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935527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论语语()()不亦不亦说说乎乎()()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三三省省吾身吾身()()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一一箪箪食(食()曲曲肱肱而枕之(而枕之()博学而博学而笃笃志(志()l l n n yuyu y y n n x x ngng w w ngng d d i i 2.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1)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乎 说:说:(1)(1)通通“悦悦”,愉快,愉快 (2)(2)吾日吾日三省三省吾身吾身 三省:三省:(2)(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多

2、次进行自我检查 (3)(3)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 信:信:(3)(3)真诚,诚实真诚,诚实 (4)(4)温故而知温故而知新新 新:新:(4)(4)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5)(5)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 罔:罔:殆:殆:(5)(5)迷惑迷惑 有害有害 (6)(6)逝者如逝者如斯斯夫,不夫,不舍舍昼夜昼夜 斯:斯:舍:舍:(6)(6)这,指河水这,指河水 舍弃,放弃舍弃,放弃 (7)(7)曲曲肱肱而枕之而枕之 肱:肱:(7)(7)胳膊胳膊 (8)(8)博学而博学而笃笃志志 笃:笃:(8)(8)忠实,坚守忠实,坚守3.3.选出选出“之之

3、”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A.择其善者而从择其善者而从之之 B.B.学而时习学而时习之之C.C.下车引下车引之之 D.D.黄鹤楼送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之广陵广陵A A、它,代词,指善者;它,代词,指善者;B B、它,代词,指学过的知识;、它,代词,指学过的知识;C C、他,代词,指元方,、他,代词,指元方,DD、动词,去,到、动词,去,到3.D3.D4.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不亦乐乎。B.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

4、指出他基础不牢固,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温故知新。C.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逝者如斯如斯。D.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择善而从。4.C4.C(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5.5.填空。填空。(1)(1)论语是论语是 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体裁)著作。它与著作。它与 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

5、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家、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家,儒家学派创始者。(1)(1)儒家儒家 语录体语录体 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 孟子孟子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 思想思想 教育教育(2)(2)论语中认为能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的一句:(2)(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3)谈谈“学学”与与“思思”辩证关系辩证关系的句子:的句子:(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6、。由此。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4)(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5)在学习上,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正如孔子所说:(5)(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6.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一本名著论语的封面撕破了,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一本名著论语的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言要简明、得体。6.6.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

7、的论语的封面撕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撕破了,原谅我好吗?破了,原谅我好吗?7.7.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1)(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老子(1 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2)(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孟子(2 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度。)(3)(3)千里之堤,溃

8、于蚁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韩非子 (3 3)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8.8.近几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下近几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下表是某市在今年表是某市在今年5 5月底就月底就“初中生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初中生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的情况情况(达标要求:年阅读量达标要求:年阅读量8080万字万字)所作的调查抽样统计所作的调查抽样统计(两类两类学校每个年级各抽样学校每个年级各抽样500500人人),读图后回答问题。,读图后回答问题。(1 1)阅读这一表格,你发现了什么)阅

9、读这一表格,你发现了什么(1)(1)农村中学的学生比城镇中学的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量少;农村中学的学生比城镇中学的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量少;年级越高,阅读量越少。年级越高,阅读量越少。(2 2)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些什么建议)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些什么建议?(2)(2)示例:建议国家加大力度投资农村中学,解决农村中学阅示例:建议国家加大力度投资农村中学,解决农村中学阅读国学经典难的问题。建议农村中学各班建立国学经典阅读读国学经典难的问题。建议农村中学各班建立国学经典阅读图书角。图书角。阅读全文,完成练习。阅读全文,完成练习。9.9.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

10、一处)学学 而而 不不 思思 则则 罔,思罔,思 而而 不不 学学 则则 殆殆9.9.学而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殆10.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德修养的人吗?(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这一点一点)做老师了。做老

11、师了。(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4)(4)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4)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停。”11.11.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

12、善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12.12.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十而立,四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十而不惑 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日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A./B.B./C.C./D.D./12.C12.C(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态度

13、/修身做人)修身做人)13.13.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13.13.示例:替别人办事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子曰:子曰:“由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仲由,教导你的知道吗?懂得它就是懂得它,不懂得它就是仲由,教导你的知道吗?懂得它就是懂得它,不懂得它就是不懂得它,这才是聪明的。不懂得它,这才是聪明的。子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

14、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给他重复举例了。举一反三,就不要给他重复举例了。子贡问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文也?也?”子曰:子曰:“敏而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文也。也。”子贡问道:孔文子因为什么称他为子贡问道:孔文子因为什么称他为“文文”呢?孔子说:聪敏呢?孔子说:聪

15、敏而且好学,不以向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耻,因此称他为而且好学,不以向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耻,因此称他为“文文”。14.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1)诲女知之乎诲女知之乎()()(1(1)通)通“汝汝”,你,你们,你,你们(2)(2)孔文子何以谓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文”也也()()(2)(2)什么什么 (3)(3)则不复也则不复也()()(3)(3)再次,重复再次,重复(4)(4)是以谓之文也是以谓之文也()()(4)(4)因此因此15.15.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每句划一处)(1)(1)是是 以以 谓谓 之之 “文文”也

16、也(1)(1)是以是以/谓之谓之“文文”也也 (2)(2)举举 一一 隅隅 不不 以以 三三 隅隅 反反(2)(2)举一隅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以三隅反16.16.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2)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

17、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3)(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3)(3)不能举一反三。不能举一反三。17.17.这三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这三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

18、治学格言。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治学方法。18.18.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的是什么?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文言文对照翻译文言

19、文对照翻译子曰:子曰:“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乎?有朋自远方来,孔子说:孔子说:“学习学习(知识、技能知识、技能)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探讨问题),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学学而而)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实词实词子:子:先生,指孔子。先生,指孔子。学:学:主要指学习西周

20、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的典籍。主要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的典籍。时,时,按时。按时。习,习,复习或温习。复习或温习。说:说:通通“悦悦”,愉快。,愉快。朋:朋:古代以同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古代以同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人:人:人家,别人。人家,别人。知:知:知道,了解。知道,了解。愠:愠:生气,发怒生气,发怒。君子: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虚词虚词而: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这里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这里是“然后然后”“”“之后之后”的意思。的意思。乎: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吗吗”。自:

21、自:介词,从。介词,从。而: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之: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技能。代词,指学过的知识技能。句式句式不亦不亦乎?:乎?:不也是不也是吗?固定句式。吗?固定句式。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友交而不信乎?传()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不习乎?”(学而学而)是不是复习过呢?是不是复习过呢?”实词实词曾子:曾子:曾曾

22、(Z(Z ),名参,名参()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学生。日:日:每天。每天。三:三:虚虚指多次。指多次。省:省:自我检查,反省。自我检查,反省。谋:谋:谋事,办事。谋事,办事。交:交:交往,往来。交往,往来。信:信:真诚,诚实。真诚,诚实。传: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虚词虚词吾:吾:代词,我。代词,我。为:为:介词,替。介词,替。而:而:连词,均表转折关系,却。连词,均表转折关系,却。与:与:介词,跟,和。介词,跟,和。乎:乎:句尾语气词,表疑问。句尾语气词,表疑问。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而知孔子说:

23、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懂得了不能为人力所支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懂得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配天命,六十而耳顺,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为政)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过规矩。不越过规矩。”实词实词有:有:通通“又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有”字。字。立: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站立,站

24、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惑:惑:迷惑,疑惑。迷惑,疑惑。天命: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从:从:顺从。顺从。逾:逾:越过,超过。越过,超过。矩:矩:规矩,规范。规矩,规范。虚词虚词而:而:承接连词。承接连词。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为政)孔子说: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这一点)做老师了。做老师了。”实词实词温:温:温习。温习

25、。故:故:学过的知识。故,旧。学过的知识。故,旧。新:新:新的发现,新的知识。新的发现,新的知识。虚词虚词而:而:表承接的连词,就。表承接的连词,就。可以:可以:可,可以,表示可能和能够;以,介词,表凭借可,可以,表示可能和能够;以,介词,表凭借。为:为:这里用做动词,做,成为。这里用做动词,做,成为。矣:矣:语气助词,相当于语气助词,相当于“了了”。子曰:子曰:“学学 而而 不不 思则罔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孔子说:“(只是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地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空想却不

26、读书,就会有害。”实词实词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殆:有害。有害。虚词虚词而: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则:则:连词,表示结果,相当于连词,表示结果,相当于“就就”。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不堪其忧,忧,孔子说: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带来的忧愁,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带来的忧愁,回也不改其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乐。贤哉,回也!

27、”(雍也雍也)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实词实词贤:贤:有道德。有道德。箪: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巷: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学习乐趣学习乐趣。堪:堪:忍受忍受。虚词虚词其:其:词,代词,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种困境。这种困境。代词,代代词,代“颜回的颜回的”。哉:哉:语气词。语气词。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不如好(h(h o)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雍也)孔子说: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

28、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实词实词好:好:喜欢,爱好。喜欢,爱好。乐:乐:以以为乐趣。为乐趣。虚词虚词之: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者:者:代词,代词,的人。的人。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富且贵,于我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如

29、浮云。如浮云。”(述而述而)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实词实词饭: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这里是吃饭的意思。疏食:疏食:粗粮。粗粮。曲肱:曲肱:弯着胳膊。肱,胳膊。弯着胳膊。肱,胳膊。虚词虚词而:而:承接连词。承接连词。之:之:代词,代弯着的胳膊。代词,代弯着的胳膊。于:于:对,对于。对,对于。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择其善者善者而从之而从之,其,其不善不善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几个人(一同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可以当)我老师我老师(的人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发现)他们的缺点

30、就他们的缺点就者者而改之而改之。”(述而述而)(对照自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实词实词行:行:走路。走路。择:择:选择选择。善者: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好的方面,优点。从:从:跟从,学习。跟从,学习。改:改:改正。改正。虚词虚词焉:焉:兼词兼词“于是于是(这这)”,在这之中。,在这之中。者:者:助词,助词,的地方。的地方。而:而:表承接的连词,就。表承接的连词,就。其:其:代词,他们的。代词,他们的。之:之:代词,代代词,代“善者善者”;代词,代代词,代“不善者不善者”。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罕)孔子在河岸上感

31、叹说: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实词实词川:川:河,河流。河,河流。逝:逝:流逝,消逝。流逝,消逝。斯:斯:这,指河水。这,指河水。舍:舍:舍弃,放弃。舍弃,放弃。虚词夫:虚词夫: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子曰: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罕)孔子说: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他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实词实词三军: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军队的通称。古制,12 50012 500人为一军人为一军。匹夫: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普通的人,男子汉。子夏曰:子夏曰:“博学而笃博学而笃(d(d)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张)子夏说: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实词实词笃:笃:忠实,坚守。忠实,坚守。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仁:仁德。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