远近之人都惊骇震动。温纯说:“好处归这些

41、小人,坏处留给国家。请求把这些坏人全部逮捕,交给我等依法处置,并且尽快撤销危害百姓的税监。”也没有得到批复。朝廷内外争着请求免去矿税,皇帝全部搁置不察看。温纯等人担忧害怕,不知怎样才好,于是首先提出各位大臣跪伏宫殿前哭泣请求。皇帝震惊发怒,追问是谁发起的,回答说:“都御史臣温纯。”皇帝因为他而息怒,派人安慰他说:“奏疏将批下来。”温纯于是回去。事情过后最终没有实行。广东李凤等人因矿税激发百姓生事,温纯又直言:“税使私下玩弄陛下刑赏权力以十人计算,跟随着依靠税使声势的以百人计算。百姓被水灾、旱灾困扰,已经发愁到丧失生活下去的意愿,哪能又承受这些危害成千上万百姓如狼似虎的矿税使呢!”御史于永 清担

42、任陕西按察使时贪污,害怕温纯检举上奏,跟都给事中姚文蔚勾结而倾轧温纯。温纯非常愤慨,上疏彻底揭发于永清与他人(或姚文蔚)相互勾结的情况,言语侵犯到首辅沈一贯。沈一贯等人上疏辩解。皇帝为此批下于永清、姚文蔚两人的奏疏,而温纯弹劾的奏疏留住没有批复。温纯更加愤慨,三次上疏议论这件事,同时坚持请求罢免他们,朝廷于是贬谪于永清。温纯就跟沈一贯相抵触。温纯请求去职,奏章上了二十次,不出门上班九个月。皇帝一向看重温纯,下令挽留他。温纯不得已,勉强上班处理事务。温纯廉洁奉公。五次主持南北政务考察,整顿清理全部得当。端庄百官,振兴风纪,当时称为名臣。去世,赠官少保。天启初年,追赠谥号恭毅。【答案】14. BE

43、 15. 示例:表现了诗人畴躇满志的欣幸之情。诗人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表现诗人观胜景的赏心悦目之情。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 16 -表现诗人身心沐浴幽雅之境的陶醉和满足之情。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解析】.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

44、注释的内容和“不知官是古诸侯”分析“踌躇满志的欣幸之情”;根据二三联创设的意境分析“诗人观胜景的赏心悦目之情”;根据“疑在香炉最上头”分析“身心沐浴幽雅之境的陶醉和满足之情”。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16(1)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2)一片神鸦社鼓(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

45、7A(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使用对象不当。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感情色彩不当。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望文生义)18C(A 不合逻辑。“降低”不能用“倍”,可将“一倍”删掉。B 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 17 -可以在“成为”前加“使中医体质学”。D 结构混乱,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组成的”改为“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或“主要由淀粉、蛋白质组成”)19A(B 项,

46、 “璧还”是敬语,指说话人将物品原样退还对方;C 项, “拨冗”是敬语,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D 项, “家严”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20【答案】 (1). 如果没有阅读 (2).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3).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前文“阅读”,第空注意后面的“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第空注意前文“书籍和印刷术普及”。21【答案】 (1). 企业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未必能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 (2). 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未必能够培育出众多的

47、“中国工匠”【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22 分析:海口,以人民为中心,急百姓之所急;责任担当;上海市,提前规划,责任担 当;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百姓提供休憩、有温度的公园。“寻亲”门票,发布丢失儿 童的照片,关心他人,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援手相助;有温度的门票。某护理院,有温度 的孝敬提示,呵护老人,美丽境界,和谐世界,老幼共乐;和谐你我,弘扬正能量。风乎 舞零,咏而归,美丽境界,和谐世界,自由天成。关键是把相同、相通的事件联系起来;最 重要是确定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